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吧 关注:415,765贴子:3,287,586

回复:从盛夏厅到极乐塔:四代人的漫漫寻龙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来说说雷加和莱安娜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实上,赫伦堡大会上雷加奉莱安娜为“女神”这事儿更大的可能是一场事先安排好的政治秀,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劳勃当时的反应。他怎么能容忍别的男人当众向自己的未婚妻示爱?难道彼时劳勃在同步进行的七方团体比武中被揍得不省人事了?
奈德的回忆告诉了我们当时的情况。“他记得布兰登的笑,记得劳勃在团体比武中的狂暴威猛,记得他一边左劈右砍,将对手一个个击落马下,一边哈哈大笑的模样……当王太子在决胜战中击倒巴利斯坦爵士,绕场一周,准备接下优胜宝冠时,劳勃正与琼恩和老杭特伯爵作最后的拼斗。”
赫伦堡无疑是属于年轻人的一届盛会,考虑到老琼恩和劳勃的关系,而杭特又是鹰巢城公爵的封臣,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十八岁正处于身体机能巅峰期的劳勃会被这两个老头子放倒在地。因此,当“雷加·坦格利安催马跑过自己的妻子——多恩领马泰尔家族的伊莉亚公主,将爱与美的皇后的桂冠放在莱安娜膝上”的时候,旁边的劳勃绝对是意识清醒的。
其实这是中译本出现的一处著名错译。译者把jesting错当成了jousting,前者明明是“打趣、说笑”的意思,所以当时劳勃其实是在和老琼恩、老杭特开着玩笑。
而在《冰与火之歌的世界里》,亚达尔学士对当时的场面有如下的描述。
「至于劳勃拜拉席恩本人,有人说他哈哈大笑,宣称这是莱安娜应得的……但那些了解他的人提到年轻的公爵耿耿于怀,从那天起就决心报复龙石岛亲王。」
至少在表面上,劳勃表现得潇洒而不失风度。显然对这一操作他是早有意料,被打了预防针的。
摘自:《长子、次子、私生子》 - 闪木
在豆瓣阅读查看: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113845/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3-11-11 14:47
回复
    我们不至于天真到相信雷加赢得冠军全凭实力和运气吧。
    就像前传《神秘骑士》中的“提琴手约翰”在白墙城比武大会上一路过关斩将一样,赫伦堡大会上的种子选手们也是心有默契、联手做局,务必确保他们的“银王子”斩获这次大会的冠军。
    在赫伦堡持续数天的马上长枪比武中,雷加至少击败了四个著名对手,依次分别是“青铜”约恩·罗伊斯、“狂血”布兰登·史塔克、“拂晓神剑”亚瑟·戴恩和“无畏的”巴利斯坦·赛尔弥。这几位个个名头响亮、身手不凡,青铜约恩、拂晓神剑和八卦斯坦更是专靠比武大会刷积分涨排名的“职业选手”。这里要额外说一句,从奈德回忆中对青铜约恩的称呼来看,他当时应该还不是符石城伯爵。而约恩本人的骑士做派、他对比武大会的狂热以及后来的种种表现——尤其是组织“公义者同盟”逼宫小指头时的表现,都让闪木更倾向于认为在君临被杀的凯勒·罗伊斯和他父亲才是符石城真正的嫡脉,而约恩极有可能和奈德一样只是个幸运的次子。
    在维斯特洛,马上长枪比武永远是比武大会上最夺人眼球的重头戏,其重要性和受关注程度远超团体比武、侍从比武、弓箭比赛、掷斧比赛、赛马等其他项目。在马丁笔下,冰火世界的马上长枪比武显然也是一项不断演进、逐步文明的运动。不但每次的赛制和参赛要求依大会的规模和目的差异而各不相同,甚至连单场比赛的具体形式和胜负准则都存在历史的沿革。
    “贤王”戴伦时期,“高个”邓肯爵士成名立万的岑树滩比武大会——大约比赫伦堡这次早了七十多年——要求选手从马上枪盾对冲开始,一直战斗到有一方举手认输或不省人事为止。落马了就换短兵器继续打,短兵器打丢了就凭盔甲铁拳“肉搏”,只要不认输就不算完。不难想象,若不是这样自由开放的规则,从来没参加过正式比赛的邓克是绝不敢奢望自己能获得哪怕一场胜利的。
