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天骄吧 关注:605贴子:18,931
  • 2回复贴,共1

民国时期,为什么会有数十万哈萨克人,从苏联来到中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国时期,为什么会有数十万哈萨克人,从苏联来到中国?
1932-1933年,数十万哈萨克人冲破苏联设置的重重阻拦,从苏联来到了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哈萨克人外逃)
苏联成立后,哈萨克斯坦是加盟共和国之一。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斯大林试图彻底改变苏联,这不仅包括它的社会,而且还包括它的经济。前苏联“一五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实现工业化。为此,前苏联政权开始对其农业部门采取收紧政策。作为“一五计划”的一部分,市民被划归集体农场,需要定期向国家输送肉类和粮食。
1926年,哈萨克斯坦有25%的人从事农业;38.5%的人从事牧业;32.2%的人农牧兼从;10%的人过着游牧生活。即三分之二的人从事牧业,换句话说:大部分哈萨克人牧业为生。
苏联中央自建立之初就说,牧业与社会进步相抵触。1929年,苏共中央召开会议,做出了加快集体化进程,由游牧转为定居的决议,要求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子1932起完成每年上缴160万吨粮食的任务。为实现这一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任务,“积极分子”们干了起来,1925-1933年负责哈萨克斯坦苏共省委的菲利普·高罗新科(犹太族)就是积极分子之首,他们认为在哈萨克斯坦完成集体化的唯一途径是:就是让所有牧民定居。1930年哈萨克斯坦苏共中央不知廉耻的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至1933年)哈萨克斯坦的56.6万户牧民家庭中至少要有54.5万户实现定居。

(哈萨克人逃难)
所谓集体化是非常草率的举措。
1930年春天匆忙建立起来的集体农庄,不仅没有房屋,建筑实施,农具,开垦耕地就更不可能了。当局严禁牧民在草场上牧放自留牲畜,因此,牲畜饲养极为困难,集体农庄建立在连水都没有的荒滩上。被强行集体化的人们没有牲畜,也没有任何财产,原先规划中的住宅只有14%实现,根据官方数据,苏共也只为32000万户家庭提供了2500套住房和不到100间浴室。
实行集体化时,苏共直接排出武装军队强行抢走牧民的牲畜,牧民不愿将牲畜白白交给强盗,在不满情绪的推动下,牧民宁愿把牲畜全部宰掉,也不愿交给集体农庄。在实行集体农庄之后的一周里,大部分地区50%的牲畜被宰掉,剩下的牲畜议因集体农庄无法提供过冬的饲料,在冬日里损失过半。
1928年哈萨克斯坦还有650.9万大畜的话,到了1932年这个数字骤降到96万头,不足1928年的15%;羊则从1928年的1.895亿只猛跌到1932年的138万头,不足1928年的1%;而集体农庄仅开垦出不足原计划15%的土地 。
于是在农牧皆无的情况下,哈萨克大地上发生了近300万同胞饿死的大饥荒 。

(哈萨克)
苏共的官方数据对此进行的隐瞒无济于事,最后,哈萨克斯坦苏共中央宣布:有200万同胞因饥荒而死,占共和国人口总数的42%,其实这一数据已经过修改,死亡人数应远大于这一数据。
在这一时期理由110万哈萨克族背井离乡,迁徙到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土耳其,伊朗,俄罗斯伏尔加河地区,乌拉尔山区,西西伯利亚地区。他们中的绝大多说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1934年,莫斯科苏共中央的第17次大会上,把哈萨克斯坦集体化的失败归咎于牧民不愿意过定居生活。
历史学家Talas Omarov曾说,30年代的大饥荒直接造成230万的哈萨克人的死亡。2008年,俄罗斯历史学家称哈萨克斯坦有150万人死亡。
而在这些人中,有数十万人逃亡中国。

哈萨克人逃到中国后,中国接纳了这些难民,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乾隆平新疆之后,北疆是没有哈萨克人的,不管是伊犁还是塔城,都是汉人、满人和蒙古人。后来,这些哈萨克难民进入后,大多住在了北疆。
不少中国哈萨克家族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比方说父母临死前让孩子往东跑,说只要跑过边境线到中国了,你们就安全了。孩子挣扎着一路逃亡,在快饿死的时候遇到中国边防军人终于获救。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3-01-17 10:45回复
    需要腾海清


    IP属地:新疆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1-02 19:01
    回复
      Allen、1
      哈萨克人和腾海清有什么关系?
      你说不过就花钱买会员禁言?玩不起贴吧就不要来丢人了。


      IP属地:内蒙古3楼2023-11-03 1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