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一梦吧 关注:198贴子:11,683

如果没有了鲁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漂亮的文章到处都有,可是像鲁迅那样坚硬的骨头,解剖刀一样锐利的思想,一颗“真”的良心,或许几百年才出一个!
成长中的孩子,接触到的语文课本中,如果仅仅是那一些春风浩荡的和顺文章,如果从小就没有鲁迅的骨质的影响、思想的启蒙、精神的熏染,那将是严重缺钙的、空洞苍白和虚弱的一群未来。这样的民族未来,是堪忧的!
鲁迅的思想和精神,于黑暗的旧社会,是一个民族直面不公平、抵抗压迫和侵略的武器。于和平的年代,它同样不过时,它是每个个体、每个公民坚守和维护自己天赋权利和合法利益的精神指引。
一个人,一个民族,在任何时候,无论怎样恶劣的自然境遇,或是残酷不公的人为所致的厄运中,都需要一种坚硬的骨头去支撑自己,去直面人生,去毫不留情地剖析现实——而不是逆来顺受的承让,像一个卑躬屈膝久惯的奴才,或者就是自欺欺人的粉饰太平,一团和气,瞒滑而过。
没有了鲁迅,谁又能赋予我们这种坚硬的骨头,这份直面一切真相的胆量、勇气、良心,这种锐利的思考和智慧,这种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没有了鲁迅,一本软塌塌的语文教科书,想教给成长中的孩子的,是什么?想交给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是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删去大量的鲁迅文章,他们进行了听证吗,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1楼2012-04-14 14:18回复
    既使语文课本删去了鲁迅的文章,鲁迅的音容就会从我们身边淡去吗?鲁迅的文章就不再是经典了吗?(仟络缡)
    ——————
    确实。只是对于成长中的孩子,鲁迅文章从课本中消失,实在是很大的损失。
    自己在孩提时记住的最深刻的几句话,就是鲁迅的,那时老师还要求准确无误地背熟: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他们不惊诧;
    ...,他们不惊诧。
    而今天几个学生...,他们却惊诧了!!”
    


    2楼2012-04-14 14:19
    回复
      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中华之觉醒而奋斗的清瘦身影
      ——————



      3楼2012-04-14 14:20
      回复
        我们不能把后一代都培养成温顺的绵羊。总要有一些坚硬的犄角的!
        文学除了表达美,还要能批判恶和丑!
        ——————
        是啊,可是我怕照这样“和谐'下去,未来的孩子,头上那点坚硬的犄角,定会磨得滑溜溜平坦坦。
        孩子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想象一下,我们的民族会拥有怎样的未来?


        4楼2012-04-14 14:21
        回复
          文学的批判精神,其实是一个文化人的良心!
          现在的那些芸芸学者,以文化人自居的,有几个有这种“良心”?
          余雨有吗?Y丹有吗?冯小、陈歌、张谋呢??


          5楼2012-04-14 14:23
          回复
            在现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鲁迅即便不删,也不过只是某张试卷上的一个标准答案。徒有其表,不具实质!或者也不过是某些学生谋取高分的工具!
            ——————
            这个略有不同看法。你们说的是事实,但是,不管老师如何偏颇地讲解,不管只是为了应试而背标准答案,不管是半懂不懂,总是或多或少有些许进入孩子心中、深深印在孩子的脑海中的。
            如果连这点“些许”都一笔删去了,就更可悲了。
            老师们在内心里,也还是敬重鲁迅的。对于课本中无缘无故删去先生文章的做法,未必不感到痛心和无奈吧?
            老师们为什么不联名向上面反应自己的看法呢,不要仅仅止于一种情绪、想法,把它转化为实际的声音、行动,这才是知识分子的力量和良心、作用啊。
            鲁迅让老百姓会思考,懂得分析现实中种种黑暗、不公,做人而不是甘为奴,保卫自己的天赋、合法权利,而不做唯唯诺诺的顺民....
            等等等等。所以那一批当官的,还不讨厌死这老头?和谐社会,也是尽量避免“刺儿头”的刁民为好啊。
            鲁迅就是“刁民”们的精神领袖啊.....他那些可恶的文字,如何不删??
            


