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手之家吧 关注:1,504贴子:4,170
  • 0回复贴,共1

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搭配对低龄儿童认知影响力研究 ——以《大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目录
第一章 研究的必要性
1.1 研究的背景
1.1.1中国传统动画片的独特魅力
1.1.2动画片是低龄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1.2研究目的
1.2.1挖掘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艺术形式特色
1.2.2动画片色彩对的低龄儿童认知行为改变
1.2.3小结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1.1低龄儿童的划分与取样
2.1.2传统二维动画片的划分与取样
2.1.3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内容
2.2研究问题
2.3 研究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理论基础
3.1.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心理学
3.1.2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
3.2 调查方法
3.2.1调查问卷
3.2.2眼动实验
3.3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的期待效果及活用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研究的必要性1.1 研究的背景1.1.1中国传统动画片的独特魅力
动画片作为新兴艺术体裁,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学术交叉性特征,其中包括绘画、戏剧、美术及摄影等艺术特征和文学、历史及地理学等学术内容。动画片蕴含民族及国家的文化特征,以特有的方式传播文化,对人们的行动、思想及价值观起到一定的规范及先导作用。上世纪末是国产动画生产的高峰期,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一系列动画工作者创作出了一批批经典中国电影。《宝莲灯》、《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等动画片利用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法,讲述着中国传统经典故事与传说,传达着乐观积极、坚强奋斗、与人为善、互助互爱的主题。
然而,现在许多动画片不仅在制作上粗制滥造,内容上更是空洞、无意义,甚至还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暴力场景和不健康的内容,或许是由于现代媒介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样的动画创作现状——既要注重经济效应又要体现社会收效。但是为了动画能够长远的发展下去,创作者必须要站稳动画立场,在主题选择上注重正能量等积极内容,远离粗制滥造的不良作品,狠抓动画制作的质量关,秉承原创性、教育性与娱乐性并存的原则进行动画创作,对儿童进行积极向上的教育引导,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以至于在科技和艺术发展的今天,我们时常会疑问传统二维动画片虽然没有绚烂的动效特技,也没有夸张的人物服饰,为什么我们仍然这么喜爱传统二维动画片?作为在传统二维动画片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回望过去,希望借以本次研究进行深入挖掘。
1.1.2动画片是低龄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动画片作为儿童时期学习生活等相关信息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低龄阶段的儿童,接触的信息的途径非常少,主要来源于家人。动画片的题材、艺术形式等等都综合反映着动画片的质量。
动画片在人的身心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思维不成熟的未入学阶段儿童来说,教育意义更大。每个人在第一次认知世界时都会被神奇和美丽的东西所吸引。动画片的思想和价值观在人们的脑海里可能难以改变。动画片一直负责娱乐兼教育功能。当我们对动画片的了解不够充分时,往往只考虑他的娱乐功能,即动画片给儿童和家长带来视觉上的快乐,镇定情绪,拥有清澈透明的灵魂。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动画片的教育功能。因为儿童不仅可以通过动画片在游戏氛围中学习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发达、行动习惯等多种知识,还可以通过动画片以孩子们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播对"真善美"的认识。
1.2研究目的1.2.1挖掘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艺术形式特色
传统二维动画片是一种艺术和情怀并存的视觉展现作品,区别于现代动画片,传统二维动画片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特色。其中,色彩作为艺术形式表达的重要方面之一,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传统二维动画片中的色彩特色有着自己独特的色彩搭配准则和色彩心理活动。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论的理论指出动画片的色彩能够吸引到幼儿的注意力,幼儿能够在此过程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
传统二维动画片区别于现代动画片的色彩搭配形式,传达了中国传统色彩的谱系基因,蕴含着中国传统色彩搭配的准则与规律。
1.2.2动画片色彩对的低龄儿童认知行为改变
就色彩本身而言,人们对不同的色彩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和不同的认知行为。在动画片中的色彩设计搭配中,色彩是极为重要的视觉符号,为动画片的欣赏性和艺术性提供了重要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色彩表达人物情感,传达剧情情绪。儿童对动画片的理解也有自己的情感代入。这种强烈的色彩心理暗示和氛围营造对低龄儿童造成了哪些认知行为方面的改变,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1.2.3小结
本文以传统二维童话片为研究着力点,研究对象以低龄儿童为主要目标,依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系统性地分析低龄儿童的特征,根据ASSURE模型对传统二维动画片对低领儿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旨在通过这样的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分析研究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搭配规律,以及这种色彩搭配规律对低龄儿童的认知影响。
第二章 研究的主要内容2.1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2.1.1低龄儿童的划分与取样
