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gyeang吧 关注:3,208贴子:409,164

回复:典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拔葵】《汉书·董仲舒传》:“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日:‘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O指为官者不与民夺利。宋苏拭《次阳行先》:“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另参见人物部·官吏“楚相拔葵”
【惜园葵】参见人事部·情感“忧葵”。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国葵。”
【茱萸】参见天文部·时令“登高”。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O指隐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邵平田”、人物部·官吏“故侯”、人事部一雅逸“青门隐”。
【瓜代】参见武备部·军旅“瓜戍”。来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倒餐蔗】l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宋戴复古《送吴伯成归建昌》之一:“无因喑投壁,有味倒餐蔗。”另参见人事部·志趣“入佳境”。
【舟赠麦】参见器用部·车船“麦舟”。清赵翼《七十自述》之三:“孤露更谁舟赠麦,饥寒长自甑生尘。”
【飘麦】《后汉书·高风传》:“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商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O咏勤学。咀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梅黄山下》:“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漂麦雨”、文明部、学识“流麦”人物部·人杰“流麦土”O
【元亮秫】参见人事部·雅逸“陶家种秫”。明刘基《夏日杂兴七首》之二:“酿酒剩收元亮秫,换鹅时写右军书。”
【斗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之弟淮南厉王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乃不食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日:‘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瓒曰:“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春而共食也,况以天下之广而不能相容。”0喻兄弟相残。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汉谣”、人物部·帝王“尺布之谣”。
【周粟】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赠粟】参见伦类部·师友“指囷”。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煮豆燃箕】参见伦类部·亲眷“箕燃”、文明部·诗词“七步咏”。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来自贴吧神器75楼2013-01-22 20:42
回复
    植物/木本
    【一瓢挂树】参见器用部·器皿“许由瓢”。唐徐夤《闲》:“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
    【相思树】参见人事部·情感“相思树”。唐陆龟蒙《齐梁怨别》:“不知兰棹到何山,应倚相思树边泊。”【相思树】晋于宝《搜神记》卷十一:“宋康三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口之,论为城旦。……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家相望也。王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家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样木生于二家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0咏男女爱情。唐王初《即夕》:“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另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陵乌”、动物部·虫豸“韩蝶”、植物部·木本“相思树”、器用部·宫室“青陵台”。
    【将军树】参见人物部·将相“大树旁”。唐杜甫《过采员外之间旧住》:“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庾公玉树】参见器用部·珍宝“埋玉”。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别各拉泪哭以长句》:‘’顾荣壁轸已摧绝,庚公玉树真埋藏。”
    【八公草木】参见武备部·军旅“草木兵”。清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土李容前辈韵》:“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荷坚。”
    【不材木】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雁”。O喻无才而得福。宋苏轼《宥老楮》:“湖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邓林】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Q喻树林。拄杖。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八:“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大夫松】《史记·秦始是本纪》:始皇泰山封禅,‘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O咏松树,或喻受恩遇。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另参见人物部·帝王“封五树松”、人物部·官吏“松大夫”。
    【杨叶百穿】参见武备部·其他“百步穿杨”。唐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杨叶百穿荣公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王恭柳】《晋书·王恭传》:“(王)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0指人物品貌出众。唐李商隐《行至金中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庚杲莲。”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披氅”、器用部·衣冠“王恭鹤氅”、人物部·其他“鹤氅人”、人事部·雅逸“披鹤氅”。
    【五株柳】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O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陶宅”、人物部·人杰“五柳先生”、人事部·雅逸“五柳闭门”。
    【张绪柳】《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O指人谈吐风流,举止儒雅一宋陆游《小国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梦,心事肯付张绪柳4’另参见人事部·雅遗“灵和标格。”
    【陶公柳】《晋书,陶侃传》:“(陶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倒:“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O咏柳,或喻军纪严明。宋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武昌柳”。
    【柳生肘上】参见人事部·病死“柳生肘”、唐白居易《病眼花》:“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谢家轻絮】参见人物部·妇女“谢女”。唐李商隐《江东》:“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煅柳】参见人物部·圣贤“山阳煅”。宋苏轼《自笑一首》:“既似蜡屐阮,又如煅柳嵇。”
    【三士桃】《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事景公,恃勇而无礼,晏子请求景公除去三人,并献计“请公使人少[饣鬼]之二桃曰:‘三人何不计功而食桃?”’于是三人论功争桃,以至“反其桃,挈领而死”。O喻指用计杀人。唐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另参见人物部·将相“齐相费二桃”、政事部·治理“二桃杀三士”。
    【桃梗】参见地理部·水流“梗泛”。清吴伟业《戏咏不倒翁》:“却遭桃梗妍皮诮,此内空空浪得名。”
    【桃李】参见伦类部·师友“桃李满天下”。O喻学生、弟子。唐李白《赠崔侍御》:“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荫。”
    【道旁李】《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O喻指弃用或退隐。宋范成大《次韵葛伯山赡军赠别韵》:“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另参见人事部·隐逸“苦李”。
    【东堂桂树】《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O喻指科举及第。唐崔子向《上鲍大夫》:“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另参见器用部·珍宝“片玉”、文明部,学识“郤诜第”、人事部。富贵“折桂新荣”。
