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32,022贴子:71,123,003
求助

魏忠贤到底干了什么事情而被东林党污蔑为奸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魏忠贤到底干了什么事情而被东林党污蔑为奸宦,详解,兼谈明末三大案缘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9 16:48回复
    1.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29 17:26
    回复
      首先要明确一下,自古以来,国家的税收是两分的,一个叫做国库,是专门供给朝廷六部办公事用的,这个国库里的银子是按照两税法收的,收的是户口税和土地税。皇帝不可随意动用,动用的话,需要有正当的理由,且内阁审批同意才行。这个税呢,是谁来收呢,是各地的乡贤,士大夫们主持,让县衙的师爷,差官们来收。收多收少要看师爷,老爷们的意思。收也是收穷苦老百姓的钱,大户们的隐田,隐户往往是收不上来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29 18:24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2-29 18:36
        回复
          第二个呢,叫做内帑,内帑是皇帝私人的小金库。皇帝本人也是一名地主,在全国占据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作为皇庄,其中不少是矿山,盐矿之类的。那么在皇庄上的佃农所缴纳的租税,以及皇帝本人拥有的工矿场所产出的收益,就进入了内帑,皇帝私人的小金库。可以随时随意的使用。不用受限制。
          那么,谁负责收税来充实内帑呢?就是皇帝最信任的那波人,宫里的太监公公们。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2-29 18:51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2-29 18:53
            收起回复
              我们简单的来总结一下。
              1.国库的钱是钱粮师爷收的,用来办战争,外交等国家大事。是归朝廷里的文官来支配使用的。简单理解为农业税,人头税。
              2.内帑的钱是太监收的,用来给皇帝和宫里私人开销。归皇帝本人使用,收的是皇庄里的产出。简单理解为商业税。

              全国是由大大小小的地主构成,全国的地主让渡了一部分盘剥农民的收益,凑份子子凑了一大基金出来,专门用来运营这个国家,保障不被外敌入侵,保护地主们的收益。这就是国库,国库是全国的乡绅们凑的份子钱。也应当由全国乡绅的话事人,通常是内阁首辅,或者宰相来支配决定,该如何使用。

              皇帝作为全国最大的地主,他享有豁免权,可以免于交份子钱。他的土地上盘剥农民的收入不用进国库,全部进内帑由私人花销。不仅如此,作为全国最大地主,庄家。他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地主凑的份子钱如何去使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2-29 19:03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29 19:08
                回复
                  前者呢,我们称为府中。指内阁,六部。他们和地方上的县衙,师爷,形成一套班子来盘剥全国的农民。
                  后一套我们称为宫中,指侍奉皇帝的内侍机构。在明代,通常指代表皇权的两厂一卫,即东厂西厂,锦衣卫。
                  诸葛亮说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但是实际情况中,宫中内侍代表的皇权,和府中文官代表的相权,他们是既融合又冲突了。在维护国家安定的,以确保大家继续盘剥这个层面上,宫中府中的立场是一致的。
                  但是涉及到谁多出钱,谁少分钱这个具体利息的时候,宫中和府中又是相互矛盾的,水火不容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12-29 19:16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12-29 19:16
                    回复
                      以上所说的呢,是围绕相权和皇权,中国两千多年的一个基本矛盾。那么到了明朝,这个基本矛盾依然是存在的。
                      万历皇帝执政初期,民间就出现了隐田和隐户现象。说白了呢,就是各个地主想隐瞒土地,来少交份子钱,份子钱交少了,个人是得利了,但是国家财政就困难了,很多大事没法办,长久看来就危害国家,危害到每一个地主个人的身上。那么作为府中话事人,张居正就看不下去了,再这样,我们一天船上都要沉。因此要搞一条鞭法,查隐掉的田地和户口,把少交的份子钱补上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12-29 19:2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12-29 19:26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12-29 19:42
                          收起回复
                            到了万历亲政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关键词,国本之争,万历三大征,矿监税监,不与民争利,东林党的雏形。
                            首先说国本之争,万历亲政之后,文官集团试图拿捏万历皇帝,于是发动了国本之争。也就是争对立谁为太子的争议。
                            万历的长子朱常洛,就是后来吃红丸死了的那个泰昌帝。这个长子是宫女的儿子,不受万历喜爱。也因此性格懦弱,容易控制,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
                            另外一个三子朱常洵,是宠妃郑贵妃的儿子,也就是在野史传说中被李自成煮成了福禄羹的老福王。这位福王颇受万历的喜爱,万历希望立他为太子。
                            然而文官集团不同意,以"立嫡立长"为借口,要借着这个国本的问题和万历掰手腕。其实质是想要拿捏万历。
                            万历对此采取的对抗策略是:
                            1.消极怠工,几十年不上朝。
                            2.缺官不补,以致内阁缺人难以处理国事。
                            3.派出矿监,税监,开收商税,直接把手伸进去文官的钱袋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3-12-29 22:52
                            回复
                              万历时期,爆发了万历三大征三场大型的军事战争。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没有钱就没办法打仗,花费巨大。
                              国库里的钱很快就花完了【本来也收不上来】,于是就要动用内帑的钱,内帑的钱就不够了。万历就想了一个招数。就是设置了矿监和税监,让太监下去收工商税,直接把钱伸到了文官的口袋里。
                              这么做的目的有二:
                              1.是为了打压文官集团,作为国本之争的反击。
                              2.开源创收,贴补内帑,以投入三大征的军事行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3-12-29 2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