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源社吧 关注:128贴子:104,652

回复:胡言乱语—杂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然后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看上去跟之前发生的事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却是由此有所领悟
无寿者相
小明的领悟是
当专注于,当下的这个时刻里
认真的享受、生活、去做每一件事
小明说的认真指的是专注
而不被之后发生的事情去影响
也不被未发生的事去牵绊的时候
也不被过去的事影响的时候
那么时间的相对相,其实就不存在了
每一刻都是当下,也就没有所谓时间的流逝
当然物质的身体是会有变化的
仅此而已
想明白这个问题有什么用呢
因为人大多都是怕si的
对此会有很强烈的恐惧
这些都是无助于身心的
甚至因为怕si的心理
惶惶不可终日
在痛苦中挣扎
更有甚者会因为这样的状态下
做出极端的事
害人害己
怕死就想生
想生不也是一种贪吗?
所以小明认为明白无寿者相
有利于调伏身心
使自己专注于内心
进入智慧禅定
从而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恐惧
而让心因恐惧而不能停歇
但是这样的理解
不能解决物质身体的变化问题
只是对治身心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2-01-16 14:55
回复
    前天与老师们有些探讨
    盛棠老师提到了修行中如何对治世情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一言两语说清楚
    而且我也在学习中
    我把我所理解的,尽量、尽力去表述出来,无论好坏,希望通过分享表达,能够促进大家交流,而找到一条好的方法。
    抛石子引金山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2-01-16 15:00
    回复
      小明说日常,对治世情的一点日常事
      一日,小明的哥哥找到小明,问一事该怎样处理?
      哥哥道来原委,哥哥在政府招标接了一个工程,然后联系了一个厂家,谈妥业务事项,做好合同,约定好送货时间。
      哥哥约定要供应商提前些日子,把货物送至现场。日子临近了,与供应商贾经理(化名)沟通,贾经理说一定按时送到。
      然后到了时间,电话联系还在说准时送到,通过别的渠道了解到,货物还没赶制出来。
      哥哥着急了,因为材料提前入场,已经跟政府部门打过招呼了,而且人家派了人员去现场检查,结果没到,检查人员很不高兴。但是毕竟合同尚未到期,也不便说太多,人家就走了。
      哥哥赶紧另外联系了一个厂家,紧急生产,终于在合同约定的时间里,送齐货物,没违约。一旦违约,后果很严重,今后的至少五年以内,无法在对接政府招标项目。
      哥哥挺生气的,对方倒是也认错,主动愿意赔偿1万元。
      哥哥问我这事怎么处理。
      从修行人角度看,大多不愿意沾染世间因果。于生活中,这事问到你了,不帮助解决,一味顾着自己,也是极为自私的。
      小明斟酌了一下,因为小明知道说话要谨慎,看发心,明对错。
      小明的哥哥明显有些生气,想多索要一些赔偿,其实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这次对方违约带来的后果影响不小,如不是还有别的渠道应付了过去,工程招标违约赔偿是一方面,信用影响的力度甚至超过赔偿。
      小明指出,如果真的造成重大影响了,该起诉起诉,该索要赔偿就索要。但是目前的结果是,哥哥与政府招标并未违约,只是引起了下面管理人员的不满意,这个可以后期加强联络沟通解决,虽然这个事情本身不愉快,但是未必就是坏事,反而因为有沟通的机会,加深了彼此的联系和了解,对以后的招标接触反而是好事。
      其二,从事实上来看,结果并无重大事故,恶劣影响,而且对方也认错了。从我们的角度看,适度的索要赔偿就可以了,赔偿部分可以包括,后期跟对方政府监管部门产生的沟通费用(请客吃饭)。适当索要,而不能过度。凡事过之不及,如果一味地过多索要赔偿,虽然是对方有错,但是也容易招致恶缘,恶意。都是干这一行的,日后谁知道用到谁,人家在政府有什关系,结了恶缘,变相的也是损自己的福分。(能恕人之过,才有福)更何况人家也主动认错了。
