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资源库吧 关注:12贴子:34
  • 0回复贴,共1

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Ⅱ《给儿子》官方精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本题答案、解析,均源自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编2024版《2023年高考试题分析》。进入https://www.ywzyk.com/doc/wgux7zh29l,下载全卷精解Word文本文档。
【总体分析】
上海作家陈村,生于1954年,曾在安徽农村插队,并开始文学创作,返城后考人上海师范学院政教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陈村此时的作品带有较浓的实验色彩,《给儿子》也大致属于这一类创作。作品有很强的抒情性,采用了一个老父帝絮叨、亲切的口吻——虽然那时作者陈村刚刚三十岁——很像一篇自叙传的情深意浓的忆旧散文。但其实,《给儿子》是一篇小说,至少是作者按照彼时他对“小说”的理解以及探索来写作的,含有一种打破“纪实与虚构”边界的自觉文体意识;行文风格像是一封书信或者一番谈话,又因对象(上大学的“儿子”)的实际缺席而呈现为内心独白;同时,作为小说,作品的叙事时间也有着精心的设计,开篇就建立起一种“若干年之后”的叙事况味,之后随着叙事的推进,尤其是大量充满细节的“闪回”式文字,不断将“你会”“你得”的推测转换成“我曾经”的回忆,造成了叙事时间上的缠绕。不过,今天我们重读这篇作品,尤其是在作为试题材料不得不对原文进行删节之后,再强调其“小说”属性,对考生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事实上,弱化其文体属性,或者干脆将其读作散文,都不影响对作品的阅读理解。作品的语言、叙述,其中蕴含的观念、意识,都值得细细品鉴,也都能够帮助考生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等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试题】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想象儿子上大学后会像时髦青年一样爱旅游,由此切人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关联话题。
B.儿子在渡船上会邂逅许多陌生人,父亲教给儿子,如何通过看他们的神情、听他们的言语来判断他们是否心存善意。
C.父亲设想儿子一路上常会遇到狗,并建议儿子离开时带走一条狗,可见狗应是父亲当年乡村生活中难忘的一部分。
D.儿子的板桥之旅除了坐车乘船,还需步行走过许多路,如江堤、大路、大埂、渠边小路、石桥等,带有较浓的寻访意味。
【参考答案】B
【考查目标】
《给儿子》文本内容平顺易懂,通篇是父亲想象儿子在上大学后第一个暑假,独自旅行,前往父亲年轻时生活过的一个小村庄——板桥。旅行大体上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写儿子将怎样前往板桥,后一个部分写儿子将如何在村里小住。由于有极为丰富的细节,这次板桥之旅被表述得非常细致,处处都真切可感:从坐火车踏上行程,到换乘渡船、滩船,到步行走过大大小小各式道路;从遇到陌生而友善的农人,到“遭遇”乡下“咄咄逼人”的狗;从与板桥村民聊天,到跟他们一起下田;从村东的大坟茔,到夜间的清河滩……丰盈亲切的细节背后,是充沛而细腻的感情,是父亲对过去生活的深情回忆,以及由此而生的人生感悟。读完全文,相信不难读出这些内容。本题四个选项考查的是对文本中这些相关内容的理解。
【试题分析】
A项针对开篇第一段交代的内容,即想象儿子有朝一日长大成人了,父亲希望他会有一次出门远行。这里比较有意思的一句话是“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似乎有点儿调侃的语气,奠定了轻松的调子。同时,将“旅游”安排在“你总会长大的,儿子”这一语境下,就使得“长大成人”和“出门旅行”这两个话题关联了起来,开篇文字也就指向了本文的主旨之一。A项正确。
B项考查内容是儿子在渡船上的所见所闻。儿子的行程应该从坐上火车算起,不过真正细腻的描写则是从儿子走下江堤踏上渡船开始的,因为从这里,儿子看到的就主要是乡村生活、乡下人了,一个与大城市上海、与现代化交通工具火车都不太一样的空间由此展开了。渡船上的乡下人,“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父亲知道,他们的神情和言语,正是他们淳朴率直性情的体现,并非教儿子用以识别人心险恶的素材。B项是错误的,是本小题答案。
C项选取了文中饶有趣味的一个点,即乡下的狗。文中多处写到狗。尤其当儿子进入村庄的时候,狗就不断出现,而且还呼朋引伴地对外来生人吠叫不止。或许担心大城市里长大的儿子对这种状况应付不来,父亲告诉儿子“你要沉住气”,“再别理狗的讹诈”,学会与狗和平相处,因为这是乡村生活的日常。当儿子要离开板桥的时候,父亲建议他可以带走一条“有主见”的小狗,养育它,为它付出,从中体会到快乐。可见,狗一定曾是父亲当年生活中亲密的伙伴,承载着他难忘的美好回忆。事实上,小说原文对狗有更多、更富于感情的描写,喜爱之情溢于言表。C项正确。
