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吧 关注:3,885贴子:17,196
  • 17回复贴,共1

王兴峰:汉代上郡龟兹故城考——兼与《昫衍抑或龟兹》商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3-07-20 02:17回复
    [摘要]龟兹故城是汉代北部边疆地区一座重要的城池。史学界关于龟兹故城的地理位置争议较大。本文根据《汉书》《水经注》中有关龟兹县域范围的记载,以及对昂拜淖尔古城的考古调查,推定汉代上郡龟兹故城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部的昂拜淖尔古城。
    [关键词]龟兹;昂拜淖尔;汉代;北疆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汉代政区地理研究相当重视,产出了若干新的学术成果。其中马孟龙在《昫衍抑或龟兹——宁夏盐池县张家场8古城考辨》(以下简称《昫衍抑或龟兹》)一文运用各类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认为宁夏盐池县张家场古城为汉代上郡龟兹县[1]。笔者读后很受启发,同时也觉得文中观点值得商榷,故不揣浅陋,草就此文,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求教于学界方家。


    IP属地:北京2楼2023-07-20 02:18
    收起回复
      一、汉代上郡龟兹故城研究回顾
      龟兹县属上郡,其县治亦是属国都尉治,乃为汉代北部边疆地区一座重要的城池。西汉武帝年间,汉朝政府在此设立属国政区,以管理归降的匈奴部落。东汉末年,龟兹县建制被废弃,但治城直至五世纪中叶仍为北魏所用。龟兹县——上郡属国不仅地处交通要地,更因境内的盐池而闻名于史。关于龟兹县故城的地理位置,学界争议较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六种看法。


      IP属地:北京3楼2023-07-20 02:19
      回复
        1.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乡古城滩村一带。1976年,侯仁之先生在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乡古城滩村、缸房村附近实地考察后,根据《水经注》《大清一统志》的记载推测:牛家梁缸房村南侧的古城滩城址或许就是上郡龟兹县故城[2]。1965年出版的《辞海》亦言:“在今陕西榆林北。”[3]应是指古城滩城址。另外《榆林市志》也沿承此说[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龟兹故城标在古城滩村一带[5],亦是继承自侯仁之先生的观点。
        2.达布察克镇一带。1989年,王北辰发表《内蒙古乌审旗古代历史地理丛考—龟兹县、榆溪塞、契吴山》,作者根据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推测出龟兹县境,然后判断出奢延水、帝原水的流向及流域。最终得出结论龟兹故城在达布察克镇一带[6]。即在今内蒙古乌审旗驻地嘎鲁图镇附近。
        3.大保当城址。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乡任家伙场村老米圪台发掘一处城址,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城址的废弃时间为东汉中晚期,上限可能到西汉晚期。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报告依据大保当城址的时间断代和出土遗物认为该城址可能是龟兹县城[7]。王炜林先生根据《水经注》《神木志》等文献,运用历史地理方面的考证,按照大保当城址的规模以及与榆林的相对位置,认为大保当城址“很可能即是汉代所设的上郡属国治龟兹县”[8]。


        IP属地:北京4楼2023-07-20 02:19
        回复
          4.榆林市榆阳区镇川堡偏北、上盐湾一带。2008年,普慧发表《两汉上郡龟兹属国及其文化遗存考臆》一文,他根据清人钱坫撰、徐松辑注《新斠注地理志》认为:龟兹故城在今榆林市榆阳区镇川堡偏北、上盐湾一带[9]。
          5.乌审旗嘎鲁图镇敖柏淖尔古城为龟兹县故城。2015年,艾冲、陈娇的《两汉上郡龟兹县治城位置新探》依据野外考察、文物考古资料与《水经注》的记载,认为乌审旗嘎鲁图镇敖柏淖尔古城为龟兹县故城所在[10]。
          6.宁夏盐池县张家场古城。2019年12月,马孟龙发表《昫衍抑或龟兹——宁夏盐池县张家场古城考辨》综合各类文献记载与考古调查,认为宁夏盐池县张家场古城为汉代上郡龟兹县[11]。
          四十年来,通过诸位前辈学者努力考证与研究,龟兹故城的地理位置已可以判定。以上六种观点,笔者认同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敖柏淖尔古城即汉代龟兹故城的观点,并在博士论文《秦汉魏晋时期鄂尔多斯高原民族地理研究》亦多有考证[12]。然而笔者不同意第6种观点,特撰拙文就该问题再作申论。


