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吧 关注:397,441贴子:7,191,194

回复: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德国没打过苏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争是针织的延续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05-15 00:50
回复
    双方的国家体制不一样,根本制度不一样,苏联能发挥出工业潜力的绝大部分力量,而且在军备设计生产方面也走对了路子,而德则受制于严重腐败的政治,任人唯亲的官僚集团和对占领区的极尽剥削使得德国很难发挥出全部的工业潜力(包括占领区),而且在军事上德国虽然指挥出色但是容错率低,德国损失1000人和苏联损失1000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从军事上)而且德国还面临三线甚至四线作战,真分不出来兵(东线主力西线防备登录北非要冒着皇家海军送补给以及德国海军进行破交战也要资源)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4-05-15 00:51
    收起回复
      你可以考虑着重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的蓝色行动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4-05-15 00:52
      回复
        因为德三的体制和国力只支持他打速胜,一开始僵持就败局已定了,要了解明白得看不少书,说是说不完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4-05-15 00:56
        回复
          因为德军内部其实根本不团结,党卫军和国防军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不过前期大顺风把问题掩盖住了而已。
          战事一进入僵持矛盾立刻就爆发了出来,小胡子更加倾向于将人员和物资输送给听自己话的将领,在决策也是独揽大权,对反驳自己命令的国防军将领不是撤职就是打压,或者干脆就不给补给。
          这个最先在高加索战役酿成了大祸,高加索山上的德军发现自己的补员和物资不翼而飞了,原来是希特勒觉得斯大林格勒更加重要,于是把所有补给梭哈到了斯大林格勒,导致夺取巴库油田的计划只能推迟到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了。
          但是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德军发现自己补给也不足,尤其是补员,缺编的部队根本得不到补充。因为朱可夫和莫德尔在勒热夫激情绞肉使得小胡子将物资又调给了他更加器重的莫德尔……
          总而言之,德国的战败,是这个国家整体就有问题,苏联的健康状况确实比德三这个磕兴奋剂的要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4-05-15 00:56
          回复
            新兵的训练是需要时间的,然后从后方将新兵和物资运到前线也需要时间,德军的部队在前线冲的越快,补给线就越长越脆弱,而当时德军其实明面装甲坦克闪电战,实际仍然是德意志骡马帝国,再加上对占领区的政策和苏的游击队袭扰,导致空有补给和部队运不上去,所以斯大林格勒打完后德军前线就有个缺口出现了短暂的真空,这对装甲部队和闪电战这种严重依赖补给线的部队和战术是致命的,其他地方必须得停下进攻的步伐等待缺口被堵上,否则会面临被反包围的危险,但德军停下了进攻就意味着闪电战的破产,另外关于占领区产能的问题,上面有佬也讲过了,所以当德军停下了步伐,苏军就有喘息的时间,训练部队增员前线,而且由于此时苏军运输补给线比德军短,且在本土有加成,于是,苏德之间的平衡在这一刻起被打破,胜利的天平已然逆转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4-05-15 01:01
            收起回复
              打了一堆给我吃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4-05-15 01:08
              回复
                德国政治制度过于反动了,经济基础本身就不稳,上层建筑问题更大。征服的庞大土地带来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游击战争。采用的法团主义经济也不成熟(个人理解)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4-05-15 01:11
                回复
                  论持久战也能参照,大部分战役都在苏联的国土进行,苏联的军队被打散之后可以躲进角落里组织游击战,而且苏联的游击战他真的是配备飞机坦克大炮的,并且有指挥部进行指挥,侧面反应苏联在沦陷区具有的群众基础,正面战场德军无法击溃苏军主力,敌后战场又要被不断消耗,并且事实上在战争初期德军通过军事冒险在苏军连通讯都十分混乱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极其容易扩大战果的,但是打出的战果依旧不足以使苏联奔溃,等苏联缓过神来打赢战争并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4-05-15 01:13
                  回复
                    如果玩了这游戏,你还觉得德国对阵英美苏三个当时的超级大国,顶着缺乏橡胶和石油的严重debuff,顶着缺乏海军的debuff,还能打赢美国奶妈奶着的苏联主T,属于是压根就没玩明白,或者游戏里面纯靠取巧。至于说为啥保卢斯军团一被歼灭,德国就好像没办法再打赢了。废话,前面一直打顺风仗,在游戏里就应该是正面的buff,参加热情高涨,战争支持度高,突然被苏联围歼这么大一股有生力量,你不懵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4-05-15 01:14
