王离吧 关注:28贴子:1,027

老王家那些事儿——王氏家族两千年发展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 @兰陵Channel 天才般构想的《40人的2000年》开坑,我在钦佩之余也产生了一个类似的灵感,能否以某一个家族为视角,代代传承,投射这两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从那天以后,这个念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只是缺乏勇气下笔。眼看着《40人的2000年》已经断更一年,徒留众人喟然叹息,我终于决心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然而,两千年长盛不衰、历史记载不中断的家族是不存在的。我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分朝代、分阶段的办法补足家族谱系,感谢二十四史有为同一家族合传的优良传统。
“王”字,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终极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故王姓后人多为王族之后。作为如今使用人口最多的姓氏,也为了满足我的一点私心,本文选择了在下的本家,老王家作为背景板,与两千年封建时代相始终,从第一个封建王朝的重要缔造者王翦开始,以旧文化的集大成者、承上启下的国学大师王国维为结束。在这条长河之中,熠熠生辉的是王昭君、王莽、王导、王羲之、王猛、王维、王安石、王阳明这些余音绕梁的名字,还有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东海王氏、开闽王氏、三槐王氏这些金玉满堂的大家族。
愿我能不忘初心,坚持到最后。
是为前言。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12-12 18:42回复
    第一章 王翦家族
    第一节 荒唐的命令
    秦王政十一年,公元前236年。
    一个浑身犹如生铁铸成的中年汉子,站在军营中的瞭望台上,用冷峻的目光远眺着那座城池。
    阏与,一个令秦人心痛如绞的地名。
    三十三年前,一个税务出身、亲近赵王上位的将军,一个所有赵国名将看来都毫无希望的战局,奇迹发生在这阏与城下,数十年横扫关东六国如自家后院的虎狼之秦,战败了,数万好男儿埋骨他乡。【1】
    如今,又是一个宫廷出身、讨好秦王上位的将军,立誓要洗刷这城墙上留有秦人耻辱的印迹。【2】
    趁着赵军主力远征燕国的机会,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桓齮率领直扑邺城、安阳,另一路,便是要拿下这号称邯郸西面壁垒的阏与。阏与一失,邯郸便如同敞开大门的自助超市,随时恭候秦军光顾。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12-12 20:38
    回复
      将军知道,这一战最耽搁不得的就是时间,如果赵军主力迅速回援,自己就将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可是想短时间克城,又谈何容易!
      阏与作为赵国军事要塞,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平时战备从无松懈,粮草、军械储备充足。围攻已经持续了十八天,阏与的城墙还是屹立不倒。
      出征前年轻秦王满怀期待的眼神,朝中文武轻蔑嫉妒的目光,让将军心神不宁,回想起了往事。
      将军出身贫寒,幼时最喜欢听父亲讲祖上王子晋驾鹤登仙的故事,骄傲于自己身上王族贵胄的血统。【3】将军有志于振兴家族,以武安君白起为榜样,日夜刻苦研读兵书,演练击刺,渴望早日驰骋疆场,建立军功。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有差距,战场上人人争先,将军武勇也并非超群,军功难得,自己年近不惑只是个不更而已。【4】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12-12 20:46
      回复
        后来相邦吕不韦编《吕氏春秋》,广招宾客,将军满怀信心,投书自荐。可惜那贱商有眼无珠,迟迟不让将军掌兵,只让自己给小秦王讲解兵书。好在小秦王天姿聪慧,勤奋好学,也让将军重新燃起领兵的希望。
        好容易盼到秦王亲政,秦王也急于在军队中培植自己的班底,将军便是秦王破格提拔的一枚棋子。然秦王外表宽厚内心阴狠,两年前的嫪毐之乱,大肆追查党羽,二十高官车裂灭族,四千余家夺爵迁蜀;只因进谏迎回太后,二十七人死于非命!【5】自己此前并无值得一提的军功,在军中毫无威望可言,此行一旦无功而返,会给自己及家族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危险……
        “父亲,吃饭了。”
        一声中气十足却稍显稚嫩的高呼打断了将军的思路。将军略有不快的回头,只见一个方在弱冠之年、眉目颇似将军的黝黑精壮小将飞快拾阶而上,右手举一个装满黄澄澄黍米的陶碗,无一粒撒出碗口。转眼小将军已到台上,双手将碗郑重地递给将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12-12 20:48
        回复
          将军接过饭碗,视线回到城墙上面,拿碗的手缓缓举起,大脑运载火箭般高速运转。直到饭碗完全盖住了城墙,脑海中豁然开朗。“这碗太小了,给我换能装一斗米的大碗!不只是我,全军将士都要换成大碗,立即在军营前集合!”
          小将军瞪大了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父亲这是何意?”
          将军轻松地一挥手:“你去做就是了,老夫事后自会向你解释!”
