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吧 关注:20,868贴子:292,040

从汉匈战争中认识真实的李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司马迁是一个伟(痿)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以“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司马妖阉各种文学创作,各种无耻捏造虚构,牠不虚美?世界历史上恐怕没有比司马妖阉更胡说八道的阉蛆了!)”1的实录精神得到后人的赞誉。但是司马迁作为一个情感丰富,充满激情的史学家,在他秉笔直书的同时,会下意识地将他的情感、将他的爱憎融入他笔下的人物中,使他笔下的一些人物、一些事件明显地体现出文笔多于史笔,浸含着他强烈的爱憎倾向,李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记录历史要依据事实,事实又通过文字的表述会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历史。“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留给后人很多的史实,写人物传记,不可能全选进去,取舍裁剪,对于史笔非常重要,选什么关乎被写者的身后评价。”2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的选材上就明显地表现出为褒扬李广来取舍材料的现象,许多生活细节被他用精彩的文笔描述得生动逼真,而李广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犯的一些错误则被他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致使后人读《李将军列传》得到的一个强烈印象是“李
——————————
1(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96,第2738页。
2方正己,徐艳珍:《司马迁的心理障碍》,《北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广才气,天下无双”;是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也形成了“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广不为人后,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的巨大反差。如明代唐宋派代表茅坤曾曰:“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意摹写淋漓,悲咽可涕(这只司马妖阉割卵之交打胜过吗?不就是送汉军人头吗?妖阉和妖阉崽子历代文狗怎么不跟李广去死?)。”1李广的不幸遭遇,激起后人无限的同情与不平。他的悲剧又与他不得封侯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也是后人谈论最多、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李广不得封侯的真正原因。在传记中司马迁把它归结为“不遇时”和所谓的“数奇”,后人则把原因归咎于汉武帝和卫青的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李广,评价李广呢?真实的李广又是怎样的呢?
李广自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以良家子从军击匈奴,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的漠北大战因失道延误战机自杀,前后长达47年,其间因被俘获罪居家两年为庶人(元狩四年至元朔二年,即前129—127),李广与匈奴战斗长达45年,将近半个世纪,他的一生始终与匈奴战争相伴,他的荣辱也与匈奴战争息息相关,所以应该把他放到汉匈战争的历史中去认识真实的李广。
一、李广、卫青、霍去病在汉匈战场上的表现
匈奴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匈奴人体魄强健,骁勇善战,人人擅长骑马射猎。由于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遇到风雪灾年需南下掠夺中原地区的食物方能维持生活。“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2汉王朝建立之初,由于国力贫弱,
——————————
1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8页。
2(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85,第3317页。
无法与匈奴抗衡,只能以和亲的方式与匈奴结好。直到汉武帝时才具备了与匈奴抗衡的实力。武帝元光二年(前133)的马邑埋伏之战,标志着汉武帝向匈奴宣战的开始。李广亲自参加了马邑设伏诱捕单于的行动,后因单于发觉没有成功。李广早在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就已从军抗击匈奴,到景帝、武帝时他都一直转战于边塞各地与匈奴战斗。他与匈奴战斗时间之长,参战的次数之多在当时是少有人能比的,然却“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 1,所以李广的封侯问题成为人们关心最多、争论最大的焦点。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3 15:05回复
    司马迁把李广描绘成一个军事天才,称赞“李广才气,天下无双” 2。事实上李广在汉匈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非但不如人意,牠家还是汉匈战争中,当之无愧的倒数第一!)。他不得封侯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历次战斗中没有什么战功,达不到封侯标准,自然封侯也就无从说起。论功行赏是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他提出“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 3,目的是为了鼓励老百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多立战功。自此秦国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备的杀敌立功的奖励制度,根据立功多少赐给不同的爵位、田宅和封邑。汉承秦制,汉代的军功奖励制度更加完备,斩首虏多少,俘虏多少,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或赏赐,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明确的规定。军人的提拔和封侯是与军功联系在一起的。像汉武帝时期,军人封侯的指标数是要获首虏上千,即使像卫青、霍去病这样深得汉武帝宠爱的外戚也不例外,正所谓有功才有禄。尽管司马迁对卫青和霍去病带有偏见,但是他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仍然如实地记录了他们两人每次与匈奴战斗的战果,详细记录了他们每次斩首虏、俘虏、缴获牛羊牲畜的具体数字,以及汉朝廷根据他们的战果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4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8页。
    3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第124页。
    给予的相应的记功和赏赐。所以黄震在《黄氏日抄》中就说:“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1黄震为司马迁对卫青和霍去病的不公深感不平。相反我们在《李将军列传》里却搜寻不到李广每次参战斩首虏多少、俘虏多少的详细记录,仅有的几次记录也很模糊。第一次记录的是文帝时,“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2。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23 15:06
    回复
      第二次是景帝时,李广“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 3。第三次是元狩二年(前121)李广率骑四千从右北平出击匈奴,被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包围,虽然李广军拼死勇战,结果“是时广军几没,罢归。……广军功自如,无赏” 4。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司马迁没有将李广的战斗成果详细记录下来?要知道这些数据是李广抗击匈奴成果的最有力的说明,究竟是司马迁的疏忽还是他有意想隐瞒什么?
