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天骄吧 关注:21,237贴子:1,038,002

和通泊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内容为准噶尔汗国从1727年到1745年之间的一些战争。
其中清朝趁准噶尔在和舒努领导的哈萨克、吉尔吉斯之间鏖战,悍然发动两路入侵军,侵略准噶尔汗国的国土。清朝的这次入侵,也被称作广义上的和通泊之战。(并未有专有名词,实际称作清朝7年入侵战争为好)。
本帖为本文的中篇,主要记叙1731年之后清朝7年入侵战争中的,准噶尔主要打击北路入侵军的一些战役。以及相关在准噶尔西线,喀尔喀,巴里坤,青海等等广袤地区的相关。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8-02-24 16:02回复
    和通泊之战(上篇)
    前言
    第一章:西线故事、
    第二章:东线的清军
    第三章:反清的汉人们
    第四章:1728年的吉尔吉斯之战
    第五章:清朝入侵军的出征
    第六章:战争到来前的平静
    第七章:巴里坤之战
    第八章:1730年青海战役
    第九章:1730年清准战役的战果盘点
    第十章:大拜年
    彩蛋人物:大策凌敦多布,小策凌敦多布
    第十一章:从两路直捣到筑城进逼
    第十二章:春刈冬狩(1731年第一次春刈战役)
    链接地址:百度贴吧
    https://tieba.baidu.com/p/4935211190?pn=1


    IP属地:内蒙古2楼2018-02-24 16:03
    回复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论坛
      上篇地址
      http://www.mgltxt.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08&extra=&page=1


      IP属地:内蒙古3楼2018-02-24 16:05
      回复
        第十二章:春刈冬狩
        第四节:清廷决定主动出击
        (和通泊之战的缘起)
        清朝1731年夏秋主动出兵(和通泊之战)的战略提出:
        1731年3月21日,清廷给西路、北路入侵军下达决议。清廷决定主动出击,和通泊之战终于拉开序幕。2月21日准军对吐鲁番地区的1731年第一次春刈之战。应该深刻的刺激到清廷中央。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对明朝辽东走廊的城堡链条,运用的是反复的围点打援。准噶尔对清朝的两路清军是春刈冬狩。清朝对准噶尔的城堡链战术如何能实施?清军机动力不断的被打击,战马骆驼总被抢,如何前行?准噶尔军越打越丰厚,清军越打消耗越海量。手持算盘的雍正是否嗅到了绝望的气息。清朝必须夺取战争主动权,从发兵以来,清军一路被动,清朝想趁准噶尔和哈萨克安拉凯之战,北、西两路偷袭入侵准噶尔被泄露消息,想军事逼迫准噶尔分崩离析从而投降,却被小策凌敦多布在巴里坤打断了岳钟琪的腿,两路筑城进逼遭遇了春刈冬狩,清军三次战略都陷入被动。
        清军决定夺取战争主动权,清军决定在两路筑城进逼大战略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反春刈冬狩的战术。清廷决议出兵,在1731年夏秋,西路、北路第一座城池建立起来之后,清朝北路入侵军出兵到阿尔泰额尔齐斯河,侵扰准噶尔,目的是佯攻。吸引准噶尔军在和布克赛尔收缩,岳钟琪率西路军1万2千人进军到乌鲁木齐,践踏准噶尔的庄稼。这就是和通泊之战的正式开端。
        清朝1731年夏秋主动出兵(和通泊之战)策略的具体目标:
        1:北路入侵清军1万名,前进到阿尔泰山脉的额尔齐斯河地区骚扰、牵制准军,吸引准军收撤主力到和布克赛尔一带。
        2然后等准军主力回撤和布克赛尔一带防守后,岳钟琪率领12000名精选入侵军,进军到准噶尔的乌鲁木齐一带,劫掠准噶尔人畜,践踏准噶尔庄稼。