D项涉及对全文的把握。这次板桥之旅,当然不是简单的度假,不是时髦的旅游,它带有更深的含意。走一遍父亲的道路,对父亲来说是重温,对儿子来说则是寻找。这种寻访的意味,是通过“走”来表达的。如何抵达板桥村?这个行程比较辛苦。板桥是偏僻的,坐车乘船,哪怕是换乘了小小的滩船之后,仍然不能直接抵达,必须要走,不断地走。文中关于“路”、关于“走路”的描写,往往诉诸近身的环境和直接的身体感受,就是强调那种亲身的体会,经由身体记忆唤醒深切回想,比如,“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你沿着大埂走”“你走过窑场”“沿着水渠边的路走”“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等等。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下来,从而将寻访之族的深意表达出来。D项正确
【试题】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你会捉摸到”的那种“历史感”,也正是“我”当年的经验和感悟。
B.句子②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但单独成段,语气和表达的感情就更强烈。
C.句子③中的“飘”,是年轻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因脱离了父辈压制而感到飘然自在。
D.句子④表达出的不确定,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表现出的笃定形成了张力。
【参考答案】C
【考查目标】
本大题有两道客观选择题,设题各有偏重。第6题偏重对儿子板桥之旅相关内容的理解,第7题则偏重对父与子在板桥的情感共通、精神融汇这一层面的分析鉴赏。这样设题涉及对文本两个基本面的理解。如前所述,本文写的是父亲想象中儿子的板桥之旅,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不难发现,这次旅行,并非指向未来,而是指向过去,即儿子的板桥之行其实是父亲的板桥回忆,“你会”看到什么、“你会”感到什么、“你得”怎么做、“你就”怎么样,其实全都是“我曾经”看到过什么、感到过什么、做了些什么。父与子,仿佛经历了穿越,不论身心,都分享了同样的经验、情感与感悟。为了使考生能更容易地领会这一层,本小题选择了四个句子分别加以分析。
【试题分析】
句子①写了儿子在坟莹中间的感受。夜间到村东的大坟茔,不是为了锻炼胆量、体会刺激,而是试着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一个人的长大、成熟,往往伴随着对死亡的理解与正视,悬想一代又一代人们的生死相继,感受家族乃至人类的编延。“人生代代无穷已”,是古往今来人们永远思索的问题,或许并不见得深刻,却是每一个人都能切身领会的“历史”。父亲当年有这样的感觉,在同样的场景里,儿子同样会捉摸到那种“历史感”。A项正确。
句子②是一个段落,虽然只有四个字。如果从上一段“那一层层茅草铺就的屋顶”读下来,一直读到“你会爱的”这句,我们能够理解到语义上的连贯性。那么为什么要将此句单独设为一段?很有激情地一路写下来,情绪不是也很流畅且饱满吗?这处的文学赏析涉及语言运用的问题,即句子的停顿与感情的表达如何相辅相成。不妨试着读一下上面一段文字,读到“那狗”。各短句的字数逐渐减少,语势逐渐减弱,直到句号提示我们,这里有一个较大的停顿,情感抒发因此暂停。接下来的一句从眼观转为身感,同时句子拉长,句势增强:“那威力无比的太阳”后又是一个句号,情感抒发再度暂停,而且是更长的停顿。然后一个新段落出现了:“你会爱的。”由句子的暂停和节奏的变换而蓄满的感情,这时就携带着更强烈的气势进发出来。B项正确。
句子③承接着“懂了自己”,通过在板桥“住着、看着,干着”,儿子会完成那长大成人的仪式,不仅会懂得父亲,更重要的是还会由此获得关于自我的认知。因此,“你得不让自己飘了,你得有块东西镇住自己。”这里的“飘”指的就是儿子将要克服的心理状态,也往往是刚刚成年的年轻人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即因缺乏思想根基而造成的心无所属、没有自我的迷茫状态,不肯脚踏实地的悬浮状态,这不是不再被父辈“镇”住、摆脱家长控制之后的“飘然自在”的状态。C项是错误的,是本小题答案。
句子④在最后一段,这一段表达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情绪。说完了“给儿子”的话,作者也似乎从回忆返回现实,从现实出发,推想未来真的有那么一天,儿子真的去了板桥,究竟会怎么样呢?“我不知道究竟会怎样”,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与前文多处“你会”“你得”所表达出的信心满满、对事物充满确信的笃定相比,显示出一种犹疑感,也透露出关于历史、现实、未来的思考。二十世纪八十年初的中国社会,尤其是长江下游一带的乡村开始发生变化,烟囱、厂房已经出现,即便板桥这样的偏僻水乡,也会迎来相应的变革。因此文中这种犹疑感里,也多少有着对于当时社会的反思。这一点,今天的考生恐怕不能准确把握,但只要能够体会到其中情绪的反差和文学上的张力,就能够判断出D项是正确的。
【试题亮点】