      事实上是李广没有什么像样的战果能够让司马迁载入史册的,所以他不得不在这些地方做了技术处理。为了让读者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李广,笔者用表格将《史记》反映汉匈战争的三篇传记——《李将军列传》《匈奴列传》《卫将军骠骑列传》——记录的李广、卫青、霍去病在汉匈战争中几次战斗的情况表现出来,因为有些战役是三位将领同时参加的,孰优孰劣,读者会从表格中一目了然。
      ————————————
      1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8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7页。
      3(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7—2868页。
      4(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3页。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23 15:10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23 15:11
        回复
          作为史学家(妖阉是史学家?那是对史学家三个字的最大侮辱,牠分明就是古今第一变态肮脏淫秽无耻小说阉!),在选材、评价某一个人物或事件时,有的时候因为思想感情的不同,对同一个事件或细节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历史上的人物也如此,本来应从正面看,如用云雾把正面遮住,给人看侧面、横面,得出‘岭’或‘峰’的结论,那就‘只缘身在此山中’了”1。司马迁由于置身于西汉朝廷的政治是非纠纷当中,使他有时候看问题评价人物难免从个人的感情和好恶出发,如果从文学家的手笔来看,并无不妥,但如果是史家的手笔,则难免成为败笔。
          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到,元光六年李广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三朝老将,率万骑从雁门出击匈奴,结果被匈奴俘获,虽然半道逃脱,但是“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2。而卫青这是第一次出征匈奴,就获得了斩首虏数百人的辉煌战绩。尽管他姐姐是汉武帝宠幸的卫皇后,但是因斩首虏不够千人,没有达到封侯的标准,他仅被武帝赐爵关内侯。这次出征的还有公孙贺、公孙敖两将军,他们也各率万骑出征,结果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丧师七千。四将军以同样的兵力出击,却有这么不同的战果,所以刘咸圻在《太史公书知意》引黄淳耀的话:“卫将军数万骑未尝挫衄,其将略优于广远矣。且出雁门时,广所将万骑,乃为敌所得。”3两相对比还不足以证明卫青的优秀和李广的无能吗?遗憾的是司马迁在《卫将军骠骑列传》里对卫青的卓越表现仅用寥寥几笔就带过了。元朔五年卫青率六将军出征,结果卫青因战功显赫,被拜为大将军。他三个年幼的儿子分别被封侯,并“益封青六千户”。随同卫青出征的护军都尉公孙敖、都尉韩说、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及校尉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都分别被封
          ——————————
          1方正己、徐艳珍:《司马迁的心理障碍》,《北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1页。
          3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8—509页。
          侯,而李广是这次参战中唯一没有军功不得封侯的将军。“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出口而传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1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23 15:12
          回复
            再看霍去病第二次出征匈奴,率轻骑八百骑出击,就斩首虏二千二十八级,被朝廷以一千六百户封为冠军侯。元狩二年春,霍去病第六次从陇西出征,“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2。汉武帝又加封霍去病二千户食邑。古代学者为此评论说:“出雁门时,广所将万骑,乃为敌所得;而霍去病以八百斩捕过当,必谓广数奇,而去病天幸,恐非论之得平者也。”3他们一针见血地批评了司马迁在写史时对李广偏爱和对霍去病的不公。
            汉武帝元狩二年夏,“骠骑将军(霍去病)与合骑侯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皆击匈奴” 4。结果由于博望侯张骞的延误,李广与匈奴的战斗异常艰苦。战斗两日,自己军队损失过半,杀敌与损失相当,所以功过抵消,这是李广参战以来表现最好的一次,遗憾的是立功封侯的愿望又一次与他擦肩而过。同样合骑侯公孙敖迷失道路也没能跟霍去病会合,但是霍去病仍然“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 5。获得这样重大的战果,他仅损失了十分之三的兵力。由于战功卓越,汉武帝又加封霍去病五千户的食邑,他手下的一批校尉军官也分别得到赏赐和封侯。据
            ————————————
            1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9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29—2930页。
            3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9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30页。
            5(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31页。
            统计,卫青七次出征匈奴,共斩首虏五万余级;霍去病四次出征匈奴,斩获首虏十一万余级。李广与他们相比相形见绌,谁优谁劣,我们不需要再作太多的评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23 15:13
            回复
