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乐老年吧 关注:22,453贴子:1,027,586

【王大歌:自传】(重新发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北1楼2024-05-28 21:16回复
    1、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
    从根儿上说,我们家是山东人。据说是山东琅琊王那一支的后人。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大批山东人逃往关外谋生,陆路多走山海关。
    但是,关外乃满族龙兴之地,对汉族人口逃亡关外一向是严加防范。
    所以,我家数十口人没有越过长城,就在关内的河北昌黎县、卢龙县居住下来了。
    到民国初年,我们老王家在当地混的不错,可谓富实殷足!到我爷爷辈儿时,
    王家有八男五女,男的称八龙,女的称五凤。我爷爷行七,人称七爷。
    但我爷爷为人老实、勤于劳作、崇尚勤俭、不计钱财,给后辈儿树立了榜样。
    我老爸生于1916年初的河北卢龙乡下,从十几岁起就自己到关外打工、当学徒去了。
    因为卢龙那里多是黄土坡地,产量少,兄弟多,外出打工能减少家里吃饭的人。
    老爸曾在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内蒙通辽等地学徒、行商等,也认识了他的老丈人、
    就是后来我妈妈的父亲。我的外公很能干,据说是留守王爷的后人,也重视我妈的教育。
    1946年10月,我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二道河子,房子是日本人丢弃的二层小楼。
    在我之前,有一个大我二岁的姐姐,妈妈22岁,是家庭妇女。老爸做小生意。
    当时,正好赶上长春被围,蒋军受困,老百姓更是没了活路。
    ——此时,我老爸突然被驻军抓走了,老妈急的不行,抱着我、拉着小姐姐,去长春
    卫戍司令部打探,总算问着了,说是“通共”。这是哪儿跟哪儿啊!
    老妈只好找关系、花钱、捞人。我家楼下就住着国军上校。老妈只好求他的太太,
    凑了几根金条、帮忙打通关系,老爸终于被放了出来。
    老爸出来了。据他说,其实就是楼下的蒋军上校使坏,就是为了榨钱准备出逃。
    看这个架势,长春是不能再呆下去了,赶快逃命吧!
    楼上的家具都不要了,又花点儿钱,买通了城乡结合部的国军哨兵,
    一家子才逃出了长春城。这一家人,除了爸、妈、我们姐弟俩、还有14岁的二姨、
    十岁的大舅。大家徒步而行,能雇上大车就坐一段,没车了只好自己走。
    据我妈说,别看我才二岁,腿脚比姐姐还利索呢!就这样,一个多月到了沈阳。
    (第一段完。待续)


    IP属地:河北2楼2024-05-28 22:28
    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9 06:11
      收起回复
        真好!又能欣赏大哥的回忆录了。


        IP属地:山西4楼2024-05-29 20:08
        收起回复
          2、我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续)
          ===========================
          一家人到了沈阳,那里也不是久留之地。辽沈战役接近尾声,沈阳还没解放。
          外逃的人仍然很多。
          老爸从当地的朋友那儿借了些钱,又托人花重金买了去天津的飞机票。
          这个机票,是国军运送军用物资的运输机,返程时为了捞外快而私售的。
          一家人到了天津,直接去市区最繁华的和平路劝业场,对面是一片二层小楼,
          我老爸的铁哥们儿、李叔就住在最前排。李叔特讲义气,他二话没说,就把
          老爸历来赚的、存在他那儿的所有银子如数掏出,这是我们全家的命根子啊!
          ------------------------------------------------------------------------------------------------------
          天津小住之后,全家六口就回到老家河北昌黎。老爸不敢闲着,立马在县城
          东关,开了家粮店“东客隆”。没想到过不了几天,老王家的七大姑、八大姨、
          这个叔、那个爷的,闻讯以后全来到,有的吃、有的拿、有的借,闹得乌烟瘴气,
          老爸应接不暇,搭进不少功夫、更是赔进不少银子。
          ——老妈一看,这还得了!长此下去,买卖做不成,还得搭上不少钱,甚至搭上
          自家的孩子。老妈一咬牙,扔了铺子走人!全家都去北平!(那时候,北京城
          还没和平解放,所以还叫北平。)好在,老爸是随和人,大事都听我妈的。
          -----------------------------------------------------------------------------------------------------
          那时候的北平,还很平静,出来进去都很随意。
          在宣武门一带老爸的朋友家住了几天,又到鼓楼大街住了几天。老爸要找事做,
          还要买下价钱合适的房子。为此,我们又来到西直门内南小街的朋友家。
          这位朋友住在【官园】,有一个近百亩的、破落的王府花园,里面有房子、廊子、
          亭子、假山等,(就在我上小学的路上,后来建成了官园公园,那是后话。)
          陪我们一起住的,还有刘叔,他比老爸小几个月,只是辈分低了而已。刘叔有个
          闺女与我同岁,正好后来是同班同学。人长得很漂亮,但我们没缘分!
          据老妈回忆说,有一天听到天上嗡嗡的飞机声,她赶快到外面找孩子,却看到我
          和姐姐都趴在廊子上,用手堵住耳朵,是躲避空袭的样子。后来小姐姐说,这样
          作是弟弟的主意。其实,那时的我才有三岁,已经知道惜命啦,哈哈!
          ----------------------------------------------------------------------------------------------------------
          在官园住了近半个月,老爸在西边不远处的【永祥寺夹道】胡同买下个小院儿,
          东西宽十米,南北纵深三十余米,正好有半亩地。院内有三间北房、三间西厢房,
          一家六口正好住下。
          从此以后,我们一家人在北京城内算是落地生根了,也可以对外称《北京人》了。
          其实,正儿八经的北京人真的不多,旗人也是近三百年前才进入北京,大部分北京人
          都是北漂!我老妈有见识、有主意,七十多年前就携带全家北漂,实在厉害、佩服!
          (未完,待续)


