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47,160贴子:2,138,920
  • 30回复贴,共1

蓝箭航天200吨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蓝焱(BF-2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联社在采访中也了解到,2021年底,蓝箭航天启动了200吨级全流量补燃循环发动机论证与研究⼯作,发动机代号“蓝 焱”(BF-20)。⽬前,已确定了发动机技术⽅案。这款发动机预计2025年进⾏发动机整机试⻋,2027 年完成发动机研制,将为中国低成本、⼤规模进⼊空间的能⼒建设做出贡献。
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总经理戴政在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把液氧甲烷利用好是现阶段很关键的事情,我们设定的奋斗目标是低轨道运载成本降至每公斤4万至5万元。
在液氧甲烷发动机⽣产能⼒⽅⾯,蓝箭航天湖州制造基地已具备了每年30台发动机的能⼒,⽬前正在策划建设发动机 脉动⽣产线,计划在2025年形成每年100台发动机以上的生产能⼒,满⾜各型运载⽕箭的需求。
张昌武表示,蓝箭航天有能力在2024年面向市场,批量化交付液氧甲烷火箭。届时,蓝箭航天有望成为行业里第一家通过液体火箭走完从0到1的中国商业火箭企业。(财联社)


IP属地:广东1楼2024-04-24 13:27回复
    2027才全流量补燃循环?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4-24 15:56
    收起回复
      先把天雀12b掏出来在说吧都不知道现在这版朱雀二的毛病搞清白没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24 16:00
      收起回复
        我感觉这几十年全世界航天都被氢氧机和固推坑了,突然凌空出世一个马斯克搞甲烷机惊呆了所有人,好像之前就从来没有考虑过甲烷这个选项,现在又纷纷说甲烷真香了。要是早搞甲烷何必等到今日,我看液氢以后的地位悬了,说不定就没人愿意伺候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24 20:20
        收起回复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25 00:37
          回复
            很多人不看好,我看好。原因是私企效率高,国内航天工程师富有发动机开发经验 数字化工程水平极高,短时间开发出来可能性很高,但可靠性要差点,需要一个迭代过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5 02: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