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吧 关注:1,709贴子:43,252

这才是真实的玄奘!(深入篇) 原创 玄奘研究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篇主题:真实的玄奘,已经被严重扭曲;愿通过本文,以令更多的人、更多的佛门弟子,还原出历史上,一位真实伟大的玄奘法师。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阐述:
1、《西游记》中的唐僧,并非玄奘?
2、“玄奘之学”,不仅仅唯识?
3、“玄奘取经”,取回的是什么?
4、唐太宗:180度的大拐弯儿?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20 16:08回复
    一、《西游记》中的唐僧,并非玄奘?
    自从看到了电影《大唐玄奘》,首先要感恩,感恩成就这部作品的所有因缘,感恩心海法师;感恩之余,也是感慨万千,当今的一个不争的现实就是:知法师之名者众,知法师之意者寡。如今,终于有了一部由出家修行人主持的,开始正面宣传玄奘法师的电影。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9-20 16:08
    回复
      但在笔者看来,电影里的玄奘,依然没有能够将其最光辉的亮点展现出来,而且相差太远。
      而我们当今世人呢,其心目中的玄奘形象,绝大多数依然是《西游记》中的唐僧。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9-20 16:09
      回复
        而且,关于“唐僧”的小品、演出和商业炒作更是层出不穷,甚至铺天盖地;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对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刻意的“歪曲、矮化、无以复加”,再加上佛门之内的“误传、误导、误解”,我们就可以看到:对玄奘法师的“不敬”和“无知”到处都是,甚至是乌烟瘴气。
        于此,笔者很多时候,也是仰天长叹。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21 06:37
        回复
          孔子说,君子当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可是,我们现在的人们,何以麻木到如此地步,实在是我们大家的悲哀与不幸。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9-23 09:39
          回复
            二、“玄奘之学”,不仅仅唯识?
            笔者的观点:“法相”、“唯识“之说,过于狭隘,非“玄奘之学”的全部,也并非玄奘之本意。
            其最为直接的遗害就是:会令越来越多的人们,感觉“唯识学”名相繁多、古奥难懂;越来越多的人们,只知道玄奘是“法相宗”、“唯识宗”或“唯识学”的祖师,却浑然不知: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9-23 09:39
            回复
              玄奘之学:即是集“大乘唯识”、“大乘中观”、“如来藏”一身的“大乘般若智慧”。玄奘本人,则反对非此即彼的”小乘中观“和”小乘唯识“,譬如《会宗论》。窥基法师解释:大乘唯识,简二乘和外道之法,唯“如来藏识”的大乘般若也。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9-23 09:39
              回复
                而佛门之内呢?其中的“误导”和“扭曲”,可能是更大而贻害无穷。
                我们后世的佛门弟子们,常常会根据地域、宗门的不同,将玄奘法师一脉,称为“唯识宗”,或者“法相唯识宗”。
                殊不知,这是因为自己对“玄奘之学”不能通达、不能融会贯通所致。
                反而,导致了无数受众伴随着一起迷惘,尤其是对《瑜伽师地论》,对玄奘法师,往往就被归纳到“唯识学”的框框里。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30 19:40
                回复
                  对于佛弟子们这种普遍的的谬误,玄奘法师也是经常遇到。
                  比如,玄奘法师在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后,有一位当时印度的高僧名叫“狮子光”的,正在寺中宣讲《中论》和《百论》,即龙树、提婆菩萨“中观学”的两部著名论述。
                  但在宣讲的过程中,“狮子光”就经常会贬低、破斥《瑜伽师地论》。
                  于是,《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这样描述:“法师妙娴《中》、《百》,又善《瑜伽》,以为圣人立教,各随一意,不相违妨;惑者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9-30 19:42
                  回复
                    之后,他数次上门请教“狮子光”,征诘疑难,“狮子光”都不能解答;于是,“狮子光”的信众越来越少,反而更多地依附玄奘法师。
                    而这种因为对佛陀智慧不能“融会贯通”而导致的“厚此薄彼”,并非玄奘所愿;于是,他不久即著《会宗论》,以阐述各宗各派均可平等融汇、八万四千法门均可“千江入海”的观点。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9-30 19:42
                    回复
                      可是诸位可知:我们今天的佛门,依然如是?
                      所以,在佛门之内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常常会把龙树菩萨尊为“八宗共祖”,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何以玄奘仅仅限定在“法相、唯识”,那么法师所耗尽生命所翻译的《大般若经》唯识否?《心经》唯识否?《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唯识否?不学之弊,何其谬误至极乃尔。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9-30 19:42
                      回复
                        而我们今天,再回过头看看法师九死一生所取回的“真经”:
                        100卷的《瑜伽师地论》、600卷的《大般若经》等等,所译经典合计七十六部,共一千三百四十七卷。
                        对其中经典的内容,稍加推敲就会知道,我们汉地八宗,包括“天台宗”、“禅宗”、“华严宗”、“唯识宗”、“密宗”、“三论宗”、“净土宗”、“律宗”等等,其理论基础,均无出其右者。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0-06 11:33
                        回复
                          甚至,藏地各个宗派的主要核心经典,其核心亦是弥勒菩萨、亦是“大乘瑜伽中观”,和玄奘一脉相承。
                          称玄奘是继龙树之后的,汉地唯一的“八宗共祖”,一点儿都不为过。
                          比如,《六祖坛经》中,六祖慧能大师提到的“三身、四智、八识、三科、三十六对法”,在《瑜伽师地论》中,都有着更加深入深刻、更加详尽、更加精准、更加权威的解读。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0-06 11:33
                          回复
                            大量禅宗弟子们,更不清楚:
                            六祖大师的“顿悟之法”,即是佛陀在《楞伽经》中阐述一颗佛心的“超自心现量”,也是玄奘所要进一步深入阐述和深入发挥的“佛之大乘”,即”玄奘之学“。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0-10 07:03
                            回复
                              而那世世代代无数的参禅故事,所直指人心的各种禅意机锋,只是玄奘之学中的”因明喻量“而已。
                              我们现代人士,多喜欢打坐禅修,那么佛陀在打坐时,在深入禅定时,如何控制念头,如何清净地念佛,如何深入地“止”,如何深入地“观”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0-10 0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