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吧 关注:230,826贴子:797,078

为教育献计献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要努力就有可能!
教育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大问题,
但需要每一个普通人的关注和认可才能落到实处


IP属地:北京1楼2005-04-05 08:10回复
    我个人认为,现在的中国教育正处于一个误区。
    口头上天天喊素质教育、减负… 实际上还是打着一面应试教育的大旗。
    中国教育如果真要提倡新的改革,首先就要向其他一些国家的教育制度学习一下。
    那些发达国家为什么总是比中国要强?就是因为他们重视教育以及教育的方法、制度。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那么,就应当让他无限的去发展这一方面的才能。
    而现在中国是如何?要搞“全面发展”,这样,就会把很多人的才能掩埋。
    另外,我们应该重点抓素质教育。中国人下一代的道德素养如果提不上来,安求国家进步?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以分数定终生的这种制度、这种思想应该彻底的根除掉。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你认为呢?
    其实,中国教育应当更变、改革的还有许多许多。不过,我们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这样,祖国才能谋求进步、昌盛。


    4楼2005-04-07 20:44
    收起回复
      说的好,单独发出来!


      IP属地:北京5楼2005-04-07 21:33
      回复
        • 219.238.14.*
        我认为应该在人口多的地方建设好点的省内大学,在很多偏远地区没有很多人重视教育。
        就说河南省,本来人就特别多,对教育的观念又不强,其中穷困的因素是有的,但很多学生上完了初中再上高中的就少了很多,再上完高中又有机会考上大学的又是少了又少。因为河南的分数比别省的高,很少比例的学生能考出去,而考上大学的又有很多因报考或其它原因造成冲突,又有很多上不了合适的大学。每年不知有多少考上又因上不起或不如意的同学回高中复读,而我自己认为复读对学生自己是没有太大好处的,一年是一年的事。当你错过一年的时间,也许你会说你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在后面。我不这么认为,重复学习高中的知识对以后的生活有很多用途吗?我认为并没有。复读可能让考生考上好点的大学,但我们上学的目的是考上大学吗?不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更好,我们学的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让我们更好的踏入社会<生存>的方法。一味的应试教育只能让学生学傻,他们用所有的时间来学习而干不了别的(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等),因为他们也没有时间去干别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他们的出路更少(考不上大学,基本上就得种地或打工,自然也有些许别的吧)。这也是复读在河南常见的原因吧。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如果我们像河北衡水一样重视教育,重视升学率,重视学生的素质;
        如果我们有更合理的制度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上心仪的大学;
        也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选择。。。。。。。


        6楼2005-04-10 18:35
        回复
          • 219.238.14.*
          我是大学生,我同学有河北的。他们报考志愿是与我所在的河南不一样的。河南第一志愿只有一个,他们那是分第一(二,三)志愿A第一(二,三)志愿B,也就是说第一志愿就有两个,这就增加了第一志愿的录取的可能性,而这正是考生所希望的,因为第一志愿是最想上的。我想这种制度可以在各地区推广一下,如果我说的合适的话。这对广大考生兴许是很大的喜讯吧。。。


          7楼2005-04-10 18:41
          回复
            想改善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不太可能的了!想改善国人的观念也很难!我就想给一点建议!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企业也不能单看文凭!你说你们看我们为了生活能没有么?所以还是花点时间改一改社会的用人观比较好!比较实际!对不对?


            8楼2005-04-10 19:28
            回复
              • 61.51.245.*
              对!


