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吧 关注:21,936贴子:463,868
  • 12回复贴,共1

用孤儿作“口吃实验” 美国科学家难逃历史的审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依阿华大学的温德尔·约翰逊博士组建了一个实验小组,研究课题是检验他提出的儿童口吃成因的新理论。尽管研究结果证实了约翰逊理论的正确性,并且约翰逊本  
人也因此成为全美最富盛名的语言能力病理学家,然而,在那次为期四个月的研究中,实验小组使用孤儿院的孩子充当实验品,并且动用心理施压等手段强迫他们口吃,致使多名儿童陷入极端的精神痛苦之中,一生无以自拔。。。。。。。
原文http://hi.baidu.com/kcyjzx/blog/item/d6fe062d7a3608f398250ad2.html


1楼2010-08-12 06:04回复
    • 124.229.66.*

         40年代,约翰逊教授的“诊断理论”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他应邀四处讲演,治病救人。随着自己事业的成功,约翰逊教授也不结巴了,而且达到了口若悬河的境界。1965年,德高望众的约翰逊教授去世,终年59岁。信件象雪片一样从世界各地飞向依阿华大学,成千上万的人们表示哀悼。1968年,校方为了纪念约翰逊,还专门成立了“温德尔·约翰逊听说研究中心”。
         对于约翰逊教授的“口吃实验”,大多数知晓此事的语言病理学家认为,该实验证明了“诊断理论”,改变了人们对口吃的认识,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少数语言病理学家则认为,该实验不准确,实验一开始就带有证明论点的主观动机,因此,尽管实验记录是客观的,也不能完全证明约翰逊的论点。70年代,“诊断理论”的准确性开始受到怀疑。
         ·科学的道德标准是什么?
         对于当年被迫所做的一切,图德感到十分无奈。对她本人而言,1939年是她人生的一次失足。
         然而,对医学界来说,根本不是失足那样简单。早在20世纪初,约翰逊的“口吃实验”开始前不久,美国北卡罗莱那州、宾西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的研究人员为了做医学实验,曾经给孤儿注射梅毒病菌和结核病菌。依阿华大学的研究人员也用孤儿做过“反应迟钝”方面的实验。这种使用弱小群体进行实验且不告诉被实验人真实情况的做法,在那个年代可算是屡见一鲜。
         《圣何塞信使报》的长篇报告见诸报端后,数天里,大量信件从全美各地飞向编辑部。震惊和愤恨的信件占据了多数。面对这些耸人听闻的实验,人们不禁疑问:实验的最终价值是什么?被实验人到底受到了多深的伤害?那个年代实验研究的道德标准是什么?补救的措施是否足够?
         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很难说清楚在“口吃实验”中受害的孩子们到底苦从何来,可能有一部分是缘自“口吃实验”,也可能有其它因素,如贫穷、孤独等。
         作为约翰逊教授的儿子,依阿华大学法学教授尼古拉斯·约翰逊不愿意评价自己的父亲。在他看来,“20世纪30年代的标准(跟现在)有所不同”。有一些医学界人士持有类似观点。
         但是,医史学家苏珊·列德勒指出,那个时候已经制订了一系列有关人体实验的法规和条例。她说:“即使没有成文的规章,也有不成文的规章,在对幼儿病理研究上尤其如此。”
         ·迟了62年的道歉
         《圣何塞信使报》的长篇报告见诸报端后,迫于各方压力,一直矢口否认的依阿华大学校方不得不于6月13日表示正式道歉。在简短的歉言中,校方称那次实验是“令人遗憾的”,并表示在法制健全的今天,坚信“这种实验再也不会发生了”。
         对此,实验受害者们并不满足,他们认为校方欠的不仅仅是一个道歉。并且,他们还提出,这件事不仅仅涉及依阿华大学,而且还涉及依阿华州政府,“是州政府容许这一切发生的。”
         当年的小玛丽已将此事诉诸法庭,并要求依阿华大学提供一份图德小姐当年未发表的论文的复印件。
         一场大官司正在进行中。(陈春)
    


    6楼2010-08-13 06:53
    回复
      他对当时盛行的“口吃天生”论提出完全质疑。在他看来,所有的孩子都存在语言障碍,如果父母过于强调这一点,就会使得孩子们紧张和敏感,口吃就不足为奇了。随后,约翰逊提出了自己的“诊断理论”,即:诊断并确认儿童患有口吃必将导致儿童语言能力日益低下,最终形成口吃。
      图德小姐向“实验组”的孩子解释什么是口吃,接着,她警告他们已经出现口吃现象,并且不停地打断他们的讲话,纠正他们说话重复的毛玻实验中,她经常重复这样一段话:“如果你觉得自己讲一个词会口吃的话,在说出口之前先吸一口气。一旦发现口吃现象,必须立即停下来,然后重复一遍。觉得自己不能正确表达的时候,决不开口。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讲话,尽一切可能避免口吃。”
      为了防止院方干预实验进程,按照约翰逊教授的要求,图德小姐还向孤儿院的老师谎称这项实验能够治疗孩子们的语言缺陷。老师们信以为真,纷纷效仿这种施压的消极疗法。
      一段时间后,图德小姐发现,“实验组”的口吃儿童和正常儿童都严重口吃,神情紧张,害怕讲话,甚至不得不靠掰手指头来吐字,出现了许多不可思议的烦燥行为。他们遭到其他同伴无情的讥讽和欺侮。
      1939年5月24日,实验小组进行最后的测试,约翰逊教授亲临现常测试结果,在“实验组”里,6名正常儿童中的5名,以及5名口吃儿童中的3名,口语能力严重退化;在“自我控制组”里,只有1名儿童语言缺陷较实验前更严重。
      实验小组离开了孤儿院,对他们来说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是,对那些“实验组”的孩子们来说,一切还远没有结束。实验的后遗症伴随着他们痛苦地度过一生。
      


      7楼2012-06-02 18:25
      回复
        这篇文章看得我脊背发亮......
        同样的实验在中国传统的口吃矫正班里依然继续着!!!!!
        这种野蛮的给小孩子贴标签的行为,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某个矫正班,你们该觉悟了吧,给儿童贴口吃的标签;
        你们不觉得自己是在 作恶吗?


        8楼2012-06-02 18:30
        回复
          哪个矫正班呀,这个要公示出来哦,不然会害更多人哦,你不能这样青蜓点水哦,这是一个作人的最基本的东西,不能害怕就不说出真相了.


          IP属地:广西9楼2012-06-06 13:21
          回复


            10楼2012-06-06 23:07
            回复
              在儿童矫正口吃上,只要是教授发音法为主,让孩子刻意地关注自己讲话,就都是!


              11楼2012-06-07 08:21
              回复
                想毁掉一个人很容易 就是提醒他有口吃 让他注意他的说话 时刻提醒他 慢慢的他就变成了口吃 其实口吃就是在注意自己说话开始形成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10-12 20:18
                回复
                  你执着什么,什么就越让你痛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2-26 17:08
                  回复
                    吓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3-07 00:10
                    回复
                      确实这么回事,如果真的能忘了自己口吃,那就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9-11 00:47
                      回复
                        可怕,我现在用的就是消极疗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5-23 04:45
                        回复
                          这个实验有争议,虽然维基百科上面写这个实验的最终结果有几个小孩变成口吃,但是英国伦敦时报说没有儿童变成口吃。


                          19楼2021-10-18 15: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