      小明跟哥哥说,做人做事留有余地,是给自己留福分。人心量宽,才有大福。
      哥哥听明白了,这件事就是这样了,后来哥哥具体怎么这个问题,小明还没有问。
      从具体的事件中,小明深刻的知道,如果不通达三世因果,说话就不可能完全规范,一定会有漏洞的。但是不沾因果,不代表什么都不去做。
      二.修行对小明自己可以用出世法,用高标准、高要求,入世则要依世间法去处理人事物,世间法,即法理情,符合世俗的道理。如果一味地用出世法,去处理约束、要求世俗人,那就会太生硬,导致好事变坏,招致恶缘。心可以如稚子之心,但是智慧要足够圆融,否则难成。
      小明劝哥哥的这段对白里,沟通的那段话说的虽然隐晦,其实老百姓都知道沟通是什么意思,所以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但是暂时也只能这样说,说明智慧度不够。
      整个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大致如此。
      在这件事里,小明无其他发心,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哥哥的缘故,就一味偏向,而是尽量从事情的原委里,化解恩怨。
      最终总结,出世法为修己,世间法对世间情,不以己心作为衡量判断善恶的标准,因为“己”心为私,高度不够,出错率极高,应该站在道理的一面去处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2-01-16 16:34
      回复
        不说行苦,单独说爱别离与求不得苦,这两苦属于坏苦,这里是名相概念的归集。
        乐受以及顺乐受法变坏而引起的苦。我们享受快乐时,它却如朝露般的消失无影无踪,令人怀念,我们贪爱,就感受到苦,称为坏苦。使你感受到快乐的东西,称为顺乐受法,因为变坏所以苦。
        爱情及婚姻生活里,最容易发生的便是爱别离苦、求不得苦。
        爱别离,比如说,因工作不得不分离,相思苦;两人爱的死去活来,山盟海誓,最后天各一边,久久不能释怀,甚至终生郁郁寡欢,爱别离、求不得苦。
        婚姻里,总有一方试图不断改变对方,已达到自己审美的目的或者自己心中的标准,最后求而不得,求不不得之后便是嗔心大动,夫妻关系上上下下,家庭和睦关系受损,也会因此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这里的表现总体根源来自于贪、嗔的心


        IP属地:天津53楼2022-01-17 10:39
        回复
          生活中多数时候,我们大多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有理,看待问题总是非黑即白。
          总是喜欢以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依此判断,是否符合道理。
          尤其在婚姻关系里,表现得格外明显。
          其实说到底,问题出在哪?
          为我服务,满足自我,症结就在这。
          随便说一事,就说红白喜事随礼。妻子认为随礼随200元足够了,丈夫认为要随500元才行,说关系不错。妻子说,你家里有多少钱呀,大款呀!一来二去,口角不断,嗔心大动,什么时候都想明白了,愿意和解了,这事才算完。可是过程中呢?行为过失连连。
          事后冷静下来,大家细想,吵个啥劲,有意义吗?事后都明白无意义。
          人与人心里的感应是瞬间的
          也就是对方的反应第一时间,就会带动你自己的情绪。
          要及时感应自己自己心理的变化,第一时间先止语,因为情绪互相感染的时候,人是不讲道理的。
          各执一词
          就这样简单的一件事。
          婚姻里的两性关性,因为天然的相近,每日朝夕相处,冲突矛盾爆发的几率是相当的高,
          但是追究其最终原因,其实就是我见,执我见,不能放下,似乎放下便不是自我。
          我认为我对,这里首先就有一个我见、傲慢心,有一个隐含的要求,你要听我的,这是不是一种贪,有所求。
          求不而不得,就引发嗔心,认为你太笨了、或者你太不讲理了,进而引发的行为,就是口角,骂街,骂爹娘,摔东西,肢体动作等等。这是不是造作了?
