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吧 关注:342,889贴子:3,794,740
  • 5回复贴,共1

我看最强大脑--17.评第十季选手阵容和揭幕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重申一下,我对选手的确有原始的倾向性。很多人都是我的师弟师妹,甚至还经常有中学校友。不过我判断实力更注重于题目的实际难度,尽可能去客观评判。
惯例,荣耀时刻,查了一下新人选手的情况:
周逸飞 2013 (高二)第29届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2014 (高三)第30届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并列第15名入选国集。江苏兴化中学。
尹嘉晖 2015 (高二)第31届数学奥林匹克金牌 2016 (高三)第32届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天津耀华中学
王鹤澄 2018 (高三)第34届数学奥林匹克银牌 东北育才
苏畅 2020 (高二)第36届数学奥林匹克金牌 江西科技学院附属中学
龚世棋 2018 第32届化学奥林匹克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 四川绵阳中学
安锐博 2021 第35届化学奥林匹克金牌 南京外国语学校
付铁寒 2018 第27届生物学奥林匹克金牌,国集(31) 四川绵阳中学
程泽瑞 2017年第3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银牌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8年第35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银牌
申武杰 太原五中 2016(高二)第32届高中数学联赛山西省一等奖第8名(山西省队当年7个名额)
第3届阿里巴巴银奖。在金奖4人银奖6人共10人中唯一一位本科生。
稍微聊一下:
1.本季三位脑王以及多位往届比较强的选手回归,势必要求选手总体水平比较高。但是貌似是这期节目没有初选(压根没提),我猜测,因此更多的招来一批奥赛选手。
之前多季累计国一也就是10人。本季一下子来了6个,并且其中三个是国集,并且出现了少有的生物学还是国集选手。
竞赛江湖里,公认的科目难度排序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这几年出现了有人数学进国家队之后又信息学进国家队的情况。
可以肯定的说,来节目的仅仅是非常少数几人。每年国集总共有200多人,近十年累计即使国家队成员都有200多人了,来节目的是非常小众的一部分。
2.比较有意思的是2014第30届数学奥林匹克。最强大脑至今为止有多名选手参加过,而且能查到名次:
俞辰捷(2),窦泽皓(30),白宇川(36,高二),张天扬(149,高二)
以及本期选手周逸飞的名次是15。
当然,我说过多次,数学奥林匹克是6道题9个小时的比赛,简单的说就是给足了时间闷死你。跟最强大脑这种几分钟快问快答并且可以胡蒙试错显然是不同的。
3.龚世棋和付铁寒两个人科目不同,都是国集,居然是同校同级的。连最强大脑都结伴参加。
4.申武杰虽然中学只拿了省奖,但是阿里的比赛拿了银奖,这值得好好吹一下的。这比赛里的铜奖都是大佬和传奇云集。当然这比赛更是给足时间闷死你那种。
5.稍微有点负面。
即使是上升期的演员,歌手,艺术家,频繁参加综艺节目都会被认为是不思进取不务正业。
这些以大脑为优势,以知识科学为依托的人,如果还是在校生,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呢?作为观众我们当然愿意看高手对决,他们当然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路。
