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吧 关注:40,340贴子:421,498

2015 端午 登州密州寻大苏足迹 ,到时直播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票子订好6月17号到烟台,有木有烟台和诸城的苏友一起玩耍或者推荐的地方,一共5天。下半年可能去眉山,要是机票还是贵就去广东了,惠州西湖拜拜朝云。


IP属地:上海1楼2015-05-26 00:06回复
    登州因为只有5天在任,主要就是蓬莱水城和蓬莱阁。楼主应该回去蓬莱对面的长岛,看看渤海。来登州的路线,涟水-怀仁(没查到是什么地方,待查)-密州-高密-登州。辞任:-莱州-青州-济南-郓城-京师


    IP属地:上海12楼2015-06-03 15:58
    回复
      这周规划好路线,哪些要去哪些不方便去或者没什么遗迹了,


      IP属地:上海13楼2015-06-03 15:59
      回复
        苏轼是如何治理登州和密州的http://v.tieba.baidu.com/p/3611164996
        苏轼在山东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e7f0a70100gwwl.html这篇有交代一些他的宦游路线


        IP属地:上海16楼2015-06-10 17:14
        收起回复
          先整理了下登州的一些,登州主要功绩在于两道奏折《乞罢登莱榷盐状》和《登州召还议水军状》。前者废止官盐专卖,缓解民生困苦,自此惠及至清朝。《蓬莱县志》记道:“蓬邑不食官盐,自宋代苏长公己条陈得免其累,洵所谓仁人之言,其利溥哉!”后者整顿水军,现在的蓬莱水城就是当时的水寨。


          IP属地:上海17楼2015-06-10 17:23
          回复
            苏轼于元丰八年十月十五日至登州(登州谢上表),二十日诏还京师。虽然只做了五日太守,但由于还要等待下一任,至少等到了十一月七日(《书吴道子画后》)。大约不足一月时间,期间最著名的便是《登州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虽然海市常于春夏间所见,但苏轼还是见到了,不得不称奇,有学者对苏轼是否真的见到海市持怀疑态度,不过从苏轼其他信件中还是可以肯定的。


            IP属地:上海18楼2015-06-10 17:30
            收起回复
              离蓬莱阁3里远的田横山苏轼数次游览,也是黄渤海的分界点,据传是田横扎寨过的地方。东坡爱此地卵石,据旧修《蓬莱县志》载,苏轼离开蓬莱之后,曾与诗记之。他写道:“蓬莱阁下,石壁千仞,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土人谓之弹子涡也。取数百枚以养石菖蒲,且作诗遗垂慈堂老人。”


              IP属地:上海20楼2015-06-10 17:46
              回复
                蓬莱北7里许有32座岛屿组成的长山列岛,鲍鱼便是其特产,苏子肯定吃了不少,写有乐府长歌《鳆鱼行》鳆鱼,即鲍鱼。苏轼在此诗中,文思如潮,从王莽、曹操爱吃鲍鱼说起,竟一气举出近10个典故说明鲍鱼的名贵,还指出“蓬莱阁下砣矶岛”是鲍鱼的产地,并说明捕获的季节及铲取的方法。苏轼在此诗的最后写道,他此行收集到鲍鱼一斛,但绝不送呈权贵,而是要分赠朋友食用,并且用壳入药以求明目。


                IP属地:上海21楼2015-06-10 17:50
                回复
                  登州此行就去蓬莱阁 蓬莱水城 及田横山,长岛也会考虑。欢迎纠正补充


                  IP属地:上海22楼2015-06-10 17:52
                  回复
                    宋代密州辖区相当于现在的(诸城为治所,安丘,高密,胶州,胶南,莒县,莒南县,五莲,日照东港区),苏子在1074-1076在任,后任登州知州时又经过密州。密州境内有潍河,此便是韩信水攻大破龙且20万大军之地,《超然台记》中“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苏子曾建“快哉亭”于潍河上,今不存。有韩信坝和龙且冢。


                    IP属地:上海25楼2015-06-12 08:58
                    回复
                      诸城城南10有常山,苏子经常游览,有《登常山绝顶广丽亭》,又逢大旱,在古泉祈雨得验,故名此泉为“雩泉”(古代祈雨曰“雩”),熙宁八年(1075年)在常山北麓建“雩泉亭”。苏轼每次到常山,都要到雩泉,还为雩泉作《密州常山雩泉记》。调离密州临行前,又作《留别雩泉》诗。元丰八年,苏轼赴登州路过密州时,又留下了《再过常山和昔年留别诗》。雩泉亭迭经沧桑今已无存,然雩泉尚在,其底呈方形凿痕宛在,现为姑子庵村村民所用。


                      IP属地:上海26楼2015-06-12 09:04
                      回复
                        诸城西南60里有马耳山,苏子诗文中经常有提及,相传苏轼当年曾到马耳山探幽揽胜,认为此山乃君子隐居之佳处。他特别喜爱龙王泉瀑布,并留有题刻。但一直未见留下记载,不知何故。本人感觉较偏远,就不考虑去了


                        IP属地:上海27楼2015-06-12 09:07
                        回复
                          卢山,位于诸城东南13公里,“为县主山”。相传为秦代卢敖隐居处,卢敖曾为秦始皇献药,后避难于此。有卢山洞为宋宣和三年(1121年)赵同宾题写。卢山西峰之巅有一方形平坦巨石,相传为当年卢敖饮酒处,故名“饮酒台”。现台中虽有一裂缝,尚完好。山前,曾有兴国寺、卢山寺等寺院和塔林,现已荡然无存;其山后尚有蘑菇石等名胜,保留至今。卢山苏轼知密州期间,为寻访卢敖遗迹,曾几游卢山,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他在《卢山五咏》中,有4首诗分别以卢山的“卢敖洞”、“饮酒台”、“圣灯岩”和圣灯岩下的“三泉”为题,抒发感想。


                          IP属地:上海28楼2015-06-12 09:13
                          回复
                            苏轼《卢山五咏》之五《障日峰》中所言之“障日峰”,位于诸城东南25公里处,海拔470米。因苏轼游障日山,见“其状类峨眉”勾起了这位“蜀客思归之兴也”,便情不自禁地吟出“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名叫障日,唤作小峨眉”这首题为《障日峰》的诗。随后人们又称,“障日山”为“障日峰”或“小峨眉山”。


                            IP属地:上海29楼2015-06-12 09:15
                            收起回复
                              苏轼还多次到过黄茅冈附近的铁沟(当地人亦称“铁水”)。据载:“铁沟水,源出烽火山,流经诸城县东北十五里入潍水。”他刚到诸城不多日曾患病,在病见好转时便到铁沟巡行,写下了《铁沟行赠乔太博》诗,反映自己初到密州时的忧郁。后来,苏轼又去铁沟,留有《和梅户曹会猎铁沟》诗。


                              IP属地:上海31楼2015-06-12 09: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