              元狩四年春,汉军与匈奴在漠北进行了大规模的决战,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由此基本结束了武帝时期汉匈第一阶段的战争。这场战斗“卫青至漠北,围单于,至阗颜山还,获首虏万九千级。霍去病与左贤王战,封狼居胥山还,获首虏七万余级” 1,“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2。同样参战的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道出,结果迷失道路,没能按预期计划与卫青他们会合,导致了单于的逃跑,打乱了武帝的整个战略部署。卫青为了将情况上报朝廷,派长史带食物去问侯李广,并借机了解失道的原因。面对这样的结果,李广心情是复杂的。最初他把最后立功封侯的希望寄托在这次出征上,没想到他一开始就被从前锋调作后援,这样与单于直接交战立功的概率已大大降低,当时他就心生怨气,“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3,后来因失道而打乱了整个战斗计划,不仅不能立功,还将接受军事法庭的审讯,等待他的可能是斩首或削职下狱。另一方面让他心理不平衡的是卫青在这次战斗中战果辉煌。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使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他选择了自杀。临死前“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4。司马迁写下这段话,为李广的结局增添了很浓的悲剧色彩,卫青也因此背上千年洗刷不掉的罪名。
              ——————————
              1张大可:《史记研究》,华文出版社,2001,第386页。
              2(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11页。
              3(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5页。
              4(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6页。
              漠北大战李广由先头部队被调作后援是事实,后又因失道而自杀也是事实,前后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所以后人常常把谴责的矛头直指卫青和汉武帝,认为李广的死和他的悲剧是武帝和卫青一手造成的。究竟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如何看待李广的自杀和卫青当初改变计划的调遣呢?笔者认为应该把这个事件放在整个汉匈战争的历史背景上去分析,我们看到的也许就不仅是“峰”和“岭”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23 15:17
              回复
                由于李广在战场上多次无能的表现,使得武帝和卫青对他的军事才能表现出了怀疑,所以元狩四年的漠北大战,汉武帝派遣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本来没有让李广参战。但是立功心切的李广看到许多原来身份地位比他低的下级军官一个个都封了侯,想到自己年已六十,率军出征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1。汉武帝不让李广出征是有所考虑的,一是因为年老,二是历次战斗表现不佳,难以胜任先头部队的重任。试想作为一国之统帅,在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战役上,能让一个历次战斗表现不佳,从未立功的将军作前锋吗?汉武帝考虑的是确保这场战役的胜利,而不是让谁立功的问题。所以武帝让卫青将李广调作后援是出于对整个战役的考虑,这样的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只是由于李广是三朝老将,不好当面拂他的面子,所以事后做了这样的调整。应该说汉武帝相当的聪明和狡猾,他没有当面拒绝李广,而是私下里做调整,将李广调作后援,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卫青替他背了黑锅,也成为李广自杀的一个直接原因。
                司马迁认为李广被从先头部队调离的另一个原因是,“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4页。
                军广” 1。卫青想让自己的生死之交的朋友公孙敖有一个重新立功封侯的机会。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为此谴责卫青排斥异己,任人唯亲(李广不过一只战无不败老废物,公孙敖以功封侯九千多户,哪个正常人也知道谁能用!大概只有妖阉和牠的钻阴信徒觉得李广能用!)。笔者以为这是司马迁对卫青存有偏见,才对李广被调离做了这样错误的解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2-23 15:17
                回复
                  卫青为人处事一贯谨慎、低调,虽然公孙敖对卫青有救命之恩,但是以卫青的性格和为人,他不敢这样假公济私,在汉匈决战的关键时刻为徇朋友私情擅自改变武帝的部署。像元朔五年卫青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武帝因此封他三个年幼的儿子为侯,“青固谢曰:‘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 2卫青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战绩是诸校尉的功劳,皇上应该嘉奖他们,自己已经得到皇上的赏赐,他年幼的孩子“未有勤劳”,不应受赏,所以他谢绝的态度是很诚恳很坚决的。由此可见他不居功自傲,处处为人着想,处事低调的性格和为人。所以他不会有意排挤李广,让他失掉立功封侯的机会。再有元朔六年春,卫青出定襄,其右将军苏建随从,后苏建单独与单于相遇。经过力战,最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 3。军中执法官有的主张斩苏建,“以明将军之威”,但是卫青坚决不同意,他说:“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是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4卫青把处置苏建的生死大权交由天子的用意,就是为了表示他“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为了给所有为人臣者做一个“不敢专权”的榜样。据此推理,像漠北大战这么重要的战役,如果没有武帝的吩咐,卫青是不敢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4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25—2926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27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927—2928页。
