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吧 关注:280,020贴子:2,825,549
  • 19回复贴,共1

关于某张存古量化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一张“方言存古量化图”向吧入边引起热议。该图只得分数,完全无讲评分标准,不知佢个标准存在缺陷无,又不知其标准系咪真可以量化,因此我不建议就此进行讨论。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08 21:11回复
    我觉得考究粤语存古啎单单係音系上,仲有用词,例如,量词:樽,动词:企,单音节名词:蚊,蚁,台,凳,眼。普通话点解有“胡化”嫌疑,主要係发音简化,同音越来越明显,导致单音节词消失,例如,桌子,凳子,蚊子,聪明人讲倻点会婆婆妈妈,无端端加个“子”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08 22:13
    收起回复
      网络上对于汉语方言以及日韩越汉字音的“存古”程度比较,基本上都是依据北宋《广韵》,《广韵》则是隋《切韵》和唐《唐韵》的增订本,属于《切韵》音系。(北宋官话比起隋唐也已经有所变化,所以在《广韵》之后宋人又编纂出更贴近当时实际的《集韵》。)
      但是,最早提出汉语有“平上入去”四声的是南朝梁国沈约,而隋唐以来的韵书以及诗词格律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南朝金陵音影响。所以明初宋濂在《洪武正韵》的序言中说:“自梁之沈约拘以四声八病,始分为平上去入,号曰类谱,大抵多吴音也。”也就是说,此前主流的韵书所描述的都是吴音(东晋至南朝的金陵音),而不是中原音。但由于明初朝廷位于南京,《洪武正韵》还是受旧韵书以及金陵音影响很大,明太祖对《洪武正韵》很不满意,就没有准许推广。
      总而言之,网上对于“存古”的讨论,大多是以中古吴音为参照物,这显然是成问题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2-11 15:29
      收起回复
        我觉得讨论存古没什么意义,因为即便是中古汉语,比起先秦时代的上古汉语,变化也极其显著。在南朝梁国沈约提出“平上入去”四声之前,没有任何文献提到汉语有声调之分这回事。在此之前的汉语诗歌,如《诗经》《楚辞》,也更不存在唐诗宋词那样的诗词格律,完全不用考虑声调协调的问题。明代陈第《毛诗古音考》云:“四声之变,古人未有”。孔子六十九代孙孔广森也在研究《诗经》的押韵情况后发现其中不存在入声,从而推断中原汉语本无入声,并猜测中古汉语的入声则是沈约从吴越方言中引进的。现代法国语言学家奥德里库尔研究发现越南语的声调是从词尾的喉塞音和s演化而来,并推测汉语最初也无所谓声调,是字音的不同韵尾后来演变成声调之分。美国语言学家蒲立本对上古汉语音系的研究也证明了上古汉语无声调的观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2-12 14:18
        收起回复
          系呢,平话竟然最高分hhh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13 14:15
          收起回复
            我讲五邑方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14 1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