通过对关键句子的分析理解,引导考生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提高考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试题】
8.“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
【参考答案】
①体验下田劳动的辛苦;②意识到自我的局限;③认识到有些事物如工具、粮食是最根本也最恒久的;④休憩时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⑤体会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延续。
【考查目标】
《给儿子》在文字上的确具有散文化倾向,况且在追忆状态中,更有一种神思漫游的感觉,也不乏一种由表及里的思考气质。本材料在对原文进行删节之后,部分损失了这种风格。不过,仍然有不少段落较为集中地呈现出这样的特征,譬如“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如果说第7题从句子层面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鉴赏,那么第8题可以说从段落层面着眼,考查考生对文中村居生活的核心活动——劳动的解读。
【试题分析】
如前所述,儿子的板桥之旅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度假旅游,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像自己当年一样,作为一个板桥村的村民来“住着,看着,干着”,哪怕是短短的一段时间。“下田去吧,儿子”这个段落就集中描写了“干着”。这个段落不长,但涉及的事物不少,又有着清晰的内在书写逻辑,比较适合考查考生对于文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同时,这个文段也具有文章的典型特点,即注重身体与心灵的感受表达,细读这个文段,可以更好地品味全文。阅读这个文段,首先读到的是劳动的部分。下田的辛苦,那种描述,如“你恨不得把腰扔了”,非经亲历无从道出,是刻进肌肉记忆的身体感受。因为有这种感受,才会认识到“自己并非什么都行”,这既可以指体力上的,也可以指其他方面的局限。在劳动中,接触到大锹等农具,认识了各种粮食作物,文中将这二者归为一类,都是“扔不了”的。原始的工具、基础口粮作物,唯其根本性,方具有永恒性,这是从劳动中悟得的真理性知识。接下来的部分,从劳动转为劳动间歌的休憩。“干累了”,坐在门边休息,看着、听着、感受着周围的一切,平和甘美,这时候对田园生活美好的感知,是在辛苦的劳作后切切实实获得的,再也不是空洞的,就如同“稻花香里说丰年”不再是字面的诗词,而是双手抚摸稻穗时的丰满感受。正因为有了这些对于真实生活的感同身受,自然会有更进一步的心灵触动,不由感慨大地是仁慈的,它滋养万物,维系了人类的繁衍,人同大地的关联,方能如哲学家所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个段落所写出的身、心两个层面的多重感受,实际上是具有关联性的,劳作及其辛苦使我们感知自我、感知根本和永恒,劳作后的休憩使我们更能体会田园之美并进而感知大地的仁慈和生命的绵延。不过,这一内在逻辑并不要求考生提炼出来,参考答案给出的五点,是对段落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考生只需答出四点即可。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试题亮点】
在感受文学审美特征的同时,引导考生进一步领会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试题】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甲组答案示例:
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答案示例:
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
【考查目标】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重要的考查目标就是审美鉴赏能力。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活动,就是文学评论。高中生不必将文学评论看得过于“高大上”,似乎那是文学评论家的专属领地;其实,从个人的阅读出发,将那些最触动你的东西找出来,加以思考和分析,将其表达出来,就是文学评论。这样的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评论要在读后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需要有一个从感性感受到理性分析的自觉提升。事实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就已经安排了“学写文学短评”的学习任务,本题的命制,就基于这一任务。当然,文学评论成是短评的写作,都需要建立在对作品深入研读的基础上,在时间极为有限的高考考试中,这样的写作不可能展开。因此本题对这一任务进行了先行处理,即在题干中表明,读书小组的同学们已经在阅读文本基础上,将阅读感受进行凝聚提炼,提出了不同的关键词;同时,也并不要求将短评成文,只需围绕关键词说明思路即可。