        清朝1731年夏秋主动出兵(和通泊之战)的策略的实质:
        在清朝“筑城进逼”大战略的框架下,对准噶尔的“春刈冬狩”战术进行反制,夺取战争主动权。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8-02-24 16:08
        收起回复
          第十三章:和通泊之战出兵的战略提出
          第一版和通泊之战的策划的战术细节框架:(军机处、雍正提出,岳钟琪附和)
          提出时间1731年农历3月21.(和通泊之战爆发于1731年农历6月下旬)
          战术细节:
          北路入侵清军派丁寿率领6000人驻扎伊克斯诺尔,再选1000精锐,在派5000人为五队。第一队直接到额尔齐斯,遇到准军的卡伦哨所,就抢夺他的人畜,擒拿他们的游骑,如果准军来交战,不必和他们交战就回军。五队人马相继而进,每队之间间隔保持在200里之间,(200里一般为骑兵奔袭一天的普通距离)如果遇到敌人,最前面的第一队立即回撤和第二队汇合,敌人尾随,我清军北路入侵军第一第二队还是不和他们交战,继续回撤,准噶尔开始知道我北路入侵军进军阿尔泰,必定分立准备据敌,但是看到我军遇到敌人不交战而且分队而进,前锋再次撤退,必定怀疑这是我清朝入侵军的诱敌之计。准军必定既不敢轻易退却,也不敢轻易进军,正在准军狐疑彷徨的时候。清朝西路入侵军12000精兵,在岳钟琪的带领下,进军到乌鲁木齐,劫掠准噶尔的人畜,践踏他们的庄稼。准军必然奔袭,救援乌鲁木齐,清西路入侵军退回巴里坤新城。
          到冬天,准噶尔必定心怀愤懑,来袭击巴里坤。到时候,岳钟琪在巴里坤和准军周旋,让在安西肃州的常赉带满洲蒙古兵,石云倬带安西肃州的绿旗兵去巴里坤,北路入侵军丁寿带6000精兵从伊克斯诺尔到巴里坤,一起将敌人斩杀干净。过了冬天,清军继续“筑城进逼”的下一些环节。


          IP属地:内蒙古5楼2018-02-24 16:23
          收起回复
            楼主写这么多辛苦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2-25 00:37
            回复
              1731年清朝预谋出兵的战术细节存在的问题
              第一:清朝北路局先锋1000人,作为讨伐矛头无法造成大队入侵的假象。
              1731年3月21日,军机处提出的清朝两路主动出兵的战术,其特点是极为谨慎。攻击矛头为1000精兵,目标是准噶尔在阿尔泰山的哨所,清军每一队相隔100公里。(即使被包围也只损失1000兵马),但是这么谨慎的战术,凭什么能做到清朝主力入侵的假象,从而威吓准噶尔大军在和布克赛尔分立防御呢?仅仅看到1000清军在崇山峻岭的阿尔泰山后活动,准噶尔就会将主力放在和布克赛尔防御吗?1000入侵清军作为讨伐矛头,显然无法做出清军主力入侵的假象。
              第二:清军机动力无法保证战术实施。
              清军战术细节中,每1000人为一队,5000人为5队,相隔100公里相互支援。如果遇到准军哨所几十人不存在什么问题,如果遇到几千人阻击清军,清军第一队退却100公里到第二队,清军凭什么能跑赢这100公里的生死追逐?当清军第一队、第二队2000人汇合继续退却,准军又凭什么一定会人为,这是清军的诱敌之计?
              实现清军的战术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清军要在机动力上强于或者等于准军,军队行军要快。清军首先在马上的机动就不如准噶尔快,而且清军的部队里大量城市里驻军如京旗等更是疏于马术,更何况在火器化装备部队的进程中,准军更倾向轻型机动化,准噶尔的轻型骆驼炮,赞布拉克巨型火绳枪,射程、精度、操作、机动性方面超越清军的威远炮、子母炮。清军不带这些火炮,以及以这些火炮为中心的小组操作,战法,会完败给准噶尔,清军带上这些火炮、和火炮战术,机动力会立即降下来。
              第三:准军很难会在和布克赛尔阵地防御。
              军机处进军的战术,还存在更大的问题,就是准军一向是以运动战见长的军队,即使遇到北路的大队入侵,为什么一定会在和布克赛尔“分立防御”呢?
              这一版进军战术中的上述三个缺陷,当然会遇到经验丰富的北路入侵清军统帅傅尔丹的修正。


              IP属地:内蒙古10楼2018-03-15 08:47
              收起回复
                第一版:战术细节图
                军事计划中的夏秋出兵,实际是反春刈之战