本文的研究目标人群为低龄儿童,目前研究中对于低龄儿童的划分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笔者以人的成长周期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综合认知进行目标人群的界定。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其“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出: “儿童在 2 岁左右,才开始形成初步的思维。在 2 岁以前,不具备思维能力。”
人的成长周期大致可分为幼儿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根据先行研究,儿童在2~3岁学习智能的30%,4~7岁学习50%,8~17岁学习剩余的20%。因此,学前儿童阶段的成长及发展对一个人一生的智力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满2~7岁的儿童被视为入学前阶段,如果这一时期心理及人格形成、智能发展、思考方式及潜力开发等行动及思考方式没有高质量的指导,不仅会造成终生无法挽回的损失和意想不到的结果,还会发生儿童身体发育或健康问题等。
2.1.2传统二维动画片的划分与取样
传统二维动画片作为本次研究的另一个研究对象,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研究范围界定。传统二维动画片可以拆分为“传统”“二维”,与现代动画片不同之处则在这两个词之中尽显。
“传统”一词,区别于“现代”。首先“传统”体现在动画片的展现手法,不依赖于现代数字媒体发达的科技,不依赖于互联网与电脑为载体,不依赖于视觉酷炫的特效体现,而是用质朴的一张一张传统纸绘进行的动画片创作。其次,“传统”体现在动画片题材的取材上,不是完全虚构的空洞故事,不是低估儿童理解能力的弱智对话,不是毫无教育意义的长篇大论,而是拥有文化底蕴的民间传说改编,或者是全新创造的积极形象。另外,“传统”还体现在动画片中的艺术细节,现代动画片是完全崭新的表现内容与形式,与非遗文化、传统民俗之间的传承关系不大,但是传统二维动画片将民间民俗和风土人情融合其中,让动画片在日濡目染中达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维”动画片则更加倾向于平面的、非立体的、非3D视觉的动画片。二维动画的视觉表现是独特的,不同于实际拍摄。二维动画可以通过图像简化复杂的内容,抽象生动的视觉表达,向观众传达清晰的公共信息。二维动画片通过想象和创造性的动画创作过程,对信息提取和再加工的过程。创意是通过技术来表达的,突破了传统公共服务广告的局限性。
传统二维动画片的取样主要根据作品的①网络评分②观众耳熟能详程度③动画片题材的选取④动画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⑤播放量等等多个维度进行。本次研究主要以《大闹天宫》为主要研究案例,并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的案例取样。
(1)以网络播放量和观众喜爱度进行选择
(2)动画片中蕴含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性价值
(3)题材广泛、制作精良
现在的大多数动画,制作往往粗制滥造,缺乏精良的制作,题材相对而言较为空洞与乏味。本文选择的传统二维动画片,题材较为严谨,制作十分精良,且在内容的构建上传播传统文化。
2.1.3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内容
动画使画面更加时尚,色彩丰富,夸张生动,动作流畅,视觉冲击力强,从听觉到视觉的转换,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从而抓住观众的眼睛。
2.2研究问题
本论文围绕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形式与内容,以及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形式与内容对低龄儿童认知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以此为中心进行拓展研究,研究问题如下:
[研究问题1]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搭配
[研究问题1-1]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搭配的形式表现是什么?
[研究问题1-2]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搭配的心理内容是什么?
[研究问题1-3]影响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搭配的因素是什么?
[研究题2]低龄儿童对不同动画片色彩的敏感程度
[研究题2-1]对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的兴奋反应程度分析
[研究题2-2]对其他动画片色彩的兴奋反应程度分析
[研究题2-3]比较差异分析
[研究题3]低龄儿童认知影响力的组成
[研究题3-1]积极影响
[研究题3-2]消极影响
[研究题3-3]折中影响
[研究题4]以《大闹天宫》为具体研究样本进行分析
[研究题5]传统二维动画片熏陶下,低龄儿童认知的改变
[研究题5-1]改变体现一
[研究题5-2]改变体现二
[研究题5-3]改变体现三
2.3 研究流程图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理论基础3.1.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用“同化”、“顺应”两种形式和平衡化的发展机制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阐释。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积极地、主动地探索自我世界的过程,他将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0-2 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 岁为前运算阶段。5-6 岁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动画片欣赏活动的实施以及对欣赏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动画片的选择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且在欣赏的时候要从幼儿的角度来组织欣赏活动,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为幼儿提供一个能够自由表达、探索与创作的机会。
3.1.2加德纳的儿童审美感知发展阶段
加德纳将学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发展划分为婴儿 2 的感知阶段(0-2 岁)和符号的认识阶段(2-7 岁),5-6 岁幼儿的审美感知处于符号的认识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对某些艺术作品有较强的偏好,这个阶段的幼儿偏爱色彩明亮的、表现孩子所感兴趣的事物的和像它所表现的事物的美术品。因此,动画片的色彩对幼儿的幼儿审美感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2调研问卷
选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二维动画片,即《大闹天宫》作为研究样本,制作与之相关的调查问卷,并集合采访的方式进行结果分析。最终数据从儿童的回答中分析所得。结合问卷调查和采访形成结果上的分析,考虑到低龄儿童年龄稍小,调查选择很容易受到监护人的影响,本调查研究现场借由成年人看护现场为准,盲选取500名幼儿进行问卷调查。
传统二维动画片色彩搭配对低龄儿童认知影响力研究
——以《大闹天宫》为中心调研问卷
1. 您的年龄?
A:10岁以下
B:16岁以下
C:18岁以下
D:25岁以下
E:25岁以上
2. 您的职业是?