    【薪桂】《战国策·楚策三孔“‘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日:‘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下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O指物价昂贵、生活贫困。元萨都刺《题进士索士岩诗卷》:“羁旅燃薪桂,长吟出锦坊。”另参见伦类部·宾主“苏鬼”、器用部·珍宝“炊白玉”、人事部·贫贱“薪桂炊玉”。


    来自贴吧神器77楼2013-01-22 20:44
    回复
      【铜驼荆棘】参见人事部·情感“泣铜驼”。宋陆游《春晴》:“自笑此生余几许,铜鸵荆棘尚关情。”
      【龙竹】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与之日:‘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O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绩《游仙四首》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葛陂”、动物部·鳞介“葛陂龙”、九流部·神仙“杖化龙”、器用部·日用“龙杖”。
      【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0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另参见文明部·书画“墨君”。人事部·雅逸“何可一日无此君。”
      【竹头】《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威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代蜀,又以(陶)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O指节俭而善于利用废物。宋陆游《北窗》:“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另参见人事部·禀性“陶公木屑”。
      【竹林】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唐卢纶《送从叔程归西川幕》:“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伶化采】参见文明部。礼乐“伶伦吹”。O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孟笋】《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O喻孝亲。清袁枚《寄怀钱玲沙方怕予告归里》:“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孝笋”。
      【柯亭竹】参见文明部。礼乐“柯笛”。南朝梁萧衍《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O喻做事先有成算。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胸有竹”。
      【骑青竹】参见伦类部·师友“竹马”。唐杜甫《李司马桥成高使君自成都回》:“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湘竹】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潘岳果】参见器用部·车船“潘郎车”、人物部·人杰“玉貌潘郎”、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梅林止渴】参见人事部·谬误“渴望梅”。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狙公分栗】参见人事部·谬误“朝四暮三”。宋苏拭《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案,水伯知谗为出鲈”
      【安期枣】 《史记·封禅书丶’‘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饮。”O咏仙道,或称美瓜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另参见九流部、神仙“如瓜枣“
      【一斛槟榔】《南史、刘穆之传》;‘“(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一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匆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O喻不计前怨,或喻因贫困而遭戏弄。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食槟榔”、人事部·贫贱“泪向槟榔”。


      来自贴吧神器79楼2013-01-22 20:44
      回复
        【青鸟使】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鸟”。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鸟使,邀人赤松家。”
        【罗浮美人】参见植物部·木本“罗浮”。清赵翼《梅花诗》之三:“好同姑射称仙子,会到罗浮化美人。”
        【金华牧羊儿】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今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口。‘山东无羊也。’初平日:‘羊在耳况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日:‘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O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叱石’”、动物部,走兽“为羊”。
        【修月手】参见夭文部。天体“玉斧修”。来苏轼《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洛川神】《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记》日: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曹)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人朝,帝示植甄后王楼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O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参见器用部·日用“甄后枕”。人物部·妇女“宓妃”、人事部·情感“宓妃留枕”。
        【神女l】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神女2】参见器用部一珍宝“汉皋佩”。唐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素女】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唐李峤《瑟》:“伏盖初制法、素女昔传名’”【素女】《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大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0咏音乐曲调悲哀,或喻妇女心情哀怨。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韵仙人策,鸾歌素女弦。”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文明部·礼乐“素瑟”、人事部·情感“素女愁”。
        【壶公】《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累,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日:‘子可明日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人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有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O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壶中日月”、九流部·宗教“壶中天地”、九流部·医药“悬壶”、器用部。器皿“仙壶’”。
        【逐赤松】参见人事部·志趣“留侯志”。北周座信《寻周处士弘让》:“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
        【乘槎客】参见器用部·车船“星槎”。O喻指游仙之人。唐李山甫《赠徐三十》:“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来自贴吧神器81楼2013-01-22 20:46
        回复
          【种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洛阳县人也。……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阪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壁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壁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O喻雪景,或喻田园之美。唐李商隐《喜雪》:“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另参天文部·气象“玉田”、地理部·土石“蓝田”、九流部·神仙“种玉”。