              9楼2005-04-10 21:27
              回复
                • 222.18.41.*
                最近读书无用论在我国重新抬头,特别是在农村,大量的学生因此很早辍学。读书是获取知识和文化的最佳途径。同时重视教育也是国家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为历史所证明。现在随着大学生的扩招加上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不景气,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待遇也相应下降。这严重威胁到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科技、军事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读书无用论成因
                某些经济学家将教育当作一种消费,那么读书是否有用就是在于产出与投入相比较是否高。从投入方面来看,家长和学生的投入不仅仅是学费和教育相关的花费等,而且还存在时间和精力的耗费。关于时间和精力的耗费,或许许多人不会赞成,但是应当看到,学生如果辍学他可以去挣钱,现在许多的学生都是辍学后打工、挣钱,此外学生即使辍学了不挣钱,他们也比读书轻闲的多,许多孩子从性格上就不愿意读书。我们需要将产出与所有成本相比较,但是实际上往往我们只看到了学费和经济方面的成本。
                从成本方面来看,我国的学生承担的成本过高。政府投入过少,学费超过了许多家庭的承受能力。在产出方面,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不比以前,有的学生毕业后不仅没有挣到钱,而且还失业了。由于我国人才市场不景气,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待遇一般并不很高。
                教育本身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已经为各国的实践所证实,但是它的产出并不一定就能够转换为毕业生的工资,实际上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可能是更大的受惠者,特别是在人力资源市场不景气时,知识分子创造的价值不一定能够导致他们待遇的提高。在社会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他们可以接受很低的报酬和很高的工作强度。过高的工作强度也减少了就业岗位,导致另外一些知识分子没有工作。知识分子的许多工作,特别是科研和基础科学研究,一般不会在短期内转化为效益,而是要有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产品不断发展的过程,许多理论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发生效益,转化为生产力,但是长期来看,它可以发生非常普遍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教育的产出有一种长期性和隐蔽性,一方面是知识长期发挥价值,它在受教育者一生中都在发挥价值;另一方面是教育对社会的贡献不是一下子能够体现出来的,无法估量的,更不能用经济指标来衡量。许多成果产生效益是在创立者去世后,所以这些教育产出是社会乃至人类的财富。可见教育的投入应当根据受益程度由各个受益主体来分担,而不应当让学生和家长承担过多。
                “一个巴掌拍不响”,受过教育知识分子要发挥价值和产出,需要有用武之地,比如到高科技的企业承担技术工作和研究开发工作,到高校和研究院所从事科研,还有政策研究等工作。这必然要求有相关的投入和发挥价值场合,并且要高度重视。但是过去我国科研投入较低,创新没有得到重视,另外我国的企业相对较小,它们必然不可能象国外大型跨国公司那么重视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研究开发投入,而且它们即使投入开发也很容易被挤垮,所以知识分子在科研开发中的比例不大,而这是他们发挥价值和产出的最重要的舞台,自然就业率不高,也不能显示读书的价值,助长了读书无用论。
                我国学术论文不重视质量,而重视数量,不仅学术垃圾多,而且损坏了知识分子的形象。最近人大代表张钟宁提出科研论文应该与奖金相脱钩,取消科研领域的奖项等提议,虽然在不采取配套补救措施的情况下这些提议是绝对弊大于利的,但是它正是反映了这些学术腐败和垃圾问题已经受到深恶痛绝。学术论文的奖励往往是由教育成本来转移支付的,说明了教育成本的不合理性。科研对社会的贡献不应当由政府来承担。一方面好像是增加了教育成本,这些成本有时会造成学费增加,这样学费增加使得家长认为投入太大,产出又困难,所以导致读书无用论;另一方面,科研和发表论文的意义被诋毁了,而显然科研是教育给社会带来产出和效益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科研产出就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弱化了教育的产出,从另外一个方面导致了读书无用论。可见政府要加大科研的投入,将高校的科研的奖励和教育成本区分开,另外为了发挥读书的价值,应当对于任何人同等给予科研的机会和奖励,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有限的部门。对于科研和发表论文的奖励与发表的版面费也有关系,有时是为了弥补版面费,所以对于学术性高的期刊,政府应当根据期刊的质量给予补贴,另外也可以根据发表论文的质量给予奖励,同时对于学术腐败等问题给予处罚。
                


                10楼2005-04-11 17:55
                回复
                  看看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你就知道 大学是唯一的出


                  14楼2005-04-14 13:31
                  回复
                    不能实行局部改革,要实行根本变革.
                    想什么减负之类的改革治标不治本,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
                    要改,改从最上面改起.


                    15楼2005-04-16 18:55
                    回复
                      好帖子.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16楼2005-04-16 18:55
                      回复
                        • 202.196.66.*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跟上人的素质才能跟上,我认为现在在很多地方教育跟不上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资源配置问题,有钱的地方和大城市就有比较好的老师去但是在农村现在教师的水平就是一部份中专和一部分应聘的原非师范的大中专生,而现在的研究生连县级学校都留不住,资源配置合理吗?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教育部门应该考虑?


                        18楼2005-04-17 15:28
                        回复
                          19,20,21胡乱发言已经删除!


                          IP属地:北京23楼2005-04-19 08:45
                          回复
                            看了刘老师的文章,我觉得他们那的教育肯定是很棒。
                            他们的上级不会硬性规定老师应该有哪些学生的作业给他们检查,
                            批改作业要有一定的格式,要统一。
                            没做好这些还要通报批评。
                            像刘老师那只能是家庭作业,如果在我们这里肯定要挨批的


                            25楼2005-04-19 18: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