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余吧 关注:2贴子:28
  • 0回复贴,共1

RFID技术拉近医患距离,懂你不只一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谓医者父母心,医生与病人的关系不能说不密切,但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究者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医患跟踪制度,加上各大医疗机构医务人手不足的问题。就住院系统来说,几名主治医生,经常是要面对数十名病患,混淆事件经常发生,如果病人有突发症发生,医生又因在短时间无法全面了解此病患的病史根源和用药情况,导致医治时机的延误。针对这些问题,RFID技术的出现,就大有可为之处。
在国外,RFID技术应用于病人腕带、输液标签、病理检验标签和标本标签等已经非常流行。医院利用条码打印机打印信息,并通过PDA移动终端扫描腕带或标签信息,快速准确地帮助病人完成入院、临床治疗、检查、手术、急救等工作。象药品、标本的识别,也可以通过条码化进行监控,真正实现各种复杂数据的采集、识别、核对、管理一体化。令医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病人、用药方面的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如果病人需要转院治疗,病人的数据,包括病史、受伤类型、提出的治疗方法、治疗场所、治疗状态等,都可以制成新的标签,传送给下一个治疗医院,所有这些信息的输入都可以通过读取射频标签一次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手工录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
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由于错误的手术,导致的医疗事故大约有数千起。如果在病人身上安放含有芯片的电子标签手环。在麻醉以及开刀前,可通过RFID技术,识读病人身上的电子标签,从而对病人的身份进行验证。通过RFID和条码扫描即时核对病人诊疗信息,确保配药、输液等零无误,杜绝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
RFID技术,在病人的病患信息管理方面起到的作用还有很多,比如可将病人的家族病史、既往病史、各种检查、治疗记录、药物过敏等建成电子健康档案,象一些到医院不太方便的病人,通过这些档案就有实现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的可能性。把每个客户的体重、胆固醇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等身体状况的信息保存到医疗机构,再通过监测生理指标数据传到相关的医疗单位,可即时分析病人的健康状况,并及时为客户提供饮食调整、医疗保健方面的建议,这样不仅拉近了医生与病患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为医院、研究院提供科研数据。
蓝畅科技一直关注RFID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研发出相应的高端PDA产品,如AN60等,还可应对各种医疗场景做二次开发,在新生儿标识管理、医院接触史追踪、医药供应链的管理等等方面都可广泛应用。高效智能的管理方式,对提高医疗效率,加强医生对病人的了解,提升了医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从源头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了良好作用,真正体现了无线应用带给每个病人个性化、及时、安全、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效果。


IP属地:广东1楼2023-08-01 22: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