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754贴子:2,972,113
  • 13回复贴,共1

其实孔子的所谓的仁,也是从黄帝那里拿来的,祭祀礼仪是从周拿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其实孔子的所谓的仁,也是从黄帝那里拿来的,祭祀礼仪是从周拿来的。
老子,在图书馆看了一辈子的书,没写过自己的东西,被孔子赶的出关逃走,被迫写了点东西,所谓的道德经,老子读过黄帝的黄帝道原经,一辈子不写东西,在紧急关头,老子也只能写了,核心的内容肯定有和道原经差不多的,当然写作文一样,要加上自己的观点。
从这里看,孔子和老子都是从黄帝那里搞了点所谓的理念。
老子所谓的伟大,其实也是后人吹出来的,图书管理员,被迫写了点东西,被吹上了天,把老子吹上的天的那些人,也没研究出来个啥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03 14:36回复
    黄帝四经了解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03 17:46
    回复
      管仲的思想体现在《管子》一书中,其内容涉猎广泛,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政治、军事、教育、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诸多个学科。后人看来,包括法家、道家、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等多家学说。其实,认真研读《管子》会发现,其看似内容杂乱,却有着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那就是由伏羲、黄帝等圣人先祖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天道思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03 17:49
      回复
        《管子》认为天道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无形却无处不在,有序地决定着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的存在、变化和发展。
        《管子·内业》说:“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谋乎莫闻其音,卒乎乃在于心;冥冥乎不见其形,淫淫乎与我俱生。不见其形;不闻其声,而序其成,谓之道。”
        《管子·宙合》说:“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03 17:50
        回复
          《管子·重令》说:“天道之数,至则反,盛而衰。”告诉我们,天道决定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万物必然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只是不同事物变化的形式和周期不同而已。
          自然界中日有升落,月有圆缺,四时有循环,草木有枯荣,具有明显的往复性,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以及人的生老病死也都有着它深刻的规律性。正如《管子·形势》所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03 17:50
          回复
            在人类如何遵循天道的认识上,管仲在《管子·形势》说:“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意思是人只有遵循天道,他的行为处事才能回归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这与黄帝天道思想完全一致,《黄帝四经》曾指出:“功合于天,名乃大成,人事之理也。”人类行为处事必须遵守并符合天道,努力做到天人合一,才能功成名就,才能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03 17:51
            回复
              可见,管子思想与黄帝天道思想是高度一致的。虽然后人多认为晚管仲148年的老子是远古天道思想的继承者,甚至将其立为天道思想开宗鼻祖,但对比老子道家思想和管子思想却能够看出,它们都继承于远古的黄帝天道思想。
              所不同的是,管仲积极用天道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注重道法的实践应用,以道生法,以法守道,在治国、用兵、农耕、教育、经商、历法、养生等各个方面社会实践中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老子却消极避世,在经世治国上一味强调道法自然,而忽视了人类社会的能动性,后经庄子演绎发挥,更是滑向了谈虚论玄和道教迷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2-03 17:51
              回复
                管仲和老子的思想差异缘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管子生活在姜太公的封国——齐国,更多地继承了《太公》《六韬》等天道思想的实践经验,而老子生活在没落无助的周王室,继承的是周王室图书馆中图书中的抽象理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03 17:52
                回复
                  老子也是从读黄帝四经写出来的道德经,理念就是黄帝四经的,当然加点个人思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2-03 17:53
                  回复
                    本来道德经就是剽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12-03 18:01
                    回复
                      早100多年的管仲理念也是道家,难道说老子学管仲?错,他们学的都是黄帝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0-12-03 19:29
                      回复
                        老子和管仲都是一个老师,那就是黄帝!很多追随道德经的粉丝说,老子的道德经就是自己写的,后来出土的黄帝四经,那是后人根据道德经篡改的,可是为啥管仲也是道家,而且管仲还比老子早100多年,很多人还说老子的理念批判继承了管仲的理念。
                        其实这些分析都是错的,严格来说,是这两个人都研究了黄帝的四经,两个人的老师都是黄帝,只是产生了不懂的个人见解罢了,但是大的核心理念都是黄帝四经的内容,可能会有些个人看法加到里面去。有人说道德经是剽窃黄帝四经,这样说也可以,当然很多追随老子的粉丝不乐意听,自己苦苦追随的老师的东西不是原创,那心理肯定无法接纳。
                        其实大家骨子里都有源头思维,都想学到最原始最源头的思想,管仲也有这种思维,老子肯定也有,老子负责图书馆,肯定研究黄帝的东西方便,肯定不会说去继承什么管仲的理念,这都是不符合逻辑的。从逻辑上分析,管仲和老子都是一个老师,那就是黄帝。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0-12-03 19:58
                        回复
                          建议你研究完黄帝四经,再发见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0-12-03 20:17
                          收起回复
                            老子也是被吹捧出来的一个人物,其实就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看的上古的图书多,当然也有点自己的见解。我感觉多少年后,500年后,我也成了先人,后人会非常崇拜我,肯定是!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因为儒家思想的影响,让很多人没有独立思维和分辨力,就是迷信所谓的祖先的思想,只要是祖先的都会捧上天。其实先人也是混子,也是迷信更早的先人,结果造成了今天大家其实还是热衷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的那些思想,现在的这些人真是可悲,都没有活出活人的样子,都对着在坟墓里先人的思想使劲,这就是悲哀。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0-12-03 2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