          不消一刻,全军将士在军营前排好阵势,手捧大碗面面相觑,不知道将军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将军立于瞭望台上,也不言语,右手举起大碗,左手持箸,一仰脖,一斗米斯须而尽。众将士更是莫名其妙,听说原先赵国的老将廉颇一餐能吃一斗米,肉十斤,将军莫非要和那老家伙比个高低?【6】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12-12 20:50
          回复
            将军抹了抹嘴,声如洪钟:“老夫年近五旬,尚善饭,诸君年纪皆不及老夫,不可落在老夫之后!老夫欲携能饭之士克城,诸君努力进食,饭量不如老夫者,不可用!”
            全军一片哗然。都是刀头上舔血的汉子,也算见多识广了,何曾听过这样荒唐的命令?不过,命令就是命令,不理解也得执行。
            一顿狼吞虎咽之后,将军命各什的什长检查饭碗,平均每什只有两人能把饭碗吃得干干净净,走路骑马一如平常,其他人要么碗内剩饭狼藉,要么撑的躺地不起。将军对这一结果已经相当满意,命令这些能吃的人立即就寝,准备三更时分偷袭阏与。
            滑稽的一幕又出现了,大白天营帐内呼噜声此起彼伏,那些被淘汰的将士则三五成群窃窃私语,还有捂着嘴发出的哧哧笑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12-12 20:56
            回复
              好耶😆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2-12-12 21:57
              收起回复
                第一节注释
                【1】阏与之战:公元前269年,秦军派重兵围困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急召名将廉颇商议,问阏与“可救不?”廉颇回答:“道远险狭,难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召问乐乘,乐乘所答与廉颇一样。赵王又召赵奢商议。赵奢认为:“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赵奢此议与赵王不谋而合。于是,赵王任命赵奢为将,率军往解阏与之围。
                赵奢军出邯郸30里即筑垒扎营,按兵不动。为隐蔽作战企图,传令军中:“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秦军一部进屯武安西面,击鼓呐喊,欲诱赵军援救武安,钳制赵军。赵奢立斩一名要求救援武安的士兵,不为秦军所动。驻屯28天之久,继续增强营垒防御,造成赵军怯弱,唯保邯郸假象。秦军派间谍潜入赵营探听虚实,赵奢佯作不知,令属下让其任意活动,并放归秦营,以麻痹秦军。秦间谍把赵军情况告于主将胡阳。胡阳大喜,认为阏与即可攻取,放松了对赵援军的戒备。赵奢遂率全军偃旗息鼓,疾驰两天一夜,赶到距阏与城50里处筑垒设营。秦军攻阏与不克,突闻赵援兵到来,仓促分兵迎击。赵奢采纳军士许历建议,发兵万人抢占阏与北山高地。秦军后到,攻山不下。赵奢乘势,居高临下,猛击秦军。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赵奢因功被封为马服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2-12-13 11:58
                回复
                  第二节 全军“静默”
                  三更时分,夜色如墨。上万勇士口中衔枚,后面人抓住前面人的腰带,以密集队形向阏与挺进,只有萧瑟的秋风和几只老眼昏花的寒鸦相陪。无需灯火,城楼上悬挂的油灯便是最好的指向标。【1】
                  今日初一,正是夜袭的最好时机。出发前将军再三叮嘱:“越接近城头,我军动作越要放慢,此行克城,关键在静。老夫一旦出言‘静默’,都踮起脚尖走路,不得发出任何声响!”
                  将军走在最前面控制节奏,城头灯火越来越清晰,脚步也越来越慢。离城墙还有百步之遥时,将军轻呼一声:“静默!”传令兵立即向后奔跑,不断轻声传信:“静默!”