                    回复
                      历史是门学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4-05-15 01:16
                      回复
                        你不能以孤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德国需要将其有限的兵力装备物资用于东欧,北非,巴尔干,挪威,法国或意大利。在其中一个战区的失败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其他战区。闪电战的失败预示着面对具有绝对体量优势的同盟国,在漫长的消耗战中德国绝无胜利的可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24-05-15 01:23
                        回复
                          德国纳粹体质问题,德国的动员能力差,而且不仅差,还不积极,43年底才开始总动员。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德国8000万人口,战后死亡700万左右,9%。苏联1,8乙人口,死亡2700万左右,百分之十五。差出快一倍了,对于人口的动员是最能直接提现一个国家动员能力的。
                          而你只看到德国前线有了几次胜利,但是当工业时代来临,个人的意志,战术的胜利已经不能左右战局了。毕竟意志再硬有没有炮弹硬,战术再强也不能掩盖战略的失败。
                          所以工业国的比拼,决定胜利的不止在前线的士兵,也在后方生产的人民,所以你明白德国为什么会输了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4-05-15 01:24
                          收起回复
                            这问题太大了,简短说几点吧。
                            1、二战前,苏、德都在疯狂扩张。战后名声全靠同行衬托吧。
                            2、现实补给不是游戏,烂地和城市铁路补给难度系数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苏虽溃败,但也在撤退中坚壁清野,以至于德越深入就越难得到补给。到了靠近莫斯科时,泥浆期和寒冷让德的坦克走不动,后勤补给也几乎送不上来一点了。所以装备坏一件就少一件,前线自然是输一把就崩。别说二战,就现在,快递在包邮区一天到,但是在大山里就得花好几天。送补给的人来回都是要吃饭的!
                            3、有条件可以查阅下记录,早在抵达莫斯科之前,前线德的坦克数量就已经大减了。(补给早已经跟不上了)


                            IP属地:广东51楼2024-05-15 01:34
                            回复
                              德国的战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政治,决策:
                              1.过分轻视苏联,认为苏联的多民族特性在收到重创时就会瓦解,速胜论,而没有准备预案,前期准备不足;且一直直到43年才开始总动员,此时受制于资源短缺,整体实力已不如苏联,这是最大问题;
                              2.意大利在巴尔干的糟糕表现,导致德国下场,延误了行动1个月;而东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余,适合大规模作战的时间其实有限,这一个月对进攻方影响更大,且德军不适应冬季作战;
                              3.德国高层重视西欧安全,其实英国前期并无法威胁西欧,但德国依然在西欧部署了较多兵力和投入资源;
                              军事上:
                              1.后勤问题,闪电进攻后,作为主力运输的铁路需要时间修复,一线坦克等技术装备就只能持续损耗,装甲集群的实力会不断下滑,且战线会愈来愈大,兵力密度也会下滑;而对苏联来说,则更靠近后方,补充更容易,攻守实力易也;
                              2.莫斯科战役,希特勒无视建议,在冬季强行进攻,给德军造成了不必要的巨大伤亡和损失,在选择先基辅的德军实际上并不具备41年拿下莫斯科的时间了;当然吃掉基辅并没有什么问题,错误在于在时间已经不够时还强行打莫斯科,消耗了德军本就有限的资源;
                              2.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高层错误估计苏军实力,并未对第六集团军侧翼的危险有准备,而是用战力差仆从军填线,直接导致斯大林格勒惨败,前线兵力密度严重下滑,丧失大规模进攻能力,但此时还并未崩溃;
                              3.库尔斯克战役,德军用装甲主力去硬啃苏军已经打造坚固防线阵地,导致德军装甲主力严重受损,且这种装备损失短时间根本无法弥补,机动兵力的失去,加上苏德此时前线兵力比已经相差巨大了,德军直接崩盘,所以可以看到44年德国突然开始兵败如山倒;
                              最大问题是总动员太晚,苏德是总体战,总动员太晚了,导致兵力差距太大了;而后期44年德国总动员军工产能确实上来了,但此时已经各种资源短缺和挨轰炸,太晚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4-05-15 01: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