参加这个节目势必占用很多时间,除了录制,往往又是微博又是互动,既需要一定程度的益智小题目练习,还需要言行谨慎考虑人设。总之,除非打算将来人生靠脸靠嘴靠忽悠,如果要靠知识靠能力,学生阶段是最重要的积累阶段。尤其是想爬学历树的,本科不努力会导致后面的平台降低档次。这里我针对的是在校生,已经工作特别是在课外培训机构工作的参加节目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这是能有利于事业的。
张洗月(上海交大),我还是愣了一下。也有可能江浙女孩子,主动希望离家近一点,个人愿望。顺手看了一眼一名往届争议选手,现在状态居然是Non-Degree Student。
娄云皓是绕过了高考,黄明睿(中山大学),杨英豪(西湖大学),常俊硕(宁波诺丁汉大学)
高考是一个全民拼刺刀的项目。如果你要说因为没有刻苦努力所以高考考得不好,是不是更像是托辞和逃避?如果还不是某二代,我只能说,这都不是是否聪明的问题了,这是基本的智商和情商不合格。


IP属地:美国1楼2023-01-09 05:07回复
    6.聊聊回归选手
    第六季之前的选手我不熟悉。杨英豪和常俊硕到底什么水平,只能后面比赛见了。
    在第七季最后阶段见过杨易参加的比赛。总之,杨易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不知道他的难度上限能到多少,但是只要会做就一定能做对。不喜不悲不急不慢,没有情绪波动,不受外界干扰,细致专注,果敢刚毅,言行得体,举止斯文。总之优点一堆,几乎没有明显缺点,就是一个聪明的头脑跟一颗大心脏的结合体。尤其是他的儒雅风度,使得在他面前所有的激情叫阵都变成了叫嚣,都显得有点虚张声势和不自量力。到底智商有多高,比赛中我们可以验证。情商基本上可以秒杀全场了。
    ~~~~~~~~~~~~~~~~~~~~~~~~~~~~~~~~~~~~~~~~~~~~~~~
    第七季的张洗月,王宇轩,王心冉,黄明睿回归。第七季应该算是过渡期,题目从纯粹的无脑的瞪眼看,手速加试错向更多的思维要求过渡。但是依然是手速和瞪眼看为主流的题目。之前发帖我就说过了,并不觉得娄云皓和黄明睿有多强,只是第七季的屁股有点歪,题目当中手速太多成就了他们。
    最典型的第七季四战队的黑白无双,看上去好像是思维要求很高,标的推理5,但是选手们居然是胡蒙乱猜手速试错就能做出来。只有张洗月和王宇轩两个人吭哧吭哧地通过推理寻找解法。对比第八季的蝴蝶效应和管道迷阵,第七季好意思说难度?
    更有连连看,在第七季居然是一场决定8强的比赛。在第七季是六个人每人做一题,到了第八季是一个人做10题。我们可以看看比赛用时。更关键的是,这个连连看在第八季就是个小花絮,真正的比赛是后面的结绳记事。
    张洗月和王心冉都实力不俗。整个第七季比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俩对战那个项目。我个人其实不喜欢侧重记忆的题目,不过此题是在记忆基础上的推理和想象,还挺有意思的。两个女生都有很好的推理能力和观察力,但是明显手速不行,在第七季战队赛期间的胡蒙,手速和试错当道的题目的比赛中,几乎隐身了。
    王宇轩比较阳光,性格好,而且抗压能力很强,越紧张的比赛反而越放得开。面对思维难度不高的题目的时候,他的果断和思维敏捷的优点非常突出。典型例子就是赢了赵金昊那场吃豆子。赵金昊在这种手速要求的项目中居然琢磨策略问题,导致落败也难免了。
    很明显经过大量数独训练的黄明睿很擅长益智小题目,而且手速很快。但是从第八季开始题目趋势是不比速度比思维,不比套路比现场解决能力。尤其是杨易和朱辉宇两位脑王参与的比赛应该更趋向这种风格,不看好黄明睿能有好的表现。
    ~~~~~~~~~~~~~~~~~~~~~~~~~~~~~~~~~~~~~~~~~~~~~~~~
    我把朱科祺算在第九季,因为他在第八季很早就退赛了,完成了第九季全程。本季还有第九季的脑王白宇鹏。
    他们俩在第九季有一个猜牌游戏。我之前文章分析过,彻底曝光了两人的实力。朱科祺选先让人啼笑皆非,而数学奥赛出身正在读数学系的白宇鹏更是不知道算概率??
