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台吧 关注:702贴子:21,216

【百家预告】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主讲《大宋梦华录》【第一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5 12:10回复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5 12:11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1 杭州烟火汴州尘 2月10日播出
      回望历史,宋朝,是一个强与弱、盛与衰、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朝代。但就是这样一个极具复杂性的朝代,在思想、科技、制度等多个领域,都书写了领先世界、富甲全球的璀璨历史,创造了华夏文化之极、经济发展之峰。
      物产的丰饶、人口的激增,赋予了大宋蓬勃发展的底气。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稳步向前,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富庶之景;科技创新突飞猛进;商业更是空前发达,上演“万艘北来食京师,汴水遂作东南吭”的繁忙盛况。
      与此同时,市井百态开始进入艺术领域,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角。《清明上河图》里,掮商货郎、贩夫走卒被描绘得鲜活生动;《东京梦华录》中,则尽情着墨于节物风流与人情和美。
      那么,三百多年的历史积淀,究竟织就了怎样一幅宋代风俗长卷?宋人的生活又有着哪些别样风貌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一集《杭州烟火汴州尘》,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05 14:36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2 蕨芽珍嫩压春蔬 2月11日播出
        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生活日益富足,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片积极向上的景象。“美食”二字,对于百姓而言,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体现。许多文人雅士热衷于研究美食,并留下了大量的美食诗篇和文章。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记载了当时的美食种类和做法,还表达了人们对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那么,宋朝人日常都会吃些什么?他们的烹饪文化又会呈现出怎样独具一格的特征?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二集《蕨芽珍嫩压春蔬》,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08 16:06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3金碗擎来碧玉浆 2月12日播出
          在中国饮食史上,宋代的风雅饮食达到了一个高峰。各式各样的名菜、名点、名饮,无不令人垂涎欲滴。在或热烈或清雅的宴饮上,宋人不仅能于琳琅满目的碗碟面前大快朵颐,满足口腹之欲;也能在推杯换盏之间,与亲朋好友交流感情,享受美酒美饮带来的乐趣。宋代的饮品种类繁多,冷饮热饮皆备,酒业的发展也已步入鼎盛。不论是宴饮上香醇可口的黄酒、果酒、配制酒,还是街边小铺中清甜可口的各色饮料,都凝聚了宋人对于美食的热情与追求。他们将旺盛的生命力与深邃的生活智慧融入一杯杯美味饮品中,让其穿越千年,飘香至今。那么,宋代究竟有哪些流行天下的饮品?在这些饮品的背后,又发生过哪些传奇故事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三集《金碗擎来碧玉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08 16:07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4 旨酒嘉肴客易醺 2月13日播出
            宋代时,民间繁荣兴盛的经济活动极大推动了此时饮食文化的发展。百姓可以在市场中挑选琳琅满目、令人垂涎的各式美食,街巷里坊中还有许许多多从事餐饮服务的人员为食客们烹饪各自拿手的特色佳肴,争相创造一道又一道令人拍案叫绝的“人间至味”。
            从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能一览宋代都城车水马龙、欣欣向荣的市井样貌,感受从中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其中的不少地方都是请客吃饭的好去处,比如“正店”、“脚店”,还有各种街边摊贩。宋代人“下馆子”、“品小吃”的选择实在令人眼花缭乱,而不同的选择背后,就体现着不同的品位与讲究。
            那么,宋代时都有哪些重要的餐饮服务?这些纷繁多样的服务又分别满足着宋代人的哪些“味蕾需求”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风华录》(第一部)第四集《旨酒嘉肴客易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08 16:08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5 满插瓶花罢出游 2月14日播出
              宋人对花颇为钟情,生活中衣食住行,皆有“花”伴之左右。种花、赏花、插花、簪花、食花等等,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人们生活中的愉悦方式。
              宋代文人墨客,当然也不会视花为常物。他们围绕着“花”进行了各类优雅的行为活动和文化交流,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展现了宋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时代特征,也同时折射出了宋代璀璨的文化内涵。
              那么,花对于宋朝人而言,到底是怎样特别的存在?这些“大宋花事”的背后,又隐含了宋人怎样的审美情趣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五集《满插瓶花罢出游》,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08 16:09
              回复
                大宋百姓的日常生活(上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08 23:10
                收起回复
                  3月份可能播语文课里的古诗文,如果按照去年这样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15 15:16
                  收起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6 焚香阅世了闲身 2月15日播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15 22:52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7 一掬清泉自点茶 2月16日播出
                      宋人生活中,茶的香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它不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心灵的滋养。无论是文人墨客间的闲谈,还是僧侣道士的参禅,都离不开那一盏热茶。茶香与诗情交织,共同构建了宋代的文艺盛世。