          其实随200也好,随500也好,都没错,好好商量即可,把理由讲充分了,而不是带着情绪,带着情绪就是一种惯性。


          IP属地:天津54楼2022-01-17 14:44
          收起回复
            从网上看到的一段话
            道理很简单
            如果在生活中没有能力
            修正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
            净化自身的负面能量
            若真有了强大的力量
            能知能见种种心
            又如何能降伏自己那个心猿意马
            只能是一场灾难
            问问自己面对这世间
            宽仁慈悲够不够
            真的懂了吗
            南无阿弥陀佛
            🙏🙏🙏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2-01-21 21:54
            收起回复
              《金刚经》 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
              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2-01-21 21:58
              回复
                提灯,早安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2-01-22 09:44
                回复
                  @正源社33
                  老师好
                  关于这件事,老师提出让分析。
                  这事的处理放在过去肯定要吵架的,我以前特别爱计较,嗔心重。
                  说现在吧,如何处理
                  尽量事先沟通,说明白道理。
                  若事后,对方因无主意而不满,发牢骚。
                  自己的应对态度是,心要像大地一样平稳不动
                  不要因外因扰动自己,而起心动念,顺势攀缘,要知道任何事不是无缘无故的
                  但是能不能做到平稳,也是要理解并通过行为渐进,不是说一次两次,想明白道理就能做到,但是这是目标也是结果。
                  在这里我先要提一下众生,众生分两种去理解。一种是世间的人,比如说你我他,所谓众生。另一指,因众缘和合而起的自心,而依顺于这个自心的我,即众生。举例一下:
                  某人,因亲人亡故,悲痛欲绝,不能自拔,住于这个悲痛的心中,二十年不能解脱,此即视为他(她)自己的众生
                  某人,因亲近色行,住在色心,不能自拔,二十年,这二十年即视为他(她)的众生
                  某人,因贪恋权谋,而因权害人,以巩固自身地位,住于此念,二十年,这二十年即视为他(她)的众生
                  如此类推,住于任何众缘和合而起的心上,皆是众生,无非时间长短,众生各异,但都是谜之众生。随念而住。
                  之所以要解释众生,是为了表达我自己的理解及处理方法。
                  自己既然能够无我,便知为什么要无“我”。因不依众缘和合而生的心,不随,因为随了,住了,就迷了,起种种心,即为众生,就会贪染而无明。
                  即知自己种种心,会因心住,而起无明,而造作。
                  那必知,对方也是不自控,对方住在了这个因众缘和合而起的心上,那你还跟他(计较吗),有意义吗?
                  对方吵闹,可以跟对方沟通讲理,但先保证自己不被对方影响,自己要被影响了,着相了,后面就不能解决问题了,就会起贪嗔痴,为啥,因为自己当下的那一刻,住了。
                  真正了解自己的“众生”种种心
                  便会知晓他人的“众生”种种心
                  都是不自控
                  所以要不烦不恼,心如大地平沉。
                  智慧照前,事情自会处理平顺。
                  关于对方,道理该讲的讲,但不要生各种心,比如说抱怨对方,野蛮不讲理。
                  野蛮不讲理,为什么让你遇见了?
                  心态上要学会宽容
                  行为上、因果上用要报怨行
                  知自己以往有过错
                  招来此事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果非要问具体事情怎么对治,
                  并无一定之法
                  但是如果能做到智慧照前
                  定会有应对之法,
                  到了自然就会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许有人说
                  要按你这个方法
                  别人打你一顿
                  怎么解决呢
                  如果对方骂你
                  你也要还回去吗
                  如果骂了
                  自受因果
                  你可以不理他转身离去
                  反正他骂人
                  他自受因果
                  先守好自己的心
                  知道自己为啥感招恶缘
                  如果对方动手打人
                  在你有能力制服他
                  自身有理得情况下
                  先制服他
                  但是不要因此刻意恶意伤害对方的根本
                  为什么?
                  因为因果
                  若无亏欠,怎招恶缘
                  达到自保的目的即可
                  要是打不过呢
                  那就跑呀
                  报警都可以
                  虽说过去有亏欠
                  但也没说你非要站着不动挨打呀
                  人世间的事
                  从目前的我来看
                  全在于化解
                  在于理解
                  在于宽容
                  在于爱
                  知道自己种种心起
                  种种錯
                  亦知他人种种心起
                  种种錯
                  皆是无明之苦
                  慢慢便会理解一点慈悲之意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2-01-22 16:57
                  回复
                    今天中午出点事故
                    中午吃完饭,我心里想回家,想着有工作干,单位年底要送礼,送礼这个活一直是我干。
                    心里不知怎么回事,就是觉得有点心绪不宁。
                    结果出门撞车了。
                    我是右侧正向行驶
                    对方从一个浅坡上开下来,那是一段废弃的铁路
                    结果对方顺势而下,因为那个口窄,一般车辆过来都是在我这个方向上,然后再拐到左边。
                    因为离得有一段距离,我以为他过来就拐弯了,但是我忘了这段路有点滑。
                    所以对方开过来,我没发应过来,他是失控了,结果他的车开始晃,打横了。
                    我一看坏了,我赶紧踩刹车,发现刹车也踩不住,紧急打轮往左拐,结果右侧和对方左侧相撞,两车分开停下。
                    所幸下来,双方都没事。
                    说实话,即使撞了车,我心里反而不恼怒,也不慌,如果是在以前,心肯定慌的厉害。也许就此跟人家吵架。
                    我停下车,问媳妇和孩子都没事,下车问对方,也说没事。我就没说话,也不着急,反正车都有保险。一直找保险单,打电话联系报警,折腾好一会。
                    后来着急了一下,原因是对方说了一句话,重复说两次,意思就是,我老远就失控了,你还离得我那么远,怎么不制动踩刹车。我回了一句,我就说,你失控了,逆向走在了我的这一边道上,跟我撞了,难道还怨我吗?
