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名吧 关注:21贴子:582
  • 4回复贴,共1

汾河岸边访雁丘,元好问从陵川来太原考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雁丘,一个埋葬大雁的地方。
800多年前,元好问到太原参加考试,汾河岸边一位捕雁人对他说,早上捕捉到两只大雁,杀掉了一只,撞网逃脱了一只。那只逃脱的大雁没有远走高飞,而是在他头顶的上空来回盘旋,久久不愿意离去,到后来直接撞地而死。
元好问被这只殉情的大雁深深感动,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边,为它们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垒石为记,写下一首为世人传颂的《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那一年,元好问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孩子,竟对殉情的大雁产生了同情之心。买雁、葬雁、垒石、写诗,表达了对这只殉情大雁的困惑与不解。向世人提出了一个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回答的问题,“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清嘉庆《大清一统志》: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
汾河,流经太原那么长,两岸又是那么宽。多少次来太原,多少次看汾河,多少次问朋友,当年的雁丘在哪里?
汾诃两岸,桥梁一座又一座,景点一个接一个。
迎泽大桥和南内环大桥之间,汾河东岸,绿树掩映着鲜花,绿草遮盖着沙土。沙石板和鹅卵石相间铺就的小路,古扑原始,弯弯曲曲。
不远处,便是雁丘。修建汾河公园时新建的一个景点。我万万没想到,这里如此寂静,一切由你独享。
两块大沙岩石紧紧地靠在一起。正面刻着“雁丘”二字,背面刻着元好问的《雁丘词》全文。
两块沙岩石,或像那两只殉情的大雁,静静地卧在这里,向人们诉说着800多年前曾经发生的一幕,诉说着汾河滩发生的巨大变化。
四下无人,我端祥的分外仔细。词的开头一句,“问世间,情为何物”,此处明明刻着“问人间,情是何物”。
于是,我怀疑着自己的眼睛,怀疑着自己的记忆。
儿时的秋末冬初,常见一群群大雁从蔚兰的天空中飞过,那“哇、哇”的叫声惊动了玩耍的孩子,惊动了农田里劳动的人们。大雁空中飞,孩子们地上喊。只见那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型,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任凭孩子们怎么叫,它们只管向前飞行。
大雁飞的很高,飞的很远,它们要飞往南方,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再经过长途飞行,回到很远很远的北方度夏。
老人们传说,大雁南飞时的叫声是“哇、哇、哇”,那是它们悲伤的哭声。返回来的叫声是“嘎、嘎、嘎”,那是它们欢乐的笑声。这里没人伤害它们。它们可以欢乐愉快地度过美好的夏天。
它们哪里会想到,当年的汾河岸上竟也有捕雁人。
大雁体形高大,禽中之冠。古时被称为“仁、义、礼、智、信” “五德俱全”的灵物。唐王勃的《滕王阁诗序》:“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宋陆游的《幽居》:“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金崞县人王特起的《喜迁莺》:“千里,关塞远,雁阵不来,犹把阑干倚。”都是在写大雁。
民间传说,大雁情深义长,雌雄相配,一生不变。不论是哪只先死,剩下的一只孤雁,决不会再找伴侣。飞行中的大雁,纪律严密,长幼排序。老雁引领,其后紧跟,谁也不会赶超到老雁之前。
《雁丘词》赞美了大雁。雁丘,彰显了元好问的一颗仁爱之心。
元好问出生于忻州。他7岁能诗,人称“神童”。14岁时,随父登临太行 ,从学于有名的大教育家郝天挺。
这一次考试,他就是从陵川来太原的。
曾经的记忆,元好问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他游览过宁武天池,并写下一首《游天池》“天池一雨洗氛埃,全晋堂堂四望开。不上朝元峰北顶,真成不到此山来”。
元好问从政十年,有五年多时间在河南省的镇平、内乡、南阳三个县担任县令。他任县令之时,女真王朝政局已经不稳,民众生活生产非常困难。
镇平县志记载,元好问“律己守法,政平讼理,暇时则赴劝农,形迹脱赂,如家人父子,每岁开征,不事科扰,民竞劝乐输无愆期”“以德化民,政声翕然。”
然而,仅仅七个月,他被调往内乡县。
那时的内乡,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黄河以北大批难民逃难于此。元好问到任之后,安抚流亡、规劝农民耕种土地,督促农民挖渠淘井、耕种土地、灌溉良田,百姓有了收成,赋税有了来源。同时,他抑制豪强、约束属吏,教化民众、培育民风。第二年春天,内乡农村就出现了“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的喜人景象。
《内乡县志》记载:“元好问在内乡任县令期间,为官清正,勤于政务,催民农桑,安抚流亡,不负皇命,乐于助民,调离内乡时,百姓攀辕卧辙,挽留不舍,去任后吏民皆怀之。”他在《偶记内乡》一诗中写道:“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牛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他给内乡留下的诗词有五十多首。
内乡,我脑海中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因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县衙而名声鹊起。县衙展览馆二堂和三省堂之间的夫子院左侧专设有元好问展室,图文并茂记录了他的一生。
元好问在南阳任县令时 ,为当地人民争得减免三年的赋税。《南阳县志》记载:“南阳大县,兵民十余万,(元好问)帅府令镇抚,甚存威惠”。
元好问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而且是一位清官,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的好官。
金亡后,他忍辱负重20多年,以一人之力,完成了修金史的浩大工程。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 齐文义的博客 2019-08-19】


