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律法吧 关注:208贴子:1,078

分段分析,管中窥豹,大难不死至第一法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重读第一律法,随性点评,分析人物和剧情结构,欢迎讨论,有剧透内容,未读完全部故事的读者请注意。
第一律法吧和第一律法吧吧主旗鱼对本篇点评享有著作权,请勿随意转载。
此外本贴不讨论战力,禁止一切战力相关讨论。


IP属地:江苏1楼2024-05-06 00:33回复
    故事开篇选择了一个很有趣的开头,作者以终章作为标题,来当作全篇内容的起点,与全篇结束之时相呼应,此时如果你已经读完全篇,回过头来再看,就会引起第一个有趣的讨论点,那就是罗根之死,通常作家写作,当故事完成之时才会以“终章”作为标题,以此表示故事结束,此时我们便轻易以此带入,暂不作深入思考,假设此时终章便是故事结束之时,罗根与山卡交锋,急中生智,跌入悬崖之下的激流之中,原文为“流水迎面扑来,像狂奔的公牛冲向他,挤出肺里的空气,驱赶脑海中的意识,将他吞入冰冷的黑暗.......”,毫无疑问,罗根必死无疑,当他只身摔下悬崖,身上遍布伤痕,流水湍急,悬崖高耸,他浸入激流之中,黑暗将他吞没,按理来说,他已毫无生存的可能。


    IP属地:江苏2楼2024-05-06 00:33
    回复
      但他是九指罗根,要说他有什么本事,那就是总能大难不死,在终章之后,作者给出了答案,罗根没有被流水杀死,他活了下来,此时当我们跳出故事,用结构去解读文字,我们可以轻易概括出这段故事给出的剧情,那就是终章之后,罗根大难不死,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理解,我们此时不再站在故事内容的角度去看,而是站在作者有意,着重,特意,给出的另外一个角度去看这个故事,他以此在开篇便暗示了罗根的结局,此时我们回到故事的结尾,当罗根被背叛,他跳入悬崖,同样的难题回到了他的面前,他会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他的结局,此时作者打趣的没有给出答案,其实答案早已跃然纸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罗根的结局早已在你的心中有了定数,而在我看来,罗根总能大难不死。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以序章作为故事的结尾的其中一个原因,此时故事也许才刚刚开始。


      IP属地:江苏3楼2024-05-06 00:33
      回复
        当视角从罗根身上移开之后,第二到来我们面前的便是本书中最重要的角色,国王的审问官格洛塔,在我看来格洛塔乃是本书最最中心的角色,他的角色意义相比其他人物更加宏大,他不仅作到把本书中所有的剧情和角色联系到一起,更是作者的重要嘴替,你会发现作者每每对一个人物或者事件想要发表评价之时,他就会借格洛塔之嘴来表现出来,也是正因为如此,作者有意的给格洛塔安排了荣耀却悲惨的过去,让他从上到下,从高贵无比的贵族,受人尊敬的军官,荣耀无比的剑士,变成受人迫害的俘虏,人人讨厌的变态,身体残缺恶心的瘸子,格洛塔的过去使得他对每个人的评价都尤为真实,他见过高高在上的贵族,体验过荣华富贵,不对上等人产生羡慕之情,而他又同时受尽侮辱。


        IP属地:江苏4楼2024-05-06 00:33
        回复
          在此我要插一句嘴,作者在写到这时也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设定,那就是格洛塔和威斯特是多年的好友,而从逻辑上来讲这是不可能的,威斯特乃是平民出身,格洛塔取得成就之前,也就是取得剑斗大赛冠军之前,两人几乎不可能相处,作者后文也有意用格洛塔和杰赛尔进行对比,作为贵族的杰赛尔如果不是因为军衔和成就,他根本看不上威斯特,也不愿与其为伍,从和阿黛丽的对话中就可以轻易看出,但作者有意将格洛塔和威斯特安排在一起,其目的之一便是让格洛塔拥有平易近人的特点,他对平民也一视同仁,没有高高在上,这使得他的视角更加合理,对在民间发生的事情,和对平民的评价更加中肯,这也对后来格洛塔对其他主角的看法更加真实起到铺垫作用。