          【乘龙】《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曰乌号。”O指仙去或帝王权臣去世,或指接近帝王、权臣。三国曹植《仙人篇》:“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鼎湖”、动物部·鳞介“鼎湖龙”、武备部·兵器“鼎湖弓”、武备部。兵器“乌号”、人物部·帝王“黄帝上天”、人事部·病死“鼎湖龙去”。
          【乘鸾】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驾”。O也喻求得佳偶。唐赵嘏《代人赠别》:“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王京。”【乘鸾】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萧,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风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风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策声而已。”’0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观》:“高情帝王慕乘驾,组发初春玉叶冠、”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吹萧伴”、动物部·飞禽“‘秦凤”、动物部·飞禽“乘弯”。器用部·宫室“秦楼”、器用部·宫室“驾台”、文明部.I.礼乐“风萧”、人物部,妇女“秦娥”、人物部·妇女“弄玉”、人物部·其他“萧史”、人事部·死丧“凤归天”。
          【乘鲤】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琢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琢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O指成仙升天。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鳖。”另参见动物部·鳞介“琴高赤鲤鱼”。
          【雾术】参见天文部·气象“五里雾”。唐王勃《八仙径》:“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樵风】参见天文部·气象“朝南暮北风”。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归舟何虑晚,旦暮使樵风。”
          【十二宫楼】《史记·封掸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汉书·郊祀志下》:“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应邵注:“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O喻仙境。唐施肩吾《清夜忆仙官子》:“三清官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十二城”、器用部·宫室“十二楼”。
          【三山】参见地理部·土石“蓬莱峰”。唐许浑《长安岁暮》:“三山岁岁有人去,唯恐海风生自波。’”
          【云中鸡犬】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土。是以道术之士,井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O喻仙家生活。唐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留歌扬帝归。”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淮南鸡”、动物部·走兽“犬吠白云”、人事部·病死“鸡犬无还”。
          【五里仙雾】参见天文部·气象“五里雾”。o指仙境。唐李益《华阴东泉同张处土诸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井有丹砂】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一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之一:“一庵闭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华胥境】参见人事部·睡梦“华胥梦”。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如瓜枣】参见植物部·木本“安期枣”。宋苏拭《安期生》:“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苏耽宅】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o喻仙人居处。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来自贴吧神器83楼2013-01-22 20:49
          回复
            九流/医药
            【肓医】参见人事部·病死“疾竖”。宋米$《寄薛郎中绍彭二首》之二:“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肓医。”
            【活国医】《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不可为也,……’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O喻指良医或贤臣。宋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三首》之三:“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另参见人物部·官吏“上医”、政事部·治理“医国”。
            【悬壶】参见九流部·神仙“壶中天地”。0指行医卖药。元张昱《拙逸诗》:“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不龟药】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漂洗绵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留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所用之异地。”O喻平凡之物也能起大作用,或指才非所用。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絖统暮江寒。”另参见人体部·肢体“龟手”。
            【庞公采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庞公隐”。唐皇甫冉《赠郑山人》:“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偷灵药】参见九流部·神仙“嫦娥”。唐李商隐《常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韩康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卖药”。北周庾信《和张待中述怀》:“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
            【廖井】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宋苏拭《和陶港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异常。”
            【橘井】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苏耽)汉文帝时得道,“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奉养)。怕0便拜辞,母子欣欣。母日:“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日:‘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据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O喻孝事父母,或指仙丹妙药。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彬州》:“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苏耽井”、九流部·神仙“苏耽宅”、九流部·医药“橘井”。【橘井】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唐杜甫《人衡州》:“橘井旧地宅,仙山5;舟航。”
            【肘后方】《晋书·葛洪传):“(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举尸人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O喻指医方地喻指仙道。唐韦庄《王道者》:“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肘后符”。


            来自贴吧神器84楼2013-01-22 20:50
            回复
              九流/杂技
              【七札穿】参见武备部·兵器“七札贯”。元袁桷《秋围》:“七札巧穿谁矢直,六鳌连举我竿长。”
              【五禽戏】参见动物部·飞禽“戏五台”。清袁枚《病起六首》之五:“学仙拟作五禽戏,弹指刚偿百日灾。”
              【中肯綮】参见九流部·杂技“庖丁解牛”。O喻正中要害、关键之处。明杨基《皂角滩》:“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衣冠优孟】参见人物部·人杰“优孟”。清赵翼《文端师谕葬事毕余嘱其二子入京诗以志愧》:“衣冠优孟惭何与,剧喜师门免负薪。’”
              【妙斫】参见器用部·其他“郢匠斤”。宋陆游《雨后殊有秋意》:“只叹鼻端无妙斫,岂知弦外有遗音、’”
