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前,王小波的作品就风靡一时。那时候我还在上学,还爱“风”“雅”“颂”等各种合乎文人情调的文字。对于王小波满带戏谑口吻的文章,很不适应。年近三十,才觉得这他的“黑色幽默”是真的有点意识。
前天又听了王小波的《三十而立》。听小说比看小说有意思多了。
《三十而立》由七个章节组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二从小调皮,长大后当了一所大学农业系的老师,而他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在与情人、妻子、学生、系领导、校领导的周旋中。故事不复杂,看一边又听一遍后,还是觉得意义深刻。尤其有些话,深得人心。
王二看着吊儿郎当,出奇地成了大学教授后,和矿院吕教授合作搞项目,干了百分之九十的工作。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做试验。受累不说,还冒了被炸成肉末儿的危险。因为做的是炸药。玩命地干,就是想着吕教授手下有出国名额,只要项目搞成,吕教授就能带着王二出国走一圈。结果,这项目得了国家科技一等奖,吕教授名利双收,甩了王二。更离谱的是,校长跟王二说:现在学校就缺你这样的青年教师,你要发脾气辞职都不行,不然就给你档案里记上一笔,让你背着这污迹,去哪都找不到工作。
憋屈的王二最后只能冲着发小许由发火。破罐子破摔,又提到以前捣蛋“造炸药”,把许由炸了个麻子脸。现在三十多了也没娶上老婆。这又跟许由大吵了一架。
王二觉得上火很无趣,感慨到:“活很无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种酷刑:把人用湿牛皮裹起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等牛皮干硬收缩,就把人箍得乌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紧起来。这张牛皮就是生活的规律:上班下班、吃饭排粪......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躺在牛皮里还有一点小小的奢望:出国,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灭,就撒起癔症。真***扯淡:真***扯淡得很!”
很深得人心吧。躺在牛皮里,对生活还有一点点奢望,希望破灭时,人就崩溃了。可怕的是,人一生可能不止崩溃一次。反复愈合了又破碎。
有人对生活有些奢望,倒已是幸事,好歹往前走有个方向。有些人,即无勇气,又无兴趣,连个奢望都不敢有,这就好似行尸走肉了。
前天又听了王小波的《三十而立》。听小说比看小说有意思多了。
《三十而立》由七个章节组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王二从小调皮,长大后当了一所大学农业系的老师,而他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在与情人、妻子、学生、系领导、校领导的周旋中。故事不复杂,看一边又听一遍后,还是觉得意义深刻。尤其有些话,深得人心。
王二看着吊儿郎当,出奇地成了大学教授后,和矿院吕教授合作搞项目,干了百分之九十的工作。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做试验。受累不说,还冒了被炸成肉末儿的危险。因为做的是炸药。玩命地干,就是想着吕教授手下有出国名额,只要项目搞成,吕教授就能带着王二出国走一圈。结果,这项目得了国家科技一等奖,吕教授名利双收,甩了王二。更离谱的是,校长跟王二说:现在学校就缺你这样的青年教师,你要发脾气辞职都不行,不然就给你档案里记上一笔,让你背着这污迹,去哪都找不到工作。
憋屈的王二最后只能冲着发小许由发火。破罐子破摔,又提到以前捣蛋“造炸药”,把许由炸了个麻子脸。现在三十多了也没娶上老婆。这又跟许由大吵了一架。
王二觉得上火很无趣,感慨到:“活很无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种酷刑:把人用湿牛皮裹起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等牛皮干硬收缩,就把人箍得乌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紧起来。这张牛皮就是生活的规律:上班下班、吃饭排粪......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躺在牛皮里还有一点小小的奢望:出国,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灭,就撒起癔症。真***扯淡:真***扯淡得很!”
很深得人心吧。躺在牛皮里,对生活还有一点点奢望,希望破灭时,人就崩溃了。可怕的是,人一生可能不止崩溃一次。反复愈合了又破碎。
有人对生活有些奢望,倒已是幸事,好歹往前走有个方向。有些人,即无勇气,又无兴趣,连个奢望都不敢有,这就好似行尸走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