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吧 关注:97,363贴子:428,482
  • 0回复贴,共1

河北肠菌工程中心 | 合作医院完成菌群移植治疗肥胖手术一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3年12月24日,河北肠菌工程中心合作医院完成一例菌群移植治疗肥胖手术。实施菌群移植的过程中,医师还发现患者肠道内存在两个肠息肉,经患者同意后,一并切除肠息肉,完成第一小周期的肠道菌群移植治疗。 后续治疗中,患者选择口服肠菌胶囊继续重建菌群。请大家敬请关注后续随访...
01
菌群移植治疗肥胖
肖女士,今年54岁,肠道菌群检测整体评估为中度失衡,糖(碳水化合物)代谢能力,脂肪代谢能力偏低,从肠道菌群角度来看,苯甲酸盐、氯代环己烷、甲苯、二甲苯、阿特拉津、己内酰胺、萘毒素降解能力偏低,菌群偏向于厚壁菌,该类菌的丰度与体重增加相关,数值越高越有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优秀的人总是非常自律,肖女士亦是如此,肖女士对于自身有着十分清晰的认知,之所以想要通过菌群移植减重,是想控制体重,达到一个常年健康的标准。
其实减肥最重要的就是体内内分泌的平衡,正常人的进食和机体能量的消耗是长期保持平衡的,一旦平衡失调,人就会变得过胖或过瘦。40岁以后的人常易发胖,在日常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从生理方面,男性到中年,女性绝经后,内分泌功能减退,各组织代谢水平开始下降;而此时若食欲好,饮食量大,体力活动又少,如有些人改变过去的饮食习惯,晚餐吃得好一些,饭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天长日久,身体热量消耗逐渐降低,而营养又过多,造成"收入"大于"支出"的现象,多余的热量就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人自然就变胖了。若人到中年后,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身体就不一定会胖起来。
肥胖对于我们不只是体态上的影响,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引起肥胖的因素有很多种,已经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胖瘦群体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发现其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胖人组的肠道菌群厚壁菌门的比例显著增高,而厚壁菌门细菌更擅长从食物残渣中获取能量,转化成脂肪。因此,通过监测肠道菌群,调节菌群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减重。肥胖症患者在饮食方面建议控制进食量,进食低脂低胆固醇饮食,碳水化合物的量也应控制,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同时坚持服用益生菌,养成易瘦体质,定期监测肠道菌群。在运动作息方面,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以增加热量消耗。
02
肠道菌群移植为什么可以改善肥胖?
一、短链脂肪酸(SCFAs)
肠道菌群负责从饮食中代谢能量,例如不可消化的膳食纤维,它们被转化为 SCFAs ,能够抑制食欲、阻止身体对脂肪的吸收,以及进入肌肉细胞线粒体来消耗更多能量,从而达到减肥的作用。
二、 AMPK 和 Fiaf
肝脏和骨骼肌中 Fiaf 和 AMPK 会诱导体重增加,而肠道菌群可以通过抑制腺苷一磷酸激酶( AMPK )和空腹诱导脂肪因子( Fiaf )减少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人体脂肪堆积。
三、胆汁酸和脂多糖肠道菌群能改变胆汁酸种类的组成和相对丰度,影响葡萄糖和胰岛素的稳态。胆汁酸浓度降低与有害菌增多及炎症有关。脂多糖( LPS )含有脂蛋白 A ,脂蛋白 A 负责膳食甘油三酯的吸收和运输,因此可引发炎症,肥胖者的 LPS 浓度较高,更易导致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03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或许可以成为减肥的重要方法的一种肠道菌群移植方式多样,其中包含鼻肠管、肠镜、胃镜、和口服菌群胶囊。临床根据不同患者疾病和因素可以选择合适的移植方式,口服菌群胶囊临床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和耐受性高,其他如认知或意识障碍患者可以进行菌群鼻肠管或内镜移植。目前已有菌群移植案例以及meta分析研究表明,移植方式的有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故临床上多用胶囊和鼻肠管移植。
脂肪过度蓄积会导致超重或肥胖,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SCFA-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介导 GLP1的释放,进而促进饱腹感并减缓胃排空;其次微生物可以以胆汁酸途径,促进胃排空。目前可用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变化参与肥胖的发病机制和肥胖相关代谢紊乱的发展,国内外使用菌群移植来减肥的成功案例也屡见不鲜,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或许可以成为减肥的重要方法的一种。
原文来源公众号君安益生


IP属地:河北1楼2023-12-25 16: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