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吧 关注:18,674贴子:876,138
  • 8回复贴,共1

【史料】刘弗陵和刘病已的昭穆顺序不能代表刘病已没有过继刘弗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人拿昭穆顺序说刘弗陵刘病已都是昭,就去否认刘病已的过继身份。但事实上只是说明宣帝还承认自己生父是自己的父亲,不能否认过继的事实。父曰皇考(礼记)。这么简单的逻辑,他们都搞不明白,就好比李隆基过继给了李弘,但是仍然当了李旦的太子,并不影响过继给李弘,但是亲爹仍然是李旦,还可以当太子的事实。
不服就去找班固把汉书一堆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孝昭帝后之类的字眼全部都改了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1-15 08:19回复
    汉书相关过继的史料记载:
    《汉书·武五子传》:陛下为【孝昭帝后】,承祖宗之祀,制礼不逾闲。谨行视孝昭帝所为故皇太子起位在湖,史良娣冢在博望苑北,亲史皇孙位在广明郭北。
    《汉书·宣帝纪》:秋七月,光奏议曰:“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毋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奏可。遣宗正德至曾孙尚冠里舍,洗沐,赐御府衣。太仆以軨猎车奉迎曾孙,就齐宗正府。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奉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
    《汉书·霍光传》:光遂与丞相敞等上奏曰:“《礼》曰:‘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武帝时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庙,子万姓。臣昧死以闻。”皇太后诏曰:“可。”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1-15 08:19
    回复
      附古人点评刘弗陵刘询的昭穆顺序
      清代:
      王鸣盛:“昭帝,武帝子;宣帝,武帝曾孙;以嗣昭帝,乱昭穆之序,奚可哉!
      可见清代学者认为宣帝嗣昭帝也是孙继祖,这样原本的昭穆,变成了都是昭位,因此乱了昭穆序,如果宣帝是昭帝子,何谈“乱昭穆之序”呢?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1-15 08:19
      回复
        颜师古也批注过昭帝宣帝的昭穆顺序问题
        《汉书·韦贤传》
        高皇帝为汉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世世承祀,传之无穷,朕甚乐之。孝宣皇帝为孝昭皇帝后,【于义壹体】。(师古曰:「一体谓俱为昭也。【礼,孙与祖俱为昭。宣帝之于昭帝为从孙,故云于义一体】。」)孝景皇帝庙及皇考庙皆亲尽,其正礼仪。」玄成等奏曰:「祖宗之庙世世不毁,继祖以下,五庙而迭毁。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景皇帝为昭,孝武皇帝为穆,【孝昭皇帝与孝宣皇帝俱为昭】。皇考庙亲未尽。太上、孝惠庙皆亲尽,宜毁。太上庙主宜瘗园,孝惠皇帝为穆,主迁于太祖庙,寝园皆无复修。」奏可。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1-15 08:19
        回复
          现代学者分析西汉帝陵昭穆位置:
          李毓芳则有自己的解析:汉文帝不葬咸阳原原因之一,是他与汉惠帝刘盈均为刘邦之子,辈分相同,同属穆位,不能进入同一陵区。后者已葬高祖长陵旁边,前者只好另辟茔地。【汉宣帝是汉昭帝刘弗陵堂孙,继汉昭帝之位,而孙继祖位者,因其昭穆序位相同,祖孙一体,也不能进入同一陵区。因此西汉帝陵两大陵区的形成,与昭穆制度密切有关】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1-15 08:20
          回复
            像我一样拿史料或者后人点评说话,不要自我意淫,历史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1-15 08:20
            回复
              科普一下古代昭穆顺序。
              所谓“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
              据《周礼·春官· 小余伯》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 为穆。”
              也就是说,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 左为昭,右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 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
              在昭穆的排列中,父子始终异列, 祖孙则始终同列。这在祭祀时,子孙也要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排列次序,用以分别宗族内部的辈分。
              正如《礼记·祭统》所说:“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 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而刘弗陵和刘病已的昭穆顺序都是昭,只能证明刘病已过继给刘弗陵不是过继到儿子辈,不然就不都是昭了,不能证明没有过继一事。事实上刘弗陵的昭与刘病已的昭并不是同辈的意思,而是祖孙辈的意思,恰好隔开了都是昭。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1-19 11:46
              回复
                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中也提到了昭帝的大宗还有昭穆顺序问题。
                《后汉书·章帝八王列传》
                太后崩,有司上言:“清河孝王至德淳懿,载育明圣,承天奉祚,为郊庙主。【汉兴,高皇帝尊父为太上皇,宣帝号父为皇考,序昭穆,置园邑。大宗之义,旧章不忘。宜上尊号曰孝德皇,皇妣左氏曰孝德后,孝德皇母宋贵人追谥曰敬隐后。”】乃告祠高庙,使司徒持节与大鸿胪奉策书玺绶之清河,追上遵号;又遣中常侍奉太牢祠典,护礼仪侍中刘珍等及宗室列侯皆往会事。尊陵曰甘陵,庙曰昭庙,置令、丞,设兵车周卫,比章陵。复以广川益清河国。尊耿姬为甘陵大贵人。又封女弟侍男为涅阳长公主,别得为舞阴长公主,久长为濮阳长公主,直得为平氏长公主。余七主并早卒,故不及进爵,追赠敬隐后女弟小贵人印绶,追封谥宋杨为当阳穆侯。杨四子皆为列侯,食邑各五千户。宋氏为卿、校、侍中、大夫、谒者、郎吏十余人。孝德后异母弟次及达生二人,诸子九人,皆为清河国郎中。耿贵人者,牟平侯舒之孙也。贵人兄宝,袭封牟平侯。帝以宝嫡舅,宠遇甚渥,位至大将军,事已见《耿舒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1-31 10:46
                回复
                  看这个@无畏情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4-26 19: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