                  擅自主张将李广调作后援的。
                  汉武帝对李广的态度也有一个转变的过程,由最初的器重到后来的失望。当“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1,武帝一即位就任命李广为未央宫的警卫长官,足以看出对他的器重和信任。后来李广因被俘获罪当斩,赎为庶人后,武帝也没有忘记他。当右北平太守韩安国病故,武帝马上起用李广,拜他为右北平太守。但是李广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报私仇,杀了曾经为难过他的霸陵尉。刚上任还未有半点功劳就私自杀人,照理说这个罪犯得可不轻,但是汉武帝居然没有追究他,这说明武帝对他还是非常宽容和迁就的。如果武帝真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排挤打击李广的话,那么不必重新起用他,甚至他犯了罪也正好惩罚他,这些可以采用的手段武帝都没有用,难道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23 15:18
                  回复
                    从上述的几次汉匈战役以及跟卫青、霍去病的对比,我们已清楚地看到了李广在汉匈战争中的表现。他参加的几次战役,要么被俘,要么迷失道路,要么全军覆没,最好的也是功过抵消,军功对他来说真有点可望而不可及。而说李广“不遇时”似乎也不能成为理由。因为李广与匈奴战斗了四十五年,他自己也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2,他历任中郎、陇西都尉、骑郎将、骁骑都尉、上谷太守、上郡太守、陇西太守、北地太守、雁门太守、代郡太守、云中太守、未央卫尉、骁骑将军、右北平太守、郎中令、后将军、前将军等。从他参战的时间之长、担任的职务之多、转战的范围之广来看,他杀敌立功的机会应该是很多的,但他都没能立功,由此说明李广在军事上其实是个庸才(何止庸才,牠家一门三叛徒,两国黄眼狗,灭姓一窝鳖,分明就是蠢才,淫狗!),这是不争的事实。司马迁对他的评价确实太高了,所谓的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9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6页。
                    “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只是徒有虚名罢了(谁知是不是妖阉往牠的割卵之交脸上抹阴水?)。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2-23 15:19
                    回复
                      二、性格乃李广悲剧之源
                      李广自杀是因漠北大战被调作后援,后又因失道要接受军事审判这一偶然因素造成的,但是在这偶然因素的背后潜伏着一些必然因素,例如性格因素等,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所以我们有必要就李广的性格做一些分析。
                      李广是一个武功超群和好勇力的武将。还在汉文帝时,李广刚从军就因为“善骑射,杀首虏多” 1被提拔为郎中令,他的好勇力常常表现在他“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2上,为此汉文帝曾称赞他:“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3司马迁用了很多笔墨来表现他高超的骑射技术,最精彩的莫过于他受伤被俘后,“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 4。还有他被匈奴左贤王的四万骑包围时,“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 5等等(样样都证明李广确实特别擅长也是唯一擅长的只有逃跑如飞!)。所以牛运震在《史记评注》中指出:“一篇精神在射法一事,以广所长在射也。开端‘广家世世受射’,便是一传之纲领。以后叙射匈奴射雕者,射白马将,射追骑,射猎南山中,射石,射虎,射阔狭以饮,射猛兽,射裨将,皆叙广善射之事实。”6由于司马迁在这方面的不断渲染,使读者错误地把武功高超与优秀将领画上了等号,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7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7页。
                      3(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7页。
                      4(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0—2871页。
                      5(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3页。
                      6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9—510页。
                      概念。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23 15:19
                      回复
                        “好勇力”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是一种优秀品质,只有好勇力才敢在战斗中冲锋陷阵,一往无前;才敢在强敌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但是李广过度的好勇力有时变成了“自负其能”,任性而行。在景帝时期,汉朝廷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为主的战术。一次“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1。李广断定这三人定是射雕手,善射的天性和他自负其能的性格使他忘记自己是一军之主帅,忘记了朝廷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方针,不仅置大军于不顾,甚至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就亲自率百余骑追逐三射雕手。当他杀其两人,得其一人时,却遇见了几千匈奴骑兵,这时他已无退路,只好冒险地前进到离匈奴二里远的距离,并且“皆下马解鞍”以迷惑敌人。虽然这一次他侥幸逃脱,但也不能掩盖他冲动、冒险、自负其能的性格弱点和违背朝廷战略的错误。试想假如匈奴识破他的伪装,他的后果要么被俘,要么战死。而他丢下的大军群龙无首,遇到匈奴很有可能也是全军覆没。他没有考虑由于个人的冲动冒进将会给朝廷和军队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像这样违反规定私自出击的行为,放在普通士兵或是下级军官身上都是不可原谅的错误,更不要说身为一军的主帅了(李广为了拍马屁啊!你看,左右就开始在皇帝面前吹李广了,所以李广升官了!这马屁功确实独道,妖阉大概很羡慕,就学了一次,结果申请了阉割!做了没蛋一只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2-23 15:20