          IP属地:北京5楼2023-07-20 02:19
          回复
            二、从《水经注》判定龟兹故城的地理位置
            无论上郡龟兹故城有几种说法,对其地理位置的准确判定却是唯一的。正如严耕望先生所言“别的错误往往可以含混,或谓自有看法,但地名问题是绝对具体的,一错就绝无辩解的余地!但地名弄错,往往也就是显示作者对于那件史事并未真懂。”[13]判断汉代上郡龟兹县故城所在位置,《水经注》是最重要的依据。《昫衍抑或龟兹》一文主要以《水经注》的记载判定龟兹县故城,但其考证有误。文中仅指出张家场古城与《水经注》记载并不存在重大矛盾,这样的说法难以为龟兹故城地理位置的判定提供坚实证据。
            笔者认为《水经注》关于龟兹县地理位置的记载非常详细。据《水经注·河水》载:“《山海经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是山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象蛇。其水东迳榆林塞,世又谓之榆林山,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者也。自溪西去,悉榆柳之薮矣。缘历沙陵,届龟兹县西北,故谓广长榆也。”[14]诸次之水即今秃尾河。据王北辰先生考证,榆林旧塞大致在今神木县公草湾林场或稍下游的古今滩附近[15]。沙陵即今毛乌素沙地。许慎《说文解字》曰:“薮,大泽也。”[16]“榆柳之薮”即指一片长满榆树与柳树的湖泽地。依此文记载,由榆林塞向西是“榆柳之薮”,这片“榆柳之薮”在穿越毛乌素沙地之后,一直延伸至龟兹县西北,即上郡龟兹县的西北地域。只要确定“榆柳之薮”的范围就可以推断龟兹县西北地域。据笔者实地考察,今秃尾河上游的西面有几处湖泊,即巴嘎淖尔、浩通音查干淖尔、木都图查干淖尔等,应为古代“榆柳之薮”的遗存。其范围大致在今鄂托克旗乌兰镇至木凯淖尔镇一线,因此可知,汉代龟兹县西北地域就在这一带。


            IP属地:北京6楼2023-07-20 02:20
            回复
              又据《水经注·河水》载:“(河水)又南离石县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东北流,《山海经》所谓生水出孟山者也。……又谓之朔方水矣。东北流,迳其县故城南,王莽谓之奢节也。……奢延水又东北与温泉合。源西北出沙溪,而东南流注入奢延水。奢延水又东,黑水入焉,水出奢延县黑涧,东南历沙陵,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合交兰水,水出龟兹县交兰谷,东南流注奢延水。”[17]奢延县,治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古城。奢延水,又称朔水、朔方水,即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坡的一条河川,上游叫红柳河,流经靖边县境后称作无定河,最后于清涧县境注入黄河。黑水,即源于今内蒙古乌审旗南部的纳林河,为无定河的一条支流。其水源出奢延县黑涧,即今纳林河上游在奢延县境内。交兰水,即今海流兔河(海流图河),源出乌审旗陶利苏木的营盘壕,由西北流向东南,经巴彦柴达木乡宋家湾入陕西省榆林地区,于雷龙湾东汇入无定河。海流兔河在乌审旗境内流长20公里[18],据此推断,今营盘壕周边区域应为《水经注》所载交兰谷。因此,包括今营盘壕周边一带及海流兔上游地区属汉代龟兹县的辖区。也就是说汉代龟兹县南与奢延县相邻,并以海流兔河上游为界。
              《水经注·河水》又载:“奢延水又东北流,与镜波水合,水源出南邪山南谷,东北流,注于奢延水。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县因处龟兹降胡著称。又东南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19]帝原水,即今榆溪河及其上游的白河。白河是一条流经乌审旗东北部的季节性河流,在乌审旗境内流长21公里。“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即指它发源于今乌兰陶勒盖镇的乌木石砭滩,由西北向东南经黄陶勒盖乡后,于河口入榆林市,在岔河以下称为“榆溪河”,最终汇入无定河[20]。可见,白河流域在龟兹县境内。白河汇入榆溪河后,东南流经小壕兔、孟家湾、牛家梁、榆阳区、刘官寨等地,于鱼河镇注入无定河,即《水经注》所言“帝原水……又东南注奢延水。奢延水又东迳肤施县南。”[21]帝原水汇入奢延水后,奢延水又东流经肤施县南境。由此推断,龟兹县东与肤施县相邻,并以榆溪河上游的白河为界。换言之,白河以西为龟兹县,白河以东为肤施县。
              综上所论,汉代上郡龟兹县的四至大体确定:西北地域约在今鄂托克旗乌兰镇至木凯淖尔镇一带;龟兹县南与奢延县相邻,以海流兔河上游南侧为界;东与肤施县相邻,包括榆溪河上游的白河流域。在此范围内,笔者认同王北辰先生根据奢延水、帝原水的流向及流域来判断龟兹故城的大体位置。2013年11月,笔者曾在陕北和鄂尔多斯市实地考察,迄今为止在今乌审旗驻地嘎鲁图镇附近并未发现汉代古城址。但是溯白河西北行,正好经过一处由西北向东南微倾的地带。此处有一座汉代古城址,即昂拜淖尔古城(亦作敖柏淖尔古城),该城符合笔者的文献分析,应为《水经注》记载置龟兹县。