    摘自:《长子、次子、私生子》 - 闪木
    在豆瓣阅读查看: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113845/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23-11-11 14:51
    回复
      而到了正传故事的年代,马上长枪比武已经基本与“战斗”这个本源撇清了关系,进化成了一项优雅堂皇的贵族运动。选手们在规则和盔甲的双重保护下进行比赛:一方落马即分胜负,参赛者不必再身背长剑或战斧进行比武,只需把精力集中在手里的盾牌和比赛用枪上。双方战马在由木栏分隔保护的场地上对冲,相比有人落马,观众更期待看到木制长枪在盾牌上双双爆成漫天碎屑的精彩场面。尽管比赛仍然存在相当的危险性,比如落马时脚缠上马镫被坐骑拖行、被倾倒的马匹压断腿、被恰好飞进头盔眼缝的木片伤到眼睛以及被像魔山这样的敌人蓄意攻击铠甲保护较弱的部位……但相比早期的马上长枪比武和混乱血腥的团体比武,这样的比赛显然更接近于现代意义上的运动,即便拿到今天的奥林匹克赛场,也不会显得太过野蛮。
      啰嗦了这么多背景知识,真正的目的是要给出这样一个结论:马上长枪比武演变到最后已经成了一种单纯强调技巧和观赏性的“运动”——严格意义上说它甚至不能叫做“比武”,而仅仅只是“比赛”。精于此道的选手不等于就是战场上的杀神,而真正以一当十的勇者反而可能在比武场上出尽洋相。
      这种变化进一步剥夺了邓克这样草根出身的骑士通过比武大会成名的机会——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必需的训练条件,却也成就了一些有钱有闲、追逐虚荣的“半职业”选手。尤其是某些御林铁卫,他们参加比赛似乎不必担心输掉战马和盔甲——大概因为他们的装备都算国有资产——所以大可放心大胆地利用每一次陪领导出席大会的机会狂刷经验。正因为更强调控马使枪的技巧而非更实际的膂力和战技,优秀选手的适龄范围也被大大拓宽了。巴利斯坦还是个十岁的小屁孩时,就敢穿着别人赞助的盔甲「匿名参赛,而他似乎一辈子都在比武大会上厮混,直到六十岁时还能轻松愉快地把小自己三四十岁的年轻对手打下马来。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刚刚成年、体格纤细的“百花骑士”洛拉斯可以战胜堪比怪兽的魔山,而战场上勇不可当的詹姆却常常在马上长枪比武时崴泥露怯,不但每回都让劳勃笑出眼泪,还带累着一向“只把注下在自家人身上”的提利昂输钱。更邪乎的是,只要经过充分的训练,连女人都能把全副重甲、五大三粗的骑士一击打下马去,这更加说明了这项运动中骑术和技巧是何等重要——当然,你们知道我说的并不是布蕾妮这种女人。
      雷加本身的竞技水平固然不俗,但“太子党”们需要借这次大会传播一个“大获全胜、天下归心”的政治语汇,因此王太子的冠军必须得以确保,否则举办这次大会的意义就失却了大半。但深谙此道的巴利斯坦爵士曾有这么一段名言:“无论哪个骑士,无论他如何强壮、如何迅捷、如何精准,只要他是人,终归有极限。他可以赢得一次艰难的比武,也可能输掉一场简单的斗争。草地中的小小污点,晚餐时吃的脏东西,或许就意味着失败。而一阵突然的风向改变却会赐予你胜利。”有鉴于此,雷加的拥趸们不得不采取措施防止某个出身寒微、不识时务的雇佣骑士蹦出来把太子打落马下。而在技术层面上,马上长枪比武的冠军归属确实也是可以被一众高手所操控的。假设赫伦堡大会的赛制也和岑树滩那次一样,是由五位开场擂主引领五组对决,那么只要几位高手各把持一条战线,清除有威胁的对手后再半真半假地输给雷加也就功德圆满了。
      看看为太子做局的这几位吧。青铜约恩是老琼恩的嫡系,布兰登是太子党的主力,拂晓神剑不但是雷加“一起祈祷”的好基友,还是他最有默契的御用陪练,两人在几年前的风息堡比武大会上就上演过连续折断一打长枪的好戏码,当然,亚瑟·戴恩最终还得在第十三个回合里败给太子。而在决赛中把王子扶上冠军宝座的巴利斯坦,恰恰是四年前在风息堡击败雷加,令他只能屈居亚军的那个人!