                        回复
                          李广这种任性而行和自负其能的性格,是随处体现,在战场上“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2。无论打仗还是狩猎,他都这样冒险、任性而行,所以“数困辱”,也常被猛兽所伤。出于对他的爱护,典属国公孙昆邪曾向景帝进谏,“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8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2页。
                          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1。过去人们在读这段话时,往往只注意到了“李广才气,天下无双”的赞扬,而忽略了后半部分对李广冒险冲动、自负其能的批评。其实公孙昆邪赞扬“李广才气”,主要是指他的骑射技术,并非他的军事才能。公孙昆邪认为像李广这样大敌当前,不审时度势、谨慎谋划,仅凭一时之勇力,逞强好胜、冲动冒险,终究是要吃大亏的。
                          李广勇力过多,但谋略太少。首先,他在政治上少谋略,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表现出他缺乏政治头脑,对复杂的政治斗争缺少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时,他因“取旗,显功名昌邑下”(《汉书》此废物连取旗“功劳”都没有!可见其无能!此处显然是妖阉独家给牠的割卵之交加戏!)2而得到了梁王的特别赏识,为此梁王特授他将军印,他丝毫没有考虑就接受了。他不懂得朝廷中许多微妙复杂的关系。因为当时汉景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纳了晁错的削藩政策,所以才激起了吴楚七国以“清君侧”为名的叛乱。汉法规定,中央朝臣不得与诸侯交往。李广作为中央朝廷将领,私自接受诸侯王的将军印,是违反汉法的。而作为窦太后最宠爱的幼子梁王,虽然在平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私授将印是有原因的。因为其兄景帝为讨母亲窦太后的欢心,在与母亲、梁王的家宴上,曾经戏言“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3,即自己百年后传位于梁王。所以梁王一直心存“继位”“接班”做皇帝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梁王私授李广将军印,目的是为了笼络人心和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李广却还喜滋滋地接受这将军印,岂不是犯了景帝的大忌吗?岂有不被处罚之理呢?所以尽管他平叛有功,最后还是功过抵消。再有,李广曾说:“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8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8页。
                          3(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中华书局,1985,第2082页。
                          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1 “不杀降者”是自古以来交战中的惯例。这不仅是为了让更多的敌人尽早投降,也是以较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胜利的一种手段。再说被缴械投降的俘虏本身已手无寸铁,他们不再是军人,屠杀这些处于弱势的平民是非常不道义的,有悖天理。像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尽管功勋卓著,但是他“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2,还有他坑杀齐田荣降卒的残暴行为受到了众人的一致谴责,也给他自己身后留下了不可洗刷的污点。“祸莫大于杀已降” 3,李广作为久经沙场的汉军将领却无视这一惯例,或者说他明知故犯,不管哪种情况都说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23 15:21
                          回复
                            其次,李广的少谋略还体现在他的军事素质上。一场战斗对双方的军队而言是气势的较量,勇力的较量,兵力的较量,但是对双方主帅而言则是谋略的较量,智慧的较量。主帅的谋略和智慧关系到一场战斗的胜败,一个将领智慧和谋略的高低成为人们评价他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说一个成功的将领必定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从《史记》中记载的孙膑、吴起、白起、韩信等都是如此。从李广的几次战斗情况看,只见他在拼勇力、拼武功、拼箭法,说得更准确一些是他在逞匹夫之勇,突出自己,没有看到他如何谋划,如何用兵,如何部署调动发挥全军将士的整体战斗力。一旦遇到强敌或是数量超过自己的敌人,就更加明显地暴露出他逞强自负的弱点,使得他的军队处于被动的境地。要么被敌人包围击溃,要么全军覆没。像元光六年李广率军万骑出雁门击匈奴,结果是自己被俘,全军覆没。还有元狩二年他被匈奴包围,尽管他个人与敌人战斗得非常勇猛顽强,尽管他最后突出了重围,但是他“军几没”。所以历次战斗他少有胜仗,少有立功。司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4页。
                            2(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5,第310页。