                冬季的反冬狩之战。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18-03-15 08:51
                收起回复
                  准葛尔汗国完全一开始就不应该去招惹清帝国,可以一面向清政府称臣纳贡,一方面完全可以向西发展吞并哈萨克等中亚国家发展实力,在徐徐图之...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3-17 23:01
                  收起回复
                    删除了几个回复,先说声对不起,我是这样想的,我仅仅想把这段历史,放在学术讨论的范围,我不想有些讨论导致我的帖子走了样,最后被贴吧删除。毕竟我的绝大多数东西,都已经被删了。所以,请谅解。


                    IP属地:内蒙古17楼2018-03-20 21:36
                    回复
                      第十二章:春刈冬狩
                      第五节:经验主义的缺陷
                      在1728年到1735年的清朝7年入侵准噶尔的战争中,准噶尔和清朝都曾犯下若干经验主义的错误。准噶尔的经验主义的错误在于,1729年准噶尔没有在冬季全力狙杀在巴里坤立足未稳的西路军,是准噶尔经验主义的认为清军的打击半径能力和1720年的一样。结果错过1729年的一次绝好战机。
                      清军的经验主义错误在于:清廷想用侵占青海的经验分化瓦解准噶尔,逼迫准噶尔在80天内投降,结果被准噶尔在巴里坤突袭。巴里坤之战清军失利后,清廷第一个念头就是清朝北路入侵军出兵越过阿尔泰打击准军腹地。在清廷从被俘逃回的蓝生芝那里得知准军的“春刈冬狩”战术,清廷军机处第一个反应也是清西路入侵军也会出兵到乌鲁木齐,北路军出兵到额尔齐斯。1731年3月第一次春刈之战,清据吐鲁番地区被劫掠后,清廷终于决定两路出兵了。这个思路来源康熙朝一次成功的经验。康熙朝在1720年,清朝将军傅尔丹长驱直入挺进准噶尔腹地的一次战例。这次战例成为清廷入侵准噶尔思路上的一个路径依赖。
                      1720年清军傅尔丹带着8000军队越过阿尔泰山,进军到乌伦古湖掳掠准噶尔,继而又进军到乌兰呼济尔焚毁准噶尔的农田,全军而回。同时清朝西路军从巴里坤进军到吐鲁番,降服了准噶尔在吐鲁番的部分居民。这次进军成就了清朝傅尔丹的赫赫威名,这是几十年来唯一一个驾长车、踏破阿尔泰山缺,长驱直入蹂躏准噶尔腹地的满清英雄。
                      如果傅尔丹在和通泊之战前死去,那么历史上的傅尔丹将成为欲直捣黄龙的岳飞,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一样显赫的存在。1720年傅尔丹大胆挺进,深入虎穴博取了威震华夏的功名。但是傅尔丹不知道的是,1720年清军的两路进军,遇到的情况是,准军主力在宰桑湖北阻击俄罗斯入侵,2万准军民主力在额尔齐斯河阻击俄罗斯的入侵。同时准军主力在抗击哈萨克入侵,大策凌敦多布5000人在藏地,准噶尔考虑到清军的打击半径,并没有主力应对清军。这是特殊条件下的经验,准军当时全部军队2万,5000人去了藏地,据俄罗斯记载,在宰桑湖阻击俄罗斯军队的有2万人,那么在那个时刻,准军几乎所有的军力都在宰桑湖。1720年傅尔丹的长驱直入太侥幸了。这个经验会导致清廷会对下一次对准的军事行动产生错误的判断。每一次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因素,造成的机缘聚合,1720年傅尔丹的成功,实际上也是1731年清朝决议出击、以及预定方案中缺陷的原因之一。

