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吧 关注:1,841贴子:15,850
  • 5回复贴,共1

选自丁放《宋文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白石道人诗集自序[1]
作者求与古人合[2],不若求与古人异[3];求与古人异,不若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4],故向也求与古人合[5],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无见乎诗已[6],故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7],其苏子所谓不能不为者乎[8]?
予之诗盖未能进乎此也[9]。未进乎此则不当自附于作者之列。悉取旧作,秉畀炎火[10],俟其庶几于“不能不为”而后录之[11]。或曰:不可。物以蜕而化[12],不以蜕而累。以其有蜕,是以有化。君于诗将化矣,其可以旧作自为累乎[13]?姑存之以俟他日。
《四部丛刊》本《白石道人诗集》卷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3-25 11:33回复
    注释共十三条
    [1]本文是姜夔为自己的诗集写的自序。作者早年作诗学黄庭坚、陈师道,此乃求“与古人合”;后来他主张“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之为得”,是为“求与古人异”。学习前人的诗法,病在拘泥;刻意创新,讲求变化,还是有意为诗。最高的境界是不刻意作诗,自自然然以达到圆妙之境,所谓“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作者诗论虽极高明,但他的诗歌并未进乎此,他自称“予之诗盖未能进乎此”,平心而论,并非谦词。他的诗歌远不如他的词成就高。
    [2]合:相同。
    [3]异:不相同。
    [4]彼:指学诗之人。有见乎诗:有意作诗,为作诗而作诗。
    [5]向:从前。
    [6]无见乎诗:此指造诣很深,作诗达到自然天成、不故意为诗的境界了。
    [7]“如印印泥”二句: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唐司空图《诗品》:“道不自器,与之圆方。”意谓如印按在印泥上,泥如其文。如水装在器具中,水随器之圆方。这里形容心手相应。
    [8]苏子所谓不能不为者:苏轼《苏东坡全集·南行前集叙》:“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工,乃不能不为之工也。”这层意思也就是苏轼在其《自评文》中所说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9]进乎此:达到这种境界。
    [10]秉畀炎火:原出《诗经·小雅·大田》。意谓付之一炬。秉,拿。畀,给。
    [11]俟:等待。
    [12]蜕:蝉、蛇等脱皮,这种变化过程称之为“蜕”。此喻指脱旧换新。
    [13]自为累:自以为是个拖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3-25 11:34
    收起回复
      注释见2楼。
      真心觉得人文的《宋文选》此书极好,文章注释俱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3-25 11:35
      回复
        看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3-25 15:2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4-01 23: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