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788,305贴子:58,219,725
  • 2回复贴,共1

【趣听】时代碰撞:达音科/DUNU Alpha3 平头式耳机 体验测评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作者:SuperN0图片:SuperN0
这几年在市场上声量越来越小的品类里,平头耳机是必须会被提到的。说起平头产品,新入门的烧友第一反应可能绝大多数都是原道,而且很难想起来还有什么其他的产品,诚然其实还是有不少品牌在推出水平优异的平头耳机产品。
而且平头塞也能满足一些用户的特殊需求,让他们也能体会到高质量音乐,平头塞本身的特性也能吸引用户对声音的好奇,所以我也一直很期待各家能够继续推出一些平头塞产品。这次达音科推出的Alpha3也是他们多年之后再次推出平头塞产品,定价不高399元。
(达音科/DUNU Alpha3 平头式耳机)


IP属地:广东1楼2023-07-12 20:26回复
    Alpha3的包装矮胖矮胖的,是个蛮扎实的盒子,正面标注了产品型号,也能看出来这款依旧是达音科21年研发沉淀的产品之一。正面同样还将Alpha3本体展示了出来,不过没有做浮雕设计,只能隐隐约约看出一点轮廓,少了一些些精致感。背面自然还是标注了产品的一些参数,也列出了例如动圈振膜的材质、
    (包装正面)
    (包装背面)
    在配件方面,除了平头塞标配的不同规格的海绵套,最令我意外的是附赠了一个容量很大的收纳包,再放个小尾巴或者是小播放器我觉得都绰绰有余,非常好的收纳利器。
    (配件全家福)
    在我看来平头耳机的设计也是这几年影响平头耳机产出的一个关键原因,已经既定的设计框架对于新的声学结构设计和外观ID设计,都是对工程师在开发新品时的挑战。看回Alpha3,在它的设计思路上,我能看到3个让我非常满意的点。
    (耳机本体)
    第一个是在大小上的选择。能够决定腔体大小的条件现在往往就只有单元大小这一个因素了,动圈单元体积越大声音表现越好这一点也依旧如此。而Alpha3并没有选择15mm的动圈单元,而是选择了14.2mm的动圈单元,外壳直径自然而然也减小了。这样一来即使是像我这样耳廓比较小的用户也能够有不错的佩戴。
    (外壳细节)
    其次是在材质上的选择。现在的耳机在声学硬件上有多卷,在外观设计也依旧那么卷,而平头耳机并不存在像入耳式耳机那样能够通过入耳结构固定耳机,因此也不能一股脑地去设计外观,于是达音科为Alpha3选了两种材质,一个是不锈钢一个是铝合金。不锈钢给腔体,铝合金给耳柄,在经过喷砂处理之后外观质感也是非常的棒。这样一来,既能通过密度更高的不锈钢保证整体的重心前移,佩戴更稳定,也能够让耳机有着不错的质感表现。
    (后侧细节)
    既然设计了耳柄,也自然是让耳柄有着它的作用,不仅仅是通过三个切面让耳柄更加有设计感,在上方的网布也代表了这个耳柄也带有着一定的声学性能。达音科在Alpha3的耳柄处设置了独立的低频及动态增强声学腔体,不仅能够提升整体的动态表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处理平头塞的低频问题,一石二鸟。
    (耳柄细节)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Alpha3的外观设计还是很出众的,在佩戴方面也有不错的考量,但是在耳柄处的接缝还是不尽人意,在接触到和视觉上都会有比较明显的割裂感,稍微比较可惜。
    (耳机做工细节)
    而最后是在线材上的选择。因为Alpha3并不是一个可换线结构,那就要尽可能做到一步到位,所以直接标配了高纯度的单晶铜镀银线基,也可以直接选择4.4mm平衡插头或者是3.5mm单端插头以适配不同的用户群体,当然,如果单端版能够再有个线控麦面对更多群体则是更好。
    (配机线材)