                    说出这句话,我也警觉了起来,不应该再去抱怨,去计较,就不在多说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出这个事,而且人员都无伤害。
                    后来,报警后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双方态度都很友好,就这样过去了。
                    从这件事来说,通过修行,我发现了自身的变化,处理问题的变化,都在向一个积极的情况下发展。也通过变化,知道了出了问题,心态如何,选择怎样做很重要。
                    其实当时我多余回他一句话,安安静静的等待交警处理就好了,何必在抱怨那一句,还是功夫浅,定力不够。
                    正所谓,八风吹不动,智慧才会逐渐显于前,常照。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2-01-22 17:20
                    收起回复
                      说说人心鬼蜮这点事
                      1、在单位,同事升迁或者涨工资,是不是真心祝福,有没有羡慕嫉妒恨,发心不对,即使心底的一点小算计,也终将会通过言行举止逐步表现出来,没有表现出来,来自于负能量积累的不够,早晚发作,这是必然。必须弄明白自己的发心从何而起,如是观,如是灭,不让其增长,不住在此念,否则久了必出言语伤人、行为害人。
                      2、当初找对象,发心就有些不存,即使那种发心存在的时间不长也是有,就像一枚暗埋得雷,只是潜伏下来等机会爆发。婚姻的目的性,从世俗角度多数就是我喜欢、我需要,都是因我需而起,而婚姻的不和谐也是因我需而起,婚姻破裂亦是如此。
                      3、骑共享电单车,有没有为了自己方便,想把电动单车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为了自己方便出行,而产生的念头,有没有这样去做,这就是我需要,为我服务,而起的利己之心,小我、我执。
                      4、早上玩了一会手机,老婆喊看看椅子是不是掉了东西。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你正在专心的做一件事的时候,被别人打断,会生气嗔心,动无名怒火,不表现出来,有没有心暗自抱怨。
                      5、去超市排队买东西,东西没剩几个,有没有先下手为强的欲望念头。自己怎么看这件事?
                      生活中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其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呢?无非利己,极大满足自我之心。
                      生活中我们必然避不开获取和得到,这个其实并不可耻,但是一定要看发心,和具体的行为。
                      人活着,多数人很难断除(根除)贪嗔痴,但是可以尽量去远离贪嗔痴慢疑,极度的行为,如何可取,都是自己的课题,保持中道,才能断两边,不偏颇,发现真相。
                      人一旦存在我执这个狭隘的空间里,必然会被牢牢锁死,而被我指的这个“心”控制住,去做任何事都有较大的概率,不合道。
                      跳出我执看世间,才能有机会接近一些可能。
                      即使不从修道的角度看,单纯从生老病死来看,人死后什么也带不走,又有什么可执著,然后道理即使如此清楚,依然还是放不下。就像用手去抓取水,越使劲,流逝的越快,就是残存在手里的那一点水珠,也会因蒸发,让你一无所有。
                      人怎么来,怎么走?来时赤条条,没有一点物质的东西可以拥有,走时赤条条,依然带不走一点物质的东西,为什摸还要执着,习性的惯力,左右着不断索取要求得到的欲望和物质。
                      当“我”想控制一切时,其实“我”被一切控制了,“我”从此就被锁定了,在“我”得世界里,流浪。


                      IP属地:天津60楼2022-01-25 09:37
                      回复
                        给大家推荐一本(德)赫尔曼·黑塞著的小说《悉达多》
                        有时间不妨看看


                        IP属地:天津61楼2022-01-25 10:48
                        收起回复
                          还是说小事
                          我对妻子的认识,一直是带有固执和幼稚的看法
                          所以以前婚姻里经常吵架,每一次吵架都会强化这种看法,深深无奈
                          及至在修行之后才慢慢转变,到了现在,至少不会被这种想法长时间的左右
                          想法一出来,一会就认识到,就不再纠结了
                          从现象上看
                          身边的人的种种表现,都是因为处于无明中,所以才会随着后天形成的识心,到处流浪,四处漂泊
                          而我在修行中,既然看到了、理解到了这种无明,就不要再去纠结计较
                          既然认为自己有明,而对方无明,再去计较是不是又回到无明愚痴了,还是在着相
                          从修行上看自己
                          这种认识,有两种发心
                          一种是我慢,瞧不起对方
                          一种是嗔,因为瞧不起,引发不满,嗔怪对方笨
                          对方是真的笨吗、固执吗
                          从何处鉴定
                          如何鉴定
                          是从道理来鉴定
                          还是从自我的需求来鉴定
                          我认为多数情况下
                          都是出于自我的需要
                          没有得到极大满足
                          而产生的这种认识
                          从因果上讲
                          你这一世所有缘分