                      宋代的茶人,精于鉴别茶叶,善于烹煮茶水,更懂得欣赏茶之美。他们倾心于泡茶的过程,沉醉于品茗的滋味。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对茶的敬意和热爱。他们深知,品茶不仅仅是品味茶叶的滋味,更是品味人生的一种方式。每一杯香醇的宋茶,都蕴含着宋代茶人的智慧与精神,诉说着千年前的风雅与情怀。
                      今天,我们或许已无法体验那时的点茶之趣,但当我们轻轻捧起杯茶,仿佛还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宋代的优雅与宁静。茶,早已超越了物质的界限,成为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
                      那么,宋人独特的点茶过程究竟是怎样的?在当时,小小的茶叶有着怎样的经济价值?它为什么能成为重要的军事物资?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七集《一掬清泉自点茶》,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15 22:54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8 聊对丹青作卧游 2月17日播出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这是宋人吴自牧在其南宋城市生活笔记《梦粱录》中所记载的宋人“四事”。宋人“四事”作为琐碎日常中最为触手可及的娱乐或雅事,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都能在其中找到生活的趣味与惊喜。
                        宋代四般闲事中,挂画乃其一绝。画中世界,千姿百态,引人入胜。当时的文人雅士,皆以挂画为雅好。或山水,或花鸟,或人物,笔墨之间,尽显风雅之情。画中世界,仿若人生舞台,演绎着悲欢离合,世事沧桑。观者若能心静如水,便能悟出其中深意。
                        观者若能心通其意,便能与之共鸣。然挂画亦有其玄妙之处。有人观画如观己,有人观画如观世。或沉思,或欢笑,皆因画而起。此中情愫,难以言表。或许,挂画之妙,正在于此:让人在品味中思考,在思考中品味。
                        那么,挂画这件雅事在当时有着怎样特别的讲究?当时的人们有着哪些挂画方法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八集《聊对丹青作卧游》,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15 22:55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9 合卺嘉盟缔百年 2月18日播出
                          始于西周定于秦朝用于汉朝,庞杂而繁琐的三书六礼,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礼仪。上至帝王纳后,下至百姓娶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延续数千年之久。直到宋代,官方礼书与私修礼书、帝王婚礼与平民婚礼中开始出现了趋向相反的现象。
                          在古代,皇室一直为了其正统地位不断地向更早的时代追溯寻求,遵从礼仪规范以显正统性,所以历代的皇帝都遵循婚礼不用乐的礼制规定,但随着宋代士人地位的提高以及礼下庶人的礼制变化,礼仪规程开始发生了转变。
                          公元1092年,也就是元祐七年,宋哲宗赵煦大婚,太皇太后、皇太后,两宫太后和当朝宰相因为婚礼不贺不乐的传统发生了分歧。一方是“寻常人家,娶个新妇,尚点几个乐人,如何官家却不得用?”一方是严格遵守礼制规定。“乐”为什么不能出现在婚礼中?官方的“引俗入礼”和民间“因礼废俗”从何而来?三书六礼在千年延续中发生了怎么的变化? 又是什么场景让朱熹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晓谕禁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九集《合卺嘉盟缔百年》,敬请关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15 22:56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10 儿婚女嫁谁家事 2月19日播出
                            随着科举制度在宋朝的完善,科考功名与仕途直接挂钩,这令当时人们的婚姻观由“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转变成了“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门第身份不再被当做衡量婚姻的第一等考虑事项,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无论是时任宰相晏殊的榜前选婿,还是王安石笔下“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的榜下捉婿,都反映出男子的仕途前程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择偶标准。
                            如果说科举制的繁荣推动了宋代婚姻观念的革新,使得宋人不再过分强调家庭背景,那么经济的发展则让人们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越来越“重财”, “取妇如何?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赀财。” 直言不讳的道出了当时婚姻高彩礼的现象。
                            虽然“榜下捉婿”、厚嫁之风充斥于两宋社会,但文人雅士居多的宋代,却“不限制改嫁”、“耻于离婚”、“重视信义”。那婚姻观如此多元化的宋代,究竟还有多少择偶标准?为择得良人需要准备多少厚礼? 宋代法律又是如何规定“和离”条件的?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十集《儿婚女嫁谁家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15 22:58
                            回复
                              《大宋梦华录》(第一部)11 画金刺绣满罗衣 2月20日播出
                              与唐代恢宏大气、崇尚繁华的服饰风尚相比,宋代服饰一向以清新质朴、典雅自然的风格著称于世。实则,宋代服饰风尚也经历过自简朴至奢侈的过程。
                              虽然在北宋初年,宋太祖曾为万民垂范,大力倡导节俭之风,宋代文人也多从“俭以养德”的角度出发倡导节俭、反对奢侈。但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之下,宋代丝织业发展迅速,宋代服饰也逐渐兴起奢靡之风。这些衣服或以明珠翠羽为装饰,或以金丝银线点缀其中,到后来甚至也出现了许多稍显僭越的“奇装异服”。这些服饰的出现打破了社会阶层,突破了礼制界限,塑造出那一时代闲散自在、端庄儒雅的独特服饰风尚。
                              那么,在宋代,究竟出现了哪些奢靡的服装款式?这些服饰又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浙江财经大学和溪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大宋梦华录》(第一部)第十一集《画金刺绣满罗衣》。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19 18: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