              【如皋射雉】参见伦类部·亲眷“射雉”。宋苏拭《和梅户曹会猎铁沟》:“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技艺十分精妙。“文惠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0喻指技能高超纯熟。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另参见人体部‘头面“目无牛”、动物部·走兽“无全牛”、九流部·杂技“中肯綮”’、器用部·其他“游刃”、人物部·其他“庖丁”、政事部·治理“解牛”。
              【贯虱】参见文明部·学识“虱心穿”。唐李瀚《蒙求》:“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轮扁斫】《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日:‘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人,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O咏技艺精微、唐元稹《八骏图》:“车无轮扁析。辔无王良把。于另参见人体部·肢体“妙手”、器用部·车船“轮扁斫轮’”、文明部。学识“老斫轮”、人物部。其他“斫轮人”。~。。
              【屠龙】《庄子·列御寇》:“朱汗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O喻指技艺华而不实。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另参见动物部·鳞介“龙屠”。人物部·其他“屠龙手”。
              【敩鸡鸣】参见人物部·其他‘父鸣狗盗徒”。唐韩偓《故都》:“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敩鸡鸣。””
              【猴雕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日:‘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因而问之,果妄,乃杀之。”O喻指欺诈、诞妄,或喻极难成就之事业。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斗巧猴雕刺,夸[走乔]索挂跟。”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棘端猴”。植物部·木本“棘刺造猴”。
              【卜牛眠】《晋书·周光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0指风水好的墓地,可使后辈发达。朱桑则《寄运曲》:“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牛眠地”、动物部·走兽“眠牛”、人事部·病死“得牛眠”
              【卜师】参见人事部·睡梦“梦非罴”。宋黄庭坚《读方言》:“卜师非熊罴,梦相解靡索。”
              【成都卜】《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0指隐逸生活,或指占卜。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另参见地理部·城建“成都卜肆”、器用部·珍宝“卖卜钱”、人物部·圣贤“严平”、人事部·雅逸“终朝卖卜”。
              【青囊卖卜】参见器用部·其他“青囊”。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相宅】参见伦类部·亲眷‘宅相”。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奇五十韵》:“理家烦伯舅,相宅尽吾兄。”
              【食肉相】参见人事部·富贵“封候万里”。宋朱松《蔬饭》:“平生食肉相,萧瑟何足赖。”
              【赌佩囊】参见器用部·其他“紫罗囊”。唐李商隐《寄怀韦蟾》:“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
              【赌墅】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O喻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或指舅甥关系。唐孙元晏《晋·谢公赌墅》:“自从乞与羊昙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博簺】《庄子·骄拇》:“臧与毂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箧读书;问毂奚事,则博塞(一种赌博方法)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塞,也作簺。O喻指不务本业。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亡羊1”、人事部·谬误“臧毂亡羊”。
              【斧边弈】参见器用部·其他“烂斧柯”。清魏源《关中览古·骊山》:“鹿争蕉中梦,柯烂斧边弈。”
              【棋局消夏】唐张固《幽闲鼓吹》:“宣宗坐朝,次对官趋至,必待气息平均,然后问事。令狐绹进李远为杭州,上曰:‘我闻李远诗云:“长日唯消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仍荐廉察可任,乃许之。”O指休闲消遣。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
              【棋覆】参见人事部·禀性“覆局”。唐张枯《题憎壁》:“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
              【谢傅围棋】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九流部·杂技“赌墅”。清赵翼《读史》之三:“谢傅围棋虽故事,曹参醇酒是何时?”


              来自贴吧神器85楼2013-01-22 20:53
              回复
                伦类/宾主
                【三千客】参见人物部·其他“珠履客”。O指贵客盈门。宋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延枚】参见天文部·气象“梁园雪”。O指延集宾客。唐李商隐《忆雪》:“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交态】参见器用部·宜室“雀罗门”。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苏鬼】参见植物部·木本“薪桂”。O指谒客。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间》:“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陈遵投辖】参见器用部·车船“盂公辖”。唐骆宾王《帝京篇》:“陆贾分金将晏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卧下床】参见人事部·禀性“豪气元龙”。O指简慢客人。清赵翼《题间游草后》之一:“共和殷浩宜高阁,偏伴陈登卧下床。”
                【招车胤】《世说新语·识鉴》:“(车)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南平人。……及长,风姿美助,机悟敏率。桓温在荆州取为从事。一岁至治中。胤既博学多闻,又善于激赏。当时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无车公不乐。’太博谢公游集之B,开筵以待之。”0指请佳宾,或指宴会游赏。。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运。”另参见器用部·饮食“车公停杯”。
                【具鸡黍】参见伦类部·师友“张范”。O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恶宾】《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起家徒步,为丞相。故人高贺从之,弘食以脱粟饭,覆以布被。贺怨曰。‘何用故人富贵为?脱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惭。贺告人曰:‘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桌,内厨五鼎,外膳一肴,岂可以示天下?’于是朝廷疑其矫焉。弘叹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O指庸俗不堪或不怀好意的客人。宋苏拭《和苏州太守工规文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之二:“安排诗律追强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倒屣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丶王)荣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巨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0指对贤才尊重,或指对宾客热情。唐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另参见器用部·衣冠“中郎屣”’、政事部·议政“倒屣”。
                【留宾】参见地理部·城建“郑驿”。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山阳无借物,郑驿正留宾。’”
                【梁苑客】参见天文部·气象“梁苑雪”。O指有才华的宾客。唐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置醴】参见器用部·饮食“楚醴”。唐杜甫《壮游》:“曳裾置醴地,奏赋人明光。”
                【解榻】参见器用部·日用“徐孺榻”Z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截发留客】参见伦类部·亲眷“剪髻”。明王思任《寿汤母傅太夫人六十》:“截发留贤客,帷纱对讲徒。”


                来自贴吧神器87楼2013-01-22 20:53
                回复
