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狗吧 关注:2,687贴子:43,489
  • 6回复贴,共1

xx动物与攻击性行为的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人的很多能力和人格都来自儿童时期的发展。父母教育方式粗暴,家庭关系恶劣,家庭功能不良等可能造成孩子在童年时期缺乏爱和安全感,对成年后的人格有不良影响。
如果在后来的成长环境中,这种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和调整,就可能出现青少年品行障碍。成年后,发展为人格障碍,有反社会的不良行为或极端行为,包括残忍虐待动物,偷窃,破坏他人财物等。虽然虐待动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指标。但Gleyzer和Felthous等人的研究指出,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的受试者都会有比较频繁的虐待动物的历史。
不容忽视的是,虐待动物的行为也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当今社会,人和人,人和动物,人和环境之间的联结并没有随着物质发展而变得更加紧密,相反,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和信仰缺失,加剧了人的情感冷漠以及对生命缺乏基本的同情和关怀。
此外,人有攻击和破坏本能。人在心里压力和挫折境遇下,攻击本能可能会被激发。当一个人出于某种原因,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比自己更加弱小的替罪羊发泄,于是弱小的动物就成了他们的选择。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3-16 23:48回复
    也有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指出,暴力伤人以及杀人案件的许多作案人在实施犯罪前,大都会有虐待动物的行为。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3-16 23:51
    回复
      虐杀动物是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但是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确实多方面的,比如幼年缺少爱,为了发泄,还有就是为了凸显自己的强大,掩盖脆弱等问题。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3-16 23:57
      回复
        人的任何行为背后都存在着动机。动机也是一种需求,也可以说是欲望,人一般是先有了需求,再有了相应的行为,除了维持生命基本需求等行为外的任何行为背后都有相应的动机存在。虐待动物本身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通常分为四种:增加兴奋,消除应激,彰显个体存在,宣泄内在压抑,但无论是哪种需求背后的包含的有共同的因素—同理心的丧失。
        什么是同理心?
        指识别并感受对方情感的能力。
        作为人类,我们一出生就超过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我们的智慧和传承,让我们独特,让我们能看到更多,感受更多,能最多的利用地球资源。
        我们也可以主宰其他生命的生死,但是节制这份能力的我们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兽。


        IP属地:海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3-17 00:05
        收起回复
          狗是无辜的,关键是怎么凌迟了素质低的狗主人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12 14: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