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道教吧 关注:241贴子:1,005
  • 2回复贴,共1

道教论承负,佛教说因果!“因果”和“承负”有什么区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什么是因果
说起因果,最常听到的便是“因果报应”。到底什么是因果?佛教的《涅盘经·遗教品一》有“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的说法。三世因果,正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一般,起心动念也因前世之因,也会招致后世之报。
简单地说,佛教所说的因果是站在个人(或者一个众生)的角度。《地藏经》也有“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现代人很难相信自己的荣辱兴衰会与自己的过去相关,即便是现世报应也很难让人相信这与自己的曾经相关,何况对于飘忽不定的未来及来世呢?所以,因果报应说对一般人而言,是很难理解的。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2-28 15:03回复
    二、什么是承付
    说起承负,最常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底什么是承负?根据老子“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教义思想,“承负”可解释自然和社会上的各种报应现象,也就是说“承负”是道教的报应观。
    《太平经》是最早对承负思想做出较为系统阐述的道教经典。《太平经》对承负说有两种解释:其一,人世间的承负,把今人受到的福祸归结为祖先的善恶,祖先积德行善,泽被子孙后代,祖先有过失或作恶多端,其恶果于后代子孙。其二,自然、社会的承负,顺“道”而行,自然、社会就昌盛发达;违“道”而行,自然、社会就衰败枯萎。
    “承负”的核心内容是将天道、地道、人道置于“承者为前,负者为后”的循环逻辑发展之中,用天道、地道来论证人道。说明天灾之发、地祸之起的原因,在于违背自然之道的人道承负。社会动乱,王朝更迭,亦是人为所致。任何自然、社会现象都蕴涵在“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的承负结局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2-28 15:03
    回复
      三、有何不同?
      因果报应说的是站在个人角度来看待报应的,通过一个人的三世来确定并说明其报应,这是一种相对微观的表述。对于一般人来看,若是不相信轮回,那就对“三世因果”就更难相信了。
      而承负报应说却站在一个家族的三代来看报应的,通过三代的福祸变化来说明其报应,是一种相对宏观的表述。对于一般人来说,肯定有父母、子孙,“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惹祸,后人遭殃”的承负便显而易见了。
      所以在我看来,因果就是承负的微观结构,而承负却是因果的宏观表现。正如《道德经》的“同出而异名”一样,本就一样。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2-28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