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暴力吧 关注:5,968贴子:82,492
  • 2回复贴,共1

希望你能喜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吧逛了这么久,我发现痛苦的吧友们都可以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对自身失败的痛苦;这一类的人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失败者”的境地:高考失利,四六级不过,毕业无望……
他们常常在受挫后预想一个场景,并将自己放在失败者的位置:我的同桌已经上了985,为什么我还在复读?同龄人都找到了对象,为什么我还单身?如果良师益友在旁,他们可能很快就能走出来——但绝大多数的人们,特别是沦落到这种地步的人们他们没有这个条件,他们更多听到的是:“别人都考上了,你怎么还考不上?”“四六级不是很简单嘛”“可能没人瞧得上你吧”……这些看起来只是平常家人/死党/朋友的无心之言,但事实上,
语言是有力量的。
积极的话语能扶持一个孱弱的灵魂,而挖苦,讽刺,质疑则会动摇他。有限的精力被用到这些上自然落入失败循环。他们上网求助是为了一些正向的话语来安慰,肯定自己。
第二类是对现实世界无能为力的痛苦;他们所痛苦的都是常人难以对抗,无法预料的事件,如:与对象分手;突然被裁;亲人离世。如果第一类人的是自己痛恨自己的话,那么第二类人则是在痛恨生活。能走出来的人自然淡忘痛苦,不在痛恨生活,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走不出来的要么继续痛恨生活,进而报复它,要么变成第一种人,终日进行精神上的自戕。
怎么解决这些生命中常遇见的痛苦呢?既然痛苦的根源于自我的失败和生活的不幸,那么只要接受它不就行了吗?
接受总会有人失败,接受总会有人天资聪颖;接受人会生老病死,父母终会去世,意外随时降临,接受生活本来就很荒谬。如果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能缓解我们的痛苦,那并无不可,但如果真正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又会问另一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而活?
刘慈欣在《人生》中,假设了记忆遗传实现,一个婴儿在子宫里就能了解并经历一个常人的一生,他选择了自杀来逃避这痛苦的人生。那我们为何不这样做,为何不结束自己充斥痛苦的一生?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值得我们忍受这一切痛苦的存在。
人,它是万物的尺度。我们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它,为了个体的人,为了抽象的人,为了集体的人,为了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人们。不要像牵牛花一样依附于外物之上,“人”是顶天立地的“人”,泣他人之所泣,喜他人之所喜,但要为自己而活,为那些更高尚的东西而活。抽点时间,去看没看过的书;出门走走,去见没见过的人;生命如此匆忙,但总能挤出属于自己的时间。
上面洋洋洒洒几百字只是讲了两个道理:
1.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
3任何坏事都可以发生,请接受并面对它;
3.不要将他人,他事当成生命的支柱,要为自己,为世界而活着;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为了生活,肉体将依照现实主义行事;为了自己,请将理想和浪漫刻入灵魂之中。
好了,现在你已经获得了通向光明的船票,现在快快去和生活对线吧~~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2-24 13:01回复
    写的真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15 20: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