                  伦类/亲眷
                  【三时孝养】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O喻孝养父母。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一:“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负米】参见器用部·饮食“负米”。唐王维《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钢梁。”【负米】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什。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O喻奉养父母,或喻为奉养父母而在外谋求禄米。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负米”、人事部·贫贱“百里负米”。
                  【冰鲤】参见动物部·鳞介“王祥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债……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孝笋】参见植物部·木本“孟笋”。清宋琬《为白仲调母夫人寿代党大司农》:“孝笋偏生砌,贞筠不避霜。”’
                  【苏耽井】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怀橘】参见植物部·木本“陆绩橘”。唐骆宾王《畴昔篇》:“茹茶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斑衣奉亲】《艺文类聚》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o咏孝亲。来黄庭坚《还家呈伯氏》:“斑衣奉亲伯与依,四方上下相依从。”另参见器用部·衣冠“老莱衣”,文明部·歌舞“斑衣舞”。
                  【温席】《东观汉记·黄香传》:“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父况为都五官椽。……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冬无挎被;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0咏孝养父母。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另参见器用部·日用“江夏枕”、器用部·日用“黄香扇”。
                  【捧檄心】《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序》:“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人,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数辟公府,为县令,进退必以礼。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日:‘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O指为侍奉母亲而出让。明吴廷翰《送陈邦直教临海》:“韦氏传经业,毛生捧檄心。”另参见器用部·其他“毛子檄”。人物部·官吏“捧檄毛公”。
                  【投杼】参见人事部·冤怨“谗言三及”。O指流言可畏。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之二:“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冷灰画获】参见文明部·学识“获字”。清赵翼《蔡寡妇诗》:“冷灰画获孤儿字,宿火鸣机寡女丝。”
                  【封鲊】《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陶)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日:“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O咏母教贤明。清袁枚《沐阳杂兴八首》之一:“廉吏不须封鲊去,冯灌久已食无鱼。”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陶公鲊”。
                  【剪髻】《世说新语·贤媛》:“陶公(侃)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髦,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O喻贤母教子有方,或喻诚心待客。宋黄庭坚《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之一:“剪舍宾筵盛,齐眉妇礼闲。”另参见伦类部·宾主“截发留客”、人体部·头面“断发”、人事部·贫贱“剪髻鬟”。


                  来自贴吧神器88楼2013-01-22 20:55
                  回复
                    【邓家无子】《晋书·邓攸传》:“(邓)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日:‘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O指没有子嗣。唐白居易《老来生计》:“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过庭】参见器用部·宫室“鲤庭”。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投璧负婴】参见人事部·其他“投壁负婴儿”。O喻轻财利重亲情。宋黄庭坚《答德甫弟》:“何况极天无以报,林回投壁负婴儿。”
                    【慈亲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日:‘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O咏长辈对子女牵挂。唐许浑《王可封临终》:“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倚门”、人事部·情感“倚门愁”。
                    【掇蜂】参见动物部·虫豸“伯奇掇逢”。O喻离间父子。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慈母择邻】汉刘向《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传》:“邹盂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合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O喻为子女选择好的环境,或喻迁居不定。宋苏轼《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另参见人物部·其他“孟邻”。
                    【麒麟儿】《拾遗记·周灵王》:“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夫子未生时,有以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微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鳞角,信宿而顾去。”O用以美称他人儿子。唐杜甫《徐卿两子歌》:“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另参见动物部·走兽“麒麟”、人物部·圣贤“天上麒麟’。
                    【已倾荀奉倩】参见人事部·情感“荀奉倩”。南朝梁刘缓《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已倾荀奉情,能迷石季伦。”
                    【太常妻】《后汉书·周泽传》:“以(周)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之望。数月,复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日:“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0用于夫妻调侃。唐李白《赠内》:“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太常斋”
                    【牛女】参见天文部·时令“七夕”’。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分鸾】参见动物部·飞禽“镜中鸾”。唐杨衡《夷陵郡内叙别》:“分鸾岂退阻,别剑念相寻。”
                    【示山妻】参见人体部·头面“仪舌”。唐李白《赠范金卿二首》之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石望夫】参见地理部·土石“望夫石”。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四首》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老莱藉嘉耦】参见人物部·妇女“莱妻’”。唐王绩《山中叙志》:“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耦。”
                    【伯鸾妻】参见人物部·妇女“齐眉”。清赵翼《题蒋心徐归舟安稳图》:“难得全家总高致,介之推母伯鸾妻。”
                    【庄击缶】参见文明部·歌舞“漆园歌”。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刘伶妇】参见人事部·狂放“刘伶病酲”。0喻劝戒酒之人。宋苏拭《小儿》:“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阮郎妻】参见人物部·其他“刘郎”。唐秦系《题女道土居》:“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杞妻】参见人物部·妇女“杞梁妻”。唐李白《东海有勇妇》;“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穷士妻贤】参见器用都·日用“黔娄被”、人物部·妇女”黔娄妻”。唐白居易《赠内》:“黔娄固穷士,妻汉贤忘其贫”


