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吧 关注:56,366贴子:1,019,778
  • 11回复贴,共1

宇宙的源动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科普一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4 04:30回复
    承认能量是无限的。
    宇宙的最初有一个本源,那个本源因为一股情绪的力量创造了世界。
    也许他是想看到他自己。于是产生了看到跟被看到这两个需求。前者就是注意力,后者就是被注意力塑造的能量。
    当我们认为能量是有限的时候,那么这部分注意力就会塑造出能量有限的现实,尤其他能量有限是一种共识的时候。但即便是有这种共识,我们的注意力也无时不在从本体当中牵引出能量来,以至于宇宙当中的暗物质,暗能量每时每刻都在增加。
    三界内外,唯意独尊。聚之则有,散之则无,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夫意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于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用之则弥满六虚,废之则莫知其所。其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谓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己也。然则果何物哉?杳兮冥,恍兮惚,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强名曰道,强名曰神,强名曰心,如此而已。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所谓常者,越古今而不坏者是也。所谓妄者,一念才起者是也。庄子曰:既以为物矣,欲复归根,不亦难乎。在易也,其为大人乎。
    世界上最小的那个不可分割的单位就是意。
    所以说道家讲知常知的是这个。易经讲见大人,见的是这个,佛门讲见性,见的是这个。心学讲致知,致的是这个。上帝梵天真主都是这个。
    天下有始(道),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意),以知其子(注意力);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收回注意力),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意),守柔曰强。用其光(收回注意力,回光返照),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人最强烈的情绪是恐惧,恐惧会导致我们执着投入注意力,导致怕什么来什么,事与愿违。
    所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其中。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4 04:31
    回复
      路过


      IP属地:上海3楼2024-05-24 11:41
      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5-25 06:46
        回复
          条条大道通罗马,我只是说明其中一条路径。就拿那个毛毛虫那个举例 我当初战胜那个对蚊子的恐惧,也不是想象了多少只蚊子,只是任由那几只蚊子在我身上吸血而已。然后去觉察它,甚至跟他进行某种意念上的谈判。现在我已经基本不会受到蚊子的困扰,即便偶尔出现两只,也没有出现吸我血的现象。可能都是公的吧。只不过说有一些恐惧,比如说对死亡的恐惧,你不能跟对蚊子的恐惧或者说烦恼一概而论,你不可能真的是的,让死亡就逼近你吧,所以模拟法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至于对狗的恐惧,其实也没有特地消除,早年大药冲关的时候等于说把整个人的那个意识层面刷新了一下,第2天出门狗看到我都绕着走了,鸡看到我都受惊吓,不知道那时候可能磁场有点问题吧,也并没有说特地去消除对什么的恐惧,只不过看到他们这么小心翼翼的样子,我突然就没有对狗的恐惧,反而是感觉他很有灵性。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径可以达到更新心灵的目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5 09:43
          回复
            我看到你了,需要去看,以及对方感受到被看到才完整。如果只是看到自己的烦恼,情绪,那么是烦恼和情绪感受到被看到了,于是他们变得更强了。我看到自己了,我看到你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25 14:49
            回复
              人一般取一些浮夸的id,或者做一些吸引人注意的事,都是想要被看到,因为被看到能让他变强。无论是想要被人爱还是被人需要本质,都是想被看到被人注意到。然而实际上注意力来源于那个无限的存有,是无限的。我们是可以自己给自己注能的。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只是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恐惧,这些东西他们也能感受到被看到,也会因为被看到而变得更加强大,所以我们会变得虚弱,因为我们在对抗的是我们自己生出来的东西,是我们不断赋予能量的东西。只有真正的能看到自己,看到别人这个世界的能量才会越来越充足。因为那个注意力,它可以从无限的存有中吸引,提取出无穷无尽的力量的。而魔鬼恶魔他们都是一些拎不清的家伙,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不会试图吸取什么力量,因为他们本身也来自于无限的存有,他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注意力从虚空中吸取来无限的力量,而不需要像一条丧家之犬像一条饿死鬼一样苦苦的折腾,汲汲营营。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25 14:50
              回复
                如果以此来看,根本就不需要那些琐碎的流程,所有恐惧烦恼其实只存在记忆当中,当下是全新的,是可以重新重新赋予注意力,注入能量的,只要当下能把注意力收回来,你就是无限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25 14:51
                回复
                  事来则应,事去不随,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明明还有很多烦恼,怎么在某一瞬间就突然悟了。因为你误不误跟外界的贪嗔痴跟万事万物没有关系,就是说外面的贪嗔痴是无常的是千变万化的。多闻数穷不若守中。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不要把注意力投注在非我的事情上当,你的注意力不投注在非我的事情上,说你也没有一个我让你去投注,竟然没有我,这时候你就属于无所住的状态了。这时候你就属于开悟的状态了。而这时候要做的并不是去战胜什么万事万物,战胜什么贪嗔痴。还是守住你这颗心,守住这个强名为心的状态。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不要向外去求索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这世间纵有万种风情,万种毒,他们能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也只有一种一种的来,你只要守住自己的心任事情来来去去,你自不动就可以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27 07:08
                  回复
                    把悟字拆开,就是心归我,我在何处,找不到,不用找,无所住,守此,得一万事毕,以不变应万变。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27 07:09
                    回复
                      《庄子·在宥》记广成子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我所理解的处其和就是无厚入有间。就比如说你跑步的时候,如果感觉得到力量感就继续跑,感觉到疲劳感就停下来,因为当你的注意力在疲劳感上面的时候,他就越来越疲劳。就是凡事应对事物都有个度,当你感觉到舒服的时候就是有度,但你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就过度。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27 07:17
                      回复
                        一切显现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整个宇宙毕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六道众生毕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人的福报毕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下三道的苦境毕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贪瞋痴等五毒毕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自生的本觉呈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涅盘道上的善念呈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魔难障碍出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天界神祇及其境界出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各种净念出现于前,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无念的定境,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观得万物光影交错,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色无边处定或识无边处定,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证入一多不二,也只是心性的流露。
                        即使一切色与一切空毕现于前,这也是心性的流露。
                        没有任何境相,不是出自心性。
                        (所有的一切他们只是他们本身,而我们大多数看到的只是我们对他们的评判名相概念,他们的相,而非他们本来的样子,我们对他们有各种名字,各种分别,就比如说人他只是人,可是我们可不可以把它分为人,仙人,凡人各种各样的人,用各样各种各样的名相概念把他们框住。)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30 07: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