                            3(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4页。
                            马迁没有写他的用兵谋略,绝不是司马迁的疏忽,而是因为李广有勇无谋让司马迁无法写。
                            李广在汉军中有很高的声望,是因为他体恤士兵,爱兵如子,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1。不可否认李广爱兵如子,与士兵同甘共苦,这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基本素质,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是他带兵打仗,随意性很大,他对部队和士兵没有严格的纪律和约束,行军打仗“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 2。所以近人刘咸圻评价:“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耳,遇大敌则覆矣。”3众所周知,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基本军事素养,也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基本保障。李广带兵只靠侦察敌情和高超娴熟的骑射技术,在遇到强敌包围或是敌人突然袭击时,常常是“军士皆恐”,平时“爱乐为用的士兵”也在强敌的围攻下血染疆场或埋下忠骨。李广这样带兵打仗,虽然士兵们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减少了很多疲劳,但是像这样军纪散漫、军容不整、防备松懈的军队,是难以有战斗力,难以取得胜利的。所以“其将兵数困辱” 4,而他的被俘和吃败仗也就不难理解了。李广曾经抱怨:“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5但是他自己从没有反思过他的军队是否是一支素质很高,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他这样带兵打仗是否有问题。他也从没有想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2页。
                            2(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69页。
                            3韩兆琦:《史记选注集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第508页。
                            4(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2页。
                            5(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4页。
                            作为旁观者的程不识将军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问题的症结:“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1由此可见李广多次参战却没能立功,是他的素质问题,能力问题,不是什么“数奇”的问题。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23 15:22
                            回复
                              李广心胸狭隘,没有容人的气度。作为一名优秀将领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和容人大度的气量,像韩信当年不仅能忍“袴下之辱”,并且他被立为楚王以后,还召来当年“辱己之少年令出袴下者,以为楚中尉” 2。相比之下李广就显得小肚鸡肠。在他获罪居家为庶人期间,“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3虽然霸陵尉因醉酒对李广的态度欠妥,但他毕竟是在执行公务,并且也是按规定禁止李广夜行,并没有为难他的意思。可是李广竟因此耿耿于怀,当他被重新任命为右北平太守后,“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 4。相比之下卫青要比他宽容大度许多。李广自杀后,其子李敢认为父亲的死是卫青造成的,所以“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5。不管李敢击伤卫青的理由是否成立,作为普通人都完全可以把他交由司法机关处理,以卫青当时的权势和影响,他除掉或处置李敢易如反掌,甚至不需要他出面,只要交由有关人员办理就可以治李敢之罪。但是卫青没有,他居然息事宁人地将这件事“匿讳之”,由此可见卫青的胸襟和气度远在李广之上。
                              ————————————
                              1(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0页。
                              2(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626页。
                              3(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1页。
                              4(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1页。
                              5(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华书局,1985,第2876页。
                              三、《李将军列传》文笔多于史笔之原因
                              为什么真实的李广和传记中的李广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为什么司马迁在传记中的感情倾向这么明显,使传记中的李广文笔多于史笔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李广祖孙三代结局都很悲惨,使司马迁对他们心生同情悲悯之情。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23 1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