                          都是起于前因
                          无非因缘和合
                          有对错吗
                          若论及对错
                          究其根本在己
                          比如说刷碗
                          我让孩子把菜碟子放在跟前,因为菜碟子里剩菜不多
                          我刷完碗,就可以把菜倒放在碗里,不占碟子
                          结果孩子没明白我的意图
                          自己把菜端到一边放着
                          我说端过来放这
                          孩子说放这边有啥不一样
                          于是我心里有想法就觉得,这孩子真犟
                          这种想法对吗
                          嗔心为何而起
                          因为没满足我的要求
                          难道我认为对就是对的吗
                          怎么鉴定
                          还是因为没有满足我的想法、需要
                          产生的嗔心
                          善咐嘱、善护念,要了解自己的各种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远离贪嗔痴
                          远离因“我”而起的苦海


                          IP属地:天津62楼2022-01-26 08:57
                          回复
                            以前自己一想到杂念,就害怕,就无所适从
                            现在慢慢明白了
                            纷纷杂念反而是修行的助力
                            从纷乱中才能慢慢窥见真相


                            IP属地:天津63楼2022-01-26 11:44
                            回复
                              说自己的事
                              通过事情认识到一些异常
                              前两天,我兼职的单位给我发年终奖。
                              这份兼职工作原先是我的主职,
                              后来我跳槽了,变成兼职
                              这些年,年终奖金一直比较稳定
                              因为我跳槽了,没敢幻想原单位还可以用我做兼职,所以老板说让我做兼职的时候我很高兴,多了一份收入,年终又给了奖金。
                              我有些感念老板给我的机会,虽然我工作干的确实不错,在换一个人,未必有我干的这么好,这个不是自夸,本职工作上,我有自信。
                              但是毕竟你再好,也要看老板给不给你机会。
                              去年我给老板买了一箱酒,2000多,花钱多少有点心疼,不过一想机会还是人家给的,从惜福的角度看,要感念人家的好。
                              今年和去年一样,还是送的一样的酒。
                              结果呢,当我得知今年奖金要少好几千的时候,心里挺失落的。当时的状态不好,心情有点压抑,精神显的有些萎靡不振。
                              我认识到这种状态的异常了
                              按理说少发些钱,不开心会有,但是不至于影响这么大,精神萎靡就是不正常的反应。
                              贪欲像钩子,牵扯
                              而这种求不得的感觉
                              有一种深深的抽离感。
                              我意识到不正常的状态后
                              回家睡觉躺着休息
                              警惕心一下起来了
                              谨防因失落感产生烦恼
                              嗔怨身边的人
                              因为以前不顺心,就会起嗔怨
                              我给自己梳理问题
                              一、老板发多少奖金,是老板自己根据经营需要决定吧,多也好,少也罢,这个人家老板没问题,我不能对老板起抱怨心。
                              二,不能因自己不顺心,对家人起嗔心抱怨,拿家人撒气。
                              三、自己也一如既往的工作,没有啥变化,所以也不必抱怨自己,尽力就好。
                              但是以上几点想明白了,依然感觉状态不好。
                              迷迷糊糊睡了一下午,晚上逐渐好了,其实思想上早就通了,就是这种反应我控制不住。
                              老师说过,我要注意贪这一方面。
                              其实平常里,一般这种情况是显露不出来的。
                              通过这件事我想表达的不是发奖金本身,而是我们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事上的反应,
                              找到这个异常的反应点
                              对于我而言,求而不得,是一种抽离感,这种感觉很不好。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2-01-31 19: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