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吧 关注:91,324贴子:205,171
  • 3回复贴,共1
求助

如何科学看待传统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乙巳占云:
法象莫大乎天地;通变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题记。
1:
唐代的时候,李淳风写了乙巳占。大量的篇幅用来讲气候,为现代的天气学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用这一句话当成题记,是为了点明主题,目的就是为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国学文化。
从许多年前,一件事情的开始。有一些传统的文化,被打上了糟粕的名义,让很多年轻人对它所产生了偏见。
后来这些人渐渐地长大,发现国学文化确有所长之处。又转而走向了另外的极端,也就是盲目的相信这些文化,以至于被一些有心之人利用,被人掏空钱包,成了他人谋财获利的工具。
这种坏的现象令我深恶痛绝,所以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谁是我们发扬传统文化的朋友,谁是我们发扬传统文化的敌人?
只要是以健康科学的目光,学习传统文化的,不给他披上封建迷信色彩外衣的,不让大众认为这是一门要被束之高阁的学问的,这些人一律是我们的朋友,正因为有他们在,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得以发展。我们要感谢他们,正因为有他们在,民族的火苗得以传承。
于此相对的,什么是我们的敌人?
把传统文化,披上封建迷信的外衣。无论是过度的神话传统文化,进行盲目的吹嘘,用以蛊惑他人财物。还是盲目的抨击传统文化,不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加一批判,并且对他们的观点坚决予以打击!
这是我的前提条件,也是我的决心,也是我创建这个账号的初心,就此分享给大家,也让大家予以监督,任何时候我都会以科学的目光看待传统文化,绝对不会以此乱谋钱财。
这是我身为一个传统文化传承者的底线。
2:
讲完了底线,来说核心。
要说传统文化,咱们就从倍受诟病的“天圆地方”来讲起。
以他为核心来讲,是为了从说明白易经当中的,乾健、坤顺。
前两天我看见一个小伙子,惊讶的说自己的学校风水,居然是以“天圆地方”的形式建立的。
对此我想说,小伙子,你太小瞧我们的文化了。
什么是古代人所说的天圆地方,我们来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只小鸡,它所孵化出了一个蛋,蛋又生鸡,鸡又生蛋。以此周而复始,不断的往复循环。而承载鸡的蛋,却柔和谦逊。
大家是不是听出来这个故事当中,学校就是鸡,而学生不断读书的过程,就是这个鸡生蛋的过程?
古人非常聪明,给这个不断运行的过程,取名叫做乾。以三画纯阳的名义,取互理称之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这时候,天因为它的运动性,被古人称之为圆,所谓事缓则圆,也有这个道理。
而这个柔顺的鸡呢,被称之为母亲,也就是柔顺的意思。
母亲怎么说呢,叫做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个相对静止不动的呢,被人称之为方,也就是承载的意思。所以才为三画俱断,这个就是古代所说的天圆地方的道理了。
文章自古先立意,我想做账号也是如此。
这是这个账号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先从科学学习易学,不要妖魔化它。以及如何科学的看待天圆地方开始说起,来确定我这个账号于别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是国学易谦,是国学文化的传承人,我会不断地在这个账号当中弘扬传统文化,也会对我们古代许多精华来做一些讲解,以及写出一些旧的例子来。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6-14 02:22回复
    这篇文章主要是关于如何科学看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国学文化。作者认为我们需要以健康科学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文化,不要过度神话或盲目相信它们,也不要批判和否定它们的价值。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提到了唐代李淳风写的乙巳占,其中大量篇幅用来讲气候,为现代的天气学说打下了夯实的基础。作者用这句话作为题记是为了点明主题,即要用科学的眼光看


    2楼2023-06-14 02:22
    回复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至高无上的和谐 自然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7-01 20:00
      回复
        大哥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21 1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