          IP属地:江苏5楼2024-05-06 00:33
          回复
            当视角再次移回到罗根之时,作者终于按耐不住心情,将本书中第一个神秘的发生给了罗根,这也是本书中第一次出现超自然情景,那就是鬼灵,罗根天生具有和鬼灵对话的天赋,作者没有解释鬼灵究竟是什么,用作者的话来讲,他希望魔法是这个世界的点缀,而不是主旋律,从这点上来讲,他和老马丁的行文思路有共同之妙,而这段剧情也使罗根不再是平凡的人,而是处在两界之间的人,即人间和异界。


            IP属地:江苏6楼2024-05-06 00:34
            回复
              至此我又要插嘴说,什么是第一律法,当罗根把门徒背到图书馆门口之时,门徒第一次提到了它,即禁止与异界接触,但当我们读完全文,我们会很轻易的知道,魔法来源于异界,巴亚兹在本书中第一次使用魔法,用魔法将卡尔达王子锁喉之后,他吐槽到自己的魔法正在逐渐变弱,世界上的魔力正在慢慢消失,这是必然的,当所有人都不再接触异界,魔力的来源便消失了,世界上所有蕴含魔法的生物和奇迹,都会随着时间而消亡,多么可悲,魔法铸造了尤文斯和帝国,魔法造就了巴亚兹和门徒们,最后他们自己立法将自己的力量驱逐出去,但我暂时不打算讨论主旨,尤文斯和巴亚兹与魔法的故事涉及到本书的核心冲突,届时留到后面再作解释。


              IP属地:江苏7楼2024-05-06 00:34
              收起回复
                罗根至此拥有了本书中第一个特殊能力,这项能力使得他作为人的部分不再纯粹,从此之后他的视角并不能完全代表人,普通的人,而是作为一个生活在魔法世界,和人类社会边缘的人,罗根的过去使得他既无法被人类社会完全接受,也不能完全流浪于荒野,潜伏在异界,这使得罗根的观点十分有趣,他给出的每一个评价都往往站在自然生命的角度上,他的一切行动除了他的个人意愿,更多的重点在于活下去,这样的核心驱使着罗根做每一件事,这也让他更接近真实的自然,生物的天性,生物的天性就是生存,这也是为什么后文罗根会被大平衡者附身的原因之一,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衡量生命的重量。


                IP属地:江苏8楼2024-05-06 00:34
                回复
                  当阿杜瓦的和煦日光照在雪衫的枝叶上,我们迎来了本书第三个主角,杰赛尔,当他出场之时和他相伴的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威斯特和加兰霍,威斯特的故事会在本篇中尽数描写然后结束,而加兰霍的故事则被放在了英雄之中,作为牌友的他们死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僚机杰赛尔有一天会成为国王,而他们也顺势鸡犬升天,先后成为王国的元帅将军,在回到第一次见面之时,这场景多么让人忍俊不禁。
                  而英雄的主角葛斯特的名字也在这一章第一次出现,他是国王御前第一剑士,上一届剑斗大赛的冠军,他荣耀附身,让人望而却步,这不由得让我再次把格洛塔和他联系起来,这也为他后文的失败衰落埋下了伏笔。


