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论坛吧 关注:853贴子:4,522
  • 0回复贴,共1

即墨“电子眼”被滥设滥用?密集设置与罚款引市民不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眼”以其独特的监控功能,逐渐成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其应用的广泛,一些乱象也逐渐浮出水面,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那些惊人的罚款数字。有网友统计了个别城市的罚款数字,数额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青岛2021年罚没收入为43.77亿元,高居全国第一,而即墨,自然也贡献了不少”力量“。近年来,即墨密集设置“电子眼”,对过往车辆进行无差别的抓拍和处罚,让市民们直呼吃不消。

执法部门为了追求高罚款数额,将“电子眼”的抓拍标准设置得过于苛刻,对一些轻微违法行为也进行严厉处罚,如短暂压线、未完全停车等;抬手挠个脸被拍下来,罚你个接打电话;甚至还有的来个张冠李戴,收到罚款信息的车主真是一脸懵......



这种“零容忍”的执法方式让不少市民感到困惑和不满,纷纷吐槽“人家都说,即墨别的不行,就摄像头好使,一点也不假。”“每个人家门口安一个多好。”

网上搜索即墨交通抓拍相关信息,都是市民们的无奈与不满,还有人质疑说现在的抓拍系统是承包给了个人,所以就更严格了,逮着就是罚。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电子眼”完全偏离了初衷,成为了某些人敛财的工具。他们通过滥用“电子眼”,肆意增加罚款收入,实际上是将公权力私有化了,不仅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更损害了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据中国政府网2024年2月19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其中明确,持续规范非现场执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在2024年12月底前完成执法类电子技术监控设备清理、规范工作,及时停止使用不合法、不合规、不必要的监控设备。我们期待即墨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下能够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交通执法体系,让“电子眼”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IP属地:山东1楼2024-06-12 17: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