                    来自贴吧神器89楼2013-01-22 20:55
                    回复
                      【永和人】晋王盖之《兰亭集序》:‘血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O咏朋友聚会。唐独孤及《同徐侍郎五云溪新亭重阳宴集作》:“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另参见天文部·时令“永和春”、器用部·宫宝“兰亭”、文明部·书画“醉本兰亭”、人事部·雅逸“兰亭会”。
                      【竹马】《后汉书·郭极传》:“(郭)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日:‘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O喻指儿时朋友,或喻地方长官的良好政绩。唐白居易《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另参见植物部·木本“骑青竹”、人物部·官吏“竹儿争见”、政事部·治理“竹马迎”。
                      【竹林欢】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南朝梁萧统《咏山涛王戎诗》:“山公弘识量,早厕竹林欢。”
                      【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向朋友请罪、道歉。唐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认错赔礼。晋卢湛《览古》:“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交情】参见器用部·宫室“雀罗门’。唐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访戴】《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O喻指访友或行事洒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另参见天文部·气象“山阴野雪”、地理部·水流“访刻溪”、地理部·城建“山**”、器用部·车船“剡溪船”、人事部·雅逸“子献兴”、人事部·志趣“子猷归”。
                      【寻嵇】参见人物部·其他“凡鸟”。O喻对朋友的思念。唐李白《酬坊州工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把臂托】《后汉书·朱晖传》:“初,(朱)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颌怪而问之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日:‘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O喻知心好友。唐陈子昂《同是上人伤寿安傅少府》:“把臂虽无托,平生固亦亲。”另参见人体部·肢体“把臂”。
                      【忘年】参见政事部·议政“荐贤”。宋黄庭坚《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老忆夷门老将,当年许我忘年。”
                      【张范】《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助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撰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日:‘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谢承《后汉书》亦有此事。有张劲“杀鸡作黍”之说。O喻指友人间以诚相待。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另参见化类部·宾主“具鸡黍”、器用部·饮食“鸡黍”
                      【青眼客】参见人体部·头面“青眼”。0指知心朋友。唐王维《赠韦穆十八》:“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来自贴吧神器93楼2013-01-22 20:59
                      回复
                        【同舟共济】狮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0喻在危难时团结互助。唐杜甫《解遣》:“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
                        【麦舟】宋僧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范文正公(仲淹)在睢阳,遣尧夫(仲淹子)于姑苏取麦五百斛。尧夫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久近?’曼卿日:‘两月矣。五丧在浅土,欲丧之西北归,无可与谋者。’尧夫以所载舟付之,单骑自长芦捷径而去。到家拜起,侍立良久。文正日:‘东吴见故旧乎?’日:‘曼卿为三丧未举,留滞丹阳,时无郭元振,莫可告者。’文正日:‘何不以麦舟付之?’尧夫日:‘已付之矣。”’O指友人间仗义资助。赵翼《哭祝芷堂侍御》:“赖有麦舟分赙厚,稍欣梨板刻诗成。”另参见伦类部·师友“赠麦舟”、植物部·草本“舟赠麦”。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O喻不请变通,死守陈规;或喻事过境迁,不可复得。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另参见武备部·兵器“剑痕”、人事部·谬误“刻舟痕”。
                        【范蠡扁舟】参见人事部·雅逸“范蠡归”。刘筠《春夕遣怀》:“范蠡扁舟终去相,冯唐半世只为郎。”
                        【彦伯舟】参见文明部·诗词“牛渚咏”。唐岑参《送襄江任别驾》:“莫羡黄公盖,须乘彦伯舟。”
                        【济川舟】参见人物部·将相“济巨川”。唐钱起《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将征任土贡,更发济川舟。”
                        【膺舟】参见伦类部·师友“仙侣同舟”。唐杜牧《分司东都叨承刘侍郎思知》:“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
                        【王浚楼船】参见武备部·军旅“铁锁沉江”。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剡溪船】参见化类部·师友“访戴”。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多酤新丰醁,满载剡溪船。”
                        【鄂君船】参见器用部·日用“鄂君被”。唐司空曙《送严使君游山》:“青春明月夜,知上鄂君船。”
                        【船沉钜鹿】参见器用部·器皿“破釜”。清严遂成《乌江项王庙题壁》:“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钜鹿竟亡秦。”
                        【爨犀船】《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矾,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丶温顺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O咏奇异事物。唐杜甫《覆舟二首》之二:“徒闻斩蚊剑,无复爨犀船。”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牛渚犀”、器用部·珍宝“犀角”。
                        【张融舸】《南齐书·张融传》张融殊贫,“后日上问融从兄绪,绪曰:‘融近东出,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于岸上住。’上大笑”。O指生活贫困,居所简陋。明李梦阳《九月晦日西南破再讫二首》之一:“闲身欲住张融舸,短发羞欹杜甫冠。”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张融居”、人事部·贫贱“舟作屋”
                        【星槎】晋张华《博物志》卷十:“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O喻出行所乘之船。唐刘禹锡《逢王十二学士人翰林因以诗赠》:“厩马翩翩禁处逢,星搓上汉杳难从。”另参见天文部·天体“槎犯”、地理部·水流“乘槎水”、九流部·神仙“乘槎客”。


                        来自贴吧神器97楼2013-01-22 21:00
                        回复
                          【云台】参见人物部·将相“云台画象”。唐韦应物《自尚书郎出为滁洲刺史》:“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钓台】参见人事部·隐逸“严陵钓”。唐周贺《早春越中留故人》:“清夜芦中客,严家旧钓台。”
                          【青陵台】参见人事部·情感“相思树”。唐李白《白头吟》:“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有青陵台。”
                          【柏梁台】亻三辅黄图·台挪:“柏梁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乃得上。”’O美称台榭,或咏君臣饮宴赋诗。唐徐贤妃《长门怨》:“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另参见文明部·诗词‘“柏梁篇”、人事部·雅逸“柏梁宴”。