      当然,巴利斯坦·赛尔弥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名“太子党”,他认为御林铁卫中的“堕落者参与权力的游戏”,但这也并不妨碍他认定雷加比他服侍过的三位国王加起来还要好。“雷加,他本应成为王中之王。”尽管老爵士也时常设想自己当初如果把雷加打落马下是否会让一切有更好的结局,但在当时,“技术性地”放弃个把冠军为众望所归的王子让路也着实算不得什么有失荣誉的行为……
      摘自:《长子、次子、私生子》 - 闪木
      在豆瓣阅读查看: 网页链接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23-11-11 14:58
      回复
        无论如何,雷加王子不负众望地把赫伦堡大会马上长枪比武的冠军收入囊中。既然过程可以被控制,王子在颁奖仪式上的“出格”表现显然也是经过设计的。伊里斯二世的意外莅临给大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雷加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他要向天下昭告新时代的来临,也要向那些忠于父亲的“老派贵族”发出最后的警告!
        从小到大,雷加身边最亲近的人几乎都来自旧势力,他的两位侍从瑞卡德·隆莫斯和琼恩·克林顿的家堡都在风暴地,他最好的朋友亚瑟·戴恩来自多恩一个古老高贵的家族,后来父亲又为他娶了一位多恩新娘。随着史蒂芬公爵的过世和劳勃的迅速成长,风暴地无疑已经转投太子麾下,而多恩领似乎仍是国王的死忠。雷加在赫伦堡大会诸侯,接替母亲执掌多恩不久的道朗亲王不但不予响应,其麾下的封臣竟然也一个都没来(只有因毒杀伊伦伍德老爵爷被贬到海外不许回多恩的红毒蛇偷空来了)。王子显然对此颇为恼火,他必须对妻子娘家的轻慢做出回应!可在父亲的监视下,他又能怎么做呢?
        ——唯一的方式只能是伤害温柔善良的伊莉亚!
        既然要通过羞辱妻子警告马泰尔家族,雷加总归是要把“爱与美王后”的桂冠送给某位女士,而这个女孩儿显然应该来自支持太子的“新派贵族”,不巧的是,已有婚约在身的莱安娜·史塔克略显尴尬地成了几大家族中唯一到场的未婚女性!
        于是乎,事情最终演变成了我们所知的那个样子——并非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本心,在当时却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
        摘自:《长子、次子、私生子》 - 闪木
        在豆瓣阅读查看: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113845/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23-11-11 15:08
        收起回复
          从另一方面来说,所谓“爱与美的王后”说穿了只是为比武助兴的一项彩头,是骑士阶层为了意淫自己所标榜的“罗曼蒂克”式的爱情而设计的无聊环节。当然,这一传统客观上极大地增强了比武大会对贵族女性的吸引力。事实上,骑士们向往的罗曼蒂克爱情并不施之于那些能与其发生合法或非法性关系的女性,而通常是针对那些因地位差距、道德约束或习俗障碍显得可望而不可即的贵妇——也就是今人所谓“女神”。也正因为这层无法逾越的障碍,骑士爱情才具有柏拉图式的诗情画意。发展到后来,“爱与美的王后”更多地体现了获胜的骑士在当时当地对某位贵妇激赏崇慕的一种情愫——比礼仪略高,却远到不了爱情的地步,双方都不会太当真,基本相当于今天我们找心仪的女明星合个影签个名——否则那些已婚骑士得了冠军又该如何?难道为免闲言碎语,非得每次比武大会都把老婆带去,以防万一得了冠军不知所措么?
          作为一个已婚男人,雷加把桂冠放在莱安娜膝上这一行为原本无可厚非,甚至到不了触怒劳勃的程度。如果说有什么出格之处,只在于他的妻子伊莉亚就近在咫尺,而这也正是太子刻意要达到的杀伤效果!
          更为可悲的是,就连这一点儿暧昧的情愫后来还被伊里斯用来构陷雷加,让他再也无法面对布兰登和劳勃。
          摘自:《长子、次子、私生子》 - 闪木
          在豆瓣阅读查看: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113845/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23-11-11 15: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