                  IP属地:江苏9楼2024-05-06 00:34
                  回复
                    围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08 09:40
                    回复
                      接着登场的一个次要角色就是上文威斯特的妹妹,阿黛丽,这个角色的存在在我看来主要是为了塑造杰赛尔的形象,所以作者在整个文章开篇就把她丢了出来,却在整个文章的核心部分不再提及她,只在杰赛尔的嘴中存在,他会用她来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女人作对比,以此突出杰赛尔认知过程的转变,毫无疑问的是阿黛丽在杰赛尔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即使全文过半,在杰赛尔即将回到阿杜瓦之前,他心中依旧想着阿黛丽,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作者在全文将近结局之时再把她拿出来,对一个特殊地位的女人进行取舍,戏剧性的冲突让整个故事上到高潮部分,杰赛尔的人物形象也最终得到确定。
                      但作者到最后还是心软了,在整篇故事中,阿黛丽可能是唯存几个心怀良知,心地善良,不擅心机的角色,她是黑暗世界中的一颗明珠,虽然受到黑暗的侵染,但她曾经发出的光芒也同样的耀眼,所以最后作者为她安排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局,即使在哥哥,王国的元帅威斯特病死之后,依旧能锦衣玉食,虽然无法和相爱的人最终在一起,只能作为国王的情妇,得不到应有的名分,但是作为御前首相的妻子,她手怀的权力却可能远远超过国王。
                      好巧不巧的是,格洛塔曾经也是王国掌上明珠,身为贵族同时又是剑斗大赛冠军,他和威斯特与阿戴丽曾是青梅竹马,阿黛丽在原文中层亲口说道,她曾经看格洛塔就和现在看杰赛尔是一样的,曾经在她心中,格洛塔的过去肯定也存在一席之地,她曾经对他爱慕,仰仗,喜欢,直到悲剧奖励到格洛塔的头上,所以故事的结尾将他们两人安排在一起,也并不能算作悲剧,毕竟故事中阿黛丽可能是唯一真正关心在于伤残之后格洛塔的人,两人虽不能相爱,但是依旧可以互相照顾,这也算另一种形式的终成眷属了吧,对应的是阿黛丽在正篇结束之后就不再故事中出现了。


                      IP属地:江苏11楼2024-05-08 13:54
                      回复
                        接着登场的就是本故事中的绝对核心人物,第一法师,巴亚兹,秃驴,老头,在谈到巴亚兹之前,老乔深受托尔金的影响,在他的故事中第一法师巴亚兹就是对应魔戒中甘道夫的存在,在塑造之初,作者选用罗根之嘴来谈到这个角色,在罗根的想象中,第一法师的形象和读者也就是我们当初的想象几乎一致,戴着法师帽子,穿着袍子,长着长胡须,温柔和蔼或是文绉绉的老头,在最开始我们就很容易的把电影版甘道夫的形象带入进去,但作者却有意将他们的形象分离开,他在巴亚兹登场之初为此做了三次尝试。


                        IP属地:江苏12楼2024-05-08 22:11
                        回复
                          第一次尝试,在见到巴亚兹之前,作者很打趣的先写了一段关于巴亚兹驻地的描写,在传统法师驻地的形象中,最令人深刻的便是两个,一个是传统文学法师的代表,甘道夫,中土世界中,甘道夫和萨鲁曼的形象深入人心,而他们的驻地便是圣白议会,精灵铸造的杰作,精美豪华,奇迹非凡,美不胜收,精心雕刻的建筑墙壁,和精心打理的草木花朵,无论是在小说原版还是在影版中,这片来自法师们和精灵的驻地都给足了气派,可谓满足了读者们对法师驻地的想象。
                          而另外一个形象则来自于现代电子文学,深得年轻人喜爱,无人不知的魔兽,其中麦迪文和卡德加的驻地,麦迪文的法师塔,电子游戏对奇幻领域的影响也非常之大,他们对魔法概念的重新塑造,使得更加形象的画面可以展现在人们眼前,而法师塔的代表便是如此,充满法力和法术卷轴的法师塔,魔法生物和来回穿梭的法师驻足其间,让人感到奇幻无比。
                          但作者在选择第一法师巴亚兹的驻地之时,却反其道而行,首先从罗根口中得知,巴亚兹的图书馆坐落在王国之北的沼泽平原上,北上是群山阻隔,人迹罕至,所处之地阴雨连连,毫无生机,从罗根一路走来可知,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可能连能够打猎的动物都没有,以至于他和魁两个人要饿肚子一路南下。而当罗根沿着足迹走到巴亚兹图书馆的大门之前,迎接他的是一条险峻湍急的河谷急流和高耸的悬崖,往前是坚固无比高大敦厚的岩石墙壁,厚重阴沉的铁门,以及一条狭窄无比些许破旧的吊桥,这一切和我们想象中的法师驻地完全不同,仿佛刻意拒人于门外,而事实也是如此,罗根在第一次敲门之时便吃了闭门羹。
                          而当罗根走进大门之后,展现在他眼前的所有景象,令他大失所望,作者借罗根的视角,来为读者展现,他笔下的第一法师和传统的形象是多么的不同,大门之后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山谷,些许种地的农民,从房屋中飘出的袅袅飞烟,一个踩着缝纫机的妇女,以及烤好的面包香气,这一切都是如此的平凡,罗根也是如此想到,这里仿佛不是什么第一法师的驻地,他甚至怀疑自己来错了地方,这里就如同一个普通的村庄,除了伫立在山谷之后的那座诡异的法师塔。


