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拉丁吧 关注:7,271,680贴子:124,932,207

AMD桌面CPU详细科普介绍和历史介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出完INTEL的CPU发展史后(地址在这里),应大家的要求再整理出一个AMD的发展史。由于AMD早期的CPU基本是模仿INTEL的,所以参数就不详细介绍了,主要围绕A(AMD)-I(INTEL)之间相爱相杀的历史故事展开,如果对CPU参数和技术感兴趣,可以去我另一个INTEL-CPU的技术贴里参考。直到586(奔腾)年代,A-I分家后,各自发展路线才出现不同,才会介绍一些AMD-CPU的参数。
但是时间精力和资金有限,我并没有收集AMD的CPU,所以只能全部借用网站图片了。地址可以留意水印。


IP属地:广东1楼2019-03-18 17:50回复
    说到INTEL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和INTEL相爱相杀的AMD。这两家公司到底有什么渊源,为什么INTEL会练成牙膏厂而AMD会沦为农企,这里面不为人知的故事说两天也说不完。所以这里也只能介绍个大概。
    其实说到渊源,这两家公司算得上是一个妈生的兄弟。当年的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创立了一个传说级别的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这个公司有多传说呢,70,80年代美国硅谷的半导体产业,基本一半公司的CEO或首席技术总监都曾供职于仙童。这其中就包括INTEL的创始人葛罗夫,戈登·摩尔(摩尔定律的那个摩尔)和AMD的创始人杰里·桑德斯。说仙童半导体公司是世界IT产业的摇篮一点也不过分,不过如今的仙童已经是巨星陨落,关于这段历史这里就不展开了。
    不过和技术出生的葛罗夫和戈登·摩尔不同,杰里·桑德斯是销售出身,他创立的AMD在早期一开始就走了一条和INTEL完全不同的路线,那就是模仿和营销。说简单点就是,INTEL研究新的技术产品,AMD逆向仿造INTEL的产品然后低价占领市场。
    AMD当然也有一些早期产品,但这里不摆了,直接从CPU开始:


    IP属地:广东3楼2019-03-18 17:52
    回复
      8080:位宽:8bit,制程:6 μm,频率:2MHz~10 MHz,晶体管:4500
      1974年INTEL推出了8080芯片,一种史上最成功的8位处理器。这款处理器也是被模仿得最多的处理器,各国的各大公司,甚至中国和苏联都有过仿制8080的历史。作为AMD,自然也不会放过8080。事实上,AMD正是从模仿8080开始了自己的CPU之旅。那个年代,8080不仅是INTEL的产品代号,更像是一种行业标准,其他公司的CPU也都已8080作为代号,标榜着和INTEL的8080兼容。AMD仿造的这款编号就是AM8080。
      销售出身的杰里·桑德斯很明白,AMD在技术上比不过INTEL,自然就在商业上寻找突破口。AM8080以低廉的价格和与INTEL相近的品质,在一些场和成为了低成本的兼容解决方案,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开启了AMD和INTEL的仿制,合作,背叛,超越,反超的历史进程。


      IP属地:广东6楼2019-03-18 17:54
      回复
        DIP紫瓷金盖AM8080:

        DIP紫瓷金盖C8080:

        DIP灰瓷D8080:

        DIP黑塑料P8080:


        IP属地:广东8楼2019-03-18 17:55
        回复
          8085:位宽:8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AMD在仿造8080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同时引起了INTEL的重视和合作。原因是1974年,INTEL内部研发团队发生了分裂,核心成员费德里科·法金博士(4004,8008,8080的缔造者)带领着安泽曼,西玛等一票核心成员,集体离职成立了Zilog公司,并开发出了比INTEL性能更好的Z80处理器。INTEL为了和Zilog公司竞争,急需提高自身8085(8080的单一电压增强版)处理器的产量和降低售价,于是找到了AMD,希望授权AMD生产8085作为第二供应商。
          获得了“官方认证”的ADM自然开足马力全力生产自家的AM8085,而且由于得到了正式的授权,AMD也得以在芯片上光明正大的印上“INTEL”的字样。A-I联姻自此进入了长达十余年的蜜月期。
          物美价廉的AM8085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给AMD和INTEL都代来了丰厚的收益。1978年,AMD销售额破亿(美刀),1979年公司股票上市。两家合作直接导致Zilog公司的Z80被挤出了市场。INTEL的技术能力加上AMD的营销能力,在那个年代传为了一段佳话。


          IP属地:广东9楼2019-03-18 17:56
          收起回复
            DIP紫瓷金盖AM8085:

            DIP灰瓷D8085:
            DIP黑塑料P8085:


            IP属地:广东10楼2019-03-18 17:59
            回复
              8086:位宽:16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1978年,当INTEL推出划时代的16位芯片8086时,AMD也开始进行仿制,并眼巴巴的盼着INTEL的生产授权下来,好让自家仿制的8086转正。然而INTEL却打着小算盘。毕竟搞市场营销,INTEL不如AMD,看着AMD日益壮大羽翼丰满,加上当年共同对抗的敌人Zilog已经被压下去了,INTEL不得不开始提防这个潜在的对手,于是一直拖延授权的发放。AMD眼见INTEL有二心,也明白了一味的仿制,终究受制于人,没有话语权。于是在1980年,趁着到手的热钱,成立了AMD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储备技术为可能的分家做准备。
              虽然A-I出现了“婚姻危机”,但大家长一出手,硬是把这对冤家重新绑了起来,在大家长蓝色巨人IBM面前,不管是ADM还是INTEL,都如小孩子般被拎着走。
              起因就是IBM推出个人电脑PC-XT时,选择了INTEL的8086/8088处理器。但INTEL为了规避商业风险,同时也为了压低成本,要求INTEL授权第二供应商,也就是拉AMD入伙。虽然不情愿,但IBM的订单吸引太大了,INTEL最终还是同意AMD做第二供应商,生产8086/ 8088,同时签订了为期12年的技术交换协议。至此,INTEL的名字再一次被印在了AMD的CPU上。