    我觉得第九季最厉害的是设计题目的人。能把每道实质上很简单的题目设计得看上去花里胡哨,有模有样。其实即使你没有研究过题目,你想一下,第九季选手都是什么水平状况,大多数人也能完成大多数题目。这些题又能有多大的难度呢?所以何茜反而成了我关注的重点,之前的帖子也有详述,不再啰嗦。
    之前分析过朱科祺,观察力太突出了。似乎最强大脑有手速和观察类题目开局的传统,他在第八季早期脱颖而出。但是在关睿怡胜文照淳那场比赛中,完全类似的题目他其实比关睿怡落后了8分多钟。感觉跟顶级高手相比,他在空间,推理都有严重的不足。
    白宇鹏同样优点突出但是不足太多。他是明显的快枪手,思维敏捷反应快。但是如果题目难了,还可能思维敏捷吗?比赛中体现出的数学素养都是小学的,看来他基础打得不错,但是现在是大学生了。第九季整体难度太低,让他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但是问题还是有迹可循的。被张天扬洞穿的那个比赛,有可能想不出来怎么做,但是判断不出已经做错了就很有问题了。
    ~~~~~~~~~~~~~~~~~~~~~~~~~~~~~~~~~~~~~~~~~~~~~~~~
    我不赞成在校生迷恋于这个舞台的虚幻的成就感。不过作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其实我更期待的是第八季选手的回归。
    第八季的选手们不仅强,大量都是刚上大学不久的在校生,更加有活力和冲劲。高难度比赛从头打到尾,很明显攸教授也放心大胆的加大了题目难度,所以也非常精彩。
    因为残酷的淘汰赛制和疫情让众多高手早早离场,剩下的12人更是身怀绝技打得火花四溅。从宫殿狂想开始,难题频出。攻守战除了詹森秘境,其他三题都难度足够。比如说擅长观察的朱科祺在光点数图用时22分多。后面战队比赛的结绳记事,行云流水,管道迷阵,个个都是硬核题目。本以为迷宫森林已经是巅峰了,没想到后面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一触即发。其实还有一个评判角度,道具题目看看多少道具。比如第九季脑王决赛之前的傅里叶残影。一共才30个屏幕,而且一半多几乎可以立刻迅速否定。对比一下扑天盖地的道具的宫殿狂想和行云流水,而且更可怕的是宫殿狂想和行云流水的几乎每一块儿板都不是简单就能否定的。不觉得奇怪第八季选手是怎么活过来的?
    我觉得,如果题目五维数据真实(不是第九季那么水的),并且五维总和20以上,更侧重推理和空间。
    每季选手挑最强的三个,第八季朱辉宇+关睿怡+其他强手中任何一个,基本可以稳定的64以上赢其他各季。
    如果每季挑10个以上选手组队PK, 第八季肯定虐杀任何季。
    就哪怕很多人质疑的李礼,那也是做出来了宫殿狂想(其实比朱辉宇晚了不到一分钟,而文照淳多用了近半个小时只做对两个),并且双人合作的计算也表现很出色。看看最终12人以外的名单: (王天洋,谢子辰,游宇寰,杨天成,朱科祺,文照淳,孙叶芃,林天宇),是不是足够豪华?
    很遗憾,现在仅脑王朱辉宇一人。也很庆幸,参赛的朱脑王还是已经工作了的。众学子们,学业才是第一位的啊!!!


    IP属地:美国12楼2023-01-10 12:30
    收起回复
      聊了这么多,现在进入第十季的正式内容部分。
      三脑王PK的"纵横之间":
      感觉这道题有点虚,五维数据:观察4记忆5空间5创造3推理4计算3 就是虚高。打个比方,如果在一张高考卷上,此题更像是一道没有难度的计算题。就是耐心仔细做就好。
      本场比赛最大的感受是朱辉宇咋这么菜???我觉得朱科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朱辉宇的确是多次表达不喜欢记忆类型的题目,但是第八季的立方贴图他可是完成得很好。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这道题又是难度不大需要比速度的跑来跑去。看过第八季的朋友们应该对他满头大汗惊慌无力的样子有印象。重量级选手,哪怕站着消耗的能量都多。跑动以后血液循环流入大脑的就会减少,大脑缺氧就导致智商下线。我记得有一回连续爬到8楼,然后被问到一件自己很熟悉的事情,短时间内就是大脑一片空白,想尽力想但是就是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
