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吧 关注:91,440贴子:1,134,901
  • 3回复贴,共1

另辟蹊径:道生一的“一”作“牝”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在植物届中雌雄同花、同株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动物届中有雌雄同体和性别转换的现象,因此“知其雄,守其雌”应释作“知其雄雌,守其雄雌”。
----------------------------------------
2、第6章“谷(穀),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尽)。”
①谷(穀),山谷和五谷的谷不同源,帛书本作“浴”与“谷”通用,从下文推断,此处“谷”应为五谷的“谷”,释作“种子”。据第28章解释,种子本是雌雄同花、同株产生的结果,因此种子具备阴阳属性。
----------------------------------------
②从句义的肯定语气可看出“谷是谓玄牝”,“谷”与“牝”同义,“玄”是状语。“玄”甲骨文指相互缠绕的绞丝(结绳记事),“《说文》牝,畜母也”,因此“玄”可引申为阴阳之气相交的状态,“牝”是指阴阳之气相交的非实体。“谷”和“牝”同义,均表述为阴阳相交,未与万物结合之精气。
----------------------------------------
③“玄牝之门”,门需要钥匙或开关,定义“牝”必然有“牡”的存在,因此“牡”成了“牝”的开关。不同的物种有不的特性,“牡”还可以理解为限制条件,所以在“牡”没介入之前“玄牝之门”是天地之根。
----------------------------------------
3、第41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万物生长需要内部条件和外在因素,因此“一”和“二”是内部条件,“三”(表示多数)是指外在条件,如时间、自然条件、不同地区的阴阳限制等。道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故“一”可作“玄”解指状态,又道生万物需要成器,“一”应作“牝”解。“二”是指“牝”结合到具体的物体上,加上“牡”钥匙、开关的作用。
----------------------------------------
结论:①第14章“一者,...复归于无物”和第41章“一”应作“牝”解;
②第10章、第14章和第39章的“天得一、地得一、神得一、谷得一”作“玄”解指阴阳之气相交;
③第23章“圣人执一”、第25章“王居一焉”和第39章“侯王得一”的“一”亦作“玄”解,引申为阴阳合历(周朝君王颁布历法)。
----------------------------------------
特此声明:本人所有作品均为原创,未经本人许可不能转载、摘编。


IP属地:广东1楼2024-05-22 13:53回复
    我先来
    本人学艺不精,一派胡言


    IP属地:广东2楼2024-05-22 13:54
    回复
      我也来,本人学艺不精,一派胡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2 18:27
      回复
        胡言乱语,就不要说了。


        IP属地:湖南4楼2024-05-22 20: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