                          【债筑台】《汉书·诸侯王表序》:“分为二周,有逃责(债)之台。”唐颜师古注:“服虔曰:‘周赧工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O喻欠债极多。清黄遵宪《和议成志感》:“失民更为丛驱爵,毕世难偿债筑台。”
                          【高台倾】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O指衰败后的境况。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铜雀分香】参见人事部·病死“惜余香”。唐杜牧《出宫人二首》之二:“平阳拊背穿驰道,铜雀分香下璧门。”
                          【望夫台】参见地理部·土石“望夫石”。唐李白《长于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鸾台】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O指仙女居处。唐刘禹锡《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人禁城。”
                          【黄金台】《战国策·燕策一》:“于是昭王为(郭)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O此事参见器用部·珍宝“死骨千金”。《战国策》原文系“筑宫”,至孔融《论盛孝章书》始有“筑台”之说。指招贤之所。唐李白《南奔书怀》:“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另参见器用部·珍宝“黄金筑台”、人物部·圣贤“黄金台上客”、政事部·议政“尊隗”。
                          【楚王台】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张说《下江南向垄州》:“城临蜀帝祀,云接楚王台。”
                          【王粲楼】参见人事部·行止“王粲登楼”。唐张九龄《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十二楼】参见九流部·神仙“十二宫楼”。唐杜献凤凰台》:“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白玉楼】参见人事部·病死“天上召”。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太君先赴白玉楼,痛杀王戎死亲孝。”
                          【百尺楼】参见人事部·禀性“豪气元龙”。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十八:“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南楼】参见人事部·雅逸“庚公闲”。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秦楼】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器用部·宫室“鸾台”。唐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庾公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庚太尉(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日:‘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0指风流儒雅之场所。唐卢纶《送申居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庚公闲。”另参见人事部·雅逸“庚公闲”。
                          【眷魏阙】参见人事部·情感“子牟恋”。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仲连轻齐组,子牟眷魏阙。”
                          【绿珠楼】参见人事部·病死“金谷堕楼”。清赵翼《美人风筝》:“挽住尚烦红线手,倦飞或堕绿珠楼。’”
                          【子云阁】参见人事部·冤怨“扬雄投阁”。唐上官仪《酬薛舍人万年宫晚景寓直怀友》:“东望安仁省,西临子云阁。”
                          【东阁】参见人物部·圣贤“招贤地”。唐刘长卿《送李七之笮水谒张相公》:“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
                          【凌烟阁】《大唐新语·褒锡》:“贞观十七年,太宗图画太原倡义及秦府功臣赵公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太宗亲为之赞,褚遂良题阁,阎立本画。”O咏功臣受勋。唐李贺《南园》之五:“请君暂上凌云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另参见文明部·书画“‘凌烟画阁”。
                          【升堂】参见文明部·礼乐“由也瑟”。O喻学识造诣精深。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三:“空余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琴堂】参见文明部·礼乐“宓子弹琴”。O指县衙。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哭秦庭】参见人事部·情感“秦庭哭”。唐杜甫《泰州见敕目……凡三十韵》:“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O喻指晚辈受师长教育。唐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过庭”、伦类部·亲眷“趋庭恋”、伦类部·师友“过庭交分”、人事部·行止“过庭闻礼”。
                          【米舂廊庑】参见人事部·贫贱“鸿舂”。清吴嘉纪《举世无知者五韵五首和赠吴苍二》之二:“米舂廊庑下,车挽田园际。”
                          【太仓溷厕】参见人事部·志趣“李斯溷鼠”。清查慎行《鼠滩》:“太仓溷厕从渠偷,切莫饮水污清流。”
                          【九重门】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王逸注:“君门深遽,不可至也。”O喻指皇宫。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
                          【长门闭】参见文明部·文章“千金赋”、人事部·情感“长门泣”。唐唐彦谦《萤》:“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
                          【李膺门】参见政事部·议政“登龙”。O指官高品端的门第。唐杜牧《川守大夫刘公早岁……》:“昔为扬子宅,今是李膺门。”
                          【吟扣僧门】参见文明部·诗词“推敲”。唐郑谷《次韵和工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来自贴吧神器99楼2013-01-22 21:01
                          回复
                            【汉柱】参见人物部·官吏“京兆田郎”。唐沈佳期《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明朝题汉柱,三署有光辉。”
                            【倚柱】参见人事部·情感“忧葵”。请钱谦益《嫁女词》:“不见漆室少,倚柱起长叹。”
                            【睨柱】参见人事部·情感“冲冠”、宋苏轼《梦中作寄朱行中》:“相如起睨柱,头壁与俱还。”
                            【折槛】参见政事部·忠直“槛折”。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扬镳随日驭,折槛出云台。”
                            【阃外】参见武备部·军旅“分阃’。唐张嘉贞《奉和圣制送张悦巡边》:“阃外传三略,云中冀一平。”
                            【奠楹】参见人事部·病死“泰山颓”。清赵翼《六哀诗·故公相赠郡王博文忠公》:“公竟染危疾,还朝遽奠楹。”
                            【灶养】参见政事部·贪佞“烂羊头”。清赵翼《戏咏火判官》之二:“人以焦头惊上客,世无灶养作中郎。”
                            【曲突】参见器用部·日用“徙薪”。宋黄庭坚《次韵子由绩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国》:“必开曲突谋,满慰倾耳听。”
                            【墨灶】参见器用部·宫宝“墨翟突”。唐钱起《穷秋对雨》:“翟门悲瞑雀,墨灶上寒苔。”
                            【墨翟突】《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深灶),墨子无暖席。”突,后多作突。后又多言“孔子无暖席,墨子无黔突”。0指忙碌。唐权德舆《戏和三韵》:“墨翟突不黔,范丹甑生尘。”另参见器用部·日用“孔席”、器用部·宫室“墨灶”。
                            【黄公肆】世说新语·伤逝》:“王浚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O指酒店,或用于悼亡。唐白居易《晚春沽酒》:“醉卧黄公肆,人知我是谁。”另参见人事部·病死“黄垆别”。
                            【韩坛】参见人物部·将相“登坛拜将”。O指拜将帅的高台。宋王禹剧射弩》:“不如执戈士,意气登韩坛。”
                            【雁塔】参见文明部·学识“雁塔名”。清钱谦益《送林自名宪使归问》:“雁塔嗟前梦,骊歌怆暮云。”
                            【万山碑】参见地理部·水流“碑沉汉水”。明袁宏道《江崩及城》:“焉知深谷底,不有万山碑?”