A:学生 B:自由职业者 C:企业员工 D:其他
3. 您认为动画片是儿童的专属吗?
A:是 B:否
4. 您在儿童时期或您的子女每日观看的动画片的时长是?
A:1小时以下
B:1-2小时
C:2-4小时
D:半小时
E:15分钟
5. 您在儿童时期或您的子女观看动画片的频率是?
A:每天一次
B:每周2-3次
C:每周1次
D:每周4次
E:每月1-2次
6. 您认为传统二维动画片与现代动画片在色彩上区别在于?
A:现代动画片色彩更加丰富
B:传统动画片色彩更加古朴
C:传统动画片色彩更加真实
D:现代动画片色彩更加绚丽
E:传统动画片色彩具有文化底蕴
7. 以下传统二维动画片您知道那些?
A:大闹天宫
B:蓝猫淘气三千问
C:黑猫警长
D:舒克与贝塔
E:葫芦娃
F:铁扇公主
8. 您是否认为动画片对儿童的认知具有一定影响?
A:是 B:否
9. 您认为动画片中哪些色彩元素对儿童影响更加深入?
A:冷暖色系
B:色彩搭配
C:高饱和度色彩
D:低饱和度色彩
10. 您认为儿童的哪些认知影响动画片的影响?
A:审美能力
B:文化认知
C:情节理解
D:自我认知
E:其他
3.3眼动实验3.3.1眼动实验介绍
根据第一轮的问卷调查,在500位儿童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在集中对这500位儿童进行眼动实验。
首先将《大闹天宫》中的传统二维动画片配色提取出来,以及该动画的色彩搭配谱系进行凝练,下一步,分别将他们配列成A组、B组、C组,利用眼动仪的热成像原理,对这500位儿童对不同色彩组别的眼动反映进行实验。
3.3.2实验对象
实验目标对象选取500位有观看动画片经历的儿童,尽可能满足男女儿童比例相对平衡,以达到250名男孩童与250名女孩童。在年龄分布上,基于电子设备的蓝光对1岁以下儿童视力发育影响,故实验不针对1岁以下儿童进行采样,从1岁到5岁儿童按每1岁上升为一份组进行分组采样实验。
实验样本选取《大闹天宫》动画片当中的各类色彩搭配,主要分类为冷色系搭配、暖色系搭配、低饱和搭配、高饱和搭配、混合搭配等。
3.3.3实验过程和仪器
采用内隐测量评估法对二维动画片色彩的选择进行研究,利用眼动仪“眼跳(扫视)-注视-凝视”全过程进行分析,以此得到用户情感和心理上需求的分析,获取儿童的下意识行为。
实验采用BeGaze屏幕式眼动仪,通过眼球的运动规律抓去人类眼动行为及注意力重点,并以此为客观指标。眼动仪连接17英寸显示器,将其色温、亮度、对比度都调节一致,并保证被测试的儿童坐于显示器前,观察距离在60-80cm之间,通过SMI-Begaze软件分析,调节儿童测试者的视点路径和方法(Scan Path)、线图(Line Graph)、兴趣区顺序(Fixation Sequence)、凝视图(Focus Map)、热区图(Heat Map)、 柱形图(Binning Chart)等指标。
通过上述指标,可以了解儿童测试者在观看传统二维动画片时,对其中的色彩及色彩搭配反映程度,例如首先会观察何种色彩,会观察何种色彩多久,并借助对动画片色彩区域内眼球的注视时间、主食次数等眼球指标,来推测儿童对色彩和色彩搭配的兴趣点及其原因。
3.3分析方法
低龄儿童的认知影响力内容是通过测定皮亚杰理论的儿童认知能力,掌握对孩子们产生影响的6个代表性关键词,即思考能力、兴趣、记忆力、注意力、语言、理解力。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能力测定
A.思维能力 B.兴趣力 C.记忆力 D.注意力 E.语言能力 F.理解能力
①观看《大闹天宫》
向500名儿童展示《大闹天宫》动画片,通过展示童话片,首先得到观众的反馈,过了一段时间后,再以儿童和家长为对象进行采访,确认这段时间儿童有什么变化。即,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公益动画的特征并得出结论。
②动画片根据儿童性别的影响力差异
计划将动画片展示给儿童,并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不同性别的影响力是否存在差异。
③家长和儿童对传统二维动画片的心理预期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整理相关问题,收集数据并统计结果。
第4章 研究的期待效果及活用
在本研究中,基于皮亚杰儿童认知发育理论研究,以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搭配作为切入点,试分析该搭配背后对低龄儿童的认知影响力改变。并围绕此内容进行一下内容的分析与探讨。
第一,传动二维动画片与现代动画片的区别?这种区别对低龄儿童认知发展的区别与影响。
第二,传统二维动画片的教育影响,从动画的语言教育影响力、行为习惯教育影响力、性格养成教育影响力、审美能力教育影响力、思维发展教育影响力,五个方面制作调差问卷,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第三,传统二维动画片的色彩搭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连。
第四,低龄儿童认知影响力体现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1楼2023-05-19 10: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