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吧 关注:1,231,147贴子:22,805,685
  • 8回复贴,共1

【小狗】崛起之路——无常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IP属地:广西1楼2024-01-23 20:49回复
    究竟是正面挑战霸主,还是慢慢游击战零敲碎打耗死霸主?
    或者装怂,等待其它挑战者消耗霸主,然后临门一脚推倒霸主?
    或让霸主的寡头资本在巨大外部压力下搬家,搬到本国,从而顺利实现霸权无缝连接,让本国取代原来的霸主,接近于让霸主的幽灵夺取自己的躯体?
    历史可以给我们启示,但历史的进程绝不会是往事的简单复制粘贴,
    崛起之路,兵无常形。


    IP属地:广西2楼2024-01-23 20:53
    回复
      英国取代哈布斯堡王朝的世界霸权,哈布斯堡几乎统一了半个欧洲的陆地,因此哈布斯堡王朝就具备足够的海权基础——陆上根据地和大量天然良港、来自渔民水手的大量世代船员,另外,哈布斯堡王朝当然还有钱、有压倒数量优势的战船、有大量老练的官兵和将帅。
      英国如何取代这个几乎不可战胜的霸主?主要通过海盗游击战,激怒哈布斯堡王朝,再加上最后临门一脚的近海防御战役。
      加上英国当时的盟友——法国非常配合英国地在欧洲陆地上围攻哈布斯堡王朝,法国还拉拢了奥斯曼帝国在东部拖住消耗哈布斯堡王朝奥地利这一部分。
      哈布斯堡王朝在英法海陆联合消耗下,加上内部奢侈无度、地区矛盾、财富没有投资生产等隐患,最终崩塌,让出霸权。


      IP属地:广西3楼2024-01-23 20:59
      回复
        哈布斯堡霸权王冠落地,有三个潜在的捡拾者——英国、法国、荷兰。
        争夺海上霸权的一开始主要是英国和荷兰,
        英国和荷兰高度同质,靠的就是金融和海盗掠夺,以及和欧陆的水上隔绝,英国靠海峡隔离欧陆强国,荷兰则靠沼泽水网运河打防御战,以此求存。
        跨越沼泽运河比跨越海峡容易,因此,在欧洲陆地强国大军的攻击下,荷兰始终无法专心发展海军,始终要保留强大陆军,这也许是荷兰未能掌握海上霸权的原因,
        荷兰没有陆军,会完蛋,
        英国只需要海军,就能生存,
        这也许决定了英国会击败荷兰,拖死荷兰,获得海上霸权。


        IP属地:广西4楼2024-01-23 21:02
        回复
          英国夺取全球海上霸权后,还有一个挑战者,那就是体量远超荷兰的海陆复合强国法国。
          英国通过离岸挑拨的方法,资助诱使说服欧陆大国在陆地上挑战法国,使法国无法集中资源发展海军,虽然法国国力和体量巨大,几乎同时发展出欧洲第一陆军和比肩英国海军的海上力量,但最终还是在海陆无法兼顾的战略困境中被迫认输.....然后法国资助英国殖民地叛乱,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报了一箭之仇。
          英国的全球殖民帝国受到美国独立的打击,但英国在其它大洲得到更广大的新殖民地,同时英国从海岸深入印度内地,获得庞大的印度殖民帝国,英国最终在拿破仑战争中彻底击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金融双重世界霸权的地位,金融中心的地位不但可以资助海外殖民冒险,还能让英国统治集团通过离岸资助欧洲陆地强国的挑战者,确保欧洲不落入一个强权之手。
          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英国也在离岸操作,试图将美国南北分而治之,英国统治集团因此同情、支持南方,试图复制在欧陆成功的离岸操作模式。
          英国资助南方,制约美国北方,将美国分而治之的计划最终失败,因为美国南北人民的同质性超过了分歧,美国南北双方并不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这一点和欧洲陆地的经验不同,欧洲各个民族国家缺乏欧洲统一认同,不具备同质性,因此可以被英国离岸挑拨,打得天昏地暗,让欧洲无法出现统一帝国。欧洲没有统一帝国,就不会发展出技术水平接近英国海军规模远胜英国海军的欧洲帝国海军去挑战英国全球霸权。
          英国的海上霸权本质是全球军事霸权,海军只不过是那个时代唯一全球投送力量的方便工具而已,假如英国技术进步,在十九世纪时就拥有洲际导弹核弹头,那么英国也许不需要海军也可以勒索控制全世界,顺带掌握金融世界霸权......谁不服,谁拒收英镑,谁不买英国国债,英国就可以用洲际导弹核弹头去炸谁。
          货币的本质原来就是武力,就是强制力。