【试题分析】
教材中“学写文学短评”的说明,为初学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如抓住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评论,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入口等。题干中给出的甲、乙两组不同的关键词,正契合了这样的指导方向。
《给儿子》这篇作品独具风格,通过阅读不难感受到它的独特之处,可能也是一般读者感触最深的地方,即:作品似乎是“错位”的。从头初读,作品写的应该是父亲关于未来的想象,想象儿子长大了,上了大学,放暑假的时候要出门旅行。可是读着读着,新的感觉出现了,儿子那未来旅行的每一步,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那旅途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尽在父亲的掌握之中,他写的好像并不是儿子未来的不可知的旅行,而是自己以前的生活,借着替儿子畅想未来,完成的是自己的怀旧之旅。这个“错位”的感触抓住了,接下来的问题自然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甲组的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对应的就是这个思路,考生只要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关联到“未来”和“回忆”,就能够顺势抓住“成长”这个关键词的提示,来解答“为何这样写”的问题,那就是,通过这样的写法指向作品关于“成长”的主题。应该说,这个评论思路是较为浅显的,关健词给出的提示也很显豁,考生只要不被“写一则文学短评”这样的“指令”给“吓”住,仔细审题,顺利答出一点儿不难。
教材指导给出的文学短评写作路径,让我们从阅读感受出发,从“小”处切人,抓住一个小的切口展开分析。文学感受较为敏锐的考生可能会意识到,《给儿子》这篇作品有很浓厚的抒情性,这抒情性是由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或意象来营造的,比如路、船、田野、萤火虫,甚至狗,不一而足,其中尤其是河,更为重要,因为它不断出现。即使一时意识不到,当看到乙组关键词“河流”,相信考生都能理解“河流”在这篇作品中是很重要的。怎么个重要法?儿子下了火车,背着包爬上江堤,就看见了长江——这最为“亲切的河”,从这里开始,河流就须臾不曾离开过儿子的板桥之行;他先坐上长江上的渡船,下船后到河边寻找滩船,坐上滩船,听着河水流动、桨声欸乃,下了滩船,要沿着清河边的大埂步行,下了大埂,再顺着水渠旁的小路继续走,走过河上的石板桥抵达板桥村;在这水乡住下来,去寻找水边的草屋,跟村民一起下河游泳,在那一条条小河分割的田野上干活,直到离开板桥的前夜,依然要亲近河流,“夜间的漕河微微发亮,你独自在河滩坐上一会,听听它的流动”。河流如此重要,其意义何在?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首先,河流构成了这篇作品的背景、环境和风景,这是最表层的功能意义。其次,我们可以思考河流的象征意义。随着河水的流动,一个不同于城市的空间展开了,如果说,板桥的水渠、溪流都流入了漕河,再汇人长江,奔向大海,那么,儿子从长江入海口的城市上海,顺着河流上溯,“返回”到板桥,就是一次空间的回迁,同时也是从“未来”返回父亲回忆中的“往昔”,是一次时间的回流,逝者如斯夫,这河流承载着多少无尽的思索。聚焦河流,展开对河流的“追踪”,思考河流的意义,就是乙组的短评思路。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上述参考答案只是给出的示例,考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评论思路,尤其是乙组,围绕“河流”这一关键词可以有太多的评论鉴赏,只要能够抓住河流的重要性、探究河流的意义,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调动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写出精彩思路。文学阅读鼓励个性化、多样化的鉴赏与评论;但是,文学评论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因此本题在思路这一点上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一味堆砌华丽辞藻,进行含混的表述,恐怕是不行的。
【试题亮点】
教考结合,呼应教材和课程标准,使教学在考试中有所体现,真正发挥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引导一线教学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课堂质量,提高考生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


IP属地:四川1楼2023-10-02 08:5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