              IP属地:北京7楼2023-07-20 02:20
              回复
                三、昂拜淖尔古城符合“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的记载
                以上通过《水经注》的考证,笔者认为已解决汉代龟兹故城的疑问,然《昫衍抑或龟兹》一文根据《后汉书·张奂传》载张奂据守龟兹,以切断南匈奴与东羌联系一事认为,此可视作张家场古城为龟兹县的一条旁证,进而提出“安定属国都尉张奂随即出兵占据龟兹城,阻挡青山周边羌人部落北上。如果龟兹城就是盐池县张家场古城,那么,可以与史籍记载相互验证。东汉时期的三水县与龟兹县相邻,张奂移师龟兹县较为便利。而且张家场古城正位于青山以北,是陇东高原北上鄂尔多斯高原的必经之地”。又认为“倘若龟兹县在今陕西榆林市北,那么距离三水县约有六百余里之遥,很难想象仅有二百余兵力的张奂会长途奔袭如此遥远的距离去阻隔安定郡境内的羌人北上。而且榆林市北部在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属于南匈奴驻牧地核心地区,张奂夺取这里并不能实现‘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的目的[22]。笔者认为此说理据勉强,难以成立,理由如下:
                张奂阻隔东羌之史事,的确是判定龟兹故城的一条很好的史料。据《后汉书·张奂传》载:“永寿元年,迁安定属国都尉。初到职,南匈奴左奥建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美稷,东羌复应之,而奂壁唯有二百许人,闻即勒兵而出,军吏以为力不敌,叩头争止之。奂不听,遂进屯长城,收集兵士,遣将王卫招诱东羌,因据龟兹,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诸豪遂相率与奂和亲,共击南匈奴,连战破之。伯德惶恐,将其众降,郡界以宁。”[23]安定属国都尉驻地在今宁夏同心县下马关乡红城水古城,即三水县。美稷县属西河郡,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暖水乡榆树壕古城[24]。南匈奴归降东汉后,东汉将南匈奴单于安置在此县域[25]。


                IP属地:北京8楼2023-07-20 02:21
                收起回复
                  首先,安定属国都尉张奂并未“随即”出兵占据龟兹城。《张奂传》记载明确,乃是先“进屯长城,收集兵士”,而后“遣将王卫招诱东羌”。据该传载,南匈奴左奥建台耆、且渠伯德等七千余人寇犯美稷,又欲与分布在安定郡境内(安定郡境大致在今宁夏南部的同心、中宁、盐池、吴忠利通区和甘肃环县之间)的东羌部落相勾结。正在此时,张奂仅率二百多兵力轻装上阵,长途奔袭,把守上郡长城后“收集兵士”以扩充兵力。张奂的军事行动切断安定郡经北地郡通往上郡的交通道路。随后,张奂派遣部下王卫招诱东羌。
                  其次,因驻守龟兹县的汉军紧紧扼守城池,切断上郡经北地郡通往安定郡的交通道路,由此隔离东羌与南匈奴反叛势力,遂平定叛乱。龟兹县城始终在汉军,即上郡属国都尉的掌控之下,安定属国都尉张奂何须占据?张奂把守上郡长城成功阻挡东羌北上,而驻守龟兹县的汉军则阻隔南匈奴左奥建台耆、且渠伯德等部落南下,如此一来汉军才达到隔绝东羌与南匈奴汇合的目的。正因昂拜淖尔古城在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属于南匈奴驻牧地核心地区,汉军(上郡属国都尉)驻守这里才能实现“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的目的(图一)。