          IP属地:广西5楼2024-01-23 21:12
          回复
            美国如何取代英国的霸权?
            通过挑拨第三者挑战英国、侵略英国,逼迫英国资本寡头逃到美国,带来金融和科技力量,完成夺舍......当然,也可以说是英国资本夺取了美国这个国家的躯壳。
            前面说了,十九世纪开始,美国就是一个它的各个部分(州)具备高度文化认同的统一超级殖民地,因此英国难以离岸挑拨美国分裂内耗,美国得以形成统一大市场,通过市场保护发展本国工业(这一点比阿根廷要强,当然,体量毕竟不一样个,阿根廷的体量难以构成内循环大市场。)
            英国在美国德国成为工业体量霸主之后,很长时间还通过科学技术、金融、海军、外交权谋维系自己的世界霸权,从1900年到1945年,英国通过复杂的手腕,运用科技、金融、海军这三种力量,将自己的世界霸权多拖延了45年。
            1940年,英国被美国挑拨的德国侵略,英国面临两个选择,接受德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或者接受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说实话,
            德国和英国,美国和英国,德国和美国,这三者的彼此之间,都具备一定的文化同质性,只不过美国和英国的近似之处更多,美国文明内英国的DNA更多一些,
            德国撕破脸皮,准备抢夺英国的霸权,但是小胡子在英吉利海峡未能下定决心跨海登陆,最终德国失去了唯一一个彻底摧毁英国本土,夺取霸权的机会。
            英国本土是英国世界霸权的核心、精华,英伦三岛在殖民大帝国中的地位,相当于澳大利亚的东南沿海精华地带,英国虽然在本土之外拥有庞大的殖民地,但是其金融和科技、军事工业的核心始终在英伦三岛,在本土,小胡子如果能抢时间登陆英伦三岛,几乎肯定可以夺取世界霸权。
            美国会承接逃到美洲的英国大部分海军,部分科技专家和一大堆有价值的贵金属,加上一堆形同废纸的金融票证(德国控制欧洲后就可以不承认英美在欧洲各国拥有的一切所有权、股权、债权),届时第三帝国可以和美国之间构成6:4这样比例的力量对比,小胡子可以称霸欧亚非。
            英国在1940年选择了资本寡头出逃美国,伦敦资本寡头的灵魂进驻了美国的躯壳内,完成了夺舍。
            于是,拥有庞大制造业、经济规模体量的美国,又承接了英国的金融、科技力量,稍后还收获了德国的科技成果,就此,美国取代原宗主国英国,成为世界新霸。
            美国夺取霸权依然通过大量战争,独立战争、美英战争、和英国支持的南方打惨烈的内战、美西战争、一战、二战,其中,有两场战争是直接和英国打的,有一场(美国内战)是美国和英国支持的南方代理人打的,还有一场战争是美国和英国在亚洲反水的小弟日本打的。
            除了美西战争、一战,可以说,美国夺取英国霸权的过程,充满了和原霸主英国的不间断战争,美国通过和英国、英国的代理人、英国反水的小弟无休止地打仗,逼迫英国让出霸权,逼英国立美国为自己的世界霸主继承人。


            IP属地:广西6楼2024-01-23 21:29
            回复
              兵无常形,历史的进程绝不是人类往事的简单复制、粘贴,世界新霸主的崛起之路——无常形。


              IP属地:广西7楼2024-01-23 21: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