          IP属地:河北5楼2024-05-30 10:35
          回复
            大哥小时就北漂进了北京这也是命中注定吧?说明你这一生就是北京人!多自豪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30 16:49
            收起回复
              成为北京人是多少人的向往!怪我父母,那时怎么不北漂呢?


              IP属地:四川7楼2024-05-30 17:25
              收起回复
                3、在【永祥西巷】的日子
                ============================================================
                关于【永祥西巷】的基本情况,吧友【香饵老兵】在 另页有过详尽介绍。
                大面儿上我不重复,细节上再做些补充。【永祥西巷】原来叫做【永祥寺夹道】。
                在东边入口处,有一座【老虎庙】,有二平米就不错了,那时候住了二位老夫妇。
                他们以乞讨为生,早出晚归,睡觉时腿都得伸到庙门外边。门外有一个石虎,如图:

                (图片是百·度·图·库里找来的,形象近似,不是原物)
                这个小庙,大概是文革期间给拆了,老夫妇早就不知去向了。
                胡同共有1——4号门牌。1号是个独院,进深大约30多米,是个旧官僚的居所。
                北平解放后被政府 收回,分配给一位解放军的将军,据说中间换过一次主人。
                2号是个小院,有三间小北房、二间南房,院子很小。3 号门就是我家了。
                我曾经丈量过此院,面宽 10米多点儿、进深 30米多点儿,面积有半亩地。
                隔墙是 4 号,是个高门大院,我家的院子就是从这个院子的主人手中买来的。
                我家院子,原来是这家养马、栓大车用的。快解放了、用不着了,才低价卖了。
                在城里有半亩地的院子,不管是当时,更别说是现在,都当真的不小了。
                ---------------------------------------------------------------------------------------------------------------
                说几件事——
                1、我家养了一条大黄狗,真的中心耿耿。俗话说 ,狗眼看人低,专咬送煤的工人。
                有一次工人来送煤,我抓不住。它窜出去就把人家大腿咬了。过几年打狗时被抓走了。
                2、我家正房后面还有一个宽约 3米的后院,所以先后养过山羊、鸡、鸭、兔子,等。
                既然养了,杀了吃肉就得自家动手。以前是老爸动手,七八岁开始就由我动手了。
                3、院子大了,总得种上一些树木植物。院子里原来有臭椿树、榆树。我们自己种了
                枣树、腊梅树、珍珠梅树等。空地上种各种蔬菜就甭说了。记得我小学三年级左右,
                去护国寺的花店,买了二枝玫瑰香【葡萄插芊】,也就一扎多长。很快就发芽了。
                两年后结葡萄了,真的甜。后来搭了葡萄架,到唐山地震、北京搭棚时,就搭在那儿了。
                4、家里都爱吃大肉,那时不富裕难买好肉,老爸时常买来大猪头,就得自己收拾。
                在东院墙下,起了一个大锅台,下边烧火筷子烙猪毛,大锅烧水煺猪毛。
                最后用大锅炖猪头,吃起来真香啊。还有很多日常乐事,慢慢说吧。
                49年夏天,我大弟弟在这儿出生了。
                52年入冬、54年入冬,我的二弟、三弟又在这儿出生了。
                ---------------------------------------------------------------------------
                ( 未完,待续 )


