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吧 关注:230,939贴子:366,115
  • 5回复贴,共1

仿汝瓷器赏玩角度之凭器识人凭人识器延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号的老读者,知道我几年前发过“凭器识人凭人识器”这一篇,实际上由于一些针对于窑口品牌口碑上的顾虑,这一篇还是保留了很多想写却没写的,关于仿汝瓷之于制作者的理解,现在想补充一下。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2-26 10:02回复
    原文是这样的。“老一辈的刑警,能从人的走路姿势上,看出这人的很多信息,这门学问很好玩的,可惜现在依赖科技太多,很少看到有人会了。天下之道,存乎一心,制器识器亦然。急功近利者,用尽机巧,花哨而失于艳俗;表里不一者,博学广纳,轻灵而失于表浅;专注排他者,狂热一门,极致而失于极端:长于专营者,引领风潮,其不知得势必失于失势;乘名而作者,仰望者众,易不自矜而失于其傲。唯有专注于器物本身,贪玩而入门,熟极而流露,忘却名利、自他、古今、名相,单为满意做出的一件器物,最堪赏玩,因识器而识知己也。何如?孔子曰:玩索而有得。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2-26 10:03
    回复
      在下面的叙述中,我会写一些实际的心得,且从器物推断人的品质,本就是比较个人向,品质或倾向这样东西,为了做到公允,又一定是褒贬都有的,甚至是有褒就有贬,我虽然不会提到具体品牌窑口,但不可避免会有人对号入座,这样如果能直面积极去互相了解则好,若不能接受,请各位也请多担待,我不过个人体会,大家笑笑罢了。
      在实际品玩中,玩家们往往会在器物中,品到制作者的一些特质,而且老玩家们,会八九不离十。比较粗浅的,比如从机制和手工的区别,我们会知道作品对自身的定位,是趋于市场还是偏小众的。从高温和低温瓷这块,则能看出作者对于仿汝瓷质感的理解,这与早年台湾部分仿汝瓷的台湾部分仿汝瓷的理解有关系,不展开细讲。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2-26 10:05
      回复
        进而,在高温手作领域:器型的风格偏柔和细致,则作者很可能较为文艺且有一点自恋倾向,这样作者的东西值得品味失于气度,釉面以干净利索为主,价位也往往定位很高;有一些窑口风格极其多样,品类从机制到手作,从素面到青花,釉面分类极其细致,各个价位秩序井然,好东西固然是有,不多且贵,普品的品质也不俗,至于微瑕或机制品也不吝于大量流入市场。这种窑口实力强劲,懂市场、做品牌。一般运作市场的和作瓷的是亲属关系,有能量且心思活络,体现在物品上较有品味,引领潮流,但市场化比较严重,有溢价且匠心略薄。这里头你如果从釉面再细分,还可以更加微妙的看到不同,不过多赘述了。有部分东西几个窑口同质化非常严重,好和不好,仅仅从名气证书落款能看一下,当然器型和上釉有的偏粗糙质朴,有的柔和细腻,但几乎差别不大,这种是怎么回事,大家自己理解。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2-26 10:05
        回复
          再举个例子,一个窑口模仿能力绝好,这种窑主也是很有东西的,说明对胎和釉的把握深入到了一定程度了,绝顶聪明也不为过。前几年这窑口给经销商做了点代工,由于就是为了烘托市场氛围的作品,窑口是十足遵从经销商意见的,所以东西出来,也代表了窑口的综合实力和经销商的意向。这几批瓷器我都过了手的,总体偏中上水准,釉水一贯的比较细腻柔和,器型偏大却不豪放,要说主要缺失,就是风格偏明亮现代,过于想表现而失于内敛了。上面这个例子算是反推,读者能通过制作的主要过程,个人的倾向来看到出现物件的特质,再来从物件推断制作者,就会有点谱。器物的釉水出来,丰富有层次,你会知道作者是认真拼命烧了的;细腻有老味儿,是烧制经验和泥料选配的综合实力。有的人敦厚诚实,表现在器物上就是豪迈粗放,且偶有值得品味之精品,但很容易出现雷人之作;有的人精明强干,表现在器物上就是干净细腻,很少失手,但不免做作;有的人追求极致,心气极高,你看到的可能就是与众不同的精品,这种大手笔都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积淀可以做到的。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2-26 10:06
          回复
            再比如在汝瓷上着青花,你可以翻翻历史文章关于汪石云老先生的叙述,就知道这东西是先天品味和后天经验缺一不可的了。想说的还有很多,但这篇实在不容易,就先到这了。以后有机缘再继续聊。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2-26 10: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