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伪史吧 关注:6,441贴子:94,142
  • 0回复贴,共1

近代英国的曲线崛起战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凤歌文史
绝大多数国家是这么崛起的:一开始地盘很小,慢慢向周边扩张,运用种种手段击败遇到的一个又一个对手,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最后占领大片土地,统治大量人口,成为大国强国。莫斯科公国、大秦帝国、美国都是这样实现崛起的。
这种崛起方式可以被称为直接崛起。
而西欧的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家则是另一种崛起方式——曲线崛起。下面以英国为例讲一下曲线崛起战略。
英国最开始也想直接崛起,扩张的方向是欧洲大陆。1337年 - 1453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为了当法国国王,占领法国国土,挑起了英法百年战争。这场战争以英格兰的失败而告终,不但没能扩张领土,反而把英格兰在欧洲大陆仅剩下的封地也给弄丢了。
从此,英格兰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以英格兰的实力,在欧洲大陆扩张领土是不可能的,还是捞钱吧。从此,英国再也没有在欧洲大陆扩张领土,只是把赚到的钱带回英国本土。
不要小看这点转变,从这时起,英国就不再是一个古代国家,而是一个近现代国家。因为不扩张领土,只从海外获取(掠夺)经济利益,恰恰是一个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这也是二战后绝大多数国家不再扩张领土的重要原因。
为了从欧洲大陆赚更多的钱,英国长期实行“大陆均势”政策,总是拉着欧陆第二强国,打压欧陆第一强国,从而维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的均衡,保证英国在欧陆的利益。英国在“欧洲搅屎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而,只当一根“棍子”,只有先进的近代思想(捞钱),是无法获得国家崛起的物质资本的。
1606年,英国人看到西班牙葡萄牙占领大片海外殖民地,赚得盆满钵满,也开始在北美开辟殖民地,从此走上了海外殖民之路。经过一百多年的侵略扩张,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实现了国家崛起。
英国与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属于同一个文明,大家的发展水平几乎持平,以英国的实力不可能正面击败法国和其他欧陆国家,实现领土扩张和国家崛起。于是,英国把扩张的方向转向了落后的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顺利实现了领土扩张,获得巨额的经济利益。英国人把海外财富源源不断地带回本土,促进了英国本土经济的发展,爆发了工业革命。
最终,英国在其实力无法实现直接崛起的情况下,通过“曲线崛起”获得了成功。
有人可能会说,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不是不再扩张领土了吗,为什么还在美洲、非洲搞扩张?
这两种扩张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的目的是扩张领土,领土是最终目的。1606年开始,英国建立海外殖民地,目的是从殖民地获得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最终目的。英国人从来没有把殖民地和本土等同对待,也没有对殖民地人一视同仁。
“曲线崛起”是栋哥历史对英国近代发展的总结。这对今天的中国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今天中国也面临大国崛起的课题。怎样才能顺利实现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呢?
中国人不能把眼光局限在东亚地区,与它们一较高下,应该像英国一样,放眼全球,哪里能获得高额经济利益,我们就往哪里发展,比如非洲、东欧、拉美等,然后把海外获得的财富带回本土,并吸引全球人才,来促进本土的快速发展,进而全面超过欧美日,真正实现民族复兴。
一家之言,大家也可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6 08:4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