                          IP属地:江苏13楼2024-05-08 22:11
                          回复
                            第二次尝试,作者当前文用场景描写来反衬第一法师的不同,之后他又进行了第二次尝试,那便是最为常见的形象描写,罗根上到平台之后,他随便扫了两眼,之后便一下确定了他眼中的第一法师,也就是我们读者心中第一法师的形象,一位文质彬彬的老人,身穿白色法袍,头戴白色法师帽,仿佛一切都是多么的合理,第一法师就应该是这个形象,没错,你完全可以把这个形象代入白袍甘道夫,我想作者也是有意为之,罗根对这个老人的形象十分满意,上去就向他问好,而作者在这时剑走偏锋,老人随即表示自己不是第一法师,不过是老法师的管家,而第一法师另有其人,而后第一法师巴亚兹便正式出场了,他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读者和罗根的面前的呢?
                            作者用了一个隐喻,罗根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屠夫,罗根刚看到他是他正宰完牲畜,浑身沾满血迹,有趣的是当我们读完全文,再回过头来看巴亚兹的形象之时,我们可以确定,巴亚兹就是环世界第一屠夫,而这个屠夫形象,又再次被作者打破,因为他毫无疑问的确实是整个环世界最智慧的人,真正法师,第一法师,尤文斯的弟子,巴亚兹,罗根对他的印象用原文来说就是不怒自威,一个秃了头的法师,浑身充满力量,体格健壮,毫无衰老的姿态,声音洪亮,说话铿锵有力,绝不容别人质疑,这是一个会发号命令,等着别人执行的角色。
                            而这样一个法师的形象绝对打破了传统,无论是经典作品还是新型游戏都少有选用这种有些粗鄙,奔放,的形象来作为首席法师,而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才真正体现出了本书的主旨和核心思想,环世界的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和黑暗,暗喻此处没有幻想,没有传奇,没有活在神话中的美妙传说,所有对第一法师的美好幻想,都在此时此刻被残忍的打破,第一法师用他的形象告诉读者,这里是第一律法的世界,而不是浪漫的中土世界。


                            IP属地:江苏14楼2024-05-08 22:11
                            回复
                              而第三次尝试则是用一段剧情来衬托,这里出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卡尔达王子,他在本书中只能算作一个次要次要的角色,而他在第一律法后传英雄中却是绝对的主角,这里是他第一次出场,此时的卡尔达王子还是浪荡不羁,满口胡言,奢侈淫靡,目中无人的状态,依仗他的父亲和哥哥,他在北方毫无顾忌,即使面对第一法师巴亚兹,他依旧吊儿郎当,毫无尊重,而放在其他作品中,一向品性温和,心地善良的正派法师们,面对这种刁钻小人的无礼要求,有一部分人会用温和的方式回敬,也有一部分会用语言来劝说,而在本作中,作者使用了一个非常极端的方式,来打破读者对巴亚兹的固有印象,而这也是巴亚兹第一次在本书中使用魔法,真正的魔法,他用了不知道什么样的方式,让卡尔达王子附近的空气凝结,喉咙压缩,让他仿佛被锁喉了一般,无法喘气,而巴亚兹同时放出狠话,只有尤文斯可以命令他,其他无论谁,都没有资格指挥他的行动,随后他便让卡尔达滚出了他的驻地,有趣的是作者在此时又穿插了一个小剧情,之前女孩精心制作的花环送给巴亚兹,而此时巴亚兹却把女孩赠送的花环丢到了卡尔达的头上,他对这种东西根本不在乎,无论是出于爱慕还是尊敬,女孩的赠品在巴亚兹看来就如同卡尔达一样没有价值,而就在此时此刻,巴亚兹的整体形象便初步确立了,高傲强大,冷酷无情,神秘恐怖,诡计多端,巴亚兹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法师,一个环世界真正的第一法师,他将会贯穿全文,为读者带来他精心设计的可怕诡计。


                              IP属地:江苏15楼2024-05-08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