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论坛吧 关注:95,826贴子:126,704
  • 0回复贴,共1

经典陶坊90年代刻饰大石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90年代后期,子冶石瓢,拼紫泥,大器型石瓢壶。300毫升左右。吴春仙款,陶人款刻字刻竹。经典陶坊早期壶。也可算做紫砂一厂商品壶。经典陶坊1989年初创于台湾。1996年,适逢宜兴紫砂工艺一厂企业改革,四位来自台湾的紫砂经营者分别承包了国营厂的业务,经典陶坊正是其中之一。他们创办了“紫砂工艺厂合营一分厂”,也就是“经典陶坊”的前身。这期间生产的壶,壶友们称经典陶坊早期壶,主要是外销,规模不大,产量不多。生产地址在一厂厂区内,使用一厂生产线和重油窑,使用一厂存料,雇佣一厂优秀技术工手,小批量设计精制商品壶。经典陶坊经营理念是“生产泡茶好,用得起,可传世的紫砂壶”。因此早期这批壶型传统实用,多有饰文饰画,不掸白,制做工艺精良,选泥优质,虽然是商品壶,却是一批难得的精品。经典陶坊早期壶最明显特点之一,就是壶底工手款印,都是统一设计,均有统一式样龙纹边框,中间十字格,方正一式,大小基本一致。这把壶全新未使用,无商标。泥料是九十年代厂料,细腻油润,颜色发浅,黑黄颗粒渐少,整体更近紫色。整体制式规范,打制到位,张力十足。把嘴一线,把正嘴直,出水流畅,止水利落。壶盖工艺规范,盖止敦厚,刮底未推墙,传统一厂技术标准。口盖一次成型,高温重油窑烧制特点明显,窑温色正,敲打声清脆浑厚均匀,无暗裂无磕碰。底款吴春仙制,盖内双款,吴,春仙。壶身一面刻竹,一面刻诗文。诗文内容“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青人不老”,落款陶人。刻文仿苏州文物商店藏段泥子冶石瓢壶,原壶身刻竹刻文,刻文款子冶自记。把款彭年,底款壶公冶父。陶人仿此文并微改词句,也是向先人致敬。吴春仙,一厂优秀技术工人,现在是多家紫砂平台签约名工。陶人,黄自英,1956年出生,自号乐羽斋陶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72年进厂,师从鲍志强,曹婉芬。以刻工著称,现在也制壶,自制自饰。现在壶价及对外刻饰费己经高不可攀。此壶得自丁蜀一厂老职工手中。早年商品壶,无证书。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3-29 03: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