      而且估计杨易的实力和白宇鹏的快捷也给朱辉宇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可以看得出,前一半时间他几乎是一种半缴械的状态。之后才稳住心神,顺利完成。
      如果是这种大型道具的项目,他需要难度更大的,可以闲庭信步间妙手偶得之。
      整个第九季几乎都快速完美的白宇鹏出现了失误。当题目难度有所上升,注意力就会从保证准确率中移走不少,这很常见。个人觉得这季比赛对他来说必将是一场苦战。
      杨易永远都那么稳。看来他的胜利经常是建立在对手的失误上,这就是能力。首先要自己能解决问题,其次对方是否领先都不会影响自己的节奏,最后对手失误了,我还是正确的,就赢了。
      战书环节,最终结果如下:
      杨易:
      朱科祺,张洗月,王心冉,黄明睿,杨英豪,常俊硕,龚世棋,付铁寒,程泽瑞,周逸飞
      周亦武,周航,张晋恺,葛梦颖,徐杨,王雨城,徐新凯
      杨易选择的是:常俊硕,黄明睿,龚世棋,程泽瑞,葛梦颖,周逸飞,周亦武,张晋恺
      ~~~~~~~~~~~~~~~~~~~~~~~~~~~~~~~~~~~~~~~~~~~~~~~~
      朱辉宇:尹嘉晖,王宇轩,杨培文
      陈帝霖,钱胤琛,郝辰澍,葛文婷,李昱昕,张庭瑞,李政军,马晋隆,徐嘉悦,胡展培,陈侹宾
      朱辉宇选的是:尹嘉晖,陈侹宾,葛文婷,徐嘉悦,陈帝霖
      ~~~~~~~~~~~~~~~~~~~~~~~~~~~~~~~~~~~~~~~~~~~~~~~~
      白宇鹏:苏畅,安锐博,申武杰,王鹤澄
      卜令芸,李悦超,楼开元,侯守成,柴昊辰,李佳康,吴思弘,梁恺康,石明鑫,杨昊辰,黄靖宇,张霁恺,朱光晔,胥子含,吴哲维
      白宇鹏选择的是:苏畅,王鹤澄,石明鑫,杨昊辰,楼开元,胥子含,张霁恺,吴哲维,卜令芸,柴昊辰
      ~~~~~~~~~~~~~~~~~~~~~~~~~~~~~~~~~~~~~~~~~~~~~~
      我把向三个脑王下战书的选手都分成两行,第一行是我认为实力更强的。
      这里又出现了争议。现在论坛都有帖子说朱辉宇怂。
      首先是选人数。杨易选择了中庸的8,下面朱辉宇应该选几呢?而且给朱辉宇下战书的一共只有14人。他选10不是有病吗?
      其次是选人。很明显大多数人被节目组带节奏了。过程应该是朱辉宇没有选王宇轩,现场有选手嘀咕了一句。然后QQ星那边把王宇轩捞回来,然后王宇轩还是选朱辉宇,然后节目剪辑把那句嘀咕的话放进来给你听,把节奏带起来了。试想,如果QQ星捞的不是王宇轩,或者王宇轩第二次选的不是朱辉宇,你会听到那句话吗?
      其实杨易不怂吗?很多人说杨易平均选的。问题是挑战杨易的人里面一半多都是可能比较强的,但是他把一半的名额给了不到一半比例的可能比较弱的选手。这是平均吗?
      而且,就哪怕朱辉宇没从尹嘉晖,王宇轩,杨培文里面选人,杨易的选择顶多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什么叫不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选10个人,全都是我列的在第一行里的人。
      中庸之道,说来好听,难听说法不就是立XX吗?
      其实,还可以换个角度描述这件事情。
      朱辉宇没敢选王宇轩 vs
      杨易没敢选朱科祺+杨易没敢选张洗月+杨易没敢选王心冉+杨易没敢选杨英豪+杨易没敢选付铁寒
      这又是什么味道呢?
      最后,最重要的事实是,朱辉宇其实是选了尹嘉晖和杨培文。那句嘀咕就合情合理了,三个可能的高手中唯独没选王宇轩。这还怂吗?