                      (图为,1720年,准军在宰桑湖阻击俄罗斯,傅尔丹挺进到准噶尔腹地,烧毁准军在乌兰呼吉尔的庄稼)
                      尽管雍正有着对准噶尔谨慎的考量,清廷的筑城进逼算是一种不太激进的战略。1731年计划中的出兵预案,清廷第一版5队兵马,每队1000相隔200里的战术也算谨慎,问题是,这一版战术准备达不到清军的战略目标,即让准军主力在和布克赛尔收缩防御。而且,1720年傅尔丹的长驱直入的经验里,还是对准噶尔的机动力、战术、攻击力缺乏全面的认识。1720年准军主力对付俄罗斯军队、哈萨克军队,没有以运动战闪击歼灭傅尔丹。1731年准军主力会在和布克赛尔分立防御吗?1731年准噶尔还会忽视清军越过阿尔泰吗?1731年准军主力还会在宰桑湖吗?
                      上一次侥幸的成功,会误导自己对对手的判断,每一个战略上的误判,都会导致无数低级士兵的死去,军机处里大人们运筹帷幄,和将军们商议军情的驿马一骑绝尘,红色围墙的紫禁城中的钟罄而鸣,那是为谁敲响的丧钟?


                      IP属地:内蒙古18楼2018-03-20 21:40
                      回复
                        世界上的任何改朝换代,都是鲜血成河的,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40万战败的赵军被活埋,这个已经被考古发掘证明了。但现在河北人不能天天嚷嚷着要找陕西人报仇吧,清统一时,江南扬州、苏州一带誓死抵抗,清军破城后也是大开杀戒。“汉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不是没有听说过吧,如果天天纠结在历史的细节里,你慢慢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肮脏的、所有的民族都有原罪。


                        IP属地:天津19楼2018-03-21 10:05
                        收起回复
                          历史是不能用显微镜去看的


                          IP属地:天津20楼2018-03-21 10:06
                          回复
                            第十四章:1731年第二次春刈之战
                            第一节:4月14日准军二次袭击吐鲁番
                            1731年春季,准噶尔和清朝交界中的吐鲁番地区春色依然。厚重的土黄和翠绿的树叶、庄稼相映,一派诗意的画卷。但这个春天,这里将不再平静。
                            吐鲁番是清准两国交战的前沿,是在准噶尔和清朝之间的半中立地区。在清朝和准噶尔的争夺中,一部吐鲁番分居民随着准噶尔去了哈喇沙尔(库尔勒),一部分居民跟着清军到了河西走廊。1731年吐鲁番还有17000居民故土难离。其中能选出有战斗力的6000火枪武装的男子守护着鲁谷沁城。清军有170多人留在鲁谷沁城办理军务。清军为解决粮食,在吐鲁番地区采购的军粮,由于巴里坤之战耽搁还没有运送到巴里坤,这170清军滞留于此。
                            清廷军机处对吐鲁番的居民的意见是,全部迁徙吐鲁番居民到河西走廊。让吐鲁番地区成为无人区。而准噶尔在1731年2月对吐鲁番发动了第一次春刈之战之后,很快还会回来。因为准噶尔俘虏了那么多吐鲁番人,吐鲁番卖给清军粮食的秘密,再也藏不住了。准噶尔不会看到一个半中立的吐鲁番成为清军入侵的补给地点,准噶尔不允许吐鲁番成为清军前进的跳板。
                            何去何从?吐鲁番的头人额敏在焦急中在和清廷交涉。清廷通过岳钟琪告诉吐鲁番居民:清廷希望把吐鲁番居民选择近边之善地,暂时躲避战乱,这次传话给你们(吐鲁番)之后,如果吐鲁番居民仍然不肯迁徙,那么准噶尔再攻打吐鲁番的时候,请吐鲁番居民自己想办法,清军将不再庇护吐鲁番。