            7楼2012-04-14 14:27
            回复
              【转】回复楼上:
              孔夫子的儒学是货真价实的奴学,是完完全全的愚人之学,是帮助最大的恶人顺利登上极权宝座的欺世盗名之学。要证明这一点实在太容易了。只要翻开中国历史,看看那些登上帝王宝座的封建君主的家史,你就会立即恍然大悟。从他们之中你究竟能找到几个儒家忠、孝、节、仁、义、礼、智、信的真正的信徒呢?这真好比卖瘟猪肉的人自己不吃肉一样,太明白不过了。
              我在前面曾说,中国人惟一在孝上还剩下了一点真诚。而在帝王的家庭,因为对极权的争夺,父杀子、子弑父,母子相残、兄弟相残的事情实在是多得无法枚举,他们连这仅有的一点真诚也丧失殆尽了。
              在恶人虎视眈眈的目光下,中国人,尤其中国文人竟要学做善人,不难想见,其如履薄冰、捉襟见肘的难法和窘态。偏偏这些人并非真相信圣人的人性本善,所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这样切近真实的人生箴言便私下里代替了儒学愚人的教条。对于彼此的“伪”,大家全都心照不宣。
              有人会说,知道是瘟猪肉,为什么还去吃它呢?这就是中国古代官场化社会中权力价值的魅力了。生活在中国的中世纪的人们,尤其中国的文人们,做梦都想当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最大的两件赏心乐事,尤其当官,有了权便是有了富贵荣华的保证。
              虽然在中国皇帝的极权之下当官还真是有相当程度的风险,谁不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但毕竟权力所带来的利益的诱惑力量大得多,冒一点风险也值得。这就使得做人的学问永远会有买方。只要官场化社会长存,儒家做人的学问就永远少不了学生,而且永远千军万马,源源不断。
              由此读者不难懂得,为什么中国人重所以孔夫子的儒学是货真价实的奴学,是完完全全的愚人之学,是帮助最大的恶人顺利登上极权宝座的欺世盗名之学。只要官场化社会长存,儒家做人的学问就永远少不了学生,而且永远千军万马,源源不断。
              


              10楼2012-04-14 14:31
              回复

                我表达我的基本立场:
                支持楼上。楼上的论点异常犀利,一针见血,揭穿时弊。
                主流正统引导什么样的文化,这里面有着一种分量很重的因素——看它是否为自己的统治服务。当那个“嘴巴永远比脑子转的快”的婆姨于丹兴口胡言、堂而皇之登上百家讲坛的舞台,随后又被文化主流势力大肆捧高,我们就感到,几千年前那腐烂霉臭的一套,重新被隆重正大地唤回了....
                切!TMD..... (7撒那特斯 )
                


                11楼2012-04-14 14:32
                回复
                  大家回复得很有意义。其实我对于孔子、儒学没什么深入的了解,孔圣人之“圣”到底是何核心,我也不甚明了;儒学的精妙要义又是什么,我也很难讲清楚。所以只是转贴,不敢发言。
                  弦子说:“辛亥**失败,袁世凯先生复辟,首先打着尊孔复古的旗号。这个时候,鲁迅等一批人批判孔学也就在正常不过了。‘新文化运动批孔,自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因为矫枉不妨过正。’”
                  是这个道理,但是我想说一句,在现在一种奇怪的“复孔去鲁”的渐渐趋势中,有的朋友有点心痛、有点着急,也像当初新文化运动是那样,骂骂咧咧地,戳了孔夫子的鼻子,呼唤着鲁迅先生的骨骼、精神、气节,是不是也算是那样的一种可爱的、值得敬重和原谅的“矫枉过正”呢?
                  我们的时代,还没有好到可以安安静静、不激动不冲动地说话的程度。与其逆来顺受的承让,无奈颔首的苦笑,还不如矫枉过正的激愤,愤青式的梗着脖子骂娘。
                  嘻嘻,在骨子里,我好像就有点痞气。各位见笑了,包涵,包涵....


                  13楼2012-04-14 14:33
                  回复
                    沧海兄像个成熟的智者,
                    悼红是“锐利的盛年”,
                    而我,有点泼皮无赖的气质。
                    惭愧.....


                    14楼2012-04-14 14:34
                    回复
                      【转】全世界懂鲁迅的人,走到一起来!(非先生的学生勿进):
                      我相信所有先生的真正学生达到一定程度后,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
                      “我不同你讲这些道理,总之你不该说,你说便是你错。”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一个人,被黑暗吞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两间余一卒 ,荷戟独彷徨”
                      “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起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微风起来,四面都是灰土。
                      另外有几个人各自走路。
                      灰土,灰土……
                      …………
                      灰土……”
                      ……
                      所以,我号召所有先生的学生走到一起来。
                      http://tieba.baidu.com/f?kz=973913488
                      


                      17楼2012-04-14 14:43
                      回复
                        【转载】 “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还真成了问题? 【作者:帝国良民】
                        贵州电视台3月27日《法治第1线》节目播出“记者遭质问: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以下为文字实录:
                        文永东(毕节市政府驻贵阳办事处办公室主任):这个和我们应该没多大关系啊。
                        记者:文主任,这个车主停车停在你们停车场,你们停车场收费没?
                        文永东:我们是收费了,这个事情这样,请你推动你们电视台的有关人员找我就行了。
                        记者:我现在在你们单位这个地方,你方便出来见面吗?
                        文永东:你是记者,你是D的喉舌人,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D服务的,这个你要明确,这个问题你要鉴定清楚,我给你讲,我是一级政府,我是一级政府派驻机构,不是一个部门,你要采访我就必须你们常务副台长来亲自过问这个事情,我可以接受你的采访?开玩笑啊!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453434.shtml#854310174


                        18楼2012-04-14 14:44
                        回复
                          7撒兄的辛苦耕耘,令其他人佩服不已!支持一个。。。


                          20楼2012-04-14 14:51
                          回复
                            谢谢


                            21楼2012-04-14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