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吧 关注:6,092贴子:43,572
  • 1回复贴,共1

技术与魔法——赛佛·哈定对四王国的控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看过著名科幻作家特德·姜受采访时的文字(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2159663/answer/1728202636
https://www.douban.com/note/823329508
),里面有很多关于科学和魔法的区别的很精当的看法。特德·姜认为,魔法与科学的本质区别在于:魔法的实施因人而异,科学则具有普适性。这个话题确实很适合让特德·姜进行讨论,他的作品中常常有神话、魔法的要素,如《巴比伦塔》《商人与炼金术士之门》,但读完后,却恰恰能感觉到其科幻内核,而且这甚至是最核心、最本质的。这是特德·姜的拿手好戏。在赞赏之余,这同时也让我联想起《基地》中,端点星第一位市长,智慧、果断的赛佛·哈定,在第二次危机中,偏偏选择利用宗教势力控制了周围四王国。“基地”系列固然是受了《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影响,这些故事是有罗马的影子。但我想,阿西莫夫这么安排,可能有更本质的原因,初生、弱小的基地,只有为自己赋魅,才能保存自身,不被强邻所吞没。
阿瑟·克拉克有句名言“在任何一项足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之间,我们无法做出区分”。特德·姜同意这句话,但对此还有更多、更具体的看法:魔法的实施因人而异,有时候实施者只能是具有某种天赋的人,有时候是经过多年修炼,灵魂得到了净化的人,有时候是那些心存善意的人,或者说其效力取决于实施者的出发点是好还是坏。科学却不一样,比如,当你拿起一块磁铁,让它穿过一个线圈时,电流就产生了。我想,这可能与解数学题类似,有的同学很聪明,能快速得出答案,但他并非凭空得到这个答案,而是有一套解题的逻辑和次序,别人如果肯花时间特意投入到这个事上,照着那个步骤走,也能得到答案。但魔法则不然,耶稣能施展五饼二鱼,但别人再亦步亦趋地照着其方法做,大概率不会成功吧。

在《基地》的故事背景中,帝国衰弱,各地区之间断了联系,科技也因无力维护,而随之衰退。众学者得到编纂百科全书这一光荣的敕令后,从帝国的中心川陀来到了遥远的边疆端点星。但实际上,他们所背负的使命远比编纂百科全书宏大得多:“文明不断衰退,核能已被遗忘,科学变质为神话──直到基地步入这个历史舞台。这个基地,正是哈里·谢顿为了那个长远的目标,而在端点星所建立的‘基地’。”
第一次危机中,哈定利用外交制衡,避免了端点星沦为附庸。但是外面会变化,这套手腕不可能一直玩得转,迟早会有一家崛起,打破平衡。随后就迎来第二次危机。哈定与他的政敌瑟麦克也有所交锋,哈定自有他的主意,而瑟麦克则主张主动出击;哈定将科技包装在宗教之中,但瑟麦克却认为这是种可耻的形式:
“正好相反,那时应该全力防止开启战端。我让他们互相对立,并且分别协助他们,提供他们科学、贸易、教育、正统医疗等等。我使他们感到,让端点星成为一个繁荣的世界,要比作为一个战利品更有价值。这个政策维持了三十年的和平。”
“是的,但你被迫用最可耻的形式来包装那些科援。你把它弄成宗教和鬼话的混合体,你还扶植了教士阶级,并且发明繁琐而毫无意义的仪典。”
哈定皱皱眉。“那又怎么样?我看不出它跟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我最初那样做,是因为那些蛮子把我们的科学视为魔法,所以那种形式最容易让他们接受。教士阶级是自然形成的,若说我们出过力,也只是因势利导而已。这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是由那些教士来掌管发电厂,就不是小事了。”
“没错,可是仍由我们来训练。他们对于各种机器的知识全是经验法则,对于包在机器外面的宗教外衣深信不疑。”
“万一有人识破了宗教的外衣,并且超越了经验法则呢,你又如何制止他学习到真正的科技,再兜售给出价最高的一方?那时候,我们对各王国还有什么价值呢?”
“瑟麦克,几乎没有这个可能。你只看到了表面。四王国每年都选派最优秀的人员,来端点星接受教士培训教育,成绩最佳的还会留在这里继续深造。假如你以为那些留下来的教士──他们不但连一点科学基础都没有,更糟的是,所学到的还是刻意扭曲的知识──居然能参透核能工程、电子学和超曲速的理论,那么你对科学的看法就太浪漫、太愚蠢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接受一辈子的训练,再加上一个聪明的脑袋才行。