                  众将士改用梁上君子般的脚步向前挪动,瞬时万籁俱寂,只能听见自己心脏砰砰的跳声。一只老鸦把人头当成了树桩,落脚想歇息片刻,才发现“树桩”居然会动,又“嘎嘎”叫着逃离这被诅咒的土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2-12-14 14:06
                  回复
                    到了城墙跟,士卒小心翼翼的把几十架云梯竖起,悄然无声地将一端轻轻“贴”在城墙上。
                    官兵们攀登云梯如同踩棉花,缓慢向城头逼近。小将军拿出看家本领,用脚尖在阶梯间轻快跳跃。刹那间他已身在城头垛口之下,微微露出头顶窥视。但见此段城墙值守赵卒毫无察觉,正举着火把漫不经心缓步走来,嘴里还轻声哼着《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2】
                    小将军缩回脑袋,耐心听歌声判断距离。等敌兵刚走过垛口,他当即纵身一跃,顷刻抽刀从背后割断其咽喉,凄凉的歌声戛然而止。小将军细心地一手扶住他的脊背慢慢放倒,以免发出声音,一手接过火把向城下挥舞。
                    在城下观战的将军大喜,看来自己有望创造不折损一人破城的奇迹。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2-12-14 14:10
                    回复
                      岂料诸事难万全,寂静中传来咔嚓一声轻响。不知哪架云梯年深衰朽,一阶竟被登时踩断。
                      最近处的一个赵卒伸火把向下一照,吓得面色煞白。“敌袭!”几十个报警刁斗雷鸣般一齐敲响。【3】
                      将军心急如焚,拼尽全力呐喊:“全速前进!”全军立即放弃了“静默”,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上攀爬!将军也跟在后面登上了云梯。
                      爬上城墙的秦军如猛虎下山,人人奋勇,须臾间斩杀了全部城头值守赵卒。
                      将军刚登上城头,却见上百赵军好似从地底下钻出来,正是在城墙下值守的赵军精锐。他们视死如归,向数倍于己的秦军发起了反扑。
                      将军气定神闲靠在城垛上,张弓搭箭,左右射敌,敌兵纷纷应弦而倒。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2-12-14 14:24
                      回复
                        没想到赵军一个聪明的伍长,发现了有人身着将军服饰。他打算活捉将军,立个头功,带着其余四个手下手持短刀,蹲下身子,后背贴在城墙内侧,躲开了战场上所有人的视线,用螃蟹步缓缓向将军靠近。
                        将军全神贯注于杀敌,没有发现迫在眉睫的危险。弹指间伍长已经摸到将军身边一步的距离,悄悄伸手抓向其脚腕!
                        “啊!”千钧一发的时刻,伍长伸出的手腕被一只长戈刺穿了。将军被惨叫声一惊,连忙触电般跳开。
                        另外四名赵卒急冲上前,想救下伍长。只见气得满面通红的小将军挡在前面,大喝一声:“休伤我父!”他左手持刀,右手执戈,远刺近砍,将四人全部斩杀。
                        原来是小将军眼力过人,及时发现了敌情。伍长强忍疼痛扑向将军,被将军一剑刺死。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12-14 16:06
                        回复
                          不到半刻,上百赵军全部战死,无一人退缩。将军长叹一声:“可惜这般好汉,不为我大秦所用!”
                          城上的秦军冲下楼梯打开城门,城外等待的大批战友刚要涌入,便发现数百赵军骑兵正举火汹汹而来,他们是这几日最让秦军头疼的存在。赵军在内城墙边修了能纵马的缓坡,每当战况不利,赵军便派出这些骑兵上城冲杀,将秦军赶下城头。
                          城楼上指挥的将军命令城上弓箭手火力全开,尽量减缓敌人前进的速度。城下将士暂退,矛兵在城门洞中排成密集队形,支起盾牌防护,准备迎接骑兵冲击。
                          一轮交锋过去,大出赵军主将意料,占上风的居然是秦军。门洞过于狭小,战马施展不开,只能排成一列纵队冲锋,秦军矛兵以众击寡,专刺马腹,战马纷纷倒毙。
                          赵将见难以突破城门,便命令骑兵冲上缓坡,打算先将城头夺回。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12-14 16:07
                          回复
                            将军又是棋高一着,提前在缓坡上撒了一层铁蒺藜。黑暗中前排战马踩在铁蒺藜上,难忍疼痛立起前蹄,将身上的主人掀倒在地。城头秦军配合放箭,赵军后排骑兵也多有损伤。【4】
                            赵将无奈下令后撤,退出城头弓箭射程,想引诱秦军追击到开阔地上,自己再杀个回马枪。骑兵最善于运动战,开阔地交锋自己就能占优,城头秦军害怕误伤也不敢再放箭。
                            将军已胸有成竹,命令城下弓箭手移动到最前排,全速追击,城上弓箭手则改用弩,向后撤中举火的目标射箭,赵军遭此精准打击损失不小。【5】
                            赵将不敢继续后退了,城下秦军已经冲出门洞,如果涌进更多人,自己这点人完全不是对手。他倒也机灵,下令学习秦军“静默”:“扔掉火把,原地待命,约束马匹不得发出声响!”这下,双方回到了两眼一摸黑的平等状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12-14 16:08
                            回复
                              第二节注释
                              【1】衔枚:古代秘密行军的手段,将枚横叼在口中,以防喧哗或叫喊。枚,形如筷子,两端有带,可系于脖颈上。《周礼·夏官·大司马》:“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
                              油灯:战国灯具以往人们所知甚少,大约是未见出土和传世实物而致,甚至有文献认为:“灯之起源,似始于秦汉,秦以前但有烛,而无灯。”上世纪4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各地陆续出土了十几件战国铜灯,可清楚地看出战国灯具已有很大发展,并为汉代灯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1976年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的这件银首人形铜灯便是战国时代灯具中的杰作。
                              【2】《采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以一个返乡戍卒的口吻,唱出士卒深受征战之苦,流露出思乡与期望和平的心绪。此句原意为:“要回家啊要回家,已到年末不能回。不顾妻儿不顾家,只因外敌入侵急。”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2-12-15 17: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