    IP属地:广东2楼2023-07-12 20:28
    回复
      像我刚刚提到的,我因为耳廓比较小,所以不是很经常使用平头塞,但也非常好奇平头塞现在能够做到什么样的水平。399的价格也是一个相对非常甜品的价位,能够比入门的平头产品更加优秀,同时也能够加入一些有个性的调音方案。
      Alpha3在声学硬件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刚刚也都提到了,32Ω 105dB的参数也并没有很高的门槛,绝大部分设备都能够良好驱动,值得一提的是两种插头版本的区别也仅仅只有插头而已,所以在选购的时候只要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就可以了。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手机作为前端。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飞傲 M11S)
      (索尼 XZ1)
      听感与风格印象:Alpha3的声音明显不是和大部分入门平头耳机那样低频多又糊的声音,能够感受到它的声音非常的干净透彻,这一点在平头塞天生的优势——声场,会非常地加分。干净的声音能够让听众更加直接地感受到Alpha3所呈现出来的声场,而不是被过度的低频所压迫,不错的分离度也让不同的乐器和人声在这自然舒适的声场里能够准确表达。
      瞬态和动态的表现也都很优异,也是能够让人有自然的感觉,可以说Alpha3对于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戴上就立刻接受它的声音,在硬素质这方面我觉得是很过关的。

      三频表现:虽然说Alpha3的低频并不是多又糊,但也不代表它的低频少,在常规佩戴的情况还是能够明显感知到整个低频的下潜和回弹,但是因为低频收得足够快,所以不会有残余的声音导致整体声音浑浊,如此一个清脆的低频。在手动调整佩戴之后也能够发现Alpha3的低频量是完全够的,但还是回到最开始所说的,它的声音足够干净,所以并不会有低频过量等负面的影响。
      中频能够感觉到Alpha3其实动了点小手脚,听起来是有那么一股甜味的,这也是我目前在这个价位上的其他平头产品所不曾感受到的,而这一股甜味也让整体的声音更加的和谐。为什么这么说呢,Alpha3是这样让甜味出现的,首先调整人声的距离,让结像略微靠近更加抓耳;接着让人声变细那么一点点,搞得好像要钻到心里去了一样;而最后一步呢反而是因为平头产品本身密度欠佳的缺点,使得人声边界感其实不那么清晰,有点弥散而出了的感觉。在经过这三步之后诞生的人声,常常会让我听得忘神,不过要是面对本身就很有质感,需要高密度才能好好呈现的人声就不大行了。Alpha3的干净自然,也更是因为在高频部分的表现,不刺激是必然,足够的顺滑更是在这方面加了分,点到为止的高频是我认为听感中最舒适的一种。
      再说说在不同情况下Alpha3的听感有什么变化。首先是通过转接头更换成单端之后,手机直推难度确实很低,完全能够出一个不错的声音,虽然有一点点软糊,但是本身还是干净精致的基调,所以如果有想购买Alpha3的话,前端不用担心太多。在加上了中空海绵套和实心海绵套之后,可以预见的是Alpha3的声音一定会变得有更多的低频,同时密度也会有所增加。在听过了两种的表现之后我更喜欢中空套的听感,让三频更加均衡,密度也有所提升,实心套反而有点想要改变却用错了劲导致本末倒置的感觉。

      Alpha3有着和绝大多数的平头耳机一样的毛病,就是它“真正”的声音其实是在手动调整了之后又扶着耳机所听出来的,不过由于正常佩戴下的声音完成度也很高,所以我觉得二者都可以是这个“真正”的声音。如果想要低频更加有质感,整体密度更加高的话可以尝试购买一些配件去控制耳机的佩戴朝向。
      总结:可以说Alpha3在许久没好好体验过平头耳机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觉得它应该也能给很多类用户都留下不错的印象,过硬的外观设计,富有特点又很泛用的声音表现,都很能让人满足。同时如此自然的声音表现加上轻量化的佩戴设计,常常会让我进入到一个无感佩戴的状态,沉浸式地享受音乐。在声音上的缺点肯定还是有的,密度欠佳,低频还是不太够爽都可以是对Alpha3声音不够满意的原因,可即使有这些问题,它声音的完成度还是很高的。
      如果平头塞这个品类哪天消失了我肯定会觉得很可惜,因为有很多人真的只能选择这类产品,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依旧对音乐十分喜爱,如果他们无法享受到高品质的音乐真的让人难过。这两三年间平头产品依旧在推出,而且无论是哪一家的产品,都在做对市场价位空缺的填补,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无论是各式各样的调音,还是各式各样的设计,还有不同的类型,一定是百花齐放才是好的。
      优点:外观设计优秀,配件优秀
      缺点:做工略有粗糙


      IP属地:广东3楼2023-07-12 2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