                IP属地:河北9楼2024-05-30 23:38
                回复
                  4、【在永祥西巷的日子】(续)
                  ==========================
                  记忆中,我家的门楼儿有些破败。
                  (如图。百度搜来的,比较类似)

                  两扇门全打开,能进去一辆平板儿三轮车。
                  这一来,为老爸后来买车、蹬车带来方便。
                  (此是后话)
                  一进门,西边靠着院墙,就是 二棵榆树,那时已经有我的脑袋粗了。
                  每年春天,都长满了【榆钱】,北京人用它蒸窝头、烙大饼、凉拌,都好吃。
                  (前两天,我在河北廊坊街头看见有卖的,大约 3两就 5块钱吧)

                  我家的榆树就有这般茂盛。可惜在大地震时砍了,在平房里搭防震棚架用了。

                  上图是【榆钱窝头】,都很好吃!
                  -------------------------------------------------------------------------------------------
                  后院养了很多兔子。那小家伙繁殖的快,过几个月就得处理一次。
                  我胆子大、下手狠,上小学那会儿就敢下手宰兔子了。
                  其实不是拿刀宰,而是拎起兔子的后腿,身子和耳朵自然下垂了。
                  另一只手拿起擀面杖,对准兔子的后脑勺狠狠地打下去,成了 !
                  兔子连腿都不蹬,就能没气儿了。我家别人试过,下不去手、打不准。兔子且闹呢 !
                  很多朋友吃过【酱兔头、烧兔肉】,下酒、下饭都是好菜 !
                  =============================================================

                  ——红烧兔头。

                  ——红烧兔肉。
                  ==========================================================
                  我家院子大、树多。夏天鸟多,春、冬猫多。家猫、野猫都有。成宿地叫唤。
                  1976年底,大地震的余波还在,我老婆快足月了,从青海回京生孩子。
                  丈母娘家是楼房,都不敢进去住,还都住在楼中间的防震棚里呢。
                  我家是平房,又有院子,住着放心。把榆树砍了,连树带皮儿的埋在北屋。
                  又用豆条(北京人称 4#铁丝)绑成架子,双人床在架子下面,牢靠得很啊 !
                  不过,院子里每天晚上来好几只猫,窜来窜去还叫个不停,很烦人。
                  一天晚上,我和二弟动手抓猫了。
                  家里有个很旧的【铁皮箱子】。我找一根粗棍儿,把箱子盖儿支起来,
                  缝隙不大,大猫能钻进去就行。树棍下头栓了一块炸香的猪肉皮。
                  天黑了,把箱子放在当院,我和二弟躲在屋里听动静。没一会儿,就听到嗷的一声。
                  我和二弟赶紧跑出去,看到箱子盖儿已经扣上了。我知道,逮住了 !
                  我怕猫抓,戴上了皮手套,慢慢揭开箱盖,一下子看见两只贼亮的黄眼珠!
                  我伸出手去抓猫,一只手攥住脖子,一只手攥住两只后腿。这一下它跑不了啦。
                  凭感觉,猫在瑟瑟发抖,还轻轻地叫着,看来它很害怕。真是一只大肥猫 !
                  不管那个,我和二弟拿着细绳,一下子把它勒死了,顺手吊在院子里。
                  第二天,把冻僵的猫化了冻,收拾干净,做了一大盆【红烧猫肉】,闻着真香。
                  我们夜里办的事,别人一点儿都不知道,饭桌上跟大家说,这是【红烧兔肉】。
                  那一年我 30 出头,做饭的手艺很不错。大家都说肉新鲜、手艺好。
                  老爸、老妈,一家人都吃了,都感觉味道不错。不过我们哥们儿俩,一直没有说破。
                  有传言:猫肉是酸的 !
                  我告诉你,没那回子事儿 !我感觉它的肉,又鲜又嫩,跟鸡肉差不多。
                  ===========================================================
                  (未完,待续)


                  IP属地:河北10楼2024-05-30 23:47
                  回复
                    你也太厉害了,听起来好残忍!
                    不影响继续阅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31 06:49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西16楼2024-06-01 09:11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6-10 08:57
                        回复


                          IP属地:山西18楼2024-06-10 10:11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4-06-10 13:35
                            回复
                              酒仙怎么又关门不见了呢?继续哦!


                              IP属地:四川20楼2024-06-19 1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