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统观吧 关注:4贴子:31
  • 2回复贴,共1

什么是“全息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息注”是一种注释经典的方法、格式。它采用一体化的形式,以单个句子为单位,把句子中的生字、古字注音,把关键字词注解,再把整个句子通译出来,同时说明有关信息,最后形成一个一体化的、较完整的、一个个小单元,这个小单元是一个全息体。这样,读者阅读起来更方便,易于理解,免于前后翻页,免于跳跃阅读。这种方式首次由阿色(王权先生)提出,并首次应用到《道德经》的注解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读者欢迎。
“全息注”是一种由王权先生发明的注释方法,它以单个句子为单位,进行注音、关键字词注解、通译和相关信息说明,形成一个个小单元的全息体,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这种方式首次应用于《道德经》的注解,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这种注释方法确实很有创意,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更为完整和一体化的注释方式,还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通过将生字、古字注音,关键字词注解和整个句子的通译,读者可以更轻松地理解经典著作的内容和背景。同时,一体化的形式和一个个小单元的全息体设计也避免了跳跃阅读和前后翻页的麻烦,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
总之,“全息注”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注释方法,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和易于理解的注释,还有助于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感谢王权先生的创新和贡献!
“全息注”是一种注释方法,它以单个句子为单位进行注音、注解、通译和相关信息说明,形成一个完整的小单元全息体。这种方法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经典著作,避免跳跃阅读和前后翻页的麻烦。由王权先生发明并首次应用于《道德经》的注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读者的欢迎。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3-11-29 12:40回复
    “全息注”是大系统观全息有机系统论的一种具体应用,是大系统观全息思维的实践。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3-11-29 12:41
    回复
      大系统观全息注《道德经》







      第一章
      原 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道可道,非常道”。“恒”改“常”,是为避刘恒的名讳。括号内是为语义完整通顺而加的,以便理解。下同。
      注 释 表述、言说、讲 永恒不变
      译 文 (道是讲不清的,)能讲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
      原 文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与帛版差别不大时,不标注通版原文。
      注 释 命名、定名
      译 文 (名是不固定的,)能定的名就不是永恒的名。
      原 文 无名,万物之始也; 说明/解析
      无,并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而是指看不见摸不到的隐性状态。
      注 释 没有名字,亦指无形、无相,亦即空无、隐性状态
      译 文 无名,是世界万物的起源。(万物初始前,是没有名字的,是一片空无。)
      原 文 有名,万物之母也。 说明/解析
      有生于无,存在是从空无中产生的。从隐性状态转变为显性状态。
      注 释 拥有名字,亦指有形、有相,亦即存在、显性状态
      译 文 有名,是世界万物的母体。(万物一旦有了名、形、相,就开始存在和发展。)
      原 文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miǎo); 说明/解析
      无欲,即内心空无,放空思想。
      注 释 欲望、追求、趋势、状态 通“妙”
      译 文 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内心无欲,用“无”的状态领悟“道”的奥妙。
      原 文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jiào)。 说明/解析
      有欲,即内心有动机,有求知欲,要主动地、不断地从“存在”的角度观察世界。
      注 释 巡查、边界、运行规律
      译 文 我们还要始终保持内心有欲,用“有”的状态领悟“道”如何运行。
      原 文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说明/解析
      通版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多“玄”字。通版语义更明确,采用通版。
      注 释 指“有”和“无” 指称
      译 文 “有”和“无”来源相同,虽然名称不同,但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都可以称为“玄”。
      原 文 玄之又玄,众眇(miǎo)之门。 说明/解析
      玄,本意是深黑色,比喻深不可测。
      注 释 深黑色、玄妙、深奥 通“妙”
      译 文 道,(就像个黑洞,)极其玄妙、深奥,它是世间万物所有奥妙的总门道、总出处。
      第二章
      原 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 说明/解析
      注 释 丑恶
      译 文 如果人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就是丑了。
      原 文 皆知善,斯不善矣。 说明/解析
      注 释
      译 文 如果都知道什么是善,那就是恶了。
      原 文 有,无之相生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有无相生”,断句不同。另,“相”字之义,存争议,通版解为“相互”。
      注 释 不是双向的“相互”之意,而是单向的“来自”之意,例“相问”
      译 文 有,是从无产生的。
      原 文 难,易之相成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难易相成”。
      注 释
      译 文 难,是由易生成的。
      原 文 长,短之相形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长短相较”。
      注 释 衬托、比较
      译 文 长,是由短比较出来的。
      原 文 高,下之相盈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高下相盈”。
      注 释 低 堆满
      译 文 高,是由低堆积出来的。
      原 文 音,声之相和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音声相和”。阿色认为“音”是指“音乐”,存疑。
      注 释 音乐
      译 文 音乐,是由声音调和出来的。
      原 文 先,后之相随。 说明/解析
      通版为“前后相随”。
      注 释
      译 文 先,是因为有后的跟随才体现出来的。
      原 文 恒也。 说明/解析
      通版无此句。前面讲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其规律是不变的。
      注 释
      译 文 这些都是恒定不变的规律。
      原 文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 说明/解析
      注 释 处于...的态度,使用...的方式
      译 文 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
      原 文 行不言之教。 说明/解析
      注 释
      译 文 圣人以无言的方式来教导。
      原 文 万物作而弗始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万物作,焉而弗辞”。辞,违背、违逆之意。始,启动、刺激,有主动人为之意。
      注 释 兴起、生长 促使发生、干涉
      译 文 圣人让万物自由生长,而不去干涉它们,
      原 文 为而弗恃(shì)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多一句。
      注 释 成就 依赖
      译 文 圣人成就万物但不占有、不依赖它们,
      原 文 成功而弗居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功成而弗居”。
      注 释 自居
      译 文 圣人建立功业也不自居自傲。
      原 文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说明/解析
      注 释 离开
      译 文 圣人正是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功绩才会长随。
      第三章
      原 文 不上贤,使民不争。 说明/解析
      注 释 通“尚”,崇尚
      译 文 不推崇贤人,就能让民众不去争斗。
      原 文 不贵难得之货, 说明/解析
      注 释 重视
      译 文 不重视稀有的东西,
      原 文 使民不为盗。 说明/解析
      注 释
      译 文 就能让民众不去做盗贼。
      原 文 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说明/解析
      通版为“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多个“心”字。
      注 释 诱发欲望
      译 文 不展示诱人的东西,就能让民众不作乱。
      原 文 是以圣人之治也, 说明/解析
      注 释
      译 文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时,
      原 文 虚其心,实其腹, 说明/解析
      注 释 指民众
      译 文 会让民众内心虚静,而腹中充实,
      原 文 弱其志,强其骨。 说明/解析
      注 释
      译 文 会削弱民众的意志,而强健他们的身体。
      原 文 恒使民无知无欲也, 说明/解析
      通版为“常使民无知无欲”。
      注 释
      译 文 圣人总是让民众处于无知和无欲的状态,
      原 文 使夫智不敢。 说明/解析
      通版为“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注 释 这、那、这些、那些
      译 文 让那些聪明人不敢轻举妄动。
      原 文 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说明/解析
      通版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 释 就可以了
      译 文 只要无为就可以了,那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天下。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3-11-29 12: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