              IP属地:广东11楼2019-03-18 18:00
              收起回复
                DIP灰瓷D8086:

                DIP黑塑料P8086:
                8088:位宽:16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DIP灰瓷D8088:

                DIP黑塑料P8088:
                PLCC黑塑料N 8088: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3-18 18:03
                收起回复
                  80186:位宽:16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和IBM签订的技术授权协议生效后,日后的80186,80286以及对应协处理器80287的授权自然也是手到擒来,AMD开始展现出商业上的成功。80年代,PC产业方兴未艾,还没有DIY的概念。同一型号不同品牌的CPU,在性能上也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因此用户并不会在意自己的电脑里用的是INTEL的CPU还是AMD的CPU。但使用AMD的CPU,价格的低廉却是实打实看得见的。凭借着物美价廉的处理器业务,1984年AMD就达到了11亿(美刀)的销售额,1985年更是进入了《财富》杂志世界500强。


                  IP属地:广东19楼2019-03-18 20:40
                  收起回复
                    CLCC紫瓷金底C80186:

                    CLCC紫瓷金底R80186:
                    PGA紫瓷A80186:
                    PLCC黑塑料N80186:
                    QFP黑塑料AM186:


                    IP属地:广东20楼2019-03-18 20:42
                    回复
                      80188:位宽:16bit,制程:N/A,频率:N/A,晶体管:N/A
                      CLCC紫瓷金底R80188:

                      PGA紫瓷A80188:

                      PLCC黑塑料N80188:

                      QFP黑塑料AM188:


                      IP属地:广东21楼2019-03-18 20:43
                      回复
                        80286:位宽:16bit,制程:N/A,频率:8MHz~16MHz,晶体管:N/A
                        到了286时代,AMD继续充当着INTEL的第二供应商角色。但是AMD却耍了一些小聪明,想占领更多的市场,比如INTEL的原版286芯片频率介于6MHz到10MHz之间,而AMD版本的286芯片频率却是8MHz到16MHz,而且售价比原版更加低廉。作为用户,自然希望用更少的钱,换来更快的速度,于是AMD借着286芯片翻身反压INTEL。作为INTEL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但苦于12年的技术交换协议,明面上是没话说,但暗地里INTEL决定搞点事情,打压一下这个同床异梦的AMD。


                        IP属地:广东23楼2019-03-18 20:47
                        收起回复
                          CLCC紫瓷金底C80286:

                          CLCC紫瓷金底R80286:

                          PGA紫瓷A80286:

                          PLCC黑塑料N80286:

                          QFP黑塑料AM286:

                          80287:位宽:16bit,制程:N/A,频率:2MHz~10 MHz,晶体管:N/A
                          DIP黑塑料P80C287:


                          IP属地:广东24楼2019-03-18 20:49
                          回复
                            80386:位宽:32bit,制程:800nm,频率:N/A,晶体管:20W
                            1985年,INTEL推出了划时代的32位处理器80386。作为第二供应商的AMD,自然也眼巴巴的等着技术授权。然而拖到1986年,事前大方承诺的INTEL,却在最后时刻撕破脸皮,单方面终止了技术交换协议,独家生产386芯片,把AMD净身出户。
                            虽然286时代AMD耍小聪明偷偷提高自己芯片的频率不太厚道,但这回INTEL公开违反协议可是捅了篓子。不过INTEL这边也是有备而来,比着鱼死网破的架势,誓要一举灭掉这个竞争对手。谈判无果,双方在1987年终于对薄公堂。INTEL的策略很清晰,自己理亏,但是可以拖延审判的证据不少,于是慢慢抖料,不求胜诉,但求延长审判期。而IT产业瞬息万变,硬件更新也是朝发夕至,审判期间拖得越长,对AMD越不利。看着市场上一代又一代的新CPU呼啸而过,自己还在守着古董286授权,争取着已是昨日黄花的386,AMD意识到如果继续死磕授权,自己终将错过CPU的发展浪潮被时代抛弃,于是AMD两条路同时走,一边和INTEL在法庭上周旋,一边自主设计制造386兼容芯片。


                            IP属地:广东25楼2019-03-18 21:03
                            回复
                              终于在1989年,AMD赶上了386的末班车,在INTEL发布486前,发布了自己的386CPU。然而INTEL再次和AMD对簿公堂,指责AMD侵犯了“386”这一属于INTEL的名字,好在法院及时判决“386”这个纯数字不是名字,不属于任何人,AMD的386才得以如期上市。
                              虽然AMD的386落后了将近一个时代,但却开启了AMD自力更生的时代,印证了那句话:“越封锁越强大!”


                              IP属地:广东26楼2019-03-18 2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