                  IP属地:北京9楼2023-07-20 02:21
                  回复


                    IP属地:北京10楼2023-07-20 02:22
                    收起回复
                      关于龟兹县的上郡属国都尉,《东观余论》卷上《汉简辨》记载这样一件史实:“近岁(按:北宋),关右人发地得古瓮,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往往散乱不可考,独永初二年讨羌符文字尚完,皆章草书,书迹古雅可喜。其词云:‘永初二年六月丁未朔,二十日丙寅,得车骑将军莫府文书上郡属国都□□□□□丞廷义,县令三水,十月丁未到府受印绶发夫讨畔羌,急急如律令’。”[26]《昫衍抑或龟兹》一文认为此简乃上郡都尉丞向三水县发布命令,暗示三水县距离上郡属国都尉治所龟兹县不远[27]。笔者认为此说不确。简文中永初二年即公元108 年,其内容与西羌叛乱有关。据《后汉书·安帝纪》载是年“先零种羌叛,断陇道,大为寇掠,遣车骑将军邓隲、征西校尉任尚讨之”[28]。简文中“车骑将军”应为邓隲。邓隲将军命令上郡都尉丞、三水县令发兵征讨先零种羌叛。以汉朝征调属国都尉出兵平叛,难以得出三水县距离龟兹县不远的结论。
                      反而是另一考古遗迹的发现值得学界注意。1971 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小板申村发现一座东汉壁画墓。在前室南壁甬道上方题有“行上郡属国都尉时”的字样;前室南壁甬道门西侧题有“上郡属国都尉、西河长史吏人马皆食大仓”的字样[29];据此可知,墓主人生前曾于东汉顺帝建康元年(144)之前担任行上郡属国都尉[30]。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载永和五年(140)夏:“南匈奴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背畔,率三千余骑寇西河。因复招诱右贤王合七八千骑围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史。”[31]此后,南匈奴部众叛乱规模愈演愈烈,直至是年秋,“句龙吾斯等立句龙王车纽为单于,东引乌桓、西收羌、戎及诸胡等数万人,攻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及军司马,遂寇掠并、凉、幽、冀四州。乃徙西河治离石,上郡治夏阳,朔方治五原。”[32]是年南匈奴叛乱规模甚大,上郡都尉及军司马在叛乱中遇难,波及北疆大部分地区。西河、上郡、朔方治所皆因此而迁治,“行上郡属国都尉”表明上郡属国都尉曾在永和五年之后由西河郡长史代理,由此可证,龟兹县更近西河郡,此可作为昂拜淖尔古城为汉代龟兹县的又一证据。


                      IP属地:北京11楼2023-07-20 02:23
                      收起回复
                        以上史实知龟兹是北疆地区一重要的交通枢纽。据《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六年》载:“魏主自云中济河,秋,七月,己巳,至上郡属国城。壬午,留辎重,部分诸军,使抚军大将军永昌王健、尚书令刘絜与常山王素为前锋,两道并进。”胡三省注曰:汉置属国于边郡以处降胡,此属国城,汉旧城也[33]。文中“上郡属国城”正是指汉代上郡属国都尉府治城——龟兹县。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北魏拓跋焘西征凉州,于云中郡黄河渡口渡河后,抵达龟兹故城。可见,至迟公元五世纪中叶,拓跋焘西征凉州,仍将龟兹故城作为重要的交通运输基地,为人们所利用。
                        2013年11月9日,笔者考察昂拜淖尔古城期间,在当地老乡的家里看到一些他在古城遗址捡到的古钱币,大多为汉代五铢钱。该古城位于嘎鲁图镇北约23公里,地处草原和沙漠环抱的黄土台地上,是一处重要的交通要地。昂拜淖尔古城东北距昂拜淖尔湖1500米[34]。此城现已损毁严重。又据此前考古调查,昂拜淖尔古城平面形制不规则,略呈“凸”字形,南城较大,北城略小,中有墙间隔。东西430米,南北650米。城墙用白色粘土夹小石块夯筑而成,现存残高1~2.5米,基宽9~11米。四边均有门,城门设在中段,宽约7米。城墙的四角有房址,呈正方形,边长6.5米。破坏严重。城址内现为草地,散布大量的陶、瓷残片、碎砖瓦等。古城东南侧100米有一处墓地,出露墓葬24座,多数已遭到破坏 [35]。据此断定该城应为一座重要的汉代古城。笔者实地考察昂拜淖尔古城所获证据可知,与张家场古城相比,昂拜淖尔古城更具备交通地理优势。直至唐代,昂拜淖尔古城仍是夏州通往丰州的必经之地[36]。
                        总之,传世文献的记载、考古发现以及实地调查的结果皆表明昂拜淖尔古城符合“使南匈奴不得交通东羌”的记载,汉代上郡龟兹故城为昂拜淖尔古城无可争议。


                        IP属地:北京12楼2023-07-20 0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