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佛门吧 关注:2,339贴子:60,522
  • 0回复贴,共1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体空观。”
藏教人他远离三界,是从无常败坏的角度契入;通教的人是从因缘。他的空性的证得是认为人生的所有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生命中快乐的出现,要很多因缘具足。比方说,你吃一个美好的东西,要有善业:生长在有美好东西的国度;你必须把东西买到手上;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情。如果你刚跟人家吵过一架,哪怕再美好的东西吃了也不会快乐。
所以,在整个通教的思想来看,快乐的生命要出现,是跟因缘借来的。既然是跟因缘借来的,你就不得自主,不得自在。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既然是借来的,它的本性就是空。
比方说,你口袋里有一千块,但是这个一千块是个结果。你怎么有一千块呢?喔,是你跟某甲借三百块,跟某乙借三百块,跟某丙借四百块,所以你才有一千块,你的一千块是这样来的。不是说你是自性有,你是因缘有。所以人生的快乐是不得自在的,要很多条件配合。
所以,通教人看得更彻底,他不仅仅是看到无常败坏,就算没有无常的干扰,你并不是有福报就有快乐,还需要很多环境跟你配合。你们一家人如果都不想快乐,你也不可能快乐的,你的快乐要具足很多的因缘才行。所以,他从“因缘所生”,悟到“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他的空观是这样建立的,这样子利根就更利根了。
所以,他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生死是借来的,涅槃也是借来的。因为要假借修空观才会有涅槃,你假借这个有漏的、有所得的心修善恶业才有生死嘛,所以生死涅槃都是借来的。但虽然同样是借来的,涅槃这个东西还比较安稳。虽然涅槃也是借来的,但是相对安稳,所以它是体空观。
我们把体空观也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禅宗里面的洞山良价禅师。洞山良价禅师在第一个结夏安居结束时开示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这句话就说明了体空观的真义,他认为因缘的东西,向东追求,向西追求,所有的追求都是不牢固的,只有到万里无寸草处去。所以,他这个体空观就是只有空性是人生唯一的价值。他从因缘的变化,而看到本性是空寂的。'
-------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净界法师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么把业力跟果报串起来而构成轮回的力量,这一点我们真的要知道。今生的痛苦我们可以接受,但是我们不能接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为我们的未来有无量的生死,而每次的受生都夹带了老病死的痛苦,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所以,轮回的可怕,不是它今生给你多大的痛苦,而是它辗转相续,无有了期。
这种痛苦没有止尽,不知道哪一天是个头。生死大海一望无涯,你到了大海的中央,看你的过去是无边的痛苦;但过去就过去了,关键是看你的未来又是无边的大海,这是最可怕的。就是说,轮回给我们最大的压力,是它不会自己结束。这最麻烦,它这种相续的力量是最可怕的。
当然,我们希望把这个相续断掉,就是断相续心,你一定要知道它的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力量让它相续的。诸法因缘生,一定有一个环节出差错了。
好,我们来看看《唯识三十颂》,对轮回的相续,天亲菩萨是怎么说的。我们把这个偈颂念一遍。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轮回为什么会相续呢?我们的第八识累积很多的业力,当然这个业力是有漏的,属于自我意识推动。你在造业时,心中是有所求、有所得的,希望按照这个业去得果报。你布施,希望通过布施,来生由我去受用这个快乐;持戒时也是如此。你有一种自我概念来推动所有的善业,这种都是有漏业。
第八识有漏的善恶业,加上第七意识的执取,“二取”,包括能取的“我”跟所取的“我所”——当第八识的业力跟第七意识的执着、爱取结合时,糟了!我们本来那个点状的生命,就形成一个无量无边的“恒转如暴流”的水流,一种相续的、一条直线的生命了,就使令“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就是,你今生结束以后,你来生会马上得果报。你一定要得果报,因为你两个因缘都具足:第一个,你的业力还没消;第二个,你的执着还在。这两个是轮回的因。
-----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悟公上人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乱心多,念佛心少;既然大家是修行人,那就必须把三少转为三多,甚至圆满!
那么怎样子才能转为多呢?我看还是先从这心下手,把这个杂乱心收摄拢来,摄心念佛、摄心读经、摄心持咒,一定要先摄心!那么这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呢?答案是一个“常”字!
年轻的时候,我会放焰口,这焰口本里有三句话,佛说得非常好,那就是“身常清净,证无上道;口常清净,证无上道;意常清静,证无上道。”大家听到这个 “常”字是多么的重要!修行就要一个“常”字,不能离开!又如我们通疏里所说的“南无大乘常住三宝”,这“常住”二字出自《涅槃经》,意指法性妙理,单单闻到“常住”两字,可消灭五大劫罪业,大家可以想想这二字的力量有多大!
所以用功不难,难在不离恒常心,要常常念、常常读、常常持,总的一句要常常修。果真如此,你的杂乱心一定可以收摄拢来,一定可以转少为多,甚或圆满无漏! 我经常说“修行不可停,因果不可错”,这两句话非常要紧,尤其是修行不可停,“慢慢来”,这句话讲不来的,譬如今天功课没念好、没做好,要做呀!否则的话,拖下去是没有底的!


IP属地:吉林1楼2024-02-04 18: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