                            【郭碑】参见人事部·病死“郭泰碑铭”。清宋琬《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陈榻虽悬多倦色,郭碑初就倍沾襟。”
                            【堕泪碑】《晋书·羊枯传》:“(羊)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羊祜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O喻政绩卓著,或喻怀念之情,或喻伤心落泪。清舒位《梅花岭吊史阁部》:“吹萧来唱招魂曲,拂藓先看堕泪碑。”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岘山”、人体部·其他“岘山泪”、人物部·官吏“羊公”。政事部·治理“羊公爱”、人事部·情感“岘山情”。
                            【鹤归华表】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唐许浑《经故了补间郊居》:“鵩上承尘才一日,鹤归华表已千年。”
                            【洛阳铜驼】参见人事部·情感“泣铜驼”。清曾国藩《反长歌行》:‘上蔡黄狗空叹嗟,洛阳钢驼百迁徙。”


                            来自贴吧神器101楼2013-01-22 21:02
                            回复
                              器用/其他
                              【青丝】参见武备部·其他“青丝白马”。清顾炎武《杭州》之二:“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
                              【墨翟丝】《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o喻因世俗给人以不良影响而感叹。清宋琬《白髭》:“趋炎不上江郎颊。欲涅还愁墨翟丝。”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悲素丝”。
                              【护碧纱】参见人事部·贫贱“饭后钟”。O喻名贵所题,为人重视、赏识。宋孙觌《再至》:“悬知不是唐王播,惭愧高僧护碧纱。”
                              【回文锦】参见文明部。诗词“织锦回文”。唐元稹《春别》:“肠断回文锦,春深独自看。”
                              【鲛绡】参见动物部·鳞介“鲛人”。唐李商隐《玄微先生》:“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吐茵】参见人事部·谬误“污车茵”。李郢《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飘茵】参见人事部·其他“茵溷”。清刘蓉《园花为风雨摧落感赋长句》:“飘茵坠溷曾何择,摇落春风惜此材。”
                              【长缨】参见人事部·志趣“请长缨”。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始见儒者雄,长缨系余孽。”
                              【束緼】参见人事部·行止“乞火”。宋黄庭坚《次韵孙子实寄少游》:“谁能借前筹,还妇用束緼。”
                              【终军弃繻】参见人事部·志趣“终军志”。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繻英妙时。”
                              【一囊】参见人事部·贫贱“曼倩饥”。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阮囊】参见人事部·贫贱“阮家贫”。清张问陶《除日同亥白登豆积山游唐冲妙先生张果祠》:“笑索阮囊贫,惟余一两屐。”
                              【赤白囊】参见武备部·其他“赤囊书”。宋陆游《春夏雨旸调适颇有丰岁之望喜而有作》:“二十年无赤白囊,人间何地不耕桑。”
                              【李贺诗囊】参见文明部·诗词“锦囊诗草”。宋陆游《衡门独立》:“宋清药卷贫来积,李贺诗囊病后空。”
                              【青囊】《晋书·郭璞传》:“有郭公者,客居河东,精于卜筮,(郭)璞从之受业。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格不能过也。璞门人赵载尝窃《青囊书》,未及读,而为火所焚。”o指道士之术。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人》:“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另参见九流部·宗教“青囊秘篇’”、九流部·杂技“青囊卖卜”、文明部·文具“青囊两卷书”。
                              【锥囊】参见政事部·议政“毛遂请行”。唐杜甫《遣闷》:“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紫罗囊】《晋书·谢玄传》:“(谢)玄少好佩紫罗香囊,(谢)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O喻指香囊,或喻精美之物。唐杜甫《又示宗武》:“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另参见九流部·杂技“赌佩囊”。
                              【朝歌鼓刀】参见人物部·圣贤“朝歌屠叟”。唐李白《鞠歌行》:“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游刃】参见九流部·杂技“向了解牛”。唐李商隐《城上》:“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
                              【烂斧柯】梁任明《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所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O喻指世事变迁。宋黄庭坚《记梦》:“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另参见九流部·杂技“斧边弈”、人物部·其他“烂柯人”。
                              【修月斧】参见天文部·天体“玉斧修”。元萨都刺《和马伯庸除南台中丞……》:“桂殿且留修月斧;银河未许度星轺。”
                              【郢匠斤】《庄子·徐无鬼》:“鄙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鄂人立不失容。”O喻指技艺精湛。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脱略磻溪钓,操持郢匠斤。”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斫鼻”、九流部·杂技“妙斫”、人物部·其他“郢匠”、人事部·谬误“鼻垩”。


                              来自贴吧神器102楼2013-01-22 21:04
                              回复