                            就在吐鲁番的额敏在苦苦思量该如何是好的时候,准噶尔人突袭而至。
                            1731年4月14日黎明,准军几百人突然出现,冲到鲁谷沁城下。将城外浇水春耕的农夫俘虏,吐鲁番额敏带兵冲出迎战,准军退却。但额敏害怕准军是诱敌之计,没有去追,将牲畜等收拢回到鲁谷沁城。准军切断了吐鲁番四处传递消息的道路,隔绝了吐鲁番地区。准军在4月15日准军前往皮禅城,额敏派人从荒无人烟的南戈壁去巴里坤清军大营报信,请求救兵。额敏说他愿意随清军安排内迁到河西走廊,但是准噶尔人再次袭击吐鲁番,他们无法前行,请求清军发兵3000救援吐鲁番,吐鲁番愿意提供3000名清军一年的军粮作为感谢。
                            清朝西路入侵军巴里坤大营,再从南戈壁传递消息给吐鲁番,说清军不管吐鲁番。书信上说:“上次准噶尔袭击吐鲁番,清军派去救兵救援吐鲁番,准噶尔得知后就逃遁了。这次准噶尔又派1000多人来袭击吐鲁番,如果巴里坤清军去救援吐鲁番,准军还是会逃遁,准噶尔军队很狡猾,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引诱清军,疲敝清西路军的马匹,清西路军不会中计的。吐鲁番这个地方很炎热,准军不会久留,何况上次准军1500人袭来吐鲁番能够自守,这次准军也是1000人左右,吐鲁番自守没有多少问题。虽然说准军有断绝吐鲁番水渠,围困吐鲁番的说法,但是鲁谷沁城中有水井,城中一万多人,170多名清军,应该自己固守。”
                            岳钟琪在给军机处的信件中说出了他的考虑,准军的目的就是为疲敝西路军马匹,岳钟琪担心如果从巴里坤去救援吐鲁番,西路军一旦分兵,准军主力再次侵犯巴里坤军营,则清西路军首位不能相顾。
                            1731年4月14日,准军第二次袭击吐鲁番这个夹在清准之间的半自立地区。距离清朝决议在当年夏秋两路出兵的日子,也就三个月。救援还是不救援,这是个问题。如果救援吐鲁番,清军西路军的马匹在1730年冬季的巴里坤之战中受创,基本圈在营中,还没有上膘。1731年第一次春刈之战再度消耗和清军战马的马力。如果此刻去救援,势必会让清军马力消耗上雪上加霜。从而影响计划中北路佯攻、西路出击乌鲁木齐践踏准噶尔庄稼的战略。
                            准军第二次春刈之战的战略很明确:首先准军从第一次春刈之战中的俘虏中,一定知道了吐鲁番在卖给清军粮草的事实,清军有大量采购的军粮目前还在鲁谷沁城。准军一定不会纵容吐鲁番成为清军入侵的跳板,一定会给吐鲁番以军事压力。
                            准军一定会摧毁吐鲁番的农耕,不能让这些农作物为清军使用,破坏灌溉、水渠、农田、牲畜也是重要的战略目标。当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就是疲敝清军的马力,反复疲敝清军的马力,能让清军战马大量倒毙,从而缩短清西路军的作战半径。此刻,准军主力在阿尔泰集结,面对清朝西路军的只是3000准噶尔老弱。实际上在防守上处于劣势。色布腾3000准噶尔老弱必须疲敝清几万西路军的战马,不战而屈人之兵。
                            1731年2月准军对吐鲁番第一次春刈之战,夺取了很多物资。1731年4月准军又一次袭来。清军明确表态不管,以节省西路军马力酝酿着计划中的夏季攻势。接下来吐鲁番会怎么样呢?他们只是舍不得离开吐鲁番荒芜土地上那些点点浓郁绿洲的农夫,他们不幸的处于清准战争的前沿,他们的头人错判了形式,他们的粮食资敌给清朝西路入侵军,投准会被清朝打击,投清会被准军覆灭。大战前夜被抛弃和争夺的野草,命运多舛的吐鲁番人民只能自求多福。


                            IP属地:内蒙古22楼2018-04-02 10:25
                            收起回复
                              哈密,吐鲁番的蒙古王
                              此时的哈密和吐鲁番的统治者都是蒙古成吉思汗后裔,察哈台汗国的末世统治者。
                              在明末清初,哈密和吐鲁番和甘肃回民一起是反清阵营。后被噶尔丹吞并。
                              准噶尔的噶尔丹作为佛教的法王,在回鹘七城(南疆)搞过激进的宗教政策,强制人家改宗信佛教。结果在噶尔丹和策妄阿拉布坦内战的时候,回鹘们集体投靠了策妄阿拉布坦。反对噶尔丹。这里也包括哈密和吐鲁番的。只是在引渡噶尔丹之子给清朝的问题上,策妄阿拉布坦觉得哈密不应该越过自己去和清朝谈引渡。双方闹翻。
                              他们算不上什么蒙奸维贼,更不是什么伟大的爱国者,他们爱着自己的故乡和权利。在他们的问题上假装不存在宗教的原因是胡扯的。


                              IP属地:内蒙古23楼2018-04-02 15: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