      眼见未必为实,尤其是这种剪辑出来的节目。
      杨易的选择其实也明显刻意躲开了硬实力的返场,新手当中龚世棋是个难点。众所周知化竞选手历来表现不错,而且这还是国集。
      白宇鹏也躲开了化竞的安锐博。


      IP属地:美国13楼2023-01-10 14:00
      收起回复
        下面聊白宇鹏的1vs10。六芒星阵
        其实这场比赛没啥可聊的,就是吐槽太太太太太简单了。这的确是第九季题目的风格:搞得虚头八脑但实际上简单得不可思议。
        此题分两步:第一步完成六边形盘面满足所有斜和竖线上的数字和相等;第二步从40个转的六芒星按照规则计算表达值,然后找出自己需要的。
        视频的例题第一步有难度,直觉上有可能多解。但是选手备战的练习题是唯一解的,但但但是,比赛题居然跟练习题仅仅数字不同,位置一模一样。这就没有任何浪花了,不需要分析推理,彻底就是口算速度。而且没看到总和超过99的,所以第一步其实就是做12次最多不超过五个正整数的100以内的加减口算。这一步节目组有小小的作弊嫌疑,稍后再说。
        第二步从40个六芒星里面找出来自己要的数字。显然你无法知道需要的11个数字在40个六芒星里面是怎么分布的,唯一快捷安全做法就是按照自己确定的顺序一个一个算。既不要重复算也不要漏算。
        这里要比运气。自己需要的11个数字都出现的时候,剩下还没有算的六芒星个数越多就运气越好。如果算到第40个才是自己需要的第11个,就是运气最差。
        关于怎么算六芒星,备战间的对话基本都是扯淡。口算三个数字相乘减掉另外三个数字相乘不就是不超过5秒钟的事情?尤其是扑天盖地红色(就是数字1),直接硬算就是最佳策略。而11个数字有多种情况,考虑整除性就搞复杂了。只有在需要找的数字只剩下一两个的时候,整除性才可能会帮助加快验证的速度。这一步关键是从颜色对应到数字的反应速度,在备战间练习10分钟就好。
        12次最多不超过五个正整数的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这不就是常见的小学2年级口算练习?平均每次5秒钟基本足够,咱也放宽到10秒。
        最坏情况要计算40个六芒星,平均每个用不了5秒钟,尤其是铺天盖地的红色,我觉得平均3秒钟就够了,咱们放宽到5秒。
        总算下来时间也就是320秒,不到5分半。这就是这道题的实质,整个就是一张小学2年级的5分钟口算试卷。
        赛后苏畅和石明鑫的估计也就是按照这个速度。
        苏畅说1分钟以内是准确的。有个镜头他已经算到了26号。估计结束时只剩下10个左右的六芒星,1分钟足够。不知道石明鑫算到了多少,但是如果如他所说还差两个,那的确10秒钟足矣。
        比赛过程中嘉宾的对白和选手的旁白全都是扯淡。要么是愚蠢,要么是故意营造题目有难度的假象。
        比如这题没有越做越快的可能。
        石明鑫说开始做得慢后来快起来,是因为他的数字第一个出现在第9号。
        苏畅第二个转身,但是中间一度反超了白宇鹏,是因为他从3号就有需要的数字了。而白宇鹏第一个数字是14号(其实是9号)。所以这种领先毫无意义。只要有一个在最后几个里面,哪怕前10个都是需要的,也只能慢慢算下去最终被追上。
        在转身的时间点,估计白宇鹏领先苏畅10秒左右,不可能超过30秒。所以我判断10号以前的都被白宇鹏迅速跳过去了,不知何故。算到最后一个之后,他还差两个数字,分别是在24号和9号。
        更不理解的是他怎么很快把24号找出来的?也许是他记得这个没算(可能是摆放的位置比较特殊?)。找出来9号就是补算前面故意跳过去的部分。
        总结这题就是一道小学二年级的5分钟100以内口算练习,大家都经历过吧。


        IP属地:美国19楼2023-01-11 14:39
        收起回复
          最后说说作弊嫌疑。最强大脑的道具题,相当多都很容易作弊。
          道具摆放和试题的分配是节目组给定的,操作的空间太大了,特别是试题不同的时候。最典型就是我分析过的第八季第三轮中难度那道题。
          而试题相同的时候,道具题有可能让落后者通过观察领先者确定答案所在的区域。上一季傅里叶残影那道题就有这个问题。避免的办法就是要么道具铺天盖地(宫殿狂想),要么不仅道具多,题目和答案都多,让你无从去观察其他选手(行云流水)。
          这道题可以操作的作弊嫌疑是那个斜线或者竖线的总和到底多大。显然总和越小,12次最多不超过五个正整数的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的计算量就会下降。
          这次我看到的选手的屏幕都有点模糊,不仅1,7不好区分,就是1和3也不太好区分,特别费眼。算了几个选手的:
          张霁恺86, 苏畅83, 石明鑫77, 柴昊辰72, 白宇鹏63
          这个比赛是不是有点小无耻呢?