IP属地:山西1楼2023-09-30 22:15回复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注释
    乙丑岁: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纪年为乙丑年,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赴试并州:《金史·选举志》载:金代选举之制,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试,凡四试。明昌元年罢免乡试。府试试期在秋八月。府试处所承安四年赠太原,共为十处。识:标志。雁丘:嘉庆《大清一统志》: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金元好问赴府试……累土为丘,作《雁丘词》。无宫商:不协音律。


    IP属地:山西2楼2023-09-30 22:40
    回复
      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元好问嗣父元格调官中都等待吏部分配。许是因为任县令职已久,品衔渐高,吏部允许他在缺员诸县中选任。元格对元好问的教育特别重视,遂与亲友故旧商议:孩子今年十四岁,应该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学习了,你们说我到哪个地方任职对孩子的科考最有利?大家认为:自北宋理学家程颢在山西晋城为官以来,当地百姓质朴正直,崇尚礼义,好学成风,人才辈出,为子求师那里最合适不过了。因此,元格赴任陵川县令。

      当时在陵川县学执教的是赫赫有名的郝天挺。他家祖上曾亲承程颢教诲,传教子孙,形成家学。叔父东轩先生,入京师太学,归乡后指授学者,门徒众多,在人品、学问等方面对郝天挺影响极大。此老“读书不为章句、谀学、宦学”,重视内在品质修养的培植,郝天挺的教育理念于此一脉相承,“其教人以治经行己为本,莅官治人次之,决科诗文则末也”,最终培育出元好问这一杰出人物。
      元好问在《郝先生墓铭》中记录了郝天挺的谆谆教诲,大致意思是说:今人为科举而学,急功近利,把儒家经典分解成考题演练,以致学生连原文的出处不知,断句能力也没有,这样科举即使考上,也不免成为平庸之人,然而读书并非为了舞文弄墨、附庸风雅,当官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郝天挺的这番话真是振聋发聩,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来教书育人应以德才兼备为本,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往往重才技而轻品格,重功利而轻道义,导致修身践行流于说教,违背国家教育立国的初衷。
      郝天挺提倡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因材施教。金朝科举轻经史重律赋,讲求四声(平上去入)八韵(起承转合四段每段两韵),行文侧重考察应试者撰写诏诰之类应用文的才能。考官以赋定取舍,反而对诗、策、论三门试卷不是很在意。所以当时考生对诗文等皆懵懂不知,待中举为官后,又将以前的学业当作敲门砖抛在脑后,以至于“经为通儒,文为名家”者寥寥无几。郝天挺卓荦不群,有自己的育才理路,“惠后学类如此,不特于某然也”。元好问十六岁从陵川到太原参加府试时作《摸鱼儿·雁丘》,词序载“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可见彼时陵川学子作诗的盛况,这也为元好问成长提供了难得的环境。
      郝天挺曾送学生到中都参加礼部省试作诗,有“此行占取鳌头稳,平地烟霄属后生”之语,表现出他对学生科举出仕的重视。元好问“十八,先府君教之民政”,他自十六岁参试至三十二岁中进士,前后历经八次,屡败屡战。幸运的是其父目光远大,积极顺应郝天挺注重品格培养、夯实知识基础、发挥兴趣特长的教学理路,遂使他大有所成。元好问多次强调“士之有所立,必藉国家教养、父兄渊源、师友讲习,三者备而后可”,流露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本期编辑:赵菁
      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IP属地:山西3楼2023-09-30 22:47
      回复
        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


        IP属地:山西4楼2023-11-17 18:20
        回复
          忻州名人故事发生在太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19 18: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