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儒家吧 关注:323贴子:132,552
  • 8回复贴,共1

蜀汉真的没有史官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切都源于《三国志.蜀书》里的一句话。
《后主传》:“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事实是怎样呢?作者自己打脸翻供 而且就在同一篇后主传里啊!
《后主传》:“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5-02 17:32回复
    《后主传》:“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
    这个人是谁!这个史官是谁!别告诉我此人姓史名官啊!
    然而不止一次你,
    要是就这一次,后人都可以当是笔误,孤证不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5-02 17:33
    收起回复
      《先主传》:“夏六月,黄气见自秭归十馀里中,广数十丈。后十馀日,陆议大破先主军於猇亭,将军冯习、张南等皆没。”
      《费祎传》:“后十四年夏,还成都,成都望气者云都邑无宰相位,故冬复北屯汉寿。”
      不是说“行事多遗,灾异靡书。”的吗?!这又是景星见、黄气见、无宰相位的,都啥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5-02 17:34
      回复
        裴松之也来凑热闹。
        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建兴九年冬十月,江阳至江州有鸟从江南飞渡江北,不能达,堕水死者以千数。”
        灾异靡书,这事儿是谁记下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5-02 17:41
        回复
          针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两个说法。
          一派认为蜀无史官,另一派则认为蜀有史官。蜀有史官派里,对此事的解释也有差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5-02 19:24
          回复
            无史官派的观点,从李彪开始。
            《北史.魏书.李彪列传》: “孔明在蜀,不以史官留意,是以久而受讥。”
            到后世的史家,也有许多人坚信蜀无史官,并且旁征博引,应对陈寿的言论。
            他们从各方面分析季汉不置史官的原因,但在旁人看来,总会有牵强的地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02 19:24
            回复
              那么陈寿提及的国不置史,却频繁出现的异相与景耀元年的史官,是怎么回事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02 19:25
              回复
                刘咸炘的证词:“郝懿行笔记又举《华阳国志》《后主志》称,大长秋南阳许慈普记载籍典章旧文,又举西州《后贤志》王化弟崇蜀时东观郎,陈寿秘书郎,不知此皆不足驳陈氏也。陈氏所言无官者,乃记注之史。黄气群鸟不必史官所言,盖蜀本多术数之学;至奏景星见者,乃占天之史官;许慈王崇卻正则掌书之官,皆非记注之史。知几所谓典校无阙,乃掌书之谓,而属辞有所则臆度之词。东观乃真记注之职,然沿旧制而有此官,未必有其地行其职,不然则承祚躬为秘书郎,岂善忘至此!即诬诸葛,又何如是之拙乎?”
                刘咸炘的观点,简单总结如下。
                1、异相是历官记录的,乃占天之史。
                2、陈寿说的无史,指的是没有记注之史。王崇这批人,都是掌书官,不是记注官。
                3、季汉延两汉旧制,所以才有东观的职位,但未必能行使其职责。
                4、陈寿自己就是秘书郎,怎么可能善忘成这样?想污蔑诸葛亮,又怎么会用这么笨的办法?
                5、所以三国志里的史官不是记注官,陈寿是在哀叹没有后者。
                就是说,他不反对东观郎是史官,但他认为在季汉,东观郎其实是个虚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02 19:26
                回复
                  金毓黼的证词:“兹考《华阳国志》、《后贤志》,王崇于蜀为东观郎,入晋后著《蜀书》,颇与陈寿不同。今陈书不见崇名,知几所见《蜀志》,若非崇之《蜀书》即《华阳国志》也。《三国·蜀志·后主传》景曜元年,亦有‘史官言,景星见’之语。此所谓‘史官’乃太史令之异称,实历官也。或据此以为蜀有史官之明证,殊为失考。”
                  简单说,金毓黼先生也认为,三国志里出现的史官是历官。
                  他的论据是,史官一词,乃是太史令的异称。
                  如果因为这一点,就坚信蜀有史官,则过于武断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02 1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