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识吧 关注:6贴子:58
  • 8回复贴,共1

邮识贴:民国的这些邮票竟然也是孙传哲设计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传哲(1915-1995),浙江宁波人,是新中国第一代邮票设计家,为新中国设计或参与设计了150余套邮票,在1980年评选的建国30周年最佳邮票中,他的作品占了三分之一,是新中国邮票设计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品有梅兰芳、黄山风景、金鱼、金丝猴等。
孙传哲出生在一个家境殷实的家庭,其父亲孙翔云是宁波三大藏书家,解放后把所有藏书都捐赠给了宁波天一阁。孙传哲从小喜欢绘画,18岁的时候考入刘海粟任校长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的老师还有潘天寿、倪贻德、傅雷等名家,他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后因家境中落无法支付留洋费用,经王济远推荐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深造,师从徐悲鸿、潘玉良(传奇女画家,有电影上映)。
抗日战争后,孙传哲一家在上海法租界避难,主要给公司画广告,给老板太太们画油画等糊口,1947年经友人介绍到俄国人开班的索洛斯基画室担任助理画师,招商局找到该画室要设计招商局成立75周年的邮票图稿,因此,孙老先生迈开了他40多年邮票设计生涯的第一步,这套邮票便是民纪28,此后,孙传哲先后给旧中华邮政设计了7套邮票,现在,就让我们来挖掘这7套邮票的背后故事吧。


IP属地:湖南1楼2023-12-14 11:20回复
    1.民纪28:国营招商局75周年纪念邮票

    民纪28:国营招商局75周年纪念邮票,孙传哲设计,1948年8月16日发行。
    这套邮票是由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厂印制,孙传哲先去印刷厂详细了解了邮票的印刷工艺,又去码头看了江亚号轮的雄姿,然后绘制处数幅写生草图,他先用工笔画技法勾画出正在破浪前行的江亚号轮,又在背景里点缀了几缕白云突出层次,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完成了画稿。在设计海天号轮时,没有在码头见到海天号轮实物,便拍了几张其他轮船的照片,他发现有张照片的右下角无意拍进了一条小帆船,由此引发灵感,该邮票左边是根据招商局提供的海天号轮照片绘制的局部特写,右边是一艘扬帆起航的机帆船,既可避免画面的单调雷同,又寓意招商局从用帆船作船运工具起所走过的悠远历程。邮票问世3个多月后,江亚号轮从上海开往宁波,行至吴淞口外发生爆炸,死亡1400多人。


    IP属地:湖南2楼2023-12-14 11:21
    回复
      2.民普51:上海大东版孙中山像金元邮票

      民普12:伦敦二版孙中山像邮票,此套非孙传哲设计,用于对比。

      民普51:上海大东版孙中山像金元邮票,孙传哲设计,1949.1.6发行。
      孙传哲为招商局设计完邮票后,成功应聘为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驻沪邮政供应处,成为一名专业邮票设计人员。1948年10月,由于恶性通货膨胀,国统区货币贬值厉害,当时的政府决定发行金圆券莱代替原来的法币,孙传哲承担了设计孙中山像金元普通邮票的任务。他一改原来孙中山像普通邮票既定的同一模式(见民普12),不用边饰和党徽,采用孙传哲在应聘邮政供应处时所画的身穿西装的孙中山正面像,是唯一一套无党徽的孙中山像普通邮票。


      IP属地:湖南3楼2023-12-14 11:23
      回复
        3.民普57:上海大东版飞雁图基数邮票

        民普57:上海大东版飞雁图基数邮票,孙传哲设计,1949.5.13发行。
        金元券面世不久又迅速贬值,一些省份开始使用银元,为适应此变化,当局发行了银元基数邮票。孙传哲设计的飞雁图银元基数邮票改变了旧中华邮政长期使用人物像为图案的单一模式,巧借鸿雁传书典故,在邮票上设计出两只展翅奋飞的大雁形象,左下角为地球,新颖别致。在印制这套邮票的同时,也印制了一种同图案绿色无面值飞雁图,用来应付货币继续贬值应急之用,此邮票全被运到宝岛,用以加盖高面值邮票使用,未加盖的绿色飞雁图原票存世极少,成为珍邮,与“红印花”原票一起被称为“红花绿叶”。


        IP属地:湖南4楼2023-12-14 11:23
        回复
          4.民普56: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

          民普57: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孙传哲设计,1949.5.2发行。
          由于币值变动更加剧烈,及时加盖改值也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因此当局在1948年5月用票最多之平信费、航空费、挂号费等,印制单位邮票3种,票面不印数值,仅标明资费名称,使邮票面值可以随时调整。此套邮票的设计与飞雁图同时设计,这套邮票的“国内挂号信”这枚花了孙传哲不少心思,他反复思考挂号信在投递过程中特别需要稳妥可靠的特点,联想起稳如泰山这个成语,决定将泰山玉皇顶作为此枚邮票的图案。

          民普57:上海大东版单位邮票设计图稿。


          IP属地:湖南5楼2023-12-14 11:25
          回复
            5.民附捐3:“资助防痨”附捐邮票

            民附捐3:“资助防痨”附捐邮票,孙传哲设计,1948.7.5发行。
            孙传哲在承担“资助防痨”附捐邮票设计任务后,没有像“赈济难民附捐邮票”一样去表现贫病交加的人物形象,而是去体现一种富强、崛起的信念。他联想到万里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将防御外敌的长城喻作防痨,把捐助的含意包含在聚砖成墙的哲理中,该邮票主图是蜿蜒的长城,左上角是国际防痨标志双红十字。


            IP属地:湖南6楼2023-12-14 11:26
            回复
              6.民纪29:国际联邮会75周年纪念邮票

              民纪29:国际联邮会75周年纪念邮票,孙传哲设计,1948.8.1发行。
              孙传哲把由地球和橄榄枝组合的联合国会徽设计为主图,画出两只在会徽前展翅飞翔的口衔信件的信鸽。


              IP属地:湖南7楼2023-12-14 11:26
              回复
                7.特3:北平风景图银元邮票

                特3:北平风景图银元邮票,孙传哲设计,1949.7.14发行。
                此套邮票是孙传哲在中华邮政时期设计的最后一套邮票,他从未去过北平,为了画好北平的风景,他到上海图书馆借到一本画册,从中精选出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颐和园的佛香阁、十七孔桥的铜牛四个画面绘制图稿,佛香阁和铜牛两枚邮票刚印刷完毕还未打齿孔,解放军便兵临上海,祈年殿和太和殿没有印刷,佛香阁和铜牛两枚邮票被运到广州,在打成点线齿后加盖15分和40分面值出售。孙传哲设计该套邮票时力求细腻入微,使画面精致传神、古香古色,这是旧中华邮政发行的唯一一套风景邮票。
                在解放军解放上海时,孙传哲供职的邮票供应处为他买了去宝岛的船票,但是他毅然拒绝了,由此开启了新中国的邮票设计之路,为大家奉献了诸多精妙绝伦的邮票。致敬!
                参考文献:《情系方寸---我的邮票设计道路》,孙传哲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IP属地:湖南8楼2023-12-14 11:29
                回复
                  🆙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12-21 04: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