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1,440贴子:1,134,856
  • 15回复贴,共1

得道必须“升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得道必须“升天”,不“升天”无所谓得道。
得道靠觉悟,而不能靠闭目的胡思乱想,“觉悟”就是“在感觉中达到领悟”。
叔本华哲学开篇第一句:世界是我的表象。
换一个词汇就是:世界是我的样子。
这是在感觉中领悟到的真理,而不是在冥思苦想中获得的知识。
谁能在面向现实的感觉中忽然感觉出对面的现实(连同这个骨肉之身)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并且这个整体就是“我的样子”,谁就成为了一个初级得道者。感觉是切实的体验,不是生硬地去相信由符号构成的一句话。
所谓“得道”、“升天”、“道成肉身”、“身化万物”、“成佛”指的是同一回事,都是指在感觉中获得“感觉的全集就是我的样子”的这样一种体验。
当然,要人类达到这种体验并坚定这种信念是有很大阻力的,阻力的来源主要因为人类在头脑中建立起了一个有大量“独立粒子”分散在真空里的一个“人造物理世界”。为此《道德经》开篇第一句特别强调:道可道也。
“道可道也”是讲述现实本质的真理世界观,它的意思是说:在你直面的现象全集中不存在绝对阻挡出路的东西,因为这现象的全集(也即存在的全集)里面没有彻底阻挡的东西,所以才称之为“道”,“道”的意思就是“路”,而“路”是可以通过的,如果有绝对坚实的墙壁阻挡了前进的途径,那么它就不能叫做“路”,不能叫做“道”。所谓“道可道也”说的也是这层意思,它的意思是:现实是通达的。
“非恒,道也”。这一句是强调现实是“运动”,这里说的“运动”指的是“现实本身是运动”,而不是说“现实是很多死态的东西在运动”,因此,可以用一个目前看来更精确的字来表示,这个字就是“逝”,一个动词。用什么样的运动来形容这个“逝”呢?孔子站在河边,看着滚滚流动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我们体验的白昼还是我们体验的黑夜,它们都像这滚滚流动的河水。这就是华夏文化最基本的世界观。
“道”这个字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1、“走字旁”,代表感觉的全集,也即代表存在的全集,代表“逝”这个字的意思,“走”是动词,表示道的“非恒”性质。“走字旁”也是“之”这个字的来源,“之”的原意也有“走”的意思,也有“这”的意思,指向的是被假设的“对面”。
2、“自”,代表感觉的主体,也即会表达的那个“东西”。
3、“二”和“一”,在“自”的上面有“二合为一”,与“自”合并构成“首”。
“道”这个文字的含义:要把流变的现实全集和表达的主体合二为一。只有达到这种合二为一才能称为“得道”。
谁是“天主”?只有觉悟到“天是我,我是天”的主体才能配称“天主”,并且这世上没有隐藏着的“非我之天主”。
谁是“真主”?只有觉悟到“我是全集且我是主体”的主体才能配称“真主”,但凡坚信“我就是一个人”的主体不能称为“真主”。
何为“神”,“神”=“示”+“申”
“神”字的第一层意思:对于显示的表达,也即对于现象全集的表达。
“神”字的第二层意思:把显示和表达者合二为一,也即把现象全集和表达者合二为一。
老子《道德经》强调:要把假设的“无欲之恒”和“有欲之恒”玄而又玄,也即要把“自然”和“自我”完全拧在一起,这是得道的关键之点。
是谁把大道真理隐藏在“神”和“道”这些汉字之中?答案就是“我”(“我”包括所有得道者),得道者的思维活动是可以与古人大脑形成共鸣的,原因在于“我”们是得道者,“我”们可以彼此相通,“我”们可以“在真道上合而为一(《圣经》里耶稣的原话)”,原因也在于,大道之中不存在“时间”这种东西,“时间”是被捏造的虚拟载体。
得道者,“它们”是“我”,“它们”是“我”们,“我”们不愿意认同“我们都是人”这种狭隘觉悟的知识,因为“我”们不被禁锢在“一个大脑里”,也不认同那个终将腐烂的肉身就是“我的样子”。
回到叔本华的觉悟: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样子!其实叔本华的觉悟就包含在汉语词汇“自然”之中。“自然”是什么?什么是“自然”,“自”=“我”,“然”=“样子”,“自然”=“我的样子”。这是神的觉悟,这是道的觉悟,这是得道者的觉悟,这是佛的觉悟,这是天主的觉悟,这是真主的觉悟!


IP属地:河北1楼2023-11-10 12:13回复
    成佛?释迦摩尼都死了!死了就是阴灵下鬼!不长生何为得道?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1-11 10:15
    收起回复
      神神叨叨的,不像个修行者,也不像个觉悟者。感觉是个神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11 17:39
      收起回复
        道,指谓存在的全集,也即体验的现实整体。
        道可道也——现实是畅通无阻的。因为现实是畅通无阻的,所以才名其曰“道”(道路)。否则为什么要叫做“道”呢?
        现实是畅通无阻的,这个观点和通俗的“唯物主义”恰恰对立。
        “通俗唯物主义”认为现实不是畅通无阻的,存在着不可磨灭的“挡路的东西”,并且认定这种“挡路的东西”是毫无理由的,是毫无道理可言的。
        老子的观点恰恰是说现实畅通无阻,不存在毫无理由的“坚实几何体”,不存在不能被知识完全化解的东西。
        用现代量子物理学的观点来说,老子承认现实的波动性,不承认现实里有“质量固定、体积固定的粒子”。


        IP属地:河北4楼2023-11-11 18:11
        回复
          《粒子是不能存在的》
          假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盒子里存在一个由“实质”彻底充塞着的“实心球”,那么这相当于在“盒子内部”这个全集中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域,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域就是两个子集,而两个子集互为补集,因为这两个子集是完全“异质”的子集,所以它俩的交集只能是空集,也即两个互为补集的集之交集等于空集。空集的意思就是不能包含任何“元素”,也即“实心球”与“真空”的交界面既不能是“实质”,也不能是“真空”。因此把现实分解成“质料”和“真空”两种材料的任何理论都是错误的。


          IP属地:河北5楼2023-11-11 18:25
          回复
            如果你是一位智慧人士就不难看出,这篇文章是否定“作为第三者的神”的,但是我不能否定大家都有的“自我”。
            满脑子糊涂酱子的人信口就说:我看你就是神棍!不知道你说的“神棍”指的是啥。
            华夏又名“神州”,神州就是“神”的故乡,我在上面已经讲得很明白,汉字的“神”字已经把“神”字的含义包含其中,它和“道”字具有完全相同的意思。
            神=示+申。示=显示。申=表达。
            1、 “神”字的第一层意思:对于显示的表达,也即对于现实的表达,也即对于现象整体的表达,也即对于存在整体的表达。
            2、“神”字的第二层意思:把“显示”和“表达者”合二为一,也即把现象全集和“我”合二为一,也即把“自然”和“自己”合二为一。
            也就是说,“神”就是你看到的,而你看到的不是对象而是你的本身。
            不细看别人文章张嘴就骂别人“神棍”,除了彰显无赖性情还能说明什么吗?


            IP属地:河北6楼2023-11-11 18:48
            回复
              佛透过我的眼睛观察我,是这个意思吗?


              IP属地:湖北7楼2023-12-20 0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