          我觉得三道题都是为三位脑王量身定做的,而且至少每道题考察什么他们提前知道了。选人数就是选哪道题。


          IP属地:美国20楼2023-01-11 14:41
          收起回复
            我是看第九季过半以后,去看的第八季。感觉第八季非常精彩,题目难度确实是比较高,完全不是那种纯粹的拧魔方瞪眼看的比赛。当时版面上一堆捧第七季的娄云皓,让我真觉得有期待。
            但是看完第七季感觉大失所望。第七季屁股不正,一上来不停的明里暗里的捧两个中学生,说得多了很多观众就信了。
            第七季帖子里我重点评价过娄云皓,不再赘述。这个帖子聊聊黄明睿。
            黄明睿的首战和末战都是大型道具项目。两战都完败给赵金昊,另外末战还输给了王宇轩。
            战队比赛期间,三人游项目考察推理,张洗月战队连续出现失误导致垫底。赵金昊战队稳稳地拿下第一,黄明睿中规中矩.
            黑白无双实质是比手速赌运气,黄战队运气没有娄战队运气好,但是手速快做了两遍完成;
            六色迷盘彻底就是拼手速,王宇轩,黄明睿,娄云皓都非常突出.
            千丝万缕是黄明睿胜赵金昊的比赛。说实话这道题就是快点少想快做,赵金昊在这个阶段几乎每题都花时间心思筹划策略导致失败。其实这一季的比赛大都是几分钟结束战斗,基本不需要推理,是比手速。这场比赛后旁观嘉宾都在分析黄明睿手速快。
            血战到底,黄明睿用时3分51秒。对比一下,第八季杨培文和关睿怡要做对10次用时仅仅半个小时。
            多米诺效应,这是一场争议很大的比赛。我是对比赛持怀疑态度。张洗月和王宇轩的能力如何,两人对战获胜的张洗月用时超过2分钟;王茂林在1分22秒的时候赌了一个可以理解,因为他觉得自己做不出来但是张洗月有可能快要做出来了;从赵金昊的17秒开始简直是胡闹,事实上他的选择走六步就错了。黄明睿先是20秒胜张洗月,然后8秒输给陈小桥,就像是安排好的一样。我不信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另外如果他具备这样的头脑和能力,张洗月两次都没有在1分半内完成,他有必要20秒赌答案吗?陈小桥到底什么水平心里不清楚吗?有必要不检查8秒钟就拍吗?
            没提到的黄明睿的比赛就剩下接受李培硕挑战。黄明睿再次把手速和快速试错发挥得淋漓尽致。整个第七季大多数比赛都是在比手速和试错中进行。试问,原子弹爆炸卫星发射你去试错吗?如果给汽车的主程序试错,那代价就是人命。
            黄明睿的比赛过程就这些。搞数独的,参加的第七季的题目都是以比手速比试错快速几分钟完成为主,肯定有优势。
            但是既然朱辉宇和杨易来了,题目特色一定是推理难度上升,思考纬度要求更高,时间需要更长。大概率他不行。
            之前提到了高考。他既然参加了中山大学的综招,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定位就是考上中山大学也很不错了。这个档次的水平,高二下开始的一年半时间,大多数数学卷的最后两道题几乎都是空着的,连门边都摸不到。这是残酷的现实。数学压轴题比的是思维,不是手速,更没法胡蒙,而且要他蒙也不知道能蒙什么能写什么,所以只有空着。
            谁都喜欢少年英雄,但喜欢的是有真才实学的英雄。数独和魔方都太小众了。并不是说他们一定不聪明,有能力就在大众参与的赛道里,大家都拼刺刀当中证明自己吧。


            IP属地:美国22楼2023-01-12 13:5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