哈定用“荒唐的”宗教包装“崇高的”科技,可能是因为只有为端点星的力量赋予神秘的色彩,才能保全自身,不会落得被别人利用完就抛弃的下场,这样才恰恰能保存文明的火种。反之,则是在资敌,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端点星自然禀赋也很差,缺乏金属矿物,年轻的基地空有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却无力直接施展,而那时还没积蓄好力量,无法正面与强邻对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有着远见卓识,也不一定能功。在一些穿越文中,主角带着几百年后的知识过来,有了一番作为。但是……做生意最痛苦的是哪个阶段?积累原始资本的阶段。当时有实力的人也不是傻子,很可能直接抄袭你,或是动用盘外招。
如果周围得知有着普适的、清晰的路径能让发展力得到提升,会纷纷仿效,强大的邻国有的是手段吸引端点星的人才,到时候反倒会用端点星的力量毁灭端点星。想必那些被挖走的精英们为了优渥的条件,打着“科学无国界”之类的口号,坦然加入对方阵营。仿佛战国时期,强国的法家思想诞生于斗争最为酷烈的三晋一带,但是最后从这套学说受益最多的却是秦国。当然,我这里的意思并不是鼓励阻遏技术的交流与传播,传播自然有它的道理。只是传播的后果是微妙的,一些言论、作品在创作之后,仿佛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不再是创作者所能掌控的。
真理是谁发现的没那么重要,存在才重要。野蛮人法师艾克萨罗斯说过,那些自诩天才的魔法师们,往往还在吟唱阶段的时候,就被没打算施法的兽人法师用裂骨技直接掐断了脖子。然后这些兽人法师会学习你的成果,再把天才和科学五个字讽刺地刻在你的墓碑上……
正如特德·姜在受采访时所说的:“技术的一个特点在于它终将变得唾手可得, 而魔法注定永远不会被广泛拥有。”第二基地、盖娅的异能其实也有些像魔法般那样神秘。哈定市长、第二基地都将杀手锏牢牢掌控在自己人手中,而不为大众所知,在对外竞争中获得了优势。但他们又是靠什么避免自己人的背叛呢?像怀有异心的骡背离了盖娅后,仅仅一个人,就搅得银河天翻地覆。《基地边缘》中,第二基地的人也不像之前《第二基地》那么高尚、超然物外,内部同样有着派系斗争。如果有异见者为了自身,完全有可能背离谢顿那宏伟的计划(最后也确实偏离了)。基地的话,在哈定的谋略下,安然度过前面几十年,等羽翼丰满后,可以不用玩这套把戏,后面即使有人背叛,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但第二基地又靠的什么?希望能和吧友探讨。


IP属地:甘肃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3-01-04 12:45回复
    感觉《银河英雄传说》中,对列贝罗的评语中的“神授性”也有这种意味:“……但是,他本人却没有虚构理论的资质,也就是缺少俗语所说的‘神授性’。”小说中,列贝罗是一个想走上正道的人,却器量稍嫌狭小。他在与对方就各自立场争论时,也是丑态毕露,像是谎言被揭穿的小人。最后也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
    当然,仅靠神秘性是没用的,不然最后就像技穷的黔驴一样。同样,“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如果本身就已经腐化了,外面裱糊得再好,最终也无济于事。但是,它有时就像险要的山河那样,当相对弱势时,能凭借它们暂时保护好自身,强敌也不会立刻兵临城下,从而有时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改变处境。在某些生死存亡的地方,一定要维持神秘性、抓住话语权,尽可能地掌握主动性。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1-14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