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吧 关注:241,048贴子:1,290,054
  • 7回复贴,共1

【小品一则】灵堂前的“仙鹤”和《坤·初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22-04-18 23:04回复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经心思稍稍转动,灵感一现,原先不知爻义如何对应所占之事,但经过想起夫子在阐释此一爻时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的说法,似乎对应的上了。
    何以故?
    坤卦的卦象,相对于乾卦来讲,是个空性的卦,本无阳气,恒定顺阳而作。六个阴爻之动,都是在表明阴动之时,处不同的位,在顺阳而事时而有不同的功能和型态。或凝阳气而不发,或含而待发,或不发,或发而均,或极端而发。
    以初六之动,处位最下,阴的虚欠之力,相对来说,摄受阳气能量时,会执着贯彻到底。这是相对阳来说阴,是虚设一个阳在。然而,在坤卦本卦中,并无阳气可来之方。所以爻动的易理,阴的持续作用,在现实世界里来讲,如同天气变冷逐渐结冰的过程,温度降低再降低,热量、能量(阳气)再弱再弱,履霜,水汽收缩凝结终至成冰。


    IP属地:北京5楼2022-04-18 23:15
    回复
      孔子将此一爻义引申到人文上时,讲到积善和积不善的差别。因为人道有善恶好恶之分,在《系辞》中其实也讲到过,“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人道因好恶不同,而有系辞时的吉凶之辨别。系辞寄予着圣人之情,也即人之情。这和最后讲的“易之情”应当不是一回事。
      故而,纯粹易理上来说,这种持续阴的作用,顺的作用,如同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是人道上讲,积累的那个东西则不一定是好的,有可能是坏的。若积善之家,则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呢?则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造成如此恶果,非朝夕而成,必然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才造成如此大逆于人伦的事情。这个道理不难理解。所以君子处事慎始,必当在最开始防患未然,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回到这则“仙鹤”的事件上。网友称这是真正的“驾鹤西去”。也有网友说这是当地殡葬行业的服务项目,未知真假。但散人想,不管是真是假,不妨碍我们去拿这件事来作为一种好的现象,人们求得的一个美好的结局。人总是向往好的,人若行的善,对人间社会有益,持续做下去,哪怕有一天可能落难,也总有以前受到你恩助的人来助你,当终有一天人寿已尽,那些曾经受到你恩惠的因为心存感念总也会回馈而来悼念吧。或即便不是当事者,因为善念感化,冥冥天道自有无形中受感召的人事物回馈于己身。如此吉祥之象,可为“余庆”。又焉知“仙鹤”与老人之间没有一段令人感动的过往呢?或许有些善缘也未可知呢。


      IP属地:北京6楼2022-04-18 23:15
      回复
        开头发不出来,百度真是


        IP属地:北京9楼2022-04-18 23:17
        回复
          这只仙鹤是“工艺品